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0張PPT)毛澤東參加中共一大——建黨毛澤東在“八七會議”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 之后在文家市決策:放棄中心城市,轉攻農村菩薩蠻·黃鶴樓(毛澤東)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毛澤東領導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西江月·井岡山(毛澤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井岡山會師——建軍古田會議: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會后不久,毛澤東在古田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遵義會議: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毛澤東領導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沁園春·雪》 (毛澤東)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原作:原驅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原作: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領導解放戰爭取得勝利《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毛澤東)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時代周刊》曾經刊登的文章《歷史上最后一位巨人》中是這樣描述毛主席的: 毛澤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是幾千年不世出的曠世天才。20世紀的中國歷史是毛澤東一手鑄成的。而那一個世紀的世界歷史如果沒有毛澤東,也必將會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面貌。他喚起了整個東方人類和新興世界的崛起。像毛澤東這樣巨大而深刻地影響過世界歷史的巨人,是恐怕不會再有了。但他的精神、政治和全部意識形態遺產已永遠地存留在中國大地上,籠罩著未來的全部中國歷史。 從1949年2月7日開始(右圖),截至2005年6月27日,毛主席12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部編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一課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銘記歷史, 不忘初心慶祝建國70周年獻禮活動出版書籍:《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出版書籍:《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銘記歷史, 不忘初心目 錄第一章:籌建新中國第二章:建立新中國第三章:鞏固新中國【組稿、編輯】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第一章:籌建新中國毛澤東致開幕詞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出自《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籌建新中國毛澤東將“五一口號”初稿第5條修改為“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1、【編輯須知】第一章: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會場1、時間? 2、地點? 3、代表?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各民族和海外華僑的代表共662人。1949年,北平代表性廣泛性1、【編輯須知】2、【編輯任務】(1)請為六幅圖片命名。(2)閱讀課本1-2頁,結合以下圖片思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為籌建新中國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為什么起到臨時憲法的作用?1、 【總綱-國家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義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國家,實行工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 【政權機關】國家政權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 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各級人民政府。 包括序言、總綱、政權機關、軍事制度、經濟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7章60條。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第一章:籌建新中國 “共同綱領是新中國的一個人民大憲章。它確定了新中國的政治理論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針,它有了穩步建設的大原則?!?br/>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中國民主同盟 主任委員張瀾在一屆政協上的發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為什么起到臨時憲法的作用?1、第一章:籌建新中國第一章:籌建新中國 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主席副主席朱 德 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 瀾高 崗毛澤東2、第一章:籌建新中國 會議決定改北平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采用公元紀年。3、第一章:籌建新中國紅色代表革命黃色代表光明中國共產黨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曾聯松先生的國旗設計稿你知道國旗上五顆星象征著什么嗎?大星星代表什么?四顆小星星代表什么?第一章:籌建新中國4、 會議還決定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毛澤東 碑身背面是毛澤東撰、周恩來書的碑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的中國近代史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第一章:籌建新中國1、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重要的準備工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成功 召開有何意義? 2、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第一章:籌建新中國3、【編輯分析】4、【編輯樣板】第一節:_________________的召開第二節:_________________的內容第三節:_________________的意義第一章:籌建新中國 --毛澤東發言: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第一章:籌建新中國4、【編輯樣板】第一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第二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第三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意義第一章:籌建新中國 --毛澤東發言: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第一章:籌建新中國【組稿、編輯】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第二章:建立新中國第二章:建立新中國1、【編輯事件】編輯核心事件是什么?開國大典第二章:建立新中國開國大典1、時間? 2、地點?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2、【編輯須知】第二章:建立新中國開國大典閱讀課本第2頁,你知道開國大典的流程嗎?開國典禮2、【編輯須知】閱兵式群眾游行開國大典老照片集錦第二章:建立新中國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禮炮齊鳴28響毛澤東、劉少奇、劉伯承、陳毅等在天安門城樓上閱兵持續兩個半小時,場面非常壯觀。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威武雄壯的陣容展現在國人和世界面前。盛大群眾游行:走在游行隊伍最前面的是工人,京郊農民緊隨其后。后面是機關干部、青年學生的游行隊伍。第二章:建立新中國開國大典你還知道關于開國大典的哪些有趣見聞或知識嗎? 2、【編輯須知】【思考】開國大典上,54門禮炮齊鳴28響。禮炮鳴28響寓意是( ) A.28個民族參加大典 B.28個方陣經過天安門廣場 C.28個部門參加大典 D.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奮斗28年D第二章:建立新中國2、【編輯須知】觀看視頻,思考: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幕?說明理由。第二章:建立新中國2、【編輯須知】思考: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幕?說明理由。3、【編輯任務】1、主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歷史意義。 2、要求:閱讀“編輯手冊”四則材料,結合課本第5頁內容,完成每個角度標題的填寫,并思考解決相應問題。3、分工:四人一組,一人執筆,簡要記錄本組觀點,并準備發言。4、時間:5分鐘。第二章:建立新中國第二章:建立新中國3、【編輯任務】3、【編輯任務】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1)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3)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 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2)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 主義的統治國內國際(4)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第二章:建立新中國4、【編輯感想】第二章:建立新中國1949.10.1《人民日報》1999.10.1《人民日報》2009.10.1《人民日報》 前程無線光輝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誕生,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中國人民開始自己當權管理國家,我們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揭開了歷史的新的巨冊。 ——1949.10.1《人民日報》社論— 《中華人不民共和國萬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是中國前途命運的一個根本轉折,它標志著受壓迫受欺侮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時代的終結,標志著中華民族歷史新紀元的開始。這是20世紀重大的歷史事件,對于當代世界的政治格局和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999.10.1《人民日報》社論—《祖國萬歲—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 60年前的今天。毛澤東同志莊嚴地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彪炳史冊的歷史時刻,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掌握自己的前途命運,標志著我們偉大祖國從此告別落后屈辱走向繁榮富強,標志著中華民族從此邁向偉大復興的新紀元?!?009.10.1《人民日報》社論—《迎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曙光—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5、【編輯樣板】第一節:_______________的盛況第二節: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建立新中國第二章:建立新中國5、【編輯樣板】第一節:開國大典的盛況第二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第二章:建立新中國第二章:建立新中國【組稿、編輯】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第三章:鞏固新中國第三章:鞏固新中國(1)毛澤東部署:解放全國,是為至要。1、【編輯背景】(2)毛澤東詩詞(1950.10.1)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遷,人民五億不團圓。”第三章:鞏固新中國西藏(3)《全國領土基本解放形勢圖》(《歷史地理圖冊》第2頁) 1、【編輯背景】1、【編輯背景】(1)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依據西藏元朝:宣政院清朝:冊封達賴和班禪的制度,設駐藏大臣第三章:鞏固新中國毛澤東:解決西藏問題不出兵是不可能的。2、【編輯須知】(2)西藏宗教領袖之一班禪 額爾德尼?確吉堅贊表示 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中央 人民政府(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到達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朱德、李濟深、周恩來等到北京車站迎接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第三章:鞏固新中國朱德、李濟深、周恩來等到北京車站迎接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2、【編輯須知】談判結果:1951年,達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 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 藏和平解放 1951年5月24日,毛澤東在北京設宴款待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和阿沛?阿旺晉美第三章:鞏固新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拉薩第三章:鞏固新中國第三章:鞏固新中國3、【編輯分析】和平解放西藏有何歷史意義呢?意義: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4、【編輯樣板】第一節:____________背景第二節:____________過程第三節:____________意義第三章:鞏固新中國第三章:鞏固新中國4、【編輯樣板】第一節:和平解放西藏背景第二節:和平解放西藏過程第三節:和平解放西藏意義第三章:鞏固新中國第三章:鞏固新中國第一章:籌建新中國--“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編輯結語】未來新發展:“解放全國,是為至要”。第三章:結語 時代最強音:“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革命大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第二章:結語 第一章:結語 第一章:籌建新中國--“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編輯結語】 以毛澤東為領導核心,包括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朱德、陳云等在內,組成了共和國第一代領導集體。在過去漫長的斗爭生涯中,他們以革命為第一職業,積聚了極其豐富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經驗,完全具備領導和治理一個大國、大黨的領袖素質?!珴蓶|充滿自信的預言:“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一)》中共黨史出版社第一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第二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第三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意義第一章:籌建新中國第一節:開國大典的盛況第二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史意義第二章:建立新中國目錄樣板第一節:和平解放西藏背景第二節:和平解放西藏過程第三節:和平解放西藏意義第三章:鞏固新中國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銘記歷史, 不忘初心第一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第二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第三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意義第一章:籌建新中國第一節:開國大典的盛況第二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史意義第二章:建立新中國目錄樣板第一節:和平解放西藏背景第二節:和平解放西藏過程第三節:和平解放西藏意義第三章:鞏固新中國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銘記歷史, 不忘初心后 記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銘記歷史, 不忘初心后 記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偉人毛澤東……撰寫了這本《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 本書以偉人毛澤東為主線,記錄了共和國前三年來所發生的大事,主要包括第一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和和平解放西藏,重點突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為新中國成立及鞏固做出的巨大貢獻。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慶祝建國70周年獻禮活動出版書籍:《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銘記歷史, 不忘初心拓展作業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我們要理解國家的基本制度,增強制度自信和國家認同,積極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你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包括哪些基本制度嗎?可以參考部編新教材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五課“我國基本制度”,還可以參考中共黨史出版社龐松著的《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一)》和當代中國研究所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兩本書,或者參考中國社會科學網(http://www.cssn.cn)關于中國現代史的研究。謝謝!第一章:籌建新中國--“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編輯結語】 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陣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4、【合作探究】 材料一: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人從來都是一個偉大的勇敢的勤勞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這種落伍,完全是被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反動政府所壓迫和剝削的結果。一百多年來,我們的先人以不屈不撓的斗爭反對內外壓迫者,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的先人指示我們,叫我們完成他們的遺志。我們現在是這樣做了。我們團結起來,以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打到了內外壓迫者,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了。——毛澤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1949年9月21日)結束屈辱歷史,實現民族獨立第二章:建立新中國4、【合作探究】 材料二:過去常聽到許多人說“中國人如一盤散沙,不能團結”。不錯,在清政府、北洋軍閥、蔣介石反動統治時代,人民所見到的只有賣國殃民,貪污腐化,所受到的只有壓迫榨取,屠殺囚禁,人民當然不會有團結,也不可能有團結。今天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領導下,情形便大不相同。共產黨是依靠人民大眾的力量來進行革命事業的。在解放了的地方,人民都團結起來了,組織起來了,成為一個偉大的革命力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各單位代表主要發言》(藍公武發言)《人民日報》1949年9月28日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站立起來第二章:建立新中國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教學設計一、課標要求講述開國大典,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意義。二、教材分析中國現代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也是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歷史。本課屬于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本單元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政權的三項措施(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經過中國近代史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到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了解到在這個過程中中華民族對外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對內反對封建統治,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為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懈努力。經過近代以來百余年的斗爭,中國終于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一個嶄新的中國屹立在世界東方,這一重大轉變的標志事件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本課是中國現代史一切重大事件的起點事件,雖然標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但實際內容包括新中國籌備、成立、鞏固三個方面,既是對近代史的簡要回顧總結,更是開啟了“鞏固措施”的內容,緊扣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的單元主題。三、學情分析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八年級學生,具有探究一切事物的欲望和熱情,并且通過書籍和影視作品等對新中國成立的相關史實有一定了解,但其認識大部分是零散的、感性的,尤其是對“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感悟不深,對“新紀元”、“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沒有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因此,教師應當從不同角度呈現歷史資料,設置引導思考的小切口問題,深入淺出的解讀點撥,以期加深學生認識,幫助學生言簡意賅的進行歸納概括。八年級學生普遍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但是缺乏對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關鍵性作用的深刻認識,缺乏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意識。因此,教師通過偉人“毛澤東”為主線,凸顯中國共產黨人為中華民族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加深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感情,激勵學生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歷史責任。四、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通過觀賞老照片,學習珍貴影像資料,學生能夠用精煉語言講述開國大典的盛況,初步感受新中國成立帶來的巨大喜悅,為學生合作探究新中國成立歷史意義做好鋪墊。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閱讀研究史料和圖片,結合前期鋪墊知識,探究“如何理解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學會綜合分析并解決問題,學會全面客觀認識歷史事件;同時通過師生共同研讀史料,提升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使學生在掌握歷史事實基礎上理解歷史發展的過程。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的深刻內涵,加深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五、教學重難點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開國大典。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本課的教學難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突破方法:以“開國大典流程圖—老照片集錦—視頻資料”感受開國大典的盛況,觀看視頻時思考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并說明理由,幫助學生用精煉語言講述開國大典,以此突破教學重點。以“合作探究”形式進行史料研讀分析,探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教師引導總結,補充更高角度歷史資料,加深學生理解并實現情感引領,以此突破教學難點。六、教學方法圖1、圖2慶祝建國70周年獻禮活動之《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書籍編輯手冊依據對本課教學內容的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本課總體采用創設情境進行學習。主題是“慶祝建國70周年獻禮活動之《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書籍出版編輯”,教師身份是出版社編輯,學生身份是出版社簽約作者,本節課就是“編輯研討會”現場,每個學生手里有一份“編輯手冊”(見圖1、圖2)。在“籌建新中國”板塊,主要采用“自主學習”解讀六幅圖片的方式,理清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主要內容。在“建立新中國”板塊,主要采用史料研讀分析法,深刻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而加深對新中國成立歷史意義的理解和認知。在“鞏固新中國”板塊,采用問題引導分析法和談話法方式,明確和平解放西藏的背景、過程、結果和意義。七、教學過程【導入新課】1、播放歌曲《東方紅》(截取片段)。2、配圖(毛澤東在中國近代史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大事件)。3、思考問題:核心人物是誰?領導人民走了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圖片組3 導入圖文資料【歌曲圖片分析】《東方紅》歌曲片段歌詞是:“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呼兒咳呀,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以欣賞耳熟能詳的紅歌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配圖主要展現毛澤東在近代史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大事件,這一設計充分注意歷史的不可割斷性,凸顯中國現代史是中國近代史合乎規律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幫助學生回憶舊知,感受歷史的延續性,學會用“原因與結果”“延續與變遷”等概念和分析框架,對歷史事實進行分析和理解。【過渡設計】拋出問題:核心人物是誰?領導人民走了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預設答案: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這條道路最終的勝利果實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學生朗讀:《時代周刊》曾經刊登的文章《歷史上最后一位巨人》中是這樣描述毛主席的:毛澤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是幾千年不世出的曠世天才。20世紀的中國歷史是毛澤東一手鑄成的。而那一個世紀的世界歷史如果沒有毛澤東,也必將會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面貌。他喚起了整個東方人類和新興世界的崛起。像毛澤東這樣巨大而深刻地影響過世界歷史的巨人,是恐怕不會再有了。但他的精神、政治和全部意識形態遺產已永遠地存留在中國大地上,籠罩著未來的全部中國歷史。過渡: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偉人毛澤東,走進新中國成立的那段激動人心的歲月。【設計意圖】 這一導入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激發學生繼續學習探究的興趣。歌曲與圖片相輔相成,融為一體,在激發興趣同時實現知識引領和情感引領,同時引出全課的靈魂人物和核心事件,感受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領導集體為中國革命做出的巨大犧牲和偉大貢獻,在本課伊始就奠定愛國愛黨的氛圍和對偉人毛澤東的崇敬之情,為最終課堂情感升華做好鋪墊。(一)課程整合,創設情境【整合形式】慶祝建國70周年獻禮活動之《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書籍出版編輯。【身份設計】教師身份是出版社編輯,學生身份是出版社簽約作者。【課堂設計】本節課就是“編輯研討會”現場。【材料設計】慶祝建國70周年獻禮活動之《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書籍編輯手冊(學生每人一份,見圖1、圖2)。 【設計意圖】1、以創設情境方式整合課程,旨在促使學生以主人翁身份積極主動學習。2、書籍名稱《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樹立起全課的靈魂主線人物,同時明確本課的時空限定,幫助學生把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放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客觀思考和分析。3、學生手里的“編輯手冊”是本課活動的指揮棒,起到引領作用,同時幫助學生理清線索,明確要點。4、整個情境的創設面向全體學生,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有利于學生創造性的進行學習,充分鍛煉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全體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過渡】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屆時社會各界會以各種形式進行獻禮活動,我們準備以出版書籍的形式慶祝建國70周年,書籍名稱是《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F在,老師是出版社編輯,大家是出版社簽約作者,本節課是我們編輯研討會的現場,大家每人手里有一份“編輯手冊”,哪位作者給大家分享一下書籍的目錄。(學生讀章節目錄) 第一章:籌建新中國 第二章:建立新中國 第三章:鞏固新中國(二)教學環節1、籌建新中國(1)【編輯須知】教師(編輯)講述:(見圖4)1948年4月30日,中國共產黨為動員全國各階層人民實現建立新中國的光榮使命,發布了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毛澤東將“五一口號”初稿第5條修改為“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五一口號”得到了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他們發表宣言、通電和談話,并接受邀請奔赴解放區,與中國共產黨共商建國大計。引導問題1:閱讀課本第2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時間、地點分別是什么?預設答案: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開。引導問題2:閱讀課本第2頁,參加會議的代表有哪些呢?哪位作者眼光敏銳,跟大家分享一下。教師引導:幫助學生感受代表來自社會各個階層,體現其代表性和廣泛性,為學生理解新中國成立歷史意義中“人民當家作主”做好基礎鋪墊。教師講述: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毛澤東同志致開幕詞,發言“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這段講話猶如時代最強音,道出了全場近千位代表和來賓此時此刻的共同心聲。帶著歷史使命感,與會代表們在本次會議上為籌備新中國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 圖4 “編輯須知”資料【設計意圖】以教師講述方式呈現一屆政協召開的背景、時間、地點,以毛澤東修改“五一口號”引入,體現毛澤東同志對籌建新中國的指導性作用以及全國上下對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的擁護;以毛澤東同志發言體現毛主席對中國歷史進程的決定性影響。(2)【編輯任務】(見圖5)自主學習①請為六幅圖片命名。②閱讀課本1-2頁,結合以下圖片思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為籌建新中國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圖5 自主學習圖片資料學生2-3分鐘自主學習完成任務,之后分享發言,教師引導歸納總結。 圖片分析六幅圖片分別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人民政府委員會場景、毛澤東當選主席、《義勇軍進行曲》、五星紅旗、人民英雄紀念碑。六幅圖片淺顯易懂,切合問題內容,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編輯補充】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什么起到臨時憲法的作用?補充1—《共同綱領》內容:總綱-國家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義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國家,實行工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補充2—關于我國政治制度:“共同綱領是新中國的一個人民大憲章。它確定了新中國的政治理論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針,它有了穩步建設的大原則?!?br/>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中國民主同盟主任委員張瀾在一屆政協上的發言補充3—學科鏈接:中國政治制度知識—部編新教材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五課)(圖6)②你知道國旗上五顆星象征著什么嗎?大星星代表什么?四顆小星星代表什么?(圖7)③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含義。(圖 8) 圖6 學科鏈接 圖7 五星紅旗解析 圖8碑文解析【設計意圖】以圖片組形式進行自主學習,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能夠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動手動腦、樂于探究,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教師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什么起到臨時憲法的作用?”為學生理解新中國成立歷史意義中“人民當家作主”做好進一步鋪墊。另外,學科鏈接幫助學生開闊學習視野,學會用聯系的眼光學習各個科目。(3)【編輯分析】拋出問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成功召開有何意義?并附人民日報1949年10月1日圖片(見圖9)。預設答案:(1)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重要的準備工作。(2)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設計意圖】第一章是籌建新中國,在本版塊中只突出一個事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學生能明顯理清知識線索; 圖9《人民日報》資料另外在教師補充材料中關于“《共同綱領》為什么起到臨時憲法的作用?”內容中已經分析到“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因此,答案水到渠成。另外,人民日報圖片中有明顯“中央人民政府萬歲!毛主席萬歲!”的字樣,可順勢引導學生感受人民對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崇敬之情。(4)【編輯樣板】 教師:各位作者朋友,通過剛剛討論的內容,下面進行第一章“編輯樣板”的制定。編輯樣板:第一章:籌建新中國第一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召開第二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內容第三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義教師:第一章籌建新中國核心事件是什么?預設答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設計意圖】要想全面客觀了解一個歷史事件必須掌握其背景、時間、地點、人物、內容及影響。導入環節屬于背景知識,第一章以最簡單的第一屆政協會議時間、地點、人物知識入手,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其內容,最后在教師點撥啟發下水到渠成得出會議的歷史意義。以此培養學生全面客觀分析歷史事件的態度和能力,同時在分析探究過程中補充相應史料,提升學生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保持論從史出的學習態度。另外整個過程注重以毛澤東同志活動為主線串聯各個知識點,符合《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書籍主題,同時引導學生感受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領導集體為籌備新中國和中國政治制度做出的貢獻,為最后情感升華做好鋪墊。【過渡】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的發言猶如時代最強音響徹華夏大地,新中國的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圓滿完成,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下面,請各位作者進入第二章建立新中國的內容編輯。 2、建立新中國 (1)【編輯事件】教師:第二章編輯核心事件是什么?預設答案:開國大典。(2)【編輯須知】引導問題1:閱讀課本第4頁,你知道開國大典的時間和地點嗎?引導問題2:閱讀課本第4頁,你知道開國大典包括哪幾個流程嗎?預設情況:開國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配合老照片展示講解。 圖10 開國大典老照片集錦引導問題3:你還知道關于開國大典的哪些有趣見聞或知識嗎?預設答案:54門禮炮,寓意參加政協會議的54個單位,象征的是中國人民空前的大團結;禮炮鳴28響寓意,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奮斗28年;受閱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炮兵、戰車、騎兵、獨立第207師第619團、空軍1個飛行中隊以及海軍部隊代表等1.64萬余名官兵組成,共動用飛機17架、火炮119門、坦克和裝甲車152輛、汽車222臺、軍馬2344匹……等等。引導問題4:觀看珍貴影像資料《開國大典》,思考: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幕?說明理由。 預設引導:突出毛澤東同志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感受一代偉人的風采魅力,為最后情感升華做好鋪墊。【設計意圖】通過問題1、2引導,迅速引入核心事件并幫助學生掌握開國大典的時間、地點;通過問題3,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配合展示老照片,幫助學生了解開國大典基本情況。通過問題4,幫助學生初步由表象認識升華到情感認知,初步感受中國共產黨為國家為人民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及全國人民對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擁護。以上過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為接下來的“合作探究:理解并掌握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钡於ㄖR基礎和情感認知。(3)【編輯任務】合作探究①主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歷史意義。②要求:閱讀“編輯手冊”四則材料,結合課本第5頁內容,完成每個角度標題的填寫,并思考解決相應問題。③分工:四人一組,一人執筆,簡要記錄本組觀點,并準備發言。④時間:5分鐘。資料呈現:角度一:推翻____________材料一:新的中央人民政府在對外關系方面首先需要采取的一項基本原則,就是不承認舊政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條件下所建立和維持的一切外交關系。——《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一)》材料二:圖11 《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思考:新中國對外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度二:國家政權屬于____________材料三:(政權機關)國家政權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各級人民政府。國家最高政權機關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人民政府為行使國家政權的最高機關。各級政權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共同綱領》1949年9月思考:《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權力屬于誰?由誰當家作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度三:推翻____________材料五:官僚資本也就是中國買辦的封建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它在抗戰勝利后發展到最高峰,已集中價值100億至200億美元的巨大財產,壟斷了全國經濟命脈。 ——《中國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張豈之主編,本卷主編楊先材)材料六:對于官僚資本的界定、沒收范圍及判斷標準,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作了明確規定:凡屬國民黨反動統治時期依仗政治特權及豪門勢力而獲得和侵占的官僚資本企業(包括銀行、工廠、礦山、船舶、商店等)及財產,應收為國家所有?!ㄟ^沒收官僚資本,國家不僅掌握了金融、交通、通訊等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部門,而且控制了能源(電力、煤炭、石油)和許多生產資料的生產,從而為確立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和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奠定了物質基礎。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一)》思考:沒收官僚資本有何現實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度四:壯大了世界____________材料七:“二戰”后,非洲興起獨立浪潮。1952年,埃及推翻英國的傀儡政權,建立埃及共和國。1962年,阿爾及利亞趕走法國殖民者,贏得獨立。1960年是“非洲獨立年”,這一年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 【預設答案】推翻帝國主義,新中國對外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不承認舊政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條件下所建立和維持的一切外交關系,教師順勢引導新中國的成立結束近代以來的屈辱歷史,實現民族獨立。國家政權屬于人民,人民當家作主。推翻官僚資本主義,為確立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和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奠定了物質基礎,教師順勢引導中國歷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開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教師引導】從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歸納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國內:(1)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2)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 (3)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國際:(4)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4)【編輯感想】教師:剛才聽到各位作者的分享,我的心中很受觸動,下面借用1949年、1999年、2009年的《人民日報》社論(見圖12)抒發一下編輯感想。 前程無線光輝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誕生,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中國人民開始自己當權管理國家,我們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揭開了歷史的新的巨冊。 ——1949.10.1《人民日報》社論—《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是中國前途命運的一個根本轉折,它標志著受壓迫受欺侮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時代的終結,標志著中華民族歷史新紀元的開始。這是20世紀重大的歷史事件,對于當代世界的政治格局和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99.10.1《人民日報》社論—《祖國萬歲—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 60年前的今天。毛澤東同志莊嚴地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彪炳史冊的歷史時刻,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掌握自己的前途命運,標志著我們偉大祖國從此告別落后屈辱走向繁榮富強,標志著中華民族從此邁向偉大復興的新紀元。 ——2009.10.1《人民日報》社論—《迎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曙光—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圖12 《人民日報》資料(5)【編輯樣板】各位作者朋友,下面我們一起來制定第二章“編輯樣板”。 編輯樣板:第二章:建立新中國第一節:??????______________的盛況第二節:_____________________【設計意圖】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遵循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采取以下步驟突破:第一步,在全面了解開國大典盛況基礎上,從四個角度提供歷史資料幫助學生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第二步,學生分享觀點,教師引導總結新中國成立的國內和國際意義,引導學生理清思路加深認識;第三步,借用《人民日報》社論抒發編輯感想,幫助學生在完整認識基礎上提升情感認知,同時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三個步驟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提供充分歷史資料幫助學生實踐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激發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責任感。 【過渡】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同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終勝利,經過近代百余年的斗爭,中國終于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一個嶄新的中國屹立在世界東方。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新中國是如何“守業”,也就是如何鞏固政權的呢?下面,請各位作者進入第三章鞏固新中國的內容編輯。3、鞏固新中國(1)【編輯背景】①毛主席部署:解放全國,是為至要。②毛澤東詩詞:“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遷,人民五億不團圓。”1950.10.1③《全國領土基本解放形勢圖》(見圖13,《歷史地理圖冊》第2頁)引導問題:截止到1950年冬天還有一個地方沒有解放,是哪里?(西藏)(2)【編輯須知】①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依據是什么?預設答案:元朝:宣政院;清朝:冊封達賴和班禪的制度,設駐藏大臣。關于西藏問題毛主席做出指示:解決西藏問題不出兵是不可能的。②西藏宗教領袖之一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朱德、李濟深、周恩來等到北京車站迎接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見圖14)。圖13《全國領土基本解放形式圖》 圖14 迎接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③教師講述:在此背景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面向西藏進軍,一面力爭和平解放西藏。中央人民政府多次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談判。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到達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會議談判的主要問題首先是要不要派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中央人民政府代表指出,西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一部分,人民解放軍進藏保衛國防理所應當,不能改變。經過反復協商,最終達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1951年5月24日,毛澤東在北京設宴款待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和阿沛?阿旺晉美。(見圖17)人民解放軍于10月26日抵達拉薩(見圖18),受到兩萬多各族群眾的熱烈歡迎,五星紅旗插遍西藏高原。圖15設宴款待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和阿沛?阿旺晉美 圖16 人民解放軍進駐拉薩圖(3)【編輯分析】和平解放西藏有何歷史意義呢?再次出示《全國領土基本解放形式圖》預設答案: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4)【編輯樣板】第三章:鞏固新中國 第一節:和平解放西藏背景第二節:和平解放西藏過程第三節:和平解放西藏意義【設計意圖】以問題引導、教師講述的方式呈現和平解放西藏的背景、過程、結果和意義,幫助學生簡要了解和平解放西藏的全過程,明確和平解放西藏是鞏固政權的一項重要措施,感受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領導集體為維護中國領土和主權完整做出的重要貢獻,為最后情感升華做好鋪墊。(三)課堂小結展示“目錄樣板”(見圖17) 圖17 目錄樣板(四)情感升華【編輯結語】配樂圖文。音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片段,歌詞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他指給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 文字:以毛澤東為領導核心,包括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朱德、陳云等在內,組成了共和國第一代領導集體。在過去漫長的斗爭生涯中,他們以革命為第一職業,積聚了極其豐富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經驗,完全具備領導和治理一個大國、大黨的領袖素質?!珴蓶|充滿自信的預言:“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一)》中共黨史出版社建設新世界第一項任務是鞏固政權,除了和平解放西藏還有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今后的課程我們一起學習探討。【設計意圖】大部分八年級學生并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是通過本節課每個板塊對“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領導集體為新中國未來發展和人民幸福做出的巨大貢獻”的情感滲透,學生內心有一定感觸,但過于零碎不易形成明晰情感。通過對三個板塊歸納總結并配有《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一)》的高角度總結歸納,幫助學生理清情感線索,為最后撰寫“后記”做好鋪墊。(五)情感表達出示圖片:200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撰寫的《共和國的足跡》。(見圖18) 出示教師編寫后記前半部分: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偉人毛澤東……撰寫了這本《毛澤東的那三年(1949-1951)》。 本書以偉人毛澤東為主線,記錄了共和國前三年來 所發生的大事,主要包括第一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和和平解放西藏,重點突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為新中國成立及鞏固做出的巨大貢獻。 圖18 《共和國的足跡》資料 教師說明:我們后半部分與《共和國的足跡》有所不同,主要講述作者通過撰寫這本書對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的認知和情感過程,下面請各位作者寫下心路歷程,3分鐘后一起分享。(有配樂) 學生分享發言,教師鼓勵并給予期望。【設計意圖】以撰寫“后記”形式,幫助引導學生理清并抒發內心情感,加深愛國愛黨和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更加激發學生感恩生活,熱愛生活,并努力生活;教師引導激發學生對未來的憧憬,勇敢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責任,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努力奮斗。人活著必須有一定的情懷,否則生活就會索然無味,人生便會碌碌無為,而這種情懷首先應當是家國情懷。只有心中有家,情系祖國的人才能有博大胸襟和堅韌毅力,才是具有大格局的社會合格公民,而歷史課則是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重要陣地。多年之后,學生或許對知識細節記憶模糊,但若能記得當時內心的觸動、感動、震撼和反思 ,則不枉初中歷史的學習。(六)期望寄語 教師說明:組稿、編輯我們已經完成,但是離最終出版還有很長一段路。至于下面的步驟能否繼續,書籍最終是否能出版,我們畫一個問號,期待各位同學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能付諸實踐。老師衷心希望,未來的某一天能真正看到各位的出版書籍,不一定是今天課堂上我們操作的這一本,但希望本堂課不僅教會你知識,更能給你一點啟發,一點鼓勵,給你無數點希望。【設計意圖】歷史課堂可以是鮮活靈動、思維碰撞的學習歷程,可以是博采眾長、精彩紛呈的學習歷程,可以是啟智明智、反思成長的學習歷程。以書籍出版、組稿編輯形式進行學習,期望能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給學生更多思維的啟發和反思,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八、板書設計一、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1949年9月,北平 二、建立新中國: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國內,國際)三、鞏固新中國:和平解放西藏背景,過程,結果,意義九、拓展作業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我們要理解國家的基本制度,增強制度自信和國家認同,積極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你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包括哪些基本制度嗎?可以參考部編新教材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五課“我國基本制度”,還可以參考中共黨史出版社龐松著的《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一)》和當代中國研究所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兩本書,或者參考中國社會科學網(http://www.cssn.cn)關于中國現代史的研究。(參考答案:我國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EMBED Unknown PAGE 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東方紅.mp3 開國大典1.wmv 第1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課件】.pptx 第1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教學設計】.doc 解放軍進行曲.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