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1 經濟高質量發展 共享發展成果材料一 自黨的十九大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論斷之后,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書寫輝煌篇章。材料二 2019年9月9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強調,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制度化的長期穩定發展環境,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材料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享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的基本價值目標。1.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有什么意義?(1)有利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2)有利于轉換增長動力,走可持續發展之路。(3)有利于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和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4)有利于改善民生,保障人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5)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增強國際競爭力。(6)有利于促進就業,維護社會穩定和諧。(7)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請你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良好發展提出幾點建議。(1)依法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2)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經濟發展質量。(3)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4)正確處理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5)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6)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3.我國為什么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1)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2)民營企業在支撐經濟增長、增加稅收、擴大就業、促進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3)在我國,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人民當家作主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4.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對企業提出怎樣的要求?(1)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2)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和聘請制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3)加大創新資金投入,建立健全企業創新機制等。5.黨和政府為什么把共享作為發展的重要理念?(1)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2)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6.怎樣才能實現共享發展(共同富裕)?(1)為了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2)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3)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7.實現共享發展有什么意義?(1)增進民生福祉。(2)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3)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主題2 打好脫貧攻堅戰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約4.8億人生活在農村,普遍處于極端貧困狀態,生計是最大民生。到了改革開放初期,按照2010年價格確定的2300元的現行貧困標準,當時的農村人口中絕大多數也都是貧困人口。到了2018年,同樣按照2010年農村貧困標準,年末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1660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僅為1.7%;比1978年末農村貧困人口減少約7.5億人,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了約96個百分點。材料二 2019年2月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2019年中央一號檔——《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1.我國貧困人口減少、貧困發生率下降有什么現實意義?(1)維護了社會公平和社會穩定,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2)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3)增強了貧困人口擁護社會主義和黨的領導的信念。(4)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奠定了基礎。(5)為世界扶貧工作提供了經驗和幫助,有利于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2.請列舉近年來我國采取的扶貧舉措。(1)建立和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部署對重點群體實施激勵計劃。(2)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提高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的生活費補助標準。(3)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經濟適用房制度。(4)實施大病救治制度,完善城鄉合作醫療保障體制等。3.黨和政府重視脫貧工作體現了什么?(1)人民當家作主的目的是實現和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2)黨和政府堅持共同富裕的原則。(3)黨和政府把共享作為發展的重要理念。(4)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5)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6)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4.國家為什么要開展扶貧工作?(1)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需要,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2)是消除貧困、改善民生、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切實保障人民合法權益的需要。(3)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需求。(4)是增進民生福祉、實現黨的奮斗目標的需要。(5)是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6)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5.我國消除貧困的根本途徑和具體措施有哪些?(1)根本途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2)具體措施:①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出臺并完善惠民政策,對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做“政策加法”。②不斷推進扶貧開發領域的改革創新,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③進一步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凝聚扶貧開發的更大合力。6.扶貧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中學生能為扶貧工作作出哪些貢獻?(1)關注貧困地區發展,了解貧困狀況。(2)積極宣傳我國的扶貧政策,參與扶貧公益活動。(3)盡自己所能,給貧困地區獻愛心,如捐款捐物。(4)寫倡議書,倡議更多的人參與到扶貧中。7.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什么?(請你描繪未來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8.我國為什么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1)我國城鄉發展存在較大差距,鄉村經濟的發展相對滯后。(2)農村生產力水平落后,農村保障體系不完善。(3)我國面臨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9.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哪些戰略意義?(1)有利于推動新型農村的轉型發展。(2)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農民的幸福指數。(3)有利于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促進城鄉協調發展。(4)有利于農民脫貧,加快我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程。(5)有利于實現城鄉居民共同富裕。(6)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10.制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依據是什么?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11.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以什么思想為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2.請你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合理化建議。(1)國家: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②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③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④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2)青少年:①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立志為農村發展貢獻力量。②努力學習,掌握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準備投身到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去。③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三農”政策,積極為解決“三農”問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建言獻策。主題3 完善保障 造福于民材料一 社會保障是民生安全網,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關系國家長治久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民生福祉日益增進,民生保障日趨牢靠,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道路。材料二 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取得進展。2019年1—7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城鄉社區分別同比增長9.6%、8.3%、7.9%和11.2%。材料三 2019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國家層面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并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為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規劃了新的“施工圖”。1.我國為什么要建設社會保障體系?(1)必要性:①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②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③黨和政府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④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共享發展成果是黨和政府堅持的新發展理念。⑤黨和政府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實現中國夢凝聚正能量。(2)現實性:①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貧富差距依然存在。②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我國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大力改善民生突出體現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哪一具體要求?為什么要這樣做?(1)具體要求:公平正義。(2)原因:①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大力改善民生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②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大力改善民生,是維護正義的制度保證。3.我們國家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有什么意義?(1)有利于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積極性和創造性。(2)有利于解決我國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3)有利于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4)有利于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現共同富裕。(5)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和諧社會建設。(6)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7)有利于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4.怎樣做才能進一步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不斷增進民生福祉?(1)國家: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②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③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④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⑤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為改善民生提供法律保障。⑥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⑦加強對貧困地區的財政、項目扶持力度。(2)青少年:①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并將理想的實現與艱苦奮斗相結合。②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勤于實踐、勇于創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質。③樹立社會公平意識,維護正義,積極承擔社會責任。④正確認識我國現階段基本國情,積極宣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5.為了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請你提出幾項合理建議。(1)政治: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保人民當家作主;實施依法治國,保障公民自由和權利;等等。(2)經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善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3)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先進文化,不斷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4)生態: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5)社會:關注民生,采取有效措施著力解決醫療、住房、教育等事關百姓生活質量的問題。6.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有什么意義?(1)有利于提高我國公民的身體素質,提高公民的健康意識。(2)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3)有利于我國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4)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7.作為健康中國行動的受益者,人民群眾應該怎樣積極回應?(1)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暴飲暴食,遠離不衛生的食品。(2)自覺進行身體鍛煉,如晨跑、冬季長跑運動等。(3)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1.以下是2010-2018年我國經濟發展數據一覽表(部分)。材料反映我國發展取得的成就有 (D) GDP總量(億元) GDP增速(%) 萬元GDP能耗下降幅度(%)2010 397983 10.3 4.012012 519322 7.8 4.362014 626463 7.4 4.82017 827122 6.9 52018 900309 6.6 3.1注:2018年末,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1.9%。據專家預測,到2050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將達到20%。①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②我國人口結構趨于優化,人口素質不斷提高 ③我國注重經濟發展質量,實現經濟發展新常態 ④我國堅持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一定成就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面對主要矛盾,黨和國家采取一系列有效地應對重大挑戰、克服重大阻力、向頑瘴痼疾開刀的重大舉措有 (A)①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②推動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格局 ③堅持精準扶貧、平均分配 ④轉變發展方式,積極推進高碳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19年8月22日,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李書福在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上宣讀了《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倡議書》。《倡議書》聚焦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高質量發展提出倡議。促進高質量發展,企業應該 (C)①樹立品牌意識,加強品牌建設 ②高品質是實施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③踐行工匠精神,積極實施質量戰略 ④加強技術創新,增強產品的質量優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道德與法治課上,同學們圍繞“共享發展”的話題,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了討論。下面觀點中你認同的是 (A)①小秦:人心齊,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②小蕊:共享發展應該是人人享有,先富要帶動后富③小韓:共享發展就是同時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④小玲:共享發展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實現的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9·重慶A卷)2019年4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看望馬培清一家時說道:“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黨的政策好,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怎么樣”“看到大家不愁吃、不愁穿,教育、醫療、住房安全越來越有保障,心里感到很托底”。從習總書記親切的話語中,我們感受到 (A)A.黨和國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B.只要黨的政策好,就能實現社會協調發展C.解決了不愁吃、不愁穿,就實現了全面小康D.黨和國家帶領各族人民艱苦奮斗,實現同步發展6.(2019·湖北宜昌)觀察下圖,對圖片理解不準確的是 (D)A.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B.有助于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C.是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表現D.能從根本上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7.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堅持鄉村全面振興 (B)①有利于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②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③能消除城鄉差距,維護社會公平 ④能緩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李克強總理指出,要在發展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列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D)①實施“兩免一補”政策 ②進行新型醫療體制改革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④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能夠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發展,也是生產要素投入少、資源配置效率高、環境污染成本低、經濟社會效益好的發展。結合材料,請你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①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指導。②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創新發展。④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基本國策,實現綠色發展。⑤轉變生產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10.(2019·山東日照)材料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黨的十九大之后,黨中央又把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這些年來,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摘自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材料二 減貧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脫貧攻堅的目標標準,確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建立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制度體系,全面推進精準扶貧重點工作。據世界銀行測算,過去40年中國共減少貧困人口8.5億多人,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中國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摘編自《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白皮書(1)結合材料,談談黨中央為什么把“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①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②這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決定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③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需要。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需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④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⑤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⑥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全方位參與全球治理,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2)為助力當地脫貧攻堅工作,你所在的學校決定開展“與新時代同行,脫貧攻堅路上有我”的社會實踐活動,你們班承擔兩項任務:一是設計兩個宣傳教育活動,二是擬定兩條宣傳標語。請你完成其中一項任務。答案示例:任務一:發宣傳材料“明白紙”;慰問演出;社區宣講。任務二:脫貧攻堅,人人有責;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主題1經濟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成果.docx 主題2打好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docx 主題3完善保障造福于民.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