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 第六講——生物與非生物,細胞(一) 目標 重難點 考點梳理(我都會!)1、生物:①.有 (遇到刺激會做出反應) ②.能 (由小變大)③.能進行 (需要營養,需要排泄廢物)④.能 (生小寶寶)⑤能 (需要氧氣) ⑥.有 的特性(龍生九子,子子不同)⑦.能 (人是由猿猴變的)2、觀察蝸牛借助 進行觀察。蝸牛喜歡生活在 的地方,以植物莖葉為食。3、蝸牛有 , , , ,但無 。4、 發現細胞,他發現的其實是細胞的 ,細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幾十 。5、細胞學說: ; ; 。 6、細胞的結構:植物細胞 由纖維素組成,保護、支持細胞動物細胞 保護細胞并控制細胞與外界物質交換 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場所 含有遺傳物質 光合作用場所,內含葉綠素 內有細胞液7、細胞結構:(1)、 (2)、 (3)、 (4)、 (5)、 (6)、 8、顯微鏡的構造:(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顯微鏡的使用包括:a.安放:左手托 ,右手握 ,鏡筒在前,鏡臂在后,放在 方。b.對光:轉動 ,使 物鏡正對通光孔,再轉動 ,讓較 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通過目鏡觀察,右眼同時睜開,調節 (光線亮時用 ,光線暗時用 ),看到一個明亮的圓形視野。c.放片:把要觀察的物體放在 上,兩端用壓片夾壓住,要觀察的物體要正對 ;d.調焦:①眼睛盯住 ,向 轉動 ,使鏡筒慢慢下降;②左眼朝目鏡內注視,右眼張開,慢慢向 調節 ,使鏡筒慢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轉動 ,使物像更加清晰。e.觀察10、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X ;11、顯微鏡里看到的像是 。(上下左右全顛倒)注意:①要想移到視野中央,位于哪里就往哪里移動。②細胞液流動方向,觀察到是怎樣的,實際就是怎樣的。12、使用高倍物鏡的方法:在低倍鏡下,把要放大觀察的部分移到視野正中心,然后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再稍微調節細準焦螺旋,即可看到進一步放大的物像。13.目鏡與物鏡的區別:同:都是凸透鏡 異:①物鏡帶有螺紋②物鏡越長,倍數越 ;目鏡越長,倍數越 14.視野中有小黑點的解決辦法:黑點只可能出現在物鏡、目鏡、和載玻片上,移動哪個結構,黑點動了,就在哪個結構上;沒動就不在。15、低倍與高倍的區別 低倍 高倍 細胞 ,數目 ,視野 ,范圍 細胞 ,數目 ,視野 ,范圍 隨堂快練(我能行!)1、 豬籠草是一種常綠半灌木,長有奇特的捕蟲葉,能捕獲小蟲,但把它歸為植物,其依據是(? )A.它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B.它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C.它不能自由運動 ?? ?D.它是綠色的2、使用顯微鏡時,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3、一群學生在雨后的草葉上發現了一些能運動的綠色小點,下列說法不能作為判斷小點是生物的依據是( )A.能生長和繁殖 B.能呼吸 C.碰一下會縮成一團 D.體小且綠色4、吃西瓜時會感到很甜,是因為西瓜中有大量的糖.這些糖主要存在于西瓜細胞的( )A.細胞核 B.葉綠體 C.細胞壁 D.液泡5、生活在海水中的海帶,其細胞中積累碘的濃度比海水中的濃度要高許多倍,而海帶細胞仍能從海水中吸收碘,這一事實說明( )A.海帶細胞的細胞壁有吸附碘的功能 B.海帶細胞的細胞質中能產生碘=C.海帶細胞的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使海水中的碘不斷進入細胞質中 D.細胞壁有保護和支持作用6、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生物,圖甲表示視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為了不使該微生物消失,則載玻片移動的方向是圖乙中的( )A.A方向 B.B方向 C.C方向 D.D方向7、下面是描述生命現象的成語,請選出它們所描述的是生物哪方面特征。A.汗流浹背 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C.舐犢情深 D.狼吞虎咽 E.氣絕身亡 F.春華秋實 G.望梅止渴 H.餓虎撲食(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具有應激性 (3)生物能呼吸 (4)生物能新陳代謝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8、如右下圖認真觀察細胞的結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 圖表示植物細胞。(2)植物細胞特有是[ ] 、[ ] 、[ ] 。(3)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決定生物性狀的基因主 要存在于[ ] 。 (4)控制細胞與外界之間物質交換的場所是:[ ] 。9、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方法。科學觀察需要工具,顯微鏡就是其中一種工具。⑴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光線過弱,應選擇大光圈或 的方法使視野變亮。(選填①凹面鏡;②平面鏡;) ⑵右圖是顯微鏡觀察某生物裝片時的視野,若使視野甲轉變成乙,則移動裝片時,應向哪個方向移動裝片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10.科學觀察需要工具,顯微鏡就是其中一種。右圖為顯微鏡結構圖,請據圖填寫。(1)各標號所示部位名稱。C ,E ,D (2)顯微鏡的步驟是:安放→ →放片→ →觀察。(3)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光線過強,應選擇 。 ①大光圈;②小光圈;③平面鏡;④凹面鏡(5)在載玻片上寫一個“p”字,用低倍鏡觀察,在視野內看到的是圖象是 (7)此顯微鏡目鏡有5×和10×,物鏡有10×和40×,這臺顯微鏡最大放大倍數 倍。11. 下圖是顯微鏡的一些鏡頭,其中物鏡是 (填序號),選用 兩組鏡頭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12.春天來了,細心的小明發現池塘水也變綠了。池塘水為什么會變綠呢?好奇的小明采集了池塘水帶到學校實驗室,他想探究一滴水的世界。(1)他決定先制作池塘水的臨時裝片:將蓋玻片和載玻片清理干凈→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池塘水→蓋上蓋玻片。(2)使用顯微鏡的低倍鏡觀察玻片時,在視野中發現一個黑點,當移動玻片時,小黑點不動;轉動目鏡時小黑點仍在原處、對這種現象最可能的解釋是__ __不干凈。(3)他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一個個球狀的細胞,他認定了這些是單細胞藻類植物,他判斷的依據是該生物細胞內 有__ _,這一結構是動物細胞、細菌和真菌所不具有的。 13.科學觀察需要工具,顯微鏡就是其中的一種。請回答下列有關顯微鏡使用的問題。 (1)甲、乙兩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情況,則用低倍鏡觀察的圖是__???? ;(2)從細胞形態來看,它應該是__? ? A.洋蔥表皮細胞?B.人口腔上皮細胞(3)從丙圖變到丁圖的操作順序是__???? ①將玻片向上方移動使細胞移至視野中央②將玻片向下方移動使細胞移至視野中央③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④轉動轉換器,把高倍物鏡換成低倍物鏡⑤調節__???? 至物像清晰(4)如圖所示,戊圖是用顯微鏡觀察到的某生物體此時所處位置及運動路線,則此生物體的實際位置及運動路線應為(??)14、通過觀察蝸牛,回答下列問題:?(1)用筆尖觸碰蝸牛的各個部位,你認為蝸牛的( )_______最敏感,( )_______有保護作用,它的攝食器官是( )________。?(2)蝸牛的運動器官是( )_______。蝸牛爬行時會出現什么現象嗎? .(3)蝸牛是農業的_________(填害蟲或者益蟲)?(4)通過實驗,我知道蝸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幾種感覺,但是沒有________。課題名 第六講——生物與非生物,細胞(一) 目標 重難點 考點梳理(我都會!)1、生物:①.有 應激性 (遇到刺激會做出反應) ②.能 生長(由小變大)③.能進行 新陳代謝 (需要營養,需要排泄廢物)④.能 繁殖 (生小寶寶)⑤能 呼吸 (需要氧氣) ⑥.有 遺傳和變異 的特性(龍生九子,子子不同)⑦.能 進化(人是由猿猴變的)2、觀察蝸牛借助 放大鏡 進行觀察。蝸牛喜歡生活在 陰暗潮濕 的地方,以植物莖葉為食。3、蝸牛有 視覺 ,嗅覺 , 味覺, 觸覺 ,但無 聽覺 。4、 羅伯特.胡克 發現細胞,他發現的其實是細胞的 細胞壁 ,細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幾十 微米 。5、細胞學說: 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細胞組成的 ; 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 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 。 6、細胞的結構:植物細胞 細胞壁 由纖維素組成,保護、支持細胞動物細胞 細胞膜 保護細胞并控制細胞與外界物質交換 細胞質 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場所 細胞核 含有遺傳物質 葉綠體 光合作用場所,內含葉綠素 液泡 內有細胞液7、細胞結構:(1)、 細胞膜 (2)、 細胞質 (3)、 細胞核 (4)、 液泡 (5)、 葉綠體 (6)、 細胞壁 8、顯微鏡的構造:(1)、 目鏡 (2)、 鏡筒 (3)、 物鏡轉換器 (4)、 物鏡 (5)、 載物臺 (6)、 通光孔 (7)、壓片夾 (8)、 遮光器 (9)、 反光鏡 (10)、 底座 (11)、 粗準焦螺旋 (12)、細準焦螺旋 (13)、 鏡臂 (14)、 鏡柱 9、顯微鏡的使用包括:a.安放:左手托 鏡座 ,右手握 鏡臂 ,鏡筒在前,鏡臂在后,放在 偏左 方。b.對光:轉動 物鏡轉換器 ,使 低倍 物鏡正對通光孔,再轉動 遮光器 ,讓較大 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通過目鏡觀察,右眼同時睜開,調節 反光鏡 (光線亮時用 平面鏡 ,光線暗時用 凹面鏡 ),看到一個明亮的圓形視野。c.放片:把要觀察的物體放在 載玻片 上,兩端用壓片夾壓住,要觀察的物體要正對 通光孔 ;d.調焦:①眼睛盯住 物鏡 ,向 前 轉動 粗準焦螺旋 ,使鏡筒慢慢下降;②左眼朝目鏡內注視,右眼張開,慢慢向 后調節 粗準焦螺旋 ,使鏡筒慢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轉動 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e.觀察10、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目鏡倍數 X 物鏡倍數 ;11、顯微鏡里看到的像是 倒像 。(上下左右全顛倒)注意:①要想移到視野中央,位于哪里就往哪里移動。②細胞液流動方向,觀察到是怎樣的,實際就是怎樣的。12、使用高倍物鏡的方法:在低倍鏡下,把要放大觀察的部分移到視野正中心,然后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再稍微調節細準焦螺旋,即可看到進一步放大的物像。13.目鏡與物鏡的區別:同:都是凸透鏡 異:①物鏡帶有螺紋②物鏡越長,倍數越 大 ;目鏡越長,倍數越小 14.視野中有小黑點的解決辦法:黑點只可能出現在物鏡、目鏡、和載玻片上,移動哪個結構,黑點動了,就在哪個結構上;沒動就不在。15、低倍與高倍的區別 低倍 高倍 細胞 小 ,數目 多 ,視野 亮 ,范圍 大 細胞 大 ,數目 少 ,視野 暗 ,范圍 小 隨堂快練(我能行!)1、 豬籠草是一種常綠半灌木,長有奇特的捕蟲葉,能捕獲小蟲,但把它歸為植物,其依據是(B? )A.它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B.它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C.它不能自由運動 ?? ?D.它是綠色的2、使用顯微鏡時,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D )3、一群學生在雨后的草葉上發現了一些能運動的綠色小點,下列說法不能作為判斷小點是生物的依據是(D )A.能生長和繁殖 B.能呼吸 C.碰一下會縮成一團 D.體小且綠色4、吃西瓜時會感到很甜,是因為西瓜中有大量的糖.這些糖主要存在于西瓜細胞的( D )A.細胞核 B.葉綠體 C.細胞壁 D.液泡5、生活在海水中的海帶,其細胞中積累碘的濃度比海水中的濃度要高許多倍,而海帶細胞仍能從海水中吸收碘,這一事實說明( C )A.海帶細胞的細胞壁有吸附碘的功能 B.海帶細胞的細胞質中能產生碘C.海帶細胞的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使海水中的碘不斷進入細胞質中 D.細胞壁有保護和支持作用6、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生物,圖甲表示視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為了不使該微生物消失,則載玻片移動的方向是圖乙中的( D )A.A方向 B.B方向 C.C方向 D.D方向【解析】顯微鏡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動方向和實際的移動方向相反.使用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生物時,顯微鏡視野中微生物向右下方游走,實際微生物是向左上方游走.為了不使該微生物從視野中消失,則載玻片移動的方向是向右下方移動.即乙圖中的D方向.故選D.7、下面是描述生命現象的成語,請選出它們所描述的是生物哪方面特征。A.汗流浹背 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C.舐犢情深 D.狼吞虎咽 E.氣絕身亡 F.春華秋實 G.望梅止渴 H.餓虎撲食(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DH (2)生物具有應激性 BG (3)生物能呼吸 E (4)生物能新陳代謝 A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CF 8、如右下圖認真觀察細胞的結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 B 圖表示植物細胞。(2)植物細胞特有是[ 4 ] 液泡 、[ 6 ] 細胞壁 、[ 5 ] 葉綠體 。(3)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決定生物性狀的基因主 要存在于[ 3] 細胞核 。 (4)控制細胞與外界之間物質交換的場所是:[ 1 ] 細胞膜 。9、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方法。科學觀察需要工具,顯微鏡就是其中一種工具。⑴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光線過弱,應選擇大光圈或 凹面鏡 的方法使視野變亮。(選填①凹面鏡;②平面鏡;) ⑵右圖是顯微鏡觀察某生物裝片時的視野,若使視野甲轉變成乙,則移動裝片時,應向哪個方向移動裝片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B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10.科學觀察需要工具,顯微鏡就是其中一種。右圖為顯微鏡結構圖,請據圖填寫。(1)各標號所示部位名稱。C 物鏡 ,E 反光鏡 ,D 遮光器 (2)顯微鏡的步驟是:安放→ 對光 →放片→ 調焦 →觀察。(3)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光線過強,應選擇 ②③ 。 ①大光圈;②小光圈;③平面鏡;④凹面鏡(5)在載玻片上寫一個“p”字,用低倍鏡觀察,在視野內看到的是圖象是 d (7)此顯微鏡目鏡有5×和10×,物鏡有10×和40×,這臺顯微鏡最大放大倍數 400 倍。11. 下圖是顯微鏡的一些鏡頭,其中物鏡是 456 (填序號),選用 16 兩組鏡頭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12.春天來了,細心的小明發現池塘水也變綠了。池塘水為什么會變綠呢?好奇的小明采集了池塘水帶到學校實驗室,他想探究一滴水的世界。(1)他決定先制作池塘水的臨時裝片:將蓋玻片和載玻片清理干凈→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池塘水→蓋上蓋玻片。(2)使用顯微鏡的低倍鏡觀察玻片時,在視野中發現一個黑點,當移動玻片時,小黑點不動;轉動目鏡時小黑點仍在原處、對這種現象最可能的解釋是_物鏡__不干凈。(3)他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一個個球狀的細胞,他認定了這些是單細胞藻類植物,他判斷的依據是該生物細胞內 有__葉綠體 _,這一結構是動物細胞、細菌和真菌所不具有的。 13.科學觀察需要工具,顯微鏡就是其中的一種。請回答下列有關顯微鏡使用的問題。 (1)甲、乙兩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情況,則用低倍鏡觀察的圖是__甲? ;(2)從細胞形態來看,它應該是__A? ? A.洋蔥表皮細胞?B.人口腔上皮細胞(3)從丙圖變到丁圖的操作順序是__①③⑤? ①將玻片向上方移動使細胞移至視野中央②將玻片向下方移動使細胞移至視野中央③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④轉動轉換器,把高倍物鏡換成低倍物鏡⑤調節_細準焦螺旋 至物像清晰(4)如圖所示,戊圖是用顯微鏡觀察到的某生物體此時所處位置及運動路線,則此生物體的實際位置及運動路線應為(?A?)14、通過觀察蝸牛,回答下列問題:?(1)用筆尖觸碰蝸牛的各個部位,你認為蝸牛的( C )_觸角__最敏感,( A )___殼____有保護作用,它的攝食器官是( D )____口____。?(2)蝸牛的運動器官是( E )___腹足____。蝸牛爬行時會出現什么現象嗎? 有一條透明的粘稠帶 .(3)蝸牛是農業的__害蟲__(填害蟲或者益蟲)?(4)通過實驗,我知道蝸牛有_味覺__、_嗅覺_、_視覺_、_觸覺_ 等幾種感覺,但是沒有__聽覺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教學案:第二章 生物與非生物,細胞(一) .docx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教學案:第二章 生物與非生物,細胞(一)(教師版) .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