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備考2020】浙江省中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分層評價專練十二——綜合(6)1.這些年,法治的足跡在“浙”里。閱讀材料,回答相關問題。【省司法機關】 2013年12月9日,“浙江法院陽光司法指數”新聞發布會在最高人民法院舉行。這是全國法院系統發布的首部陽光司法指數測評報告,是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對浙江省3級103個法院獨立開展測評、歷時5個月得出的分析報告。測評內容包括審務公開、立案庭審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公開和保障機制5大板塊。(1)材料中的“陽光司法指數”測評體現了怎樣的法治精神?(2分)【杭州十四中】2016年3月18日,省政協在杭州第十四中學舉行第二十次“浙江政協·民生論壇”,29位省政協委員和8位群眾代表參加論壇,圍繞“校園餐飲衛生與質量”這一話題,現場發言踴躍,省政府有關負責人到會聽取意見,有關部門負責人作回應發言。(2)材料反映了公民行使民主權利有哪些途徑?(4分)【全省各地】在浙北烏鎮,有一支由2681名普通群眾組成的“烏鎮管家”隊伍,或當“老娘舅”調解矛盾,或當生態環境建設的督查員。在浙南慶元縣,有一家奇特的“超市”——慶元縣法律服務中心為老百姓提供法律咨詢、公證服務、法律援助等多元、便利的法律服務。在浙西義烏,成立了行政復議局,透明度不高的案件、復雜案件的審理要舉行聽證會,群眾可以和行政機關當面“對辯”。目前,全省有普法志愿者成員71000余人,普法講師團300個,有鄉鎮(街道)法治輔導站2700余個,有各類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2400余個。(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近年來法治浙江建設的成果。(6分)(提示:從材料中提煉信息,運用所學知識,從多個角度不同維度概括。)2.一百年前,中國走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掀開了中國革命新的篇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周恩來曾經說:“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根據年代尺,寫出與“天安門”相關的兩個歷史事件。(4分)材料二: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從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從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中國共產黨人建立革命根據地,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組織赤衛隊、獨立團等地方武裝……走出了一條艱難曲折的革命新道路。(2)請根據所學知識,寫出南湖紅船的歷史事件,并結合材料寫出艱難曲折的革命新道路有何特點。(6分)材料三:在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中,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組織了一系列大型會戰,牽制了日軍;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對抗戰的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3)根據材料,分析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2分)材料四:在1945-1948年間,(國統區)物價以每月30%的幅度遞增,毀壞了千百萬中國人的生活,并徹底破壞了政府的信譽,這些官員只是關心私利而接收敵產,卻不理會在日占時期經受了那么多苦難的民眾,人民盼望國民政府統治的重返,卻遭遇了這樣殘酷的壓榨和輕蔑的對待。——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材料五:供應前方的物資需要,全靠民眾踴躍地肩挑背負,小車推送。整個戰役中,共有民工543萬人次,運送彈藥1460多萬斤、糧食9.6億斤。陳毅曾深情地說:“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4)根據以上五則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論述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勝利是歷史的必然。(6分)(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3.三洋濕地是溫州“綠腎", 也是溫州特產瓬村的生產基地。材料一:甌柑性喜溫暖,畏霜凍;適合生長在海拔300米以下、土壤鹽分較大的平坦地方。三洋甌柑汁多味佳,素有“村中之王”的美譽。根據材料一,說明三垟濕地種植甌柑的有利自然條件。(4分)材料二: 目前,溫州政府制定《三洋濕地保護規劃(2015-2020)》,打造國家城市濕地公園。(2)比較圖9與圖10三洋濕地的用地有何變化?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談談三垟濕地用地規劃的合理性。(6分,要求邏輯嚴密,表述清晰)4.湖南省是我國中部的一個重要省份,獨特的湖湘文化具有鮮明的英雄主義色彩,這里是英雄的家鄉,更是領袖故里。材料一:(英雄家鄉)(1)任選圖一或圖二,寫出該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及影響。(3分)材料二:(領袖故里)1898年11月23日,劉少奇出生于湖南省寧鄉縣炭子沖村。劉少奇的一生,是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一生。下表為劉少奇的革命經歷初識革命 1912年 受兄長劉云庭所贈《辛亥革命始末記》的影響,讓二姐幫助剪掉辮子,以示擁護革命。參加革命 1919年 在工人運動領袖鄧中夏領導下在長沙發動學生罷課、工人罷工聲援北京學生運動,后到北京參與營救學生領袖馬駿行動,取得了勝利。 1920年 參加上海外國語學社(是上海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在學習外語的同時學習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及李漢俊翻譯的《馬克思入門》。 1921年 就讀于莫斯科東方大學,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 1933年 在中央革命根據地領導土地革命,任福建省委書記 1934年 參加長征,在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1949年 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參加開國大典(2)結合材料中劉少奇參加革命的經歷,說明中共成立的條件。(4分)(3)綜合上述材料論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6分)【備考2020】浙江省中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分層評價專練十二——綜合(6)1.【答案】(1)依法治國,堅守公平與正義(2分)(2)通過政協參與民主決策(2分);通過民主監督參與民主生活(2分)(3)差別化評價水平3:能從材料中提煉信息,運用所學知識,從多個角度不同維度概括現實成果。(6分)例如:法治思維不斷創新,執法方式日趨規范,司法彰顯公平正義;法治精神成為公民的自覺信仰,法治正成為浙江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社會共識,浙江正形成人人參與、惠及人人的法治風尚。水平2:能從材料中提取信息,運用所學知識,從某個角度多個維度歸納現實成果。(3-4分)水平1:能從材料中摘錄信息,從某個角度或某一維度描述現實成果。(1-2分)其他答案:0分2.【答案】(1)五四運動;新中國的誕生(開國大典)。(4分)(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共一大的召開)(2分);革命新道路的特點:土地革命;工農武裝割據;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寫出兩點即可得4分)(3)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2分)(答到“民族凝聚力”可酌情給分)(4)采用分層評價。水平0 無應答或胡亂羅列史實 0分水平1 論述史實單一,邏輯簡單 1-2分水平2 兩個史實支撐論述,邏輯基本清晰 3-4分水平3 多個史實支撐論述,條理清晰,邏輯嚴謹 5-6分參考答案: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它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使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必須創建人民軍隊領導武裝斗爭。此后中國共產黨相繼領導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并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特色革命道路。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最終取得抗戰勝利。抗戰勝利后,面對國內兩種命運的決戰,中國共產黨順應民心,實行土地改革,依靠人民群眾,通過三大戰役基本消滅了國民黨主力,最終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的反思、探索,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3.【答案】(1)溫州東南沿海,土壤鹽分大,有利于甌柑種植,三洋濕地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有利于農業生產,三洋濕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4分)(2)三洋濕地用地的變化有: 居民區從濕地園區內整體搬遷,在園區處集中安置居住,增加了對濕地園區的生態保護和恢復(2分)可持續發展,指的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保證后代人的生存發展需要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對三洋濕地內居民進行整體搬遷,減少了人類活動對三洋濕地內生態的影響,加強了對濕地生態的恢復和保護,有利于溫州整體環境質量的提高,打造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體現因地制宜,發展旅游和休閑產業,有力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在溫州生態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三洋濕地作為溫州人民新興的休閑去處,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體現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4分)4. 【答案】(1)圖一: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對培養翻譯人才和傳播西學,起了一定作用。圖二:戊戌變法: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2分)(2)1919年的五四運動使工人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并且不斷發展壯大,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階級基礎;“參加上海外國語學社”說明當時存在共產黨的早期組織,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組織基礎;“學習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及李漢俊翻譯的《馬克思入門》”說明馬克思主義得到了傳播,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4分)(3)示例:1840年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務,中國各階層人民開始走上了救國救民的道路。地主階級以自強求富為口號,開始洋務運動,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但在甲午戰爭中宣告以失敗告終。以康有為、譚嗣同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在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鎮壓下失敗了,使人們認識到只有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才能救中國。以孫中山、黃興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但仍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歷史的任務落到了工人階級身上,在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找到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并最終取得勝利。所以說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6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