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 第十講——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地球儀和地圖 目標 重難點 一、考點梳理(我都會!)1.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 、 的球體。地球的大小: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兩極半徑為6357千米(兩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21千米);赤道周長約為 千米。那些現象能證明地球是個球體?(1) 環球航行。 (2)衛星拍攝。 (3)月食。(4)在海邊看到有帆船從遠方駛來,總是先看到 ,再看到 。這說明海面是曲面。(5)站得越高看得越 ,說明大地也是曲面。4. 地球內部的結構特點:從外向內結構層次分別 、 、 ,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17千米, 和 (軟流層以上部分)共同組成了巖石圈。2.地球儀和地圖1.地球儀:地軸:地球自轉的旋轉軸,穿過地心; 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指向北極星附近的一點叫北極;與北極相反的一點叫南極。 赤道:在南北兩極中間,與兩極等距,并且與經線垂直的線。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0°—30°30°—60°60°—90°2.地圖地圖的三要素: 、 、 1.比例尺:表示實地距離在地圖上的縮小程度。即:比例尺= 距離÷ 距離。比例尺的大小與地圖的詳略:在同樣的圖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圖上所表示的實際距離范圍 ,但表示的內容越 ,精確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則表示的范圍 ,內容越 ,精確度越低。規律:大范圍的地區多選用較小的比例尺地圖。如:世界地圖,中國政區圖。小范圍的地區多選用較大的比例尺地圖。如:平面圖、軍事圖、旅游圖。2.方向:常用的方向有, , ,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判讀: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圖上判讀:指向標指示 。在沒有任何標記的圖上判讀:遵循“ ”常用的8個方向:東、南、西、北、西北、西南、東北、東南。3.圖例和標記圖上常用的圖例有:公路、鐵路、學校、河流、碼頭、國界等等。二、隨堂快練(我能行!)1、經長期的研究,人類知道地球不是一個正圓,而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這是由于(??)A.人類實現了環球航行 B.人類發現帆船遠去時船身比桅桿先消失C.現代測量技術的發展 D.人類知道了南極是大陸,北極是海洋2、軟流層位于下列地球內部結構的哪個部位(??)A.地殼中 B.下地幔 C.上地幔 D.地幔頂部3、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按人與人間距2米計算,繞赤道一周約需要(??)A.4萬人 B.8萬人 C.4000萬人 D.2000萬人4、不同歷史時期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不同的.如①地球是個球體.②地球是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球體.③天圓地方等.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5、如果你乘船在海上旅行遇到一座燈塔,你看到整座燈塔的過程是(??)?A.從下到上依次出現在你視野中 B.從上到下依次出現在你視野中C.塔頂和塔基同時出現在你視野中 D.一直在你視野中存在?6、2012年6月16日18時隨著“神舟九號”飛船發射成功,航天員成功完成中國人第三次太空行走。當航天員行走時看到的地球形狀是很圓的,是因為(??)?A.地球本身是個球體??B.地球外面有大氣層??C.過去測量的誤差??D.地球的赤道半徑和兩極半徑相差很小7、下列關于地球儀的說法,正確的是(??)A.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制作的模型 B.地球儀上的每一條經線和緯線都能在實際中找到C.地球儀的形狀和地球的實際形狀完全相同 D.通過觀察地球儀,我們可以發現地球是繞一根軸旋轉的8、下列關于經緯度和經緯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90°N就是北極????????B.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永不相交?C.赤道的緯度是0°????? ?D.每一條經線都是連接兩極的大圓圈9、有關緯線和緯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所有的緯線長度相等??????????????B.緯線指示東西方向?C.兩條相對的緯線構成一個緯線圈???? D.緯度最大值為18010、一個人想在最短的時間內跨越所有的經線,下列四點中,他應該選擇的地點是(??)?A.0°緯線上????B.0°經線上????C.90°N??????D.60°S11、一個人站在東半球和北半球,他所在的經緯度可能是(??)?A、20°E和30°S?????????? B、30°W和30°S????C、0°W和30°N????????????D、20°E和30°N12、一架飛機從長春起飛,如果途中不改變方向,一直朝正北飛行,那么它最終可以(??)?A.到達北極點???B.到達長春??C.繞地球一周??D.到達南極點13、30°經線與70°緯線的交點在地球儀上有(??)?A.1個??B.2個??C.3個??D.4個14、圖上距離是12厘米,實地距離是3600千米,該圖的比例尺為(??)?A、1:3000萬????B、1:300萬?????C、1:30萬???????D、1:3萬15、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1500000????B、五十萬分之一????C、1∶15000000???D、一百萬分之一16、某地圖比例尺為1:2500萬,實地距離是500千米,圖上距離是(??)?A、2厘米????B、3厘米?????C、5厘米?????D、8厘米17、在表示某一地區的四幅地圖中,當圖幅大小不變時,表示內容最詳細的一幅是(??)?A、1:5?000?000????B、1:500?000?????C、1:50?000?????D、1:50?000?000?18、甲地位于20°N,80°E,乙地位于20°S,?120°E,則甲地位于乙地的(??)???A、西北方向???????B、東北方向??????C、東南方向????D、西南方向19、某人發現他的東側是西半球,西側是東半球,南側是南半球,北側是北半球,此人位于( ) A、20°W,0° B、160°E,0° C、0°,0° D、180°,0°20、如下圖是地球內部構造示意圖。讀圖后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各圈層的名稱:A______;B______;C______。(2)假如我們把地球的內部結構與雞蛋類比的話,那么雞蛋的蛋白相當于地球的______。(3)A、B、C三個圈層中,軟流層位于______層中(填字母)。(4)將代表各圈層的字母按照其厚度從小到大進行排列______。(5)巖石圈包括字母______所示的圈層和字母______所示圈層頂部。21、右圖中A、B、C、D、E、F各點的經緯度各是多少?請寫在下面的橫線下。A B C D E F 圖中各點位于北半球的有 ;位于南半球的有 ;位于西半球的有 ;位于東半球的有 ;A位于B的 ;B位于C的 ;A位于C的 ;E位于D的 ;D位于F的 。E位于F的 。22、下圖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圖,讀后回答:(14分)(1)圖中公路D到E走向的變化由 到 。(2)圖中河流上游流向下游的總趨勢是從 流向 。(3)村莊B在村莊A的 方;村莊C分別在村莊A、B的 方和 方。課題名 第十講——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地球儀和地圖 目標 重難點 一、考點梳理(我都會!)1.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 兩極稍扁 、 赤道略鼓 的球體。地球的大小: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兩極半徑為6357千米(兩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21千米);赤道周長約為 4萬 千米。那些現象能證明地球是個球體?(1) 麥哲倫 環球航行。 (2)衛星拍攝。 (3)月食。(4)在海邊看到有帆船從遠方駛來,總是先看到 船帆 ,再看到 船身 。這說明海面是曲面。(5)站得越高看得越 遠 ,說明大地也是曲面。4. 地球內部的結構特點:從外向內結構層次分別 地殼 、 地幔 、 地核 ,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17千米, 地殼 和 地幔的頂部 (軟流層以上部分)共同組成了巖石圈。2.地球儀和地圖1.地球儀:地軸:地球自轉的旋轉軸,穿過地心; 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指向北極星附近的一點叫北極;與北極相反的一點叫南極。 赤道:在南北兩極中間,與兩極等距,并且與經線垂直的線。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0°—30°30°—60°60°—90°2.地圖地圖的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1.比例尺:表示實地距離在地圖上的縮小程度。即:比例尺= 圖上 距離÷ 實際 距離。比例尺的大小與地圖的詳略:在同樣的圖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圖上所表示的實際距離范圍 越小 ,但表示的內容越 詳細 ,精確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則表示的范圍 越大 ,內容越 粗略 ,精確度越低。規律:大范圍的地區多選用較小的比例尺地圖。如:世界地圖,中國政區圖。小范圍的地區多選用較大的比例尺地圖。如:平面圖、軍事圖、旅游圖。2.方向:常用的方向有,經緯網法、指向標法、一般法。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判讀: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圖上判讀:指向標指示 北方 。在沒有任何標記的圖上判讀:遵循“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常用的8個方向:東、南、西、北、西北、西南、東北、東南。3.圖例和標記圖上常用的圖例有:公路、鐵路、學校、河流、碼頭、國界等等。二、隨堂快練(我能行!)1、經長期的研究,人類知道地球不是一個正圓,而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這是由于(?C?)A.人類實現了環球航行 B.人類發現帆船遠去時船身比桅桿先消失C.現代測量技術的發展 D.人類知道了南極是大陸,北極是海洋2、軟流層位于下列地球內部結構的哪個部位(?D?)A.地殼中 B.下地幔 C.上地幔 D.地幔頂部3、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按人與人間距2米計算,繞赤道一周約需要(?D?)A.4萬人 B.8萬人 C.4000萬人 D.2000萬人4、不同歷史時期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不同的.如①地球是個球體.②地球是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球體.③天圓地方等.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是 (?C?)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5、如果你乘船在海上旅行遇到一座燈塔,你看到整座燈塔的過程是(?B?)?A.從下到上依次出現在你視野中 B.從上到下依次出現在你視野中C.塔頂和塔基同時出現在你視野中 D.一直在你視野中存在?6、2012年6月16日18時隨著“神舟九號”飛船發射成功,航天員成功完成中國人第三次太空行走。當航天員行走時看到的地球形狀是很圓的,是因為(?D?)?A.地球本身是個球體??B.地球外面有大氣層??C.過去測量的誤差??D.地球的赤道半徑和兩極半徑相差很小7、下列關于地球儀的說法,正確的是(?A?)A.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制作的模型 B.地球儀上的每一條經線和緯線都能在實際中找到C.地球儀的形狀和地球的實際形狀完全相同 D.通過觀察地球儀,我們可以發現地球是繞一根軸旋轉的8、下列關于經緯度和經緯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D?)?A.90°N就是北極????????B.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永不相交?C.赤道的緯度是0°????? ?D.每一條經線都是連接兩極的大圓圈9、有關緯線和緯度的說法正確的是(?B?)?A.所有的緯線長度相等??????????????B.緯線指示東西方向?C.兩條相對的緯線構成一個緯線圈???? D.緯度最大值為18010、一個人想在最短的時間內跨越所有的經線,下列四點中,他應該選擇的地點是(?C?)?A.0°緯線上????B.0°經線上????C.90°N??????D.60°S11、一個人站在東半球和北半球,他所在的經緯度可能是(?D?)?A、20°E和30°S?????????? B、30°W和30°S????C、0°W和30°N????????????D、20°E和30°N12、一架飛機從長春起飛,如果途中不改變方向,一直朝正北飛行,那么它最終可以(?A?)?A.到達北極點???B.到達長春??C.繞地球一周??D.到達南極點13、30°經線與70°緯線的交點在地球儀上有(?D?)?A.1個??B.2個??C.3個??D.4個【分析】在地球儀上,30°經線有兩條,即30?與30°W;:70°緯線有兩條,即70°N與70S.一條經線和一條緯線相交,交點只有一個,因此30°經線與70°緯線的交點在地球儀上有(30E,70°N)、(30°E,70°S)、(30°W,70N)、(30°W70°S)4個故選:D14、圖上距離是12厘米,實地距離是3600千米,該圖的比例尺為(?D?)?A、1:3000萬????B、1:300萬?????C、1:30萬???????D、1:3萬15、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B?)?A、1∶1500000????B、五十萬分之一????C、1∶15000000???D、一百萬分之一16、某地圖比例尺為1:2500萬,實地距離是500千米,圖上距離是(?A?)?A、2厘米????B、3厘米?????C、5厘米?????D、8厘米17、在表示某一地區的四幅地圖中,當圖幅大小不變時,表示內容最詳細的一幅是(?C?)?A、1:5?000?000????B、1:500?000?????C、1:50?000?????D、1:50?000?000?18、甲地位于20°N,80°E,乙地位于20°S,?120°E,則甲地位于乙地的(?C?)???A、西北方向???????B、東北方向??????C、東南方向????D、西南方向19、某人發現他的東側是西半球,西側是東半球,南側是南半球,北側是北半球,此人位于( B )A、20°W,0° B、160°E,0° C、0°,0° D、180°,0°20、如下圖是地球內部構造示意圖。讀圖后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各圈層的名稱:A_地殼;B_地幔_;C_地核。(2)假如我們把地球的內部結構與雞蛋類比的話,那么雞蛋的蛋白相當于地球的_地幔__。(3)A、B、C三個圈層中,軟流層位于__B__層中(填字母)。(4)將代表各圈層的字母按照其厚度從小到大進行排列_ABC_____。(5)巖石圈包括字母__A__所示的圈層和字母__B__所示圈層頂部。21、右圖中A、B、C、D、E、F各點的經緯度各是多少?請寫在下面的橫線下。A 170°E,40°N B 170°W,30°N C 180°,30°N D 10°W,30°S E 0°,40°S F 10°E,40°S 圖中各點位于北半球的有 ABC ;位于南半球的有 DEF ;位于西半球的有 ABC ;位于東半球的有 DEF ;A位于B的 西北方 ;B位于C的 東方 ;A位于C的 西北方 ;E位于D的東南方 ;D位于F的 西北方 。E位于F的 西方 。22、下圖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圖,讀后回答:(1)圖中公路D到E走向的變化由 西北向東南 到 西向東 。(2)圖中河流上游流向下游的總趨勢是從 東北 流向 西南 。(3)村莊B在村莊A的 東方 方;村莊C分別在村莊A、B的 東南 方和 西南 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教學案:第三章 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地球儀和地圖 .docx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教學案:第三章 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地球儀和地圖 (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