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章 物質轉化與材料利用 知識點總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章 物質轉化與材料利用 知識點總結

資源簡介

第2章 物質轉化與材料利用
第1節 金屬材料
一、金屬的用途
1、日常生活用品 2、房屋建筑 3、交通工具 4、工農業生產
二、金屬與非金屬
1、金屬的外觀及性質
名稱 外 觀 性 質
?銅 ?紫紅色固體 ?密度8.92×103千克/米3,導電性、延展性、導熱性好。
?鋁 ?銀白色固體 ?密度2.7×103千克/米3,質輕、延展性(鋁箔)、導電性、導熱性好
?鐵 ?銀白色固體 ?密度為7.8×103千克/米3,有鐵磁性,純鐵較軟,含雜質時較硬。
?金 ?金黃色固體 ?延展性好(金箔)、導電性好。不易與其他物質反應(穩定)
?汞 ?銀白色液體 ?易熱脹冷縮,有毒。常溫下唯一的液體金屬。

2、非金屬的外觀及性質
名稱 外 觀 性 質
?硫 ?黃色固體 ?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氧氣中明亮藍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氣味氣體。
?碳 ?黑色固體 ?碳在不完全燃燒時會生成CO,完全燃燒生成CO2
?磷 ?紅色固體(紅磷),白色固體(白磷) ?磷常見有紅磷和白磷,白磷的著火點只有40℃
?溴 ?紅棕色液體 ?熔點-7.2℃,常溫下唯一的液體非金屬單質。

3、金屬與非金屬的區別
? 金 屬 非金屬
顏色 ?有光澤,一般為銀白色或灰色。 ?無光澤,外表暗淡。
狀態 ?常溫下一般為固體(汞為液體)。 ?常溫下一般為氣體或固體(溴為液體)。
性質 ?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 ?導電性、導熱性較差,無延展性。
4、銀是最佳的導熱體,為什么銀不宜用來制造煮食器皿?試說出2 種原因。
①銀是重金屬,易發生重金屬中毒 ②銀年產量低,價格太貴
③銀質地太軟,易變形 ④易氧化,容易發黑,影響美觀,清洗不便。
5、為什么裝食品的罐頭一般用鍍錫的鐵制造,而不用純錫制造?
防銹,由于鐵和水及空氣接觸以后很容易發生銹蝕,而錫不易與空氣及水發生化學反應,故金屬食品罐頭內壁要涂上一層金屬錫。
三、常見的金屬材料
1、合金:把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就稱為合金。合金往往比純金屬具有更好的性能。
2、常見的合金:鋁合金、鐵合金—鋼、金銅合金18K
3、鋼成分:一種由鐵和碳等元素組成的合金。
鐵的合金 生  鐵 鋼
含碳量 ?2%-4.3% ?0.03%-2%
機械性能 ?硬而脆,無韌性 ?堅硬,韌性大,彈性好
加工方法 ?可鑄而不可鍛 ?可鑄可鍛可壓延
用途 ?制鐵鍋等 ?制作車身、刀具、量具、模具。
4、現代建筑物的門窗廣泛使用鋁合金,你能說說為什么不用純鐵或純鋁嗎?
鐵制品容易生銹,質量較大,使用不便。純鋁制品硬度較小,抗壓性較弱。
四、金屬的污染和回收利用
1、金屬污染來源
① 日常生活廢棄的金屬垃圾;② 大量工業廢棄的金屬垃圾;③ 工廠排出含重金屬的污水。
2、金屬污染的危害
① 浪費大量金屬資源 ② 金屬在自然界不會自行分解,破壞土壤結構。
③ 含鉛、鎘等有毒金屬被腐蝕后,導致土壤和地下水源重金屬污染。
④ 大量使用含鉛汽油和廢棄的電池都可引起土壤重金屬污染。
3、防治金屬污染方法
① 垃圾進行分類回收 ② 分類回收各種廢棄的金屬材料。
③ 廢舊電池不能任意丟棄。 ④ 使用無鉛汽油。
⑤ 不能任意排放工業廢水和堆放廢渣。
第二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
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1、鎂條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產生大量的熱,生成一種白色的固體。
化學方程式: 2Mg+O2加熱2MgO
2、銅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加熱會發出紅光,表面有一種黑色的固體生成。
化學方程式: 2Cu+O2△2CuO
3、鐵絲在火柴的引燃下,放入氧氣瓶中能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化學方程式: 3 Fe+2O2點燃Fe3O4
4、金屬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會被氧氣所氧化而生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 )
化學方程式: 4Fe+3O2=2Fe2O3
5、金屬鋁的表面易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它能阻止金屬鋁繼續被空氣中氧氣氧化。
化學方程式: 4Al+3O2=2Al2O3
6、能否用鋼絲球擦鋁制餐具,為什么?
不能擦洗,以免破壞氧化膜。如果破壞了這層鈍化膜,易使人體攝入鋁過多,鋁對人體是有害處的。
7、根據以上5個化學方程式得出結論: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
這類反應屬于化合反應。也屬于氧化反應。
8、經久耐用的鋁制品,能否盛放酸性或堿性物質,為什么?
不能盛放酸性或堿性物質。因為酸性或堿性物質會破壞鋁的氧化膜,進而腐蝕金屬鋁。
二、金屬與酸的反應
1. 取少量鎂條、鋅粒、銅片分別放入盛有稀鹽酸的3支試管中,觀察實驗現象:金屬鎂、鋅溶解,有氣泡產生,銅片無變化。鎂產生氣泡速度比鋅的快。
化學方程式:Mg+HCl=MgCl2+H2↑
Zn+HCl=ZnCl2+H2↑
2.用拇指按住盛有鋅粒和稀鹽酸的試管口,將燃著的火柴接近試管口,松開拇指發現現象是:發出輕微的響聲或氣體燃燒。此氣體應是氫氣(H2)
化學方程式:2H2+O2點燃2H2O
3.取少量鎂條、鋅粒、銅片分別放入盛有稀硫酸的3支試管中,觀察實驗現象:銅片無變化,金屬鎂、鋅溶解,有氣泡產生,鎂產生氣泡快.
化學方程式:Mg+H2SO4=MgSO4+H2↑
Zn+H2SO4=ZnSO4+H2↑
4. 按照2步驟,檢驗產生的氣體。實驗現象是:發出輕微的響聲或氣體燃燒。氣體是氫氣(H2)
化學方程式:2H2+O2點燃2H2O
5.鎂、鋅、銅中,不與稀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是 銅
6.為什么實驗室中常用金屬鋅與稀硫酸反應來制取氫氣?用鎂反應太快,氫氣來不及收集,而用鋅速度剛好。因為稀鹽酸中含有氯化氫氣體而影響氫氣的純度。
7..上面1和3中的四個反應都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像這樣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
8. 四種基本化學反應類型的比較

反應類型 概 念 特 征
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A + B = AB
分解反應 ?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AB = A + B
置換反應 ?一種單質跟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 ?A + BC = B + AC
復分解反應 ?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化合物的反應 ?AB + CD = AD + BC
三、金屬活動性順序
鉀 鈣 鈉 鎂 鋁,鋅 鐵 錫 鉛 氫, 銅 汞 銀 鉑 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1、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
(1)活動性較強的金屬能把另一種活動較弱的金屬從它的鹽的水溶液中置換出來
(活潑性強)金屬+鹽=新鹽+(弱)金屬
如:Fe+CuSO4=Cu+FeSO4 實驗現象:鐵絲的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物質
Cu+AgNO3=Ag+Cu(NO3)2 實驗現象:浸在硝酸銀溶液中的銅絲表面上呈銀白色
Mg+ZnSO4=Zn+MgSO4 實驗現象:鎂條表面覆蓋銀白色的固體
Zn+CuSO4=Cu+ZnSO4 實驗現象:鋅粒表面覆蓋紅色物質。
(2)排在氫前面的金屬可以把酸里的氫置換出來
(氫前面的)金屬+酸=鹽+氫氣
如: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2Al+ 3H2SO4=Al2(SO4)+3H2↑
Zn+ 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注意:特別活潑的金屬 (K、Ca、Na)與可溶鹽溶液或酸溶液反應時,先與水發生反應
生成堿和氫氣,然后是堿與鹽或酸反應。
如: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3) 金屬活動性順序對置換反應的發生有何意義?
金屬活動性順序可以判斷置換反應能否發生
(4) 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能否用錫壺裝酸性物質,并說出理由。
不能,因為錫能跟酸反應。Sn + 2HCl = SnCl2 + H2↑
(5) 能否用鐵制的容器配制浸種用的波爾多液(含硫酸銅)?為什么?
不能,鐵能跟波爾多液中的成分CuSO4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6) 濕法煉銅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濕法煉銅的國家。
其原理是:先用硫酸將銅礦中的銅轉變成可溶性的硫酸銅,再將鐵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把銅置換出來。 Fe+CuSO4=Cu+FeSO4
四、防止金屬腐蝕的常用方法
1、銹蝕條件
鐵銹蝕的外部條件:同時具備空氣和水。
鐵銹蝕的內部條件:與內部結構有關。
2、防銹方法
保護膜法 非金屬覆蓋層(如油漆.搪瓷等)
金屬鍍層(如鍍鋅等)
自身氧化膜保護層(Fe3O4)
改變內部結構法(加Cr.Ni制不銹鋼)


第3節有機物和有機合成材料
一、簡單的有機物
1、有機物的來源
自然界中的有機物是從無機物演變而來的,有了有機物,才有生命,最終才有了人類。
2、什么是有機物
有機物是一類含碳化合物,大多含有C.H.O.N等元素。(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等除外
。以上雖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們在結構、組成、性質上都跟無機化合物相似。)
3、簡單的有機物
⑴甲烷【CH4】
①構成 :甲烷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的
②存在:沼氣、天然氣等主要成分就是甲烷稻草及動物糞便經過發酵也會產生大量的沼氣。
③用途:常用作燃料供熱
④化學性質:有可燃性。點燃甲烷氣體,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觀察實驗現象:甲烷燃燒,發出淺藍色火焰;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物質。如果在火焰上方倒扣一只干冷的小燒杯,實驗現象為:甲烷燃燒,發出淺藍色火焰,小燒杯內壁出現小水珠。化學方程式:CH4+2O2點燃CO2+2H2O
⑤可燃性氣體在點燃前必須進行什么操作?
由于甲烷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點燃時,易發生爆炸,故點燃甲烷前要檢驗甲烷氣體的純度.
⑥驗純的方法:取少量待驗純氣體裝于試管中,用拇指封住試管口,把試管口靠近酒精燈火焰,放開拇指,如果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說明氣體不純。
(2)丁烷【C4H10】
打火機內液體、家用液化氣的主要成分。(氣態的丁烷經壓縮后變成液態,灌裝在容器中貯存,使用時經減壓,使液態丁烷汽化成氣體)
化學性質:有可燃性
化學方程式:2C4H10+13O2點燃8CO2+10H2O
(3)乙炔【C2H2】
乙炔在氧氣中燃燒可產生3000℃以上的高溫,生產中可利用這個反應進行金屬的焊接和切割。
化學性質:有可燃性
化學方程式:2C2H2+5O2點燃4CO2+2H2O
(4)酒精【C2H5OH】
①物理性質: 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需密閉保存),能與水以任意比相溶,并能溶解多種有機物(汽油、氯仿、苯)
②化學性質: 可燃性
化學方程式: C2H5OH +3O2點燃2CO2+3H2O
③用途:a飲用:各種白酒、黃酒(工業酒精不能食用)
b溶劑:碘酒、藥酒
c醫療上用于消毒:75% 體積分數
d可作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
4、有機物的特性
(1)大部分有機物熔點較低,易揮發,受熱易分解,不易導電,易燃燒等
(2) 絕大多數有機物難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機溶劑。(由于大部分有機物易揮發,易燃燒,保存時一定要密封 ,做實驗時一定要遠離明火,防止著火或爆炸)
5、有機物的用途
(1)甲烷是常見的清潔燃料。
(2)乙炔燃燒火焰用來割斷或焊接金屬。
(3)酒精用于消毒和作燃料。
(4)酒精、乙醚、苯、氯仿等是常見的溶劑。
(5)乙酸用作食醋。
(6)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7)汽油是石油產品之一,用作燃料。
(8)乙酸乙酯作香精和黏合劑。
二、有機合成材料
1、生物體中的有機物
(1)人體內最基本的有機物有糖類、蛋白質、脂肪
(2)人體有機物的作用:有機物是生物體各組織的主要成分。人體的生長發育和體內各組織的新陳代謝,都需要各種有機物的參與。糖類是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蛋白質是構成生命體的基本物質。脂肪主要起到貯存能量的作用。
(3)糖類
①元素組成: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②常見的糖類:葡萄糖、蔗糖、麥芽糖、果糖、乳糖、淀粉和纖維素等。最簡單的糖類是葡萄糖(C6H12O6)。一些食物,如面條、面包、米飯等主要含有糖類物質,這些糖類在人體內降解后會生成葡萄糖。
③淀粉遇碘呈藍色,用于淀粉的檢驗。(反之用淀粉也可以檢驗碘)
(4)蛋白質
①元素組成:含有C、H、O、N四種元素。蛋白質是細胞結構里最復雜多變的一類大分子。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物質,是細胞生長及修補組織的的主要原料,占細胞干重的50%以上。青少年是在長身體的年齡,需要補充一些蛋白質。
②蛋白質性質:剪取指甲、頭發或羊毛放在火焰上灼燒,能聞到燒焦羽毛的氣味,同時看到黑煙。點燃棉花纖維,能聞到燒紙的氣味。點燃棉花纖維和羊毛,所聞到氣味不同是因為蛋白質中除了碳、氫、氧元素外,還含有氮、硫等元素,所以灼燒時具有燒焦羽毛的氣味,也用于蛋白質的鑒別。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
(5)脂肪
①元素組成:含有C、H、O三種元素
②溶解性:脂肪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有機溶劑。
攝入的脂肪,一部分通過氧化轉化為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以貯存能量的形式存在于體內(皮下脂肪)。
(6)有機物的轉化:食物中的有機物通過消化、吸收、儲存、轉化成人體中的有機物。
自然界中各種無機物被植物吸收,通過光合作用變為有機物進入生物圈,再通過生物間的食物關系進行轉移,最后通過呼吸作用和尸體分解又變出無機物。
2、有機合成材料
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有合成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等。
(1)塑料
①塑料成分: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
②塑料性能優點:塑料具有可塑性、不與化學物品發生反應、良好的絕緣體、柔韌度高、
結構穩定、耐腐蝕性好。
③塑料的用途:餐具,瓶子,袋子,凳子,雨衣,玩具等。
(2)合成纖維
①合成纖維成分:聚酰胺纖維(錦綸);聚酯纖維(滌綸);聚丙烯腈纖維(腈綸);
②合成纖維性能:不同品種的合成纖維具有各自獨特的性能。錦綸耐磨性好;滌綸挺括耐摺性好;腈綸保暖性好和良好手感。
③合成纖維用途:合成纖維因其具有特殊性能,被廣泛用于制造航天器、飛機、火箭、導彈的絕緣材料、特殊防護材料、增強材料以及人造心臟瓣膜外科縫線等。
(3)合成橡膠
以煤、石油、天然氣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高彈性聚合物。
①合成橡膠性能:具有高彈性、絕緣性、氣密性、耐油、耐高溫或低溫等性能。
②合成橡膠用途:廣泛應用于工農業、國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3、有機合成材料的不利影響:廢棄塑料制品,不易分解,會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白色污染”主要指什么?如何解決?大量的廢舊農用薄膜、包裝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在使用后被拋棄在環境中。由于塑料性質穩定,在自然生態系統中不能被分解者分解,殘留在土壤中,會破壞土壤結構,給景觀和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破壞。由于廢舊塑料包裝物大多數為白色,因此造成的環境污染被稱為“白色污染”。解決辦法:制造和使用可降解塑料;不隨意丟棄塑料制品,回收重新制造;重復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等。


第4節 物質的分類
分類時需要仔細觀察和研究,按照一定標準進行分類。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
同。
如:對氯化鈉,硫酸,氧氣,醋酸,氯氣,氧化鎂,高錳酸鉀進行分類
1. 按顏色分:白色 氯化鈉、氧化鎂
黃色 氯氣
紫紅色 高錳酸鉀
無色 硫酸、氧氣、醋酸
2.按狀態分:固態 氯化鈉、氧化鎂、高錳酸鉀
液態 硫酸、醋酸
氣態 氧氣、氯氣
3. 按溶解性不同分:可溶性物質:氯化鈉、硫酸、醋酸,氯氣、高錳酸鉀
難溶性物質:氧氣、氧化鎂
4. 按氣味不同分:無氣味物質:氯化鈉、硫酸、氧氣、氧化鎂、高錳酸鉀
有氣味物質:醋酸、氯氣
5.區分每一瓶分別是什么 出現白色沉淀:氯化鈉
白色加硝酸銀 無變化:氧化鎂
黃色 :氯氣
看顏色 紫紅色:高錳酸鉀 氣態:氧氣
無色 看狀態 有氣味:醋酸
液態 聞氣味 無氣味:硫酸
二、常見物質的分類 純凈物:氧氣、水
1.物質分類(分類標準:
物質種類) 混合物:空氣、溶液
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叫純凈物。
混合物: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叫混合物。
當我們研究某一物質的性質時,通常用的是純凈物。 金屬單質Fe
2.純凈物分類: 單質(分類標準:組成、性質) 非金屬單質O2
純凈物(分類標準:元素種類) 稀有氣體Ne
無機化合物NaCl
化合物(分類標準:
組成、性質) 有機化合物CH4
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
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在組成上最大的不同點是是否含有碳元素。性質上有機物點燃時可燃燒,有機物固體加熱后會發黑,難溶于水。 金屬氧化物CuO
3.無機化合物分類: 氧化物(分類標準:組成)
無機化合物(分類標準:組成) 酸:H2SO4 非金屬氧化物SO2
堿:NaOH
鹽:NaCl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金屬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另一種是金屬元素的化合物。
非金屬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另一種是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
酸: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都是H+的化合物。
堿: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
鹽:電離時產生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


第5節物質的轉化

一、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
1. 硫和氧氣的反應
(1).硫黃是一種淡黃色粉末狀固體
(2)將硫黃放到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上點燃硫黃,觀察現象:微弱的淡藍色火焰,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3)把燃燒著的硫黃放進盛的氧氣的集氣瓶內,觀察現象: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注意:生成物二氧化硫是一種有毒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實驗結束后用NaOH溶液吸收。
(4)化學方程式: S+O2點燃SO2
2. 碳、磷和氧氣也可發生反應
化學方程式:C+O2點燃CO2
P+O2點燃P2O5
根據以上三個化學方程式得出:非金屬單質+氧氣=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為酸性氧化物)
C+CO2高溫2CO C+2S△=CS2
根據以上五個化學方程式得出:非金屬單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相應的化合物。
3.二氧化碳和碳酸的相互轉化
CO2+H2O=H2CO3 在加石蕊的水中通入CO2,溶液變紅色。
H2CO3△CO2↑+H2O 將剛才的溶液加熱,溶液由紅色變成紫色。
4. 由CO2+H2O=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得非金屬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成酸。
由 H2CO3△CO2↑+H2O 得不穩定的酸受熱分解后又重新生成非金屬氧化物。
5.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規律:
非金屬單質+氧氣→非金屬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水→酸
酸+堿→鹽
二、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
1.金屬單質+氧氣→金屬氧化物
如:2Mg+O2點燃2MgO 3 Fe+2O2點燃Fe3O4 4Al+3O2點燃2Al2O3
2.少數金屬氧化物+水→(可溶性)堿
.如:K2O+H2O=2KOH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BaO+H2O=Ba(OH)2
3. 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規律
金屬單質+氧氣→非金屬氧化物
金屬氧化物+水→堿
堿+酸→鹽
4、金屬和非金屬反應
金屬+非金屬→無氧酸鹽
如:Fe+S△FeS 2 Na+Cl2點燃2NaCl
三、金屬的冶煉
1.定義:把金屬從化合態變成游離態叫金屬的冶煉。
2.常用方法①還原法 ②置換法
3.還原反應: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去的反應。
還原性:具有從含氧化合物里奪取氧的能力。
還原劑:具有還原性的物質。常用還原劑:H2, C, CO
4.常見反應:C+2CuO高溫2Cu+CO2 (C黑色固體,CuO黑色固體,Cu紅色固體,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3CO+Fe2O3高溫2Fe+3CO2 (CO無色可燃有毒氣體,Fe2O3紅色固體,Fe黑色固體,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H2+CuO△Cu+H2O (H2無色可燃性氣體,CuO黑色固體,Cu紅色固體)
四、有關物質純度的計算
1. 純凈物質量 = 混合物質量×純度
2. 組成元素的質量=純凈物的質量×純凈物中某組成元素的質量分數
純凈物質量
3. 混合物質量 = ------
純 度

五、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

舉例:1、鐘乳石和石筍的形成
CaCO3 + H2O +CO2 == Ca(HCO3)2
(可溶于水)
Ca(HCO3)2 == CaCO3↓+ H2O +CO2↑
(不溶于水)
2、蛋殼的變化
將一只生雞蛋(或貽貝殼)放到盛有稀鹽酸的容器中看到產生氣泡,形成氣泡附在蛋殼表面。2分鐘后,將生雞蛋從酸中取出,用水沖洗干凈,蛋殼 表面變的凹凸不平。將雞蛋繼續放置在稀鹽酸中,10分鐘后取 出,用水沖洗干凈,蛋殼外層被稀鹽酸全部腐蝕,成為軟殼蛋。
上述雞蛋變化的原因: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 以 Ca 為例,分析 Ca → CaO → Ca(OH)2 → CaCO3 的變化
2Ca + O2 = 2CaO CaO + H2O = Ca(OH)2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以 C 為例,分析 C → CO2 → H2CO3 →Na2CO3 的變化
C + O2 點燃 CO2 CO2 + H2O = H2CO3
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六、物質的鑒別
(一).物理方法:
1.顏色
① 沉淀:
Cu(OH)2----藍色沉淀 Fe(OH)3-----紅褐色沉淀
BaSO4、AgCl、BaCO3、CaCO3、Mg(OH)2等-----白色沉淀
② 固體:
CuO、MnO2、C、Fe3O4等-----黑色 Fe2O3、紅磷等-----紅色
S-----黃色 KMnO4-----紫黑色 硫酸銅晶體-----藍色
③ 溶液:
含銅離子(Cu2+)的溶液----藍色 含鐵離子(Fe3+)的溶液----棕黃色
含亞鐵離子(Fe2+)的溶液----淺綠色
2、氣味
SO2、HCl、NH3 不同的刺激性氣味
3、溶解性
(1)堿的溶解性
可溶性堿有NaOH,KOH,Ca(OH)2,Ba(OH)2
(2) 鹽的溶解性
① 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都溶于水;
② 鹽酸鹽:除AgCl難溶外,其余可溶于水;
③ 硫酸鹽:除BaSO4難溶,CaSO4、Ag2SO4 微溶外,其余可溶于水;
④ 碳酸鹽:大多難溶。(除鉀鹽、鈉鹽、銨鹽可溶外);
(二)化學方法
1、利用酸堿性
指示劑或PH試紙變色
2、生成氣體
碳酸根離子(CO32 —)的檢驗:
加入稀鹽酸溶液,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3、生成沉淀
鑒別硫酸根離子(SO42-)的方法:
先滴入硝酸鋇Ba(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HNO3,白色沉淀不消失。
鑒別氯離子(Cl-)的方法:
先滴入硝酸銀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HNO3,白色沉淀不消失。
4、氣體燃燒
根據氣體燃燒現象及產物的不同,區別氣體。如:H2、CO2、O2、CO
【實驗步驟】
一般為:取樣→操作→ 現象→ 結論
1、分別取少量樣品
2、滴加檢驗的試劑
3、觀察記錄實驗的現象
4、分析得出結論
操作方法
物理方法:觀顏色、聞氣味、溶解性、蒸發。
化學方法:加熱分解法、測PH值法、指示劑法、點燃法、加入化學試劑法、 不用其它任何試劑法(互相反應)。


第6節 材料的利用與發展
一、材料發展歷史
石器 → 陶器 → 青銅器 → 鋼鐵的使用 → 合成材料的使用 → 新型材料的使用
原始社會 火的發明 商朝 春秋晚期 100多年前 21世紀
二、新型材料
1、指新出現或正在發展中的、具有優異特性和功能并能滿足技術進步所需的材料。
2、新型材料類型
光電子信息材料、先進復合材料(樹脂基復合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陶瓷基復合材料、 碳纖維復合材料 )、超級陶瓷材料(納米陶瓷)、新型金屬材料(記憶合金、鋁合金、金屬玻璃 )、新型高分子材料(導電塑料做成的塑料電池 、人工器官、可降解材料、高吸水性高分子)、超導材料
三、材料制造與環境保護
人們在制造材料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污染。為了減少污染,人們需要探尋無污染或低污染的“綠色”新工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厦门市| 安吉县| 浦北县| 九龙县| 察隅县| 旌德县| 得荣县| 舟曲县| 龙里县| 宁国市| 鄱阳县| 晋州市| 玉龙| 怀集县| 淮安市| 中超| 德兴市| 永宁县| 根河市| 洛宁县| 台北县| 翁牛特旗| 保靖县| 赤水市| 安康市| 平泉县| 泗阳县| 阿城市| 宝山区| 桐庐县| 邯郸市| 辽宁省| 二手房| 凤翔县| 双桥区| 永年县| 荥阳市| 白朗县| 临江市| 东明县| 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