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 第十一講——巖石,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泥石流 目標 重難點 一、考點梳理(我都會!)1.巖石的成因及常見巖石巖石種類形成原因特征常見類型巖漿巖噴出巖巖漿噴出地殼冷卻凝固而成明顯礦物晶體顆粒、氣孔或柱狀結構玄武巖侵入巖巖漿侵入地殼冷卻凝固而成花崗巖沉積巖地表碎屑物一層層堆積、壓實、固化而成有明顯層狀結構特征或 。(煤、石油)石灰巖、砂巖頁巖、礫巖變質巖地殼運動產生的高溫、高壓條件下原來巖石的成分和結構發生變化而形成的新巖石片狀的結構大理巖(石灰巖)、板巖(頁巖)片麻巖(花崗巖)巖石的應用: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崗巖),工藝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等;巖石在形成過程中科院形成各種礦產資源(鐵礦、銅礦)。2.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1)地殼變動:懸崖峭壁上巖層斷裂的痕跡、采石場上彎曲的巖層、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說明發生了海陸變遷)、火山和地震。褶皺:地殼受力擠壓而發生的彎曲變化。斷層:巖層受力斷裂,斷塊位置發生錯動。(2)火山:①火山由 、 、 組成火山噴發物: (二氧化硫)、 、 ②火山按活動特點分為: 、 、 。③分布: (3)地震:①地震成因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震動。②地震結構包括: 、 、 、 。③分布: ④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曠的地方,或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里或桌子下等。3.泥石流(1)泥石流是指在山區因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發的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2)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①自然原因:1)山區(特別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匯集,水流的流速較大,沖刷力強;(坡度大)2)山坡或溝谷表層堆積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塊等),容易被水流沖刷;(植被覆蓋率低)3)有暴雨或持續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突發暴雨)② 人為原因:濫砍濫伐,不合理地開挖和堆積,改變了地表形態和土層結構。(3)泥石流的爆發往往具有 和 的特點,經常與山體滑坡和崩塌相伴發生,破壞力巨大。 (4)危害:泥石流常常會沖毀公路、鐵路、水電站等設施,摧毀礦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毀壞房屋建筑。(5)防御措施:①應急措施:泥石流發生時,應設法從房屋里跑到開闊地帶,并迅速轉移到高處,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兩邊的山坡上面逃生。②防御措施:建立預測、預報及救災體系;植樹造林;修建工程設施阻擋、調整和疏導泥石流;對于遭受泥石流嚴重 威脅的居民、企業和重要工程設施等及時搬遷和疏散。二、隨堂快練(我能行!)1、屬于巖漿巖的一組巖石是( ) A.玄武巖、石灰巖 B.大理巖、花崗巖 C.玄武巖、花崗巖 D.頁巖、礫巖2、關于巖石的成因敘述正確的是( )A.花崗巖是由火山噴發而形成 B.石英巖按成因屬于巖漿巖C.頁巖受擠壓變質成為堅硬的板巖 D.玄武巖受熱變成大理巖3、沉積巖的特征是( )A.常形成許多氣孔 B.它的順序總是礫巖、砂巖、頁巖排列 C.所有沉積巖都是成層狀分布D.巖層中常能找到化石4、對變質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頁巖是由板巖受擠壓變質而成的 B.變質巖中含有煤、石油等礦物燃料 C.變質巖與巖漿可以相互直接轉化 D.地殼中已生成的巖石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可形成變質巖5、我國天安門前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由何種巖石雕刻而成的( )A.玄武巖 B.砂巖 C.石灰巖 D.花崗巖 6、自然界中五種常見的巖石,遇稀鹽酸會冒氣泡的是( ) ①花崗巖②玄武巖 ③砂巖 ④石灰巖 ⑤大理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7、讀圖3—3—1,并回答問題。 (1)巖石A有明顯的礦物晶體顆粒,它應該屬于______巖,其形成原因是_ _____ (2)觀察巖石A還可以發現,它還具有明顯的______或______結構。 (3)巖石B常有片狀結構,若按照巖石的形成原因分類,它應該屬于______巖,其形成原因是_ _____。8、讀下列古詩回答: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1)詩中描述的巖石是 ,按成因分屬于 。(2)這種巖石是否可能找到生物化石? 。(3)這種巖石經變質作用后,形成的巖石叫 。9、下列敘述中,不能證明海陸變遷的是( )A.臺灣海峽海底發現古代森林的遺跡 B.南極地區發現煤田 C.東非大裂谷不斷擴張 D.海浪拍擊海岸10、當地震發生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迅速關閉電源、燃氣 B.避開高大建筑物 C.注意保護頭部 D.及時返回室內 11、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規律是( ) A.集中分布在各大洲內部 B.集中分布在各大洋內部 C.火山與地震的分布沒有任何關系 D.集中在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區,以及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山一帶 12、下列現象能證明地殼是在不斷變動的是( )①長江三角洲河網密布 ②喜馬拉雅山上發現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③考古學家在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有古河道的痕跡 ④我國西北地區的沙漠面積每年都在擴大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在太行山中發現了許多海螺、海蚌殼等生物化石。這一記載說明( ) A.太行山是從古老的大海里升起來的 B.太行山今后將從陸地轉變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水陸兩棲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陸地上的14、讀圖3—4—3,并回答問題。 (1)典型火山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組成。火山噴發物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噴發物。 (2)火山噴出的巖漿主要來自于______,你能說說它們是怎樣沖出地表的嗎? ______。 (3)與龐貝城的消失有關的地殼運動是 ______。15、(1)火山噴發出的巖漿來自地幔中的① ;巖漿在強大的內壓力作用下,沿③ 或地殼裂縫噴出地表,巖漿冷卻后變成巖石,叫 巖。(2)簡要寫出全球火山分布情況 16、以下容易爆發泥石流的地區和氣候特征,正確的是( ) ①陡峭的溝谷山區 ②平原地區 ③植被覆蓋好的地區④終年高溫多雨 ⑤四季分明,降水均勻 ⑥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A.①⑥ B.②④ C.③⑤ D.②⑥ 17、泥石流是山區一種多發災害。當發生泥石流時,應沿著與泥石流運動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若某處地形如圖所示,游客此時正好位于A點,則正確的逃生路線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8、讀“某地地質災害成災頻次示意圖”,(1)關于該地地理特征的敘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嶇 ②全年降水豐富,年際變化大 ③地表基巖廣布 ④地表巖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該地防御此類地質災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高植被覆蓋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護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9、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個山谷模型,如圖3-5—3所示,完成下列問題。(1)在土質山谷模型的坡面上灑水,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__ ____。 (2)若加大灑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較大的水流,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___ ___。 (3)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一種類似于泥石流的現象。由此推斷,影響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 _。 (4)若在B處坡面上覆蓋植物(草皮或苔蘚),再向坡面灑較大的水流,A處水流與沒有植被覆蓋時相比的變化是__ ____。 (5)由此可見,____ __可以減少泥石流的發生。課題名 第十一講——巖石,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泥石流 目標 重難點 一、考點梳理(我都會!)1.巖石的成因及常見巖石巖石種類形成原因特征常見類型巖漿巖噴出巖巖漿噴出地殼冷卻凝固而成明顯礦物晶體顆粒、氣孔或柱狀結構玄武巖侵入巖巖漿侵入地殼冷卻凝固而成花崗巖沉積巖地表碎屑物一層層堆積、壓實、固化而成有明顯層狀結構特征或 化石。(煤、石油)石灰巖、砂巖頁巖、礫巖變質巖地殼運動產生的高溫、高壓條件下原來巖石的成分和結構發生變化而形成的新巖石片狀的結構大理巖(石灰巖)、板巖(頁巖)片麻巖(花崗巖)巖石的應用: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崗巖),工藝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等;巖石在形成過程中科院形成各種礦產資源(鐵礦、銅礦)。2.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1)地殼變動:懸崖峭壁上巖層斷裂的痕跡、采石場上彎曲的巖層、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說明發生了海陸變遷)、火山和地震。褶皺:地殼受力擠壓而發生的彎曲變化。斷層:巖層受力斷裂,斷塊位置發生錯動。(2)火山:①火山由 火山口、 火山錐、 巖漿通道 組成火山噴發物:氣體 (二氧化硫)、巖漿 、火山灰 ②火山按活動特點分為: 活火山 、 死火山、休眠火山 。③分布: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區、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 (3)地震:①地震成因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震動。②地震結構包括: 震源 、 震源深度 、震中 、 震中距。③分布: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區、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 ④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曠的地方,或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里或桌子下等。3.泥石流(1)泥石流是指在山區因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發的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2)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①自然原因:1)山區(特別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匯集,水流的流速較大,沖刷力強;(坡度大)2)山坡或溝谷表層堆積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塊等),容易被水流沖刷;(植被覆蓋率低)3)有暴雨或持續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突發暴雨)② 人為原因:濫砍濫伐,不合理地開挖和堆積,改變了地表形態和土層結構。(3)泥石流的爆發往往具有 突發性 和 歷時短 的特點,經常與山體滑坡和崩塌相伴發生,破壞力巨大。 (4)危害:泥石流常常會沖毀公路、鐵路、水電站等設施,摧毀礦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毀壞房屋建筑。(5)防御措施:①應急措施:泥石流發生時,應設法從房屋里跑到開闊地帶,并迅速轉移到高處,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兩邊的山坡上面逃生。②防御措施:建立預測、預報及救災體系;植樹造林;修建工程設施阻擋、調整和疏導泥石流;對于遭受泥石流嚴重 威脅的居民、企業和重要工程設施等及時搬遷和疏散。二、隨堂快練(我能行!)1、屬于巖漿巖的一組巖石是( C ) A.玄武巖、石灰巖 B.大理巖、花崗巖 C.玄武巖、花崗巖 D.頁巖、礫巖2、關于巖石的成因敘述正確的是( C )A.花崗巖是由火山噴發而形成 B.石英巖按成因屬于巖漿巖C.頁巖受擠壓變質成為堅硬的板巖 D.玄武巖受熱變成大理巖3、沉積巖的特征是( D )A.常形成許多氣孔 B.它的順序總是礫巖、砂巖、頁巖排列 C.所有沉積巖都是成層狀分布D.巖層中常能找到化石4、對變質巖的敘述,正確的是( D ) A.頁巖是由板巖受擠壓變質而成的 B.變質巖中含有煤、石油等礦物燃料 C.變質巖與巖漿可以相互直接轉化 D.地殼中已生成的巖石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可形成變質巖5、我國天安門前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由何種巖石雕刻而成的( D )A.玄武巖 B.砂巖 C.石灰巖 D.花崗巖 6、自然界中五種常見的巖石,遇稀鹽酸會冒氣泡的是( D ) ①花崗巖②玄武巖 ③砂巖 ④石灰巖 ⑤大理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7、讀圖3—3—1,并回答問題。 (1)巖石A有明顯的礦物晶體顆粒,它應該屬于_巖漿巖,其形成原因是_巖漿噴出或浸入地殼冷卻形成的_ (2)觀察巖石A還可以發現,它還具有明顯的_氣孔_或_柱狀_結構。 (3)巖石B常有片狀結構,若按照巖石的形成原因分類,它應該屬于_變質_巖,其形成原因是_地殼中已生成的巖石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可形成_。8、讀下列古詩回答: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1)詩中描述的巖石是 ,按成因分屬于 沉積巖 。(2)這種巖石是否可能找到生物化石? 可以 。(3)這種巖石經變質作用后,形成的巖石叫 大理巖 。9、下列敘述中,不能證明海陸變遷的是( D )A.臺灣海峽海底發現古代森林的遺跡 B.南極地區發現煤田 C.東非大裂谷不斷擴張 D.海浪拍擊海岸10、當地震發生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D ) A.迅速關閉電源、燃氣 B.避開高大建筑物 C.注意保護頭部 D.及時返回室內 11、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規律是( D ) A.集中分布在各大洲內部 B.集中分布在各大洋內部 C.火山與地震的分布沒有任何關系 D.集中在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區,以及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山一帶 12、下列現象能證明地殼是在不斷變動的是( B )①長江三角洲河網密布 ②喜馬拉雅山上發現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③考古學家在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有古河道的痕跡 ④我國西北地區的沙漠面積每年都在擴大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在太行山中發現了許多海螺、海蚌殼等生物化石。這一記載說明( A ) A.太行山是從古老的大海里升起來的 B.太行山今后將從陸地轉變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水陸兩棲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陸地上的14、讀圖3—4—3,并回答問題。 (1)典型火山一般由_火山口_、_火山錐_、_巖漿通道三部分組成。火山噴發物主要有_氣體__、_液體__和_固體_噴發物。 (2)火山噴出的巖漿主要來自于_軟流層_,你能說說它們是怎樣沖出地表的嗎? _在地球內力作用下,巖漿沿巖漿通道噴出_____。 (3)與龐貝城的消失有關的地殼運動是 __火山____。15、(1)火山噴發出的巖漿來自地幔中的① 軟流層 ;巖漿在強大的內壓力作用下,沿③ 巖漿通道 或地殼裂縫噴出地表,巖漿冷卻后變成巖石,叫 巖漿 巖。(2)簡要寫出全球火山分布情況 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區、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 16、以下容易爆發泥石流的地區和氣候特征,正確的是( A ) ①陡峭的溝谷山區 ②平原地區 ③植被覆蓋好的地區④終年高溫多雨 ⑤四季分明,降水均勻 ⑥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A.①⑥ B.②④ C.③⑤ D.②⑥ 17、泥石流是山區一種多發災害。當發生泥石流時,應沿著與泥石流運動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若某處地形如圖所示,游客此時正好位于A點,則正確的逃生路線是( C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8、讀“某地地質災害成災頻次示意圖”,(1)關于該地地理特征的敘述,可能的是 ( C )①地形崎嶇 ②全年降水豐富,年際變化大 ③地表基巖廣布 ④地表巖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該地防御此類地質災害的主要措施是( D )??①高植被覆蓋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護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9、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個山谷模型,如圖3-5—3所示,完成下列問題。(1)在土質山谷模型的坡面上灑水,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__ ____。 (2)若加大灑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較大的水流,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___ ___。 (3)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一種類似于泥石流的現象。由此推斷,影響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 _。 (4)若在B處坡面上覆蓋植物(草皮或苔蘚),再向坡面灑較大的水流,A處水流與沒有植被覆蓋時相比的變化是__ ____。 (5)由此可見,____ __可以減少泥石流的發生。【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教學案:第三章 巖石,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泥石流 .docx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教學案:第三章 巖石,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泥石流 (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