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2張PPT)2.各種各樣的運動一、聚焦 玩一玩 說一說 二、探索 仔細觀察紅點的位置變化 二、探索 操作步驟與要求:1.選擇二個以上物體;2.在它們身上貼上一個紅圓點,使它們慢慢地運動起來。3.將紅點的位置變化記錄在活動手冊上,用“ ”方法記錄。4.實驗完畢后立即整理坐好。觀察和記錄輕聲交流人人動手及時記錄二、探索2 : 可以怎么玩? 三、研討:生活中的物體運動小結1觀察物體的運動形式2畫圖表示物體的運動路線3識別不同的物體的運動不同物體運動的路線圖課后習題1.在下圖中用箭頭和圓點記錄旋轉木馬的運動形式。...課后習題2.下列物體中和車上雨刮器運動形式相同的是( )。 A.秋千 B.彈簧玩偶 C.木陀螺A0m0氧滑)DUOLUAA帖通BUILD④各種各樣的運動我的課堂活動記錄日期用線條和箭頭來記錄圓點的運動形式將課序“2”改為56789101112132.各種各樣的運動【教材簡介】本課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物體的運動”中的第2課。在課程標準中屬于物質科學的范疇。通過觀察、比較和記錄身邊常見物體的運動形式,認識到物體的運動形式是各種各樣的,為第3課做好認知鋪墊。本課的教學內容有三個部分。聚焦部分,觀察物體的運動形式,初步認識運動形式的不同。探索部分,通過研究,用畫圖的方式表示物體的運動路線。研討部分,指導學生識別不同的物體的運動,分析多種運動方式的結合。本課的設計思路是:提供學生常見的物品(玩具),讓學生用多種方法讓物體運動起來,觀察并描述,發現它們的運動形式雖然是各種各樣的,但是可以分成幾個類別。【學情分析】在學習這課之前,學生對物體的運動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概念并不具體化,知道一些基本的運動形式,如建立在具體物體上的滾動、移動、轉動等。因此本課的重點并不是給運動形式起名字,而是探究物體運動形式的特點,找出運動形式的異同。【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知道物體的運動形式是各種各樣的,這些運動形式可以分類。科學探究目標觀察比較物體的運動,能用簡單的圖示和文字等描述物體的運動形式。科學態度目標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種物體運動形式的樂趣。在同伴合作探究中,認真觀察運動情況、及時記錄、開展交流研討。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設計的精妙。【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能說出常見物體的運動形式。教學難點能用畫圖的方式記錄物體的運動軌跡,根據物體軌跡進行分類。【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教學課件。為學生準備:各種物體(指尖陀螺、鋼尺、玩具車、鐵皮青蛙、單擺等)、圓點、學生活動手冊。【教學過程】一、聚焦[材料準備:物體運動的視頻一個] (預設5分鐘)1.視頻導入(1)生活中有許多物體,它們是怎樣運動的呢?我們看一段視頻,在這個視頻里面,你能找到哪些物體的運動?(2)學生觀看視頻交流。二、探索1.探索1—— 簡單觀察各種物體的運動(預設5分鐘)[材料準備:每組指尖陀螺、鐵皮青蛙、小車、彈簧玩偶、木陀螺](1)(出示指尖陀螺、鐵皮青蛙、小車、彈簧玩偶、木陀螺),它們可以怎樣運動?我們一起試試,讓它們運動起來。(2)學生分組活動并交流。(讓學生試著用手勢比劃一下上述物體的運用形式。)(3)小結并揭題。這些物體的運動一樣嗎?這些不同的玩具有著不同的運動形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各種各樣的運動。(板書課題)2.探索2——記錄運動的形式(預設20分鐘)[材料準備:每組指尖陀螺、鐵皮青蛙、小車、彈簧玩偶、木陀螺、小圓點5張、記錄紙條每組5張、學生活動手冊](1)指導記錄。(出示單擺)這個叫擺。教師撥動擺,小朋友仔細觀察擺是怎樣運動的?有辦法把它們的運動記錄下來嗎?怎么記錄呢?老師有一個小竅門教大家,我給擺貼上一個紅點,然后用慢鏡頭來觀察一下紅點位置的變化過程,再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PPT)你們學會了嗎?板書:(2)提出記錄任務。讓我們來試著在它們身上貼上紅點,選擇其中兩種物體,讓它慢慢地運動起來,記錄一下紅點的位置變化。(學生活動、記錄,巡回指導)(3)學生匯報,將軌跡圖貼上板書。(4)分類。根據各種物體的運動軌跡試著給它們分類。說說分類的理由。三、研討 ——尺子的不同運動形式(預設5分鐘)[材料準備:每組貼了小圓點小鋼尺1把、PPT]1.看(出示鋼尺),請大家想想,可以怎么玩?根據我們剛才講的,小組討論鋼尺可以有哪些不同的運動形式。2.學生分組實驗3.出示圖片討論:生活中這些物體是怎樣運動的?4.小結:不同的物體它們的運動形式可能是不同的。四、拓展——討論悠悠球和旋轉木馬的運動形式(預設5分鐘)[材料準備:每組貼了小圓點小鋼尺1把、悠悠球和旋轉木馬視頻各一個、學生活動手冊]播放旋轉木馬視頻,試著記錄人的運動形式。課外玩一玩悠悠球,試著分析它運動形式。【板書設計】2.各種各樣的運動【活動手冊使用說明】1.表格中的現象在學生活動過程中記錄,邊活動邊記錄,培養學生良好的記錄習慣。2.表格下面的填空,需要在學生通過觀察物體運動之后,再研討歸納后填寫。【作業設計】1.在下圖中用箭頭和圓點記錄旋轉木馬的運動形式。2.下列物體中和車上雨刮器運動形式相同的是( )。A.秋千 B.彈簧玩偶 C.木陀螺【教學反思】這是本單元的第二課,在本單元的第一課中學生已經能夠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并且能夠利用表示物體之間的相對位置。運動著的物體有各自不同的運動形式,但是運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分類方法也不同。本課安排學生通過研究了解各種各樣物體的運動形式,并將這些運動形式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物體的機械運動,通常按照物體運動軌跡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兩種運動方式。在這兩種運動方式中有以下的運動形式:平動、轉動、振動、滾動、擺動等。在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到運動方式之間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聯系的。同一個物體在運動時可能具備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運動方式。教材提示學生在物體上“畫點做標記”。這其實是將一個具體的物體抽象為“質點”的過程,既方便了學生觀察和記錄物體的運動形式,也體現了本單元想滲透的科學思維方式——研究物體的運動,可以將具體的物體進行抽象。其實,學生在物體上“畫點做標記”,就是將該物體抽象為一個質點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三下1-2《各種各樣的運動》+小結+習題附答案.pptx 三下1-2《各種各樣的運動》教學設計+教學反思.doc 動圖(1)_0.mp4 小車運動1.mp4 小車運動2.mp4 悠悠球.mp4 擺.mp4 旋轉木馬.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