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7張PPT。歐洲的聯合概念解釋 西歐,在自然地理概念上是指歐洲的西部,主要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等國。在國際政治地理概念上,主要是指二戰后除蘇聯和東歐國家之外的24個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德 國 柏 林英 國 倫 敦戰后的西歐…………戰后的西歐…………元氣大傷,滿目瘡痍,生活物資極度匱乏1950年的西歐…………在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聯邦德國、法國等西歐各國的經濟基本恢復到戰前水平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 馬歇爾計劃,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計劃于1947年7月正式啟動,并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 恢復經濟 持續繁榮(50年代初) (50——70年代) 歐洲國家的聯合 1、美國的大力援助(客觀原因) 2、發揮高素質的勞動力優勢 (主觀原因) 3、采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主觀原因) 4、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 (主觀原因) 5、歐共體的形成 可能性必要性3. 西歐國家有著相似的文化傳統4. 近代歐洲國家戰爭不斷,人們渴望統一 戰后歐洲各國經濟、政治實力大大削弱2. 美蘇爭霸造成的威脅西歐為什么要聯合?歐洲經濟共同體產生和發展是有其內在因素和外界條件的 ------根本原因是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西歐的聯合從何入手?歐洲實現聯合的關鍵——法德和解歷史縱橫法德矛盾“回憶錄”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國戰敗后被迫向德國割地賠款,法德矛盾尖銳。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法德在西線對抗,進行了馬恩河、凡爾登、索姆河等重大戰役。 巴黎和會上,法國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國,會議簽訂《凡爾賽和約》,部分實現了法國的意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法國遭到德國的進攻,1940年6月,法國對德投降。 “法國政府建議在德法兩國建立一高級聯合機構管轄兩國的煤炭、鋼鐵生產,該機構歡迎其他國家加入。……這將改變本地區的命運,變過去的武器生產地和戰爭受害區為和平區。聯合生產建立起來的兩國團結,消除了法德之間戰爭的物質基礎,使戰爭爆發變得不可想象。”——法國外長舒曼 1950.5如何化解法德矛盾? 舒曼計劃提出后得到歐洲六國積極響應。1951年4月,法國、意大利、聯邦德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簽署《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 (《巴黎條約》) ,宣告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開啟了歐洲聯合的大門(邁出聯合第一步)。你知道嗎? 《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文本用的是荷蘭紙張、德國墨水、法國印刷術,由比利時和盧森堡裝訂,附著意大利制作的飄帶。 為什么“歐洲煤鋼聯營”是西歐向聯合邁出的第一步? 它的成立使煤和鋼這兩個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由以前法、德兩國相互爭奪的東西,變為彼此享有又彼此受益的東西。在某些重要領域完成主權轉移,實現利益融合,這樣就可以消除造成法、德及歐洲緊張局勢的直接原因,在更深程度上實現歐洲聯合。 煤鋼共同體成立后,魯爾工業區和薩爾區的爭議很快就迎刃而解了。1957年3月25日,西歐六國在羅馬簽署《羅馬條約》。決定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次年,《羅馬條約》正式生效“消除分裂歐洲的各種障礙,加強各成員國經濟的聯結,保證它們的協調發展,在歐洲各國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盟”“建立關稅同盟和農業共同市場,要求逐步協調經濟和社會政策,實現商品、人員、勞務和資本的自由流通”1965年4月,西歐6 國簽訂《布魯塞爾條約》——建立歐洲共同體條約。1967年1月1日,歐洲共同體正式成立。簡稱“歐共體”,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經濟實體政治經濟實體趨勢:(1)經濟:六國間的工業品關稅全部取消,農產品方面除實現關稅同盟外,還實行共同的農業政策 ,統一價格,設立農業基金。歐共體籌備建立歐洲經濟和貨幣同盟。(2)科技:加強科技合作。(3)成員:其成員國的數量也逐漸擴大。(4)發展:1993年,大部分西歐國家在歐共體的基礎上組成了歐洲聯盟,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一體化的發展歐共體建立后,發揮了什么作用呢? (1)經濟上的一體化大大促進了這一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實力的增強,歐共體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其成員國的數量也逐漸增加。 (2)歐共體的發展,使西歐在經濟上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引起了美國的注意。美國開始調整對西歐的政策,宣布1973年為“歐洲年”,希望借此表示對西歐的重視,承認其伙伴地位。 第二課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歐洲的聯合 復興聯合影響:歐洲的聯合戰后西歐,生活物資極度匱乏馬歇爾計劃歐洲煤鋼共同體(1951年)歐洲經濟共同體(1958年)歐洲在經濟上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58年)背景:重要原因:歐洲共同體(1967年)課堂小結法 國盧森堡荷蘭意 大 利比利時布魯塞爾19671967196719671967愛爾蘭英 國丹麥197319731973希 臘1981葡萄牙西 班 牙19861986聯邦德國1967民主德國蘇 聯南 斯 拉 夫捷克斯洛伐克俄羅斯德 國芬蘭波 蘭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烏克蘭白俄羅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挪 威歐洲的聯合馬耳他塞浦路斯地中海海黑海波羅的海北歐洲共同體成立洋西大瑞 典199519951995愛沙尼亞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72007 1991年,歐共體12國首腦在荷蘭的 馬斯特里赫特簽署了《歐洲聯盟條約》, 1993年11月條約正式生效,歐洲聯盟誕 生,簡稱歐盟。摩 洛 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加入(歐共體)歐盟的國家1967加入(歐共體)歐盟的時間說一說:歐元紙幣正反面圖案各有什么含意? 歐元紙幣正面 歐元紙幣反面 橋梁 │ 溝通和聯系門窗 │ 合作和坦誠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目的)有哪些?①隨著經濟發展,歐洲人民日益從慘痛的歷史教訓中認識到:聯合有利于歐洲的發展。②二戰后,美、蘇在歐洲的勢力擴大,歐洲國家地位下降,由此,歐洲政治家日益認識到只有聯合才能抗衡美蘇的影響,提高歐洲的國際地位。③隨著經濟發展,在市場、資源、技術等領域,日益要求加強合作。④相似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相近的政治、經濟發展水平;相連的地域,都有利于合作。⑤直接目的:為了消除法德兩國之間的矛盾;配合馬歇爾計劃的實行;抵御蘇聯的影響。歐洲經濟共同體產生和發展是有其內在因素和外界條件的 ------根本原因是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