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5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1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安史之亂2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3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知道唐朝滅亡后五代十國的局面,思考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統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學會以史為鑒,初步掌握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閱讀相關詩文和史料,培養提煉有效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加深對歷史問題的理解。識讀《五代十國形勢圖(后周時期)》,直觀認識五代十國時期政權的更迭與分立,培養從歷史地圖中提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政治清明與王朝興盛的關系,體會農民起義對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思考國家分裂的歷史教訓。教學重難點重點:安史之亂及其影響。難點:安史之亂的經過和藩鎮割據的概念。憶昔 —杜甫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春望 —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位創造了兩個歷史“奇跡”的皇帝李隆基兩個奇跡: 一個是“開元盛世”另一個是安史之亂(又稱“天寶之亂”)楊貴妃李隆基(685~762)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白居易《長恨歌》一 安史之亂(755——763) 荔枝是著名的嶺南佳果,屬亞熱帶珍貴水果,嶺南四大名果之一,但保存時間不長。楊貴妃非常喜歡吃新鮮荔枝,唐玄宗下令從四川、廣東一帶,飛馬運送到長安,不惜跑死許多人和馬。于是,就有了唐朝詩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玄宗統治前、后期作為對比表統治前期 統治后期 崇尚節儉 任用賢相姚崇宋璟 勵精圖治 整頓吏治 唐玄宗后期,朝政日趨腐敗。日益驕奢任用奸相李林甫楊國忠不理政事,寵幸楊貴妃朝政腐敗材料一、 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①開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益腐敗。高力士李林甫楊國忠材料二、 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遷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腐朽的統治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②社會矛盾尖銳,邊疆形勢緊張。“據要險,專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 —《新唐書》天寶十節度使分布圖 唐初,為了加強邊防,在邊地曾設置大都督或都督率兵戍邊。唐高宗時,都督“帶使持節”,可直接代表皇帝,故稱為“節度使”。外重內輕邊鎮兵:49萬中央軍:9萬 安祿山兼三大兵鎮獨掌15萬的兵力,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而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討楊之名舉兵叛唐。③節度使勢力膨脹,形成外重內輕。一、安史之亂(755—763)含義:是唐朝將領安祿山借口朝廷出現奸臣,和部將史思明一起發動叛亂。1、安史之亂是如何爆發的呢?爆發:755年,安祿山借口朝廷出現奸臣,和部將史思明一起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 安祿山史思明“安”:安祿山(三地節度使)“史”:史思明(安祿山部將) 安史之亂是755--763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和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發動的、爭奪權力的戰爭。安史之亂過程渤海長安太原魏州汴州睢州洛陽幽州云州九原營州靈武益州北京馬嵬驛河黃江長常山井陘關潼關安祿山起兵反唐地點安祿山兼任的三節度使名稱安史叛軍進攻路線唐、回紇軍反擊路線唐玄宗入蜀路線河東范陽平盧河東755年-763年2、安史之亂的概況材料一:洛陽四面數百里州縣,“皆為丘墟”。——《資治通鑒》材料二: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無家別》材料三:由是方鎮相望于內地,大者連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天子顧力不能制,則忍恥含垢,因而撫之,謂之姑息之政。……由是號令自出,以相侵擊,虜其將帥,并其土地,天子熟視不知所為,反為和解之,莫肯聽命。根據材料,說說安史之亂對唐朝的影響。3、影響:①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②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各種矛盾越來越尖;③節度使權利逐漸加大,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藩鎮割據:各地節度使掌握地方軍權、行政權、和財權。名義上屬于中央管轄,實際上不聽從中央,皆各行其是。(即:獨立的小王國)藩鎮割據1.讀教材和圖,搶答黃巢起義的背景和結果。背景: 唐朝后期,統治腐朽,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的態勢日益嚴重,相互之間發生兼并戰爭,人民賦役繁重,生活困苦。二、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 唐玄宗開元后期,唐初宦官不登三品的舊制被打破。宦官高力士已是官高位顯,之后的李輔國權傾朝野。他賣官鬻爵,結黨營私。后來的宦官,一個勝似一個。唐后期八個皇帝由宦官擁立,兩個皇帝被宦官害死。宦官把持了國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甚至皇帝的廢立.你這混帳東西,別看你是皇帝,我要你死,你就活不了!從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 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擁立的。這樣一來,宦官的權力就更大了,連皇帝的命運都掌握在他們的手里。宦官專權李輔國:安史之亂,唐玄宗逃往蜀地。李輔國勸說太子李亨(肅宗)在靈武即位,所以深得肅宗信任。原因:中央地方宦官專權兼并戰爭①唐朝后期,統治腐朽,宦官專權;統治腐朽唐朝后期政治藩鎮割據②藩鎮割據態勢嚴重,相互之間發生兼并戰爭,中央無力控制;百姓生活賦役繁重生活困苦連年災荒農民起義(黃巢起義)③人民賦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連年災荒。二、黃巢起義和唐朝滅亡2、黃巢起義經過:時間:領導人:過程:875年王仙芝,黃巢;山東、河南一帶結果:884年,起義軍雖然一度攻占了長安,最終卻被原為義軍將領的朱溫,與其他藩鎮聯合鎮壓了起義。影響:給唐朝統治者以致命打擊。不第后賦菊 —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朝滅亡 后梁建立907年,朱溫建立后梁政權,唐朝滅亡。三、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五代有更替,梁、唐、晉、漢、周,前邊都有后。十國分南北,前后蜀,南北漢。南唐南平曾為伴。吳越、吳、閩、楚十國,割據混戰天下亂。后梁 朱溫 梁王、宣武節度使 后唐 李存勖 晉王、河東節度使 后晉 石敬瑭 河東節度使 后漢 劉知遠 北平王、河東節度使 后周 郭威 鄴都留守 “五代十國”局面出現的歷史根源是什么?五代十國是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五代十國的歷史影響?北方戰事不斷,政局動蕩不安。南方地區政局相對穩定,經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發展。五代十國時期,雖然政權分立,但統一始終是一個必然趨勢。統一是必然趨勢唐朝滅亡的原因有哪些?①唐朝后期統治的腐朽②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是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③黃巢起義給唐朝的統治致命的打擊課堂小結 唐朝盛極一時,最后因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唐王朝由盛轉衰并最終滅亡。之后的五代十國時期,是唐朝藩鎮割據的延續,雖然政權分立,但統一始終是一個必然趨勢。? ?安史之亂黃巢起義朱溫奪權由盛轉衰致命打擊唐朝滅亡五代十國小結選擇題1.唐玄宗統治后期,貪圖享樂,不理政事,最終導致邊將叛亂,唐朝從此日趨衰落。歷史上把這一叛亂稱為( )A.大澤鄉起義 B.隋末農民大起義C.安史之亂 D.唐末農民大起義C2. 唐末農民起義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寫下光輝的篇章。下列人物曾領導唐末農民起義的是( )A.張角 B.黃巢 C.安祿山 D.史思明B3.唐朝是繼隋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滅亡唐朝的分別是( )A.李淵、黃巢 B.李世民、朱溫C.李淵、朱溫 D.李世民、黃巢4.“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滅亡以后進入的分裂時期是( )A.春秋戰國 B.魏晉南北朝 C.三國鼎立 D.五代十國C D 5. 安史之亂是當時社會各種矛盾所促成的,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下列關于安史之亂爆發原因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皇帝荒廢朝政 B.發生嚴重災荒C.社會矛盾尖銳 D.節度使權力膨脹 6. “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杜甫的這首《無家別》描述了哪次戰亂后,廣大勞動人民無家可歸的悲慘狀況( )A.玄武門之變 B.安史之亂 C.唐末農民起義 D.隋末農民起義BB7. 五代十國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下列對這一時期的描述恰當的是( ) ①北方政權更迭,政局動蕩 ②南方相對穩定,經濟發展 ③統一始終是客觀存在的趨勢 ④開國君主都是掌握兵權的武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唐朝的興亡過程在唐朝興亡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要居安思危、防止腐敗、注重民生、要協調好中央與地方的平衡……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在取得成就時,我們要保持戒驕戒躁的恭謹態度; 人生應該始終如一地堅守自己的信念…… 知識拓展 后周的第二個皇帝周世宗,具有宏大志向,即位后大力扭轉混亂局面,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修訂法律;經濟上注重發展生產,興修水利,減輕農民負擔;軍事上整編中央禁軍,削弱地方兵權。他率軍南征北戰,決心統一全國,但身患急病,39歲就去世了。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強大起來,為此后北宋的統一打下基礎。 周世宗改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五代十國-后梁建立.mp4 大唐帝國盛衰史回顧.mp4 安史之亂.mp4 河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課件(35張).pptx 藩鎮割據.mp4 黃巢起義.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