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備考2020】浙江省中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分層評價專練十——綜合(4)1.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上海制造”是上海的亮麗名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匠心品質 家喻戶曉】21世紀教育網20 世30 年代,上海工業產值 約占全國 50%。1978 年,上海工業總 產值占全國 1/8,近 200 項工業產品 產量位居全國第一,70 多項工業產品 趕上或接近當時國際先進水平,形 成蝴蝶牌縫紉機、鳳凰牌自行車、大白兔奶糖等一系列家喻戶曉的上海品 牌。資料① 資料②(1)根據上述兩則資料,指出上海著力打造“上海制造”品牌的優勢所在。(4 分)【滄海桑田 風云巨變】①自今以后,大皇帝恩準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 ——摘自《南京條約》②1865年,由曾國藩支持,李鴻章籌辦,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總局……只有在洋務企業出現之后,規模意義上的整整一代產業工人。 ——摘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③上海是中國工商業最發達、工人力量最強大的城市。北京五四運動的消息傳到上海后,上海出現了大規模的工廠罷工和商人罷市。工人階級以獨立的姿態,走上政治舞臺……——摘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④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奮斗目標是▲。⑤▲開始于 1937 年 8 月 13 日,是抗戰時期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戰役之一。 中國雖然戰敗了,但全中國上下凝聚出了一個共識,就是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國“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亦絕不終止抗戰?!? ——摘自《百度》⑥1990 年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浦東開發帶動了上海以及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 經濟的新飛躍,是 20 世紀 90 年代改革開放取得顯著成就的重要標志。⑦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中國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2)結合上下文,在▲填上合適的內容。(2分)(3)從上表中選擇 2—3 個信息,提煉出一個主題,運用所學知識加以闡釋。(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6 分)2.在烽火狼煙中,各方力量緊緊擰成一股繩,為國家的命運而奮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并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責……寇深矣!禍亟矣!同胞們,起來,一致的團結?。?br/> ——《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1)聯系材料一,分析這一宣言的發布對國內局勢的影響。(2分)材料二:1937年7月16日,蔣介石呼吁國際聯盟及九國公約的簽署國家介入調?!瓰楸苊饧廊毡荆绹鴩鴦涨浜諣柹踔镣V菇贿\中國政府已購買的轟炸機。——《蔣介石與現代中國》材料三:我三大盟國(中、美、英)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21世紀教育網——《開羅宣言》(1943年12月1日)(2)從材料二、三中可見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2分)請推斷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2分)材料四:(近代以來)一次次的斗爭,都不幸地以失敗告終,中國人民復興中國的夢始終未能實現……可以說,抗日戰爭的勝利完成了近代中國從“沉淪”到“上升”的轉變,復興中國的夢想開始成為現實。 ——《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民國卷》(3)為什么說“抗日戰爭的勝利使復興中國的夢想開始成為現實”?聯系近代中國的社會狀況予以分析。(4分)(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簡潔)3.(2019·溫州市九下診斷性測試)回顧中華民族1919-2019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帶領和團結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人飛躍。◎共擔革命重任——“回顧1919-1949”【材料一】(1)為實現民族獨立,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做了哪些努力?(請用語句描述的方式,體現出中共的努力,舉兩例)(4分)◎共探建設之路一一“再現1978” 【材料二】由于文化大革命,我國與外部世界的交往幾乎斷絕,已無法了解世界發展大勢,因而迫切需要走出國門看世界。在中共中央的組織下,從1978年起,全國欣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出國考察熱潮。僅從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國考察人員達529批,共3213人。這些考察團被稱為對外開放的“偵察兵”。在眾多的出國考察團中,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率領的西歐考察團最受矚目。一一摘自《中國現代史》何成剛等著 【材料三】1978年6月,中央政治局三次開會,專門聽取了訪日團、訪港澳團和訪西歐團的匯報?!饶林饕劻巳c:一是二戰后,西歐發達國家的經濟確有很大發展……我國大大落后了,形勢咄咄逼人……二是這些國家大都對華友好,由于資金過剩,技術要找市場,商品要找銷路,因此都非常重視與中國發展經濟貿易來往……三是發展對外經濟交往中……如補償貿易、合作生產、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等,我們可以研究采用,以加速我國現代化建設。一一摘自《關鍵抉擇一一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25個歷史節點》(2)據材料二三,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改革開放決策是“國內外大勢呼喚”的結果。(4分)◎改革開放跨世紀——“歷程1978-2018” 【材料四】【材料五】改革開放大事記1978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改革的浪潮首先從農村掀起。1980年 對外開放首先從沿海地區推行。198 2年 鄧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84年 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進一步開放了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 開辟了三個沿海經濟開發區1997年 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2002年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2007年 中共十七大,提出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2012年 中共十八大,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2017年 中共十九大,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4)綜合材料二至材料五,運用所學知識,概括地說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6分)(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密,層次清晰。)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絲綢之路局部示意圖”材料二:絲綢之路之得名是因為中國所產絲綢最初是由這條道路運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中國發明的造紙術是由這條絲路傳入近東再傳至歐洲的,后來印刷術、火藥的西傳也是如此;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也由此路向東傳入中國。 ——摘編自樊樹志《國史概要》(1)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說說西漢政府為保障該通道暢通所采取的措施。(2分)(2)根據材料分析河西走廊成為“絲綢之路”重要通道的自然和人文條件。(要求:層次清晰,邏輯嚴密,6分)21世紀教育網(3)依據材料二分析絲綢之路開辟的影響。(2分)【備考2020】浙江省中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分層評價專練十——綜合(4) 參考答案1.【答案】(1)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東海之濱,依托富裕的長三角地區;交通發達;制造業歷史悠久;品牌基礎好。(4分)(2)淞滬會戰;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2分)(3)本題采用分層評價的方式。第一層次,給出觀點缺乏思維深度,只結合一則材料進行分析。第二層次,給出觀點,能結合兩則材料進行分析,但是缺乏邏輯聯系。第三層次,給出觀點,能結合兩則或多則材料進行分析,且表述邏輯嚴密。觀點 1:綜合國力決定了一個城市的命運。21世紀教育網1840 年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清政府被迫開放上海等城市,使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地位,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改革開放,設立上海浦東開放區,主動引入外資,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上海世博會和上海進博會的承辦說明上海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進一步提高。觀點2:上海是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洋務運動時期的江南制造總局和輪船招商局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產業工人。五四運動中上海的工人階級以獨立的姿態登上了政治舞臺,顯示了工人階級的巨大力量;1921 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組織。觀點 3: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改革開放,設立上海浦東開放區,主動引入外資,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21世紀教育網上海世博會和上海進博會的召開說明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2. 【答案】(1)促成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2分)(2)從“拒絕調?!钡健奥摵峡谷铡?。(2分)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1分);隨后,美國與中蘇英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分)(3)采用分層評分 水平1:脫離史實,簡單地列舉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水平2:能從一個角度出發并結合具體史實說明觀點。 21世紀教育網水平3:結合具體史實并至少從兩個角度論證觀點。 水平4:結合具體史實并至少從兩個角度論證觀點,且邏輯嚴密,表述簡潔。示例:國共兩黨合作抗戰,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收復臺灣等領土,這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牽制了大量日軍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付出巨大犧牲,作出重要貢獻,這使得中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復興中國的夢想由此開始成為現實。3. 【答案】(1)通過第一次國共合作,進行北伐,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抗日戰爭中積極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領導了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的統治。(表述要體現出中共所做的努力,一點給2分,兩點給4分。如果只寫抗日戰爭、北伐戰爭、解放戰爭等事件名稱,而沒有用語句描述來表明中共的努力,只給1分。)(2)答:國內大勢:國內由于文化大革命,我國與外國的交往幾乎斷絕,無法了解世界發展大勢。文化大革命結束后,迫切需要走出國門看世界。出國后,發現我們大大落后了。(2分)國外大勢:西方國家經濟有很大發展;他們也非常重視與中國發展經濟貿易;可以采用補償貿易、合作生產、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等,加速我國現代化建設。(2分)答: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分)(4)本題采用分層評價,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評分量表如下: 得分 等級描述水平1 0分 沒有應答;或與設問無關;或簡單照抄材料。水平2 1-2分 僅從一個角度回答;或沒有做到史論結合。水平3 3-4分 從改革和開放兩個角度答題,史論結合,但邏輯不嚴密。水平4 5-6分 從改革和開放兩個角度答題,做到史實、觀點與論證一致,邏輯嚴密,表達清晰。示例:面對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挫折與失誤,以鄧小平為首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帶來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1984年,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轉向城市。對外開放從沿海開始向內地發展,逐漸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改革開放以來,我黨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一步步推向前進。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從而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所以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4. 【答案】(1)漢武帝派兵擊敗匈奴,占領河西走廊,設置郡縣。(2分)采用分層評價:21教育網等級 等級描述 得分水平一 無應答;應答與題意完全無關。 0水平二 只從自然條件或人文條件展開論述,且缺乏思維深度 1-2水平三 從自然條件或人文條件兩方面分析,但分析不夠深入,邏輯不嚴密 3-4水平四 在水平三的基礎上,層次更加清晰,表述更加嚴謹,邏輯更加嚴密 5-6參考角度:自然條件:河西走廊地勢平坦;山麓充足水源,可提供水源補給;人文條件:綠洲農業,物產豐富,可提供食物補給;聚落分布較均衡,方便商隊休息、補充物資。絲綢之路的開辟,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促成東西方文明的相互滲透和影響。(2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