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附表1“相同質量不同形狀實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實驗記錄表1 第( )組橡皮泥的形狀 量杯里的水量(毫升) 放入后水面刻度 沉浮狀況實心橡皮泥形狀① 實心橡皮泥形狀② 實心橡皮泥形狀③ 實心橡皮泥形狀④ 我們的發現 (共21張PPT)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聚焦這塊實心的橡皮泥,如果把它放入水中,它是沉的還是浮的?改變橡皮泥形狀,橡皮泥的重量有沒有發生變化?橡皮泥的體積有沒有發生變化?不同形狀的橡皮泥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二、探索討論:說一說我們對這個問題的想法? 怎樣做才能知道不同形狀的橡皮泥的體積有沒有變化?(1)最好是使用有刻度的杯子(如:量杯),都放入200毫升水。?(2)用放入物體后的刻度減去量杯原來的刻度。(3)如果量杯刻度不是很精確,有什么方法讓數據更精確呢??注意:讀數的時候視線應該量杯中液體的凹液面相平。相同質量不同形狀實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實驗實驗步驟及要求輕聲交流人人動手及時記錄(1)往量杯里加入200毫升水,并記錄下來。(2)準備四塊相同質量的橡皮泥,依次做成四種不同的形狀(需實心),做好一種就放入水。?(3)往量杯中放橡皮泥時要小心,不要把水濺出來。并記錄這時杯中水的量。?(4)觀察時,要輕聲交流,實驗結束,馬上坐好,準備全班交流。相同質量不同形狀實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實驗記錄表1實驗記錄一我們的發現:改變橡皮泥的形狀,質量沒有變,體積也沒有變,橡皮泥的沉浮狀態不會發生改變,量杯中的水面都上升了。橡皮泥的形狀 量杯里的水量(毫升) 放入后水面刻度 沉浮狀況實心橡皮泥形狀① 200 實心橡皮泥形狀② 200 實心橡皮泥形狀③ 200 實心橡皮泥形狀④ 200 試試看,改變橡皮泥的形狀,讓它浮在水面上。能浮在水面的不同形狀橡皮泥的沉浮實驗實驗步驟及要求輕聲交流人人動手及時記錄(1)往量杯里加入200毫升水,并記錄下來。(2)準備三塊相同質量橡皮泥,做成三種能浮在水面不同的形狀,做好一種就放入水。?(3)往量杯中放橡皮泥時要小心,不要把水濺出來。并記錄這時杯中水的量。?(4)觀察時,要輕聲交流,實驗結束,馬上坐好,準備全班交流。橡皮泥能浮的不同形狀在水中的沉浮實驗記錄表2實驗記錄二橡皮泥的形狀 量杯里的水量(毫升) 放入后水面刻度 能浮的形狀① 200 能浮的形狀② 200 能浮的形狀③ 200 我發現:橡皮泥沉和浮的不同形狀,浸入水中的體積不同,杯子中水上升的高度也不同。 計算方法:放入物體后的刻度減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體排開的水量。 211-200=11(ml) 220-200=20(ml)同一塊不同形狀實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實驗記錄表1補充完成前面的兩張實驗記錄表橡皮泥能浮的不同形狀在水中的沉浮實驗記錄表2橡皮泥的形狀 量杯里的水量(毫升) 放入后水面刻度 排開的水量 沉浮狀況實心橡皮泥形狀① 200 沉實心橡皮泥形狀② 200 沉實心橡皮泥形狀③ 200 沉實心橡皮泥形狀④ 200 沉橡皮泥的形狀 量杯里的水量(毫升) 放入后水面刻度 排開的水量能浮的形狀① 200 能浮的形狀② 200 能浮的形狀③ 200 我發現:沉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體積小,浮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體積大。1.橡皮泥浮起來的原因在于它的質量不變,而浸入水的體積增大。橡皮泥浸入水的體積發生改變,導致在水中排開的水量發生了變化。2.沉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體積小,浮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體積大。問題1: 鐵塊在水中是沉的,鋼鐵造的大輪船卻能浮在水面上,還能裝載貨物。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能解釋了嗎? 答案:鋼鐵在水中是沉的,造成船形后,體積增大,它在水中排開的水量大大增加,所以它能浮在水面。問題:2:如果要制造能裝載更多貨物的超大輪船,你認為這個要怎樣做呢? 答:船排開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裝載的貨物也就越多。課后小結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形狀 沉浮 排開的水量實心 沉 小空心 浮 大船形 浮 大 橡皮泥的沉浮與排開的水量有關1. 把物體浸入水中排開的水的體積叫做它排開的 ,鋼鐵制造的輪船能夠在水中浮起來,這是因為輪船排開水的體積比鋼鐵本身的體積要 [大/小]。2. 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小船,把船浸入水中的體積做得大些,船裝載的貨物就會( )。A.多些 ??????? B.少些 ??????? ?C.不變A.B.水量大A3、右圖中三個球的體積是相同的,它們排開水的體積說法錯誤的是( )。A.A球排開水的體積最小B.C球比B球排開水的體積要大C.C球比B球排開水的體積一樣大B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材簡析】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物體的重量能夠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本節課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觀察實心橡皮泥的沉浮。學生用同一塊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狀,把它們依次放入水中都會沉入水底。第二部分: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學生通過做出盡可能多的形狀,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思考它們的共同之處?再次引發學生思考橡皮泥重量沒有變,是什么變化使橡皮泥浮起來的?第三部分:測量橡皮泥排開的水量。學生通過測量不同形狀橡皮泥的排開的水量,比較沉和浮的狀態下各自排開的水量,發現:沉的排開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體積小;浮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體積大。排開的水量的計算方法是:放入物體后的刻度減去原來的水量等于物體排開的水量。知道了橡皮泥浮起來的原因在于它的重量不變,而浸入水中的體積增大。學生就能夠理解鋼鐵造的輪船能夠浮在水面上,是因為把鋼鐵做成輪船的形狀大大增加輪船排開水的體積。【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對橡皮泥是比較熟悉的,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或者美術課上已經有了類似的經驗,能夠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狀,浮在水面上。但是,學生一般都不會去考慮其中的原因。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知道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是可以改變的,但為什么能改變,怎樣改變,還不是很了解,本課將帶領學生用實驗數據揭開其中的秘密。【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 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生改變。2. 鋼鐵制造的船能夠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開的水量很大。科學探究目標1.用刻度杯測量橡皮泥排開的水量。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狀,使之能夠浮在水面上。3.根據橡皮泥排開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斷。科學態度目標1.認識到認真細致地采集數據的重要。2.在探求原因的過程中,懂得證據的重要性。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了解通過改變形狀來改變物體沉浮狀態在造船技術中的應用。【教學重難點】重點: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生改變。難點:認識到認真細致地采集數據的重要。【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量杯、橡皮泥若干、記錄表等各12份等。教師準備:量杯一個、橡皮泥、教學課件等。【教學過程】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3分鐘)[材料準備:橡皮泥、水、量杯]1.出示一杯水和一塊實心的橡皮泥。有的物體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體在水中是浮的。(出示橡皮泥)老師這里有一塊實心的橡皮泥,如果把它放入水中,它是沉的還是浮的?(學生猜測)(預設:沉。)2. 演示橡皮泥放入水中的沉浮情況。現在,我就把這塊橡皮泥放入水里,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你能發現什么?(預設:橡皮泥沉入水中,量杯中水面上升了。)3. 提問:同一塊不同形狀的橡皮泥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揭示課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板書)二、探索: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預設17分鐘) [材料準備:橡皮泥、水、量杯]活動一:觀察實心橡皮泥的沉浮1. 引導學生把一塊橡皮泥做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板書)。提問:改變橡皮泥形狀,橡皮泥的重量有沒有發生變化?橡皮泥的體積有沒有發生變化?(預設:重量沒有變)2. 提問:怎樣做才能知道不同形狀的橡皮泥的體積有沒有變化?(預設:學生對橡皮泥的體積是否改變無法確定,可出示量杯。) (1)在量杯中裝入200毫升水。? (2)測出放入物體后的刻度,再減去量杯原來的刻度。 (3)怎樣讓數據更精確呢? 注意:讀數的時候視線應該量杯中液體的凹液面相平。 3.學生相互合作,完成相同重量、不同形狀實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實驗一。出示實驗步驟及要求:(1)往量杯里加入200毫升水。? (2)準備四塊相同質量的橡皮泥,分別做成四種不同的實心形狀(板書)。?? (3)往量杯中放橡皮泥時要小心,不要把水濺出來。觀察記錄好水量。 (4)觀察時,要輕聲交流;實驗結束,將材料整理好,準備交流。相同質量不同形狀實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實驗記錄表1橡皮泥的形狀 量杯里的水量(毫升) 放入后水面刻度 沉浮狀況實心橡皮泥形狀① 實心橡皮泥形狀② 實心橡皮泥形狀③ 實心橡皮泥形狀④ 我們的發現 4.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5.交流:在剛才的實驗中,你發現了什么?(預設:改變橡皮泥的形狀,質量沒有變,體積也沒有變,橡皮泥的沉浮狀態不會發生改變,量杯中的水面都上升了。)活動二: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 提問:一塊實心橡皮泥放在水中下沉,你有什么辦法讓橡皮泥浮起來??(預設: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等。)(板書)2. 學生相互合作,完成能浮在水面的不同形狀橡皮泥的沉浮實驗。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種形狀,觀察杯子中水的高度變化,也記錄在表格中。出示實驗要求:(1)往量杯里加入200毫升水。。(2)準備三塊相同質量橡皮泥,做成三種能浮在水面不同的形狀。?(3)將做好的橡皮泥,往量杯中放橡皮泥時要小心,不要把水濺出來。記錄放入后杯中水的量。?(4)觀察時,要輕聲交流;實驗結束,將材料整理好,準備交流。橡皮泥能浮的不同形狀在水中的沉浮實驗記錄表2橡皮泥的形狀 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 放入后水面刻度 能浮的形狀① 能浮的形狀② 能浮的形狀③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三、研討:實驗發現(預設15分鐘)[材料準備:記錄紙]1.討論:同一塊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狀,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這是什么原因呢?(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概括:橡皮泥沉和浮的不同形狀,浸入水中的體積不同,杯子中水上升的高度也不同。)?2. 認識:排開的水量講解:我們把物體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叫做排開的水量。(板書)排開的水量可以用量杯來進行測量。方法是:放入物體后的刻度減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體排開的水量。(補充:排開的水量與我們平時說的是排水量是有區別的,前者指的是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而后者是物體排開水的重量。)?3. 指導學生補充完成兩張實驗記錄表完成實驗記錄表1和2的空白列,添加“排開的水量”并計算出幾種形狀的排開的水量的數據。4.提問:對比兩張表格上面的數據中發現了什么?(預設:沉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體積小,浮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體積大。)(板書)總結: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發現,橡皮泥浮起來的原因在于它的質量不變,而浸入水的體積增大。橡皮泥浸入水的體積發生改變,導致在水中排開的水量發生了變化。(板書)四、拓展:為什么鋼鐵造的大輪船能浮在水面上?(預設5分鐘)1.提問:鐵塊在水中是沉的,鋼鐵造的大輪船卻能浮在水面上,還能裝載貨物。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能解釋了嗎?(預設:就是因為排開的水量很大。)2.如果要制造能裝載更多貨物的超大輪船,你認為這個怎樣做呢??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充分利用本課知識解答,并為下一課做鋪墊。【板書設計】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形狀 沉浮 排開的水量實心 沉 小 空心 浮 大船形 浮 大橡皮泥的沉浮與排開的水量有關【作業設計】1. 把物體浸入水中排開水的體積叫做它排開的 水量 ,鋼鐵制造的輪船能夠在水中浮起來,這是因為輪船排開水的體積比鋼鐵本身的體積要 大 。2.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小船,把船浸入水中的體積做得大些,船裝載的貨物就會( A )。A.多些 ??????? B.少些 ??????? ?C.不變3、右圖中三個球的體積是相同的, A它們排開水的體積說法錯誤的是( B )。A.A球排開水的體積最小 BB.C球比B球排開水的體積要大 C C.C球和B球排開水的體積一樣大 【教學反思】本節課將用學生熟悉的橡皮泥作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來,并探索其中的原因,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鋼鐵制造的輪船為什么能夠浮在水面上。對于不同形狀的橡皮泥,重量沒有變,但體積有沒有變,對于沒有經驗的學生來說這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借助工具測出體積數據。再把橡皮泥放入盛水的刻度杯中,就能測出它的體積,進行比較,發現體積沒有變化。通過測量不同形狀橡皮泥的排開的水量,比較沉和浮的狀態下各自排開的水量,發現:沉的排開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體積小;浮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體積大。排開的水量的計算方法是:放入物體后的刻度減去原來的水量等于物體排開的水量。橡皮泥浮起來的原因在于它的重量不變,而浸入水中的體積增大。再聯系生活實際,學生就能夠理解鋼鐵造的輪船能夠浮在水面上,是因為把鋼鐵做成輪船的形狀大大增加輪船排開水的體積。附表2橡皮泥能浮的不同形狀在水中的沉浮實驗記錄表2 第( )組橡皮泥的形狀 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 放入后水面刻度 能浮的形狀① 能浮的形狀② 能浮的形狀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相同質量不同形狀實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實驗記錄表1.docx 五下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PPT+習題+答案.ppt 五下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學設計+反思.docx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mp4 橡皮泥能浮的不同形狀在水中的沉浮實驗記錄表2.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