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學案4-1中國的機遇與挑戰 編號:07班級: 姓名: 第 組 一、【學習目標】 1. 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知道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2. 能夠多維度列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所取得的各類成就;能夠闡述中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培養辯證思維能力3. 能夠為國家發展所取得的各項成就而自豪;胸懷天下,培育開放的態度和全球意識,學會合作,懂得共贏;關心國家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培養憂患意識二、【重點難點】 1.重點:中國當前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2.難點:如何面對各種風險與挑戰。三、【自主學習·互動展示·當堂反饋】(一)自主學習環節(課前自主完成,限時10分鐘)【導學1】——閱讀教材P40-46頁的內容,閱讀感知、自主學習,完成下思考題。1.我國面臨哪些新的發展契機(1)內部:(2)外部:2.國家合作與中國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3. 抓住機遇的必要性4.認識中國的發展之路:是 的過程。5. 我國面臨哪些新風險與新挑戰6. 正確面對機遇和挑戰【導學2】——展示質疑,共同提高請你進一步研讀教材,把你的疑惑寫在下面,向同學展示質疑,使我們共同提高。(二)合作探究環節(課中合作完成)--研討質疑、交流提升【探究1】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體會議上說,他希望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能夠成功對接。普京表示,“我們有非常具體的共同工作計劃,它們完全適合我們。我相信我們會成功地沿著這個方向前進”。普京指出,與“一帶一路”倡議有關的幾個具體項目已開始實施,包括在俄羅斯修建一條將延伸至哈薩克斯坦的公路。此外,經與中方合作,俄遠東超前發展區已經建立了近100家聯合企業,創造了1.3萬個高科技就業崗位。思考: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并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說明我國與其他國家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2)面對當前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國應該如何做?【探究2】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思考:(1)如果喬納森向你提出這個問題,你會如何回答?(2)你如何看待這種變化?【探究3】材料一:七年跨國專利訴訟案終獲勝長虹知識產權運用成行業標桿第十八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對于長虹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天,一份“德國最高法院駁回意大利Sisvel公司的復審請求”的法院通知,為一場長達7年的跨國專利糾紛劃上句點,在這個特殊日子里,這樣的結果無疑是給長虹知識產權團隊最好的禮物。2004年以來,Sisvel陸續找到中國企業要求開展談判,簽約專利許可;2006年四川長虹與其接洽談判,2008年雙方達成了MP3音頻專利許可協議。2009年,Sisvel開始利用與電視相關的其他專利池(ATSS和WTSS)向長虹進行施壓,要求進行相關授權談判。2011年德國IFA展會期間,Sisvel在德國起訴長虹及其德國客戶專利侵權,要求長虹在德國境內停止銷售并賠償損失。2012年5月8日,德國曼海姆州法院做出一審判決,駁回了Sisvel公司的全部訴訟主張,長虹取得該案的初步勝利。Sisvel公司依舊不肯善罷甘休,憑著德國專利法院確定修訂后的專利有效判決,于2012年7月提起上訴。2018年4月18日,德國最高法院發出的文件,駁回Sisvel的復審請求,長虹則贏得最后的勝利。2.問題思考:(1)長虹跨國專利糾紛反映了什么?(2)試分析長虹獲勝的原因。(3)長虹獲勝給我們哪些啟示?(4)你還知道哪些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遇到的各類挑戰?(三)檢測反饋環節-- 成功體驗、過關檢測1、從杭州G20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青島上合組織峰會,習近平主席圍繞全球經濟治理所提出來的一系列主張,贏得世界喝彩。這表明( )A.我國已成為真正的經濟強國B.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C.我國是世界發展最快的國家D.我國已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超級大國2、成績屬于過去,未來仍待創造。中國的未來將會更美好,但是前面的道路依然漫長,走在發展的道路上,機遇與挑戰并存。下列屬于我國面臨的新的發展契機的是( )①百業俱興,政通人和 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 ③勞動力成本上升 ④綜合國力不斷提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代表之一,它是“中國智造”和“中國創造”的最佳詮釋。這說明( )①只有創新,企業才能更好“走出去” ②只有高鐵能自主創新 ③“中國制造”必須向“中國智造”轉變 ④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科技創新最強的國家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4、產業升級是中國制造業的必經之路,智能制造將貫穿整個過程。“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的基礎有( )A.中國已經具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管理經驗B.中國的基礎設施全球第一C.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D.世界頂尖的科技人才都在中國5、借助中緬經濟走廊的東風,中國和緬甸的雙向交流不斷強化,兩國在畜牧、農業、制造、礦業、石油天然氣、電力和旅游等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深化,經商貿易環境不斷改善。這體現了( )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②我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③我國在國際舞臺上起決定性作用 ④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材料一 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金融市場跌宕起伏,保護主義明顯抬頭。我國經濟發展中結構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遇到不少兩難多難抉擇。材料二 2018年5月5日發布的《2017-2018中國企業“走出去”調研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在“走出去”。近年來,部分國家投資保護主義傾向有所增強,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外國投資實行嚴苛審查,影響了中國企業的正常商業投資。(1)材料一說明我國面臨哪些風險?(2)材料二說明了什么?四、學生收獲·每課一思1、你參與小組合作學習了嗎?2、你提出了哪些質疑的問題?3、你今天學到了什么?4、學了這課有哪些感悟?參考答案:(1) 自主學習環節【導學】11.我國面臨哪些新的發展契機(1)內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為經濟發展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2.國家合作與中國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1)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2)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引領作用越來越大。(3)許多國家為謀求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使中國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和更大的發展空間。3. 抓住機遇的必要性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勇于創新,發展就能再上新臺階;坐等觀望,猶豫懈怠,往往錯失良機,陷于被動。4.認識中國的發展之路:是一個不斷迎接挑戰、步步向前的過程。5. 我國面臨哪些新風險與新挑戰(1)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舉例:“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2)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挑戰。6. 正確面對機遇和挑戰(1)我們要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贏得主動。(2)面對成績,我們要有憂患意識;面對困難,我們要增強信心,運用自身的智慧,將困難和挑戰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和契機,開創新的局面。(二)合作探究環節【探究1】 提示:(1)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與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2)抓住機遇,勇于創新,提高自身實力,共同建設和諧世界,讓發展再上新臺階。【探究2】提示:(1)由于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使一些原來在中國開辦的企業,現在遷到了越南、柬埔寨等國家。(2)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人們的收入不斷增長。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傳統制造企業將工廠遷往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探究3】提示:(1)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挑戰。(2)尊重知識產權;重視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面對糾紛毫不妥協,并采取有效措施據理力爭等。(3)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縱觀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的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贏得主動。(4)戰爭影響、貿易爭端、當地政策變化等。【檢測反饋】1、B 2、B 3、B 4、C 5、D6、(1)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2)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各種挑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