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易錯點:經濟篇1. 商品與貨幣同時產生,是一對孿生兄弟。(×)(貨幣的出現比商品晚得多,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2. 不同的商品能夠交換,是因為它們都具有使用價值。(×)(不同的商品能夠交換,是因為它們都是勞動產品,生產它們都耗費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3. 貨幣的本質是商品。(×)(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4. 貨幣的職能是貨幣本質的體現。貨幣具有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職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5. 貨幣的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貨幣的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6. 貨幣所具有的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叫流通手段。(×)(貨幣所具有的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叫價值尺度。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的職能,叫流通手段。)7. 生產者要為消費者著想,生產質量上乘的商品是因為質量越好,價格越高。(×)(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值決定價格,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影響價值的有效實現。)8. 紙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具有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職能。(×)(紙幣的本質是價值符號,不具備價值尺度職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職能。)9. 國家可以規定紙幣的發行量,國家可以規定每種面值紙幣代表多少價值(紙幣的購買力)(×)(國家只可以規定紙幣的面值,無法規定紙幣的購買力)10. 金銀紀念幣的本質是商品(×)(金銀紀念幣是商品,是貨幣,其本質是一般等價物。)11. Q幣是商品,它可以充當支付手段。(×)(Q幣是特殊商品,是虛擬貨幣,代表一種服務,不是貨幣,沒有貨幣的職能。)12. 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物價下跌就是通貨緊縮。(×)(通貨膨脹(緊縮)的主要原因是紙幣發行量超過(小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會引起物價全面持續上漲(下跌),本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小于)社會總供給造成的。所以物價上漲不等于通貨膨脹,物價下跌不等于通貨緊縮。)通貨膨脹時國家可以采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如提高稅率,增加稅收;減少財政( 經濟建設) 支出,減少國債的發行量。采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如提高銀行存貸款利率,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減少紙幣發行量,縮減銀行信貸規模。通貨緊縮時相反。13. 外匯是兩種貨幣的兌換比例。外幣就是外匯。(×)(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14. 一種商品的價格不是固定不變的,時漲時落,但是不會無限上漲,也不會無限下跌。這是因為價格變動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但是價格最終由價值決定的。(√)15. “物以稀為貴” 、“貨多不值錢”說明價值決定價格(×)(“物以稀為貴” 、“貨多不值錢”說明供求影響價格,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形成賣方市場;供過于求,價格下跌,形成買方市場。)16. 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會引起商品價格的上漲。(×)(還要結合供應量,如果供不應求,才會引起價格上漲。)17. 生產者努力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是因為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量。(×)(商品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18. 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總量成正比。(×)(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總量無關。)19. 商品價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供過于求)。(×)(價格雖然受供求關系影響,但是價值決定價格,所以商品價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20. 某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可以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使商品的價值量減少。(×)(提高的是個別勞動生產率,商品的價值量不變)21. 價值規律的內容是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22. 價值規律要求實行等價交換,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換商品的價格和價值都相符合。(×)(由于供求關系不斷變化,供不應求,價格高于價值,供過于求,價格低于價值。所以,并不是每一次交換價格與價值都相符合,等價交換只存在于交換的平均數中。)23. 糧食、蔬菜、食用油價格上漲,需求量會大幅下跌。(×)(糧食、蔬菜、食用油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受價格變動影響較小,不會大幅下跌. 汽車、珠寶首飾等高檔耐用品的需求量受價格變動影響較大,價格上漲,需求量會大幅下跌。)24. 隨著高速鐵路的通車運行, 航空公司的反應是提高票價,吸引客源。因為飛機和火車是互補商品(×)(高速鐵路的通車運行,航空公司的反應是降低票價,吸引客源。因為飛機和火車是互為替代商品。)25. 如果某商品價格持續上升,該商品的需求量將會減少(價格變動影響需求量),而該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將會有所上升,其互補商品的需求量將會減少,生產者將會擴大生產,增加該商品的供給(價格變動能夠調節生產規模)。(√)26. 在互為替代的商品之間,一種商品價格的上升,會引起另一種商品價格的上漲。(×)(如果某商品價格持續上升,該商品的需求量將會減少(價格變動影響需求量),而該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將會有所上升,但不一定引起另一種商品價格的上漲,因為供求的對比關系才會影響價格。)27. 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和商品的外觀、質量。(×)(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和物價水平。)28. 家庭收入越多,消費水平越高。(×)(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費水平也會相應提高。但商品的價格水平、家庭人口數量、居民消費觀念也會影響家庭消費水平。)29. 貸款消費是超前消費,不值得提倡。(×)(超前消費是指超出自己的收入水平進行的消費,而貸款消費是針對收入穩定、對未來收入持樂觀態度且沒有太多積蓄的人開設的。)30. 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為擴大內需,所以任何人都可以貸款消費。(×)( 貸款消費還要根據個人的收入狀況, 不能超前消費, 否則會阻礙經濟發展)31. 滿足衣食住行的消費都是生存資料消費。(×)(生存資料消費是滿足較低層次衣食住行的需要的,是最基本的消費。)32. 消費結構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消費結構是指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33.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不斷降低,食品支出越來越少。家庭消費享受資料消費為主。(×)(應該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越來越少,越來越注重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34. 從眾心理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都是不可取的。(×)(盲目從眾不可取、過分標新立異是不值得提倡的)35. 為了撐面子不惜舉債消費而不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的行為,是缺乏理智的。過于緊縮消費會使人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也不利于生產的發展。所以,我們要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我們要提倡量入為出、適度消費。)36. 隨大流跟風購買自己并不需要的東西,只重視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綠色消費。(×)(我們要避免盲從,理性消費。)37. 綠色消費的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主旨是保護消費者的健康和節約資源。(√)38. 以艱苦奮斗為榮, 以驕奢淫逸為恥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體現。所以我們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39.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的性能在不斷的提高,其價格也在不斷的下降,人們對轎車的向往也越來越強烈,說明了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說明了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40. 我國擴大內需的措施促進了經濟較快增長,體現了消費決定生產。(×)(體現了消費對生產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41. 凡是消費,就能促進生產的發展。(×)(要適度的消費才能促進生長的發展,反之,則起阻礙作用。)42.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公有制經濟。(×)(不能籠統地說股份制企業是公有制經濟,只能說是混合所有制經濟。股份制企業如果是國家或集體控股,就帶有明顯的公有性。)43. 我國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是因為它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44. 國有企業通過改革發展壯大有利于發揮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鞏固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鞏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45. 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都占有支配地位。(×)(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中占有支配地位)46. 個體和私營經濟的主要區別是是否存在雇傭勞動。(√)47. 我國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國農村實行土地經營權流轉制度。從根本上說是因為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狀況。(×)(從根本上說是因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狀況。)48. 國有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49. 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國有經濟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應該是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50. 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應該是企業,公司是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出資、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51. 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區別在于股東的多少。(×)(主要區別在于是否可以公開向社會募股集資,公司資本是否劃分為等額股份)52. 所有公司的股票都可以自由流通、轉讓。(×)(只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才可以自由流通、轉讓)53. 公司的執行機構是股東大會及董事會。(×)(公司的執行機構是總經理及其助手,公司的決策機構是股東大會及董事會,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54. 公司經營的目的就是營利。(×)(公司經營的直接目的是營利,還應該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55. 維護權益的基礎是自覺履行勞動者義務;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是依法簽訂勞動合同。(√)56. 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不可放棄的。(×)(權利可以放棄)57. 便捷的投資方式是儲蓄存款,商業銀行的基礎業務是存款業務,主體業務是貸款業務,商業銀行營利主要來源是貸款業務。(√)58. 儲蓄存款比較安全沒有風險。(×)(存在通貨膨脹下存款貶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損失利息的風險。)59. 銀行存款利率提高,儲戶的實際收益越多。(×)(居民的實際收益取決于存款利率和物價漲幅的對比)60. 債券和股票都是有價證券,都以定期收取利息為條件。(×)(股票不是定期收取利息的)61. 金融債券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強等特點。(×)(政府債券)62. 商業保險是避免風險的投資,可以分為社會保險和人身保險,任何公司都可以經營保險業務。(×)(商業保險是規避風險的投資,可以分為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只有依法設立的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保險業務。)63. 通過購買社會保險,投保人把風險轉移給保險人,使自己所承擔的風險損失降到最少。(×)(應該是購買商業保險)64. 投資多元化就是指投資方式要多種多樣,投資方式越多就越賺錢。(×)(投資多元化就是指投資方式要多種多樣,這有利于化解投資風險,對每種投資方式要一分為二,一般來說,風險與回報率成正比。)65. 決定我國現行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狀況。按勞分配的前提是生產資料公有制,物質基礎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直接原因是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66.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將分配原則等同于分配制度,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按勞分配)67. 個體勞動者的分配方式屬于按勞分配。(×)(屬于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68. 私營企業中的工人獲得工資收入屬于按勞動成果分配。(×)(屬于按勞動要素分配)69. 按勞分配體現了公平;按生產要素分配體現了效率。(×)(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70. 我國現階段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都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方式。(×)(只有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方式,而按生產要素分配不屬于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方式。)71. 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72. 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強化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公平分配。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舉措。(×)(不是初次分配而是再分配,見P61-62 )73.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在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74. 公平就是消滅差別,有差別就不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公平不等于平均)75. 要發揮財政的作用關鍵是增加國債發行量。(×)(關鍵是發展經濟,調整分配政策,增加財政收入)76. 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收入是我國財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稅收是主要形式)77. 財政赤字是指當年財政收入大于支出,出現差額的經濟現象。(×)(是小于)78. 財政收支平衡就是指當年的財政收入等于財政支出。(×)(還包括收入小于支出,略有赤字;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79. 出現財政赤字有弊無利。(×)(財政赤字對經濟發展有弊還是有利,關鍵要看財政、信貸能否實現綜合平衡。)80. 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81. 財政收入越多越好。(×)(隨著經濟總量和社會總財富增加,財政收入越多,則國家經濟建設支出越多,有利增強國家的宏觀調控能力,使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但在經濟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并非越多越好。)82. 稅收區別于其它財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標志是稅收的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83. 國家對遭受“非典”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違反了稅收的固定性。(×)(沒有,稅收的固定性并不意味著一成不變,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可以更改。)84.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85. 違反稅法的行為都要受到刑法制裁。(×)(觸犯刑法的行為都要受到刑法制裁)86. 騙取國家稅收優惠和稅收減免的行為是騙稅,用欺騙、隱瞞等方式不繳或少繳稅的行為是偷稅。(√)87. 不同性質國家的稅收,其分配主體都是國家,稅款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會主義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88. 在我國,每個公民都是直接納稅人,人人都應該具有“納稅人”意識。(×)(不一定每個公民都是直接納稅人。)89.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財政、稅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市場經濟中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91.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以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法律手段,發揮宏觀調控的總體功能。(×)(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92. 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特有的,是其基本特征。(×)(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都有宏觀調控,不同點在于社會主義下的宏觀調控的效果、程度更佳、更強。)93. 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是基本標志,根本目標是堅持共同富裕, )94. 宏觀調控最主要的任務和目標是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是最主要的任務和目標)95. 為應對金融危機,我國下調存貸款利率,是實施適度寬松的財政政策,促進投資與消費(×)(貨幣政策。)96. 必須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先富起來,通過先富帶動后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同步富裕。(×)(不可能同步富裕。)97.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98. 經濟全球化是主要通過生產的全球化來實現的。(×)(通過跨國公司來實現的)99. 跨國公司進入中國不利于民族工業的發展。(×)(跨國公司進入中國,既是挑戰,又是機遇。跨國公司在資金、技術、人才、管理、市場開拓、資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這就給中國民族工業造成了巨大的競爭壓力。跨國公司的進入同時也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通過競爭與合作,我們可以學習到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現代化的管理經驗,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達到擴大市場份額的目的。)100. 世界貿易組織的最基本原則是最惠國待遇原則。(×)(最重要的原則是非歧視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原則與國民待遇原則)101. 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普遍受益。(×)(發達國家是主要受益者,發展中國家則面臨更大的挑戰)102.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過程中,必須把對外開放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和基本戰略。(×)(我國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基本國策是對外開放、基本戰略是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基本原則(根本基點)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