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附表1:《點亮小燈泡》活動記錄單能使小燈泡發光的裝置圖第( )組 請思考:1.找規律,小燈泡與電池怎樣連接才能發光?2.回憶小燈泡不能發光的電路連接,有時間的話可畫在記錄單反面。(共15張PPT)2.點亮小燈泡猜一猜Some things do not do now, will not do a lifetime.猜對了嗎? 愛迪生是一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 這些發明創造中最偉大的莫過于電燈。他和助手們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收集了各種資料,做了四萬頁筆記,一連幾個月對1600多種材料進行了試驗,終于在1879年10月21日試制成功了可用45個小時的電燈泡。愛迪生又用了兩年時間對六千多種植物的纖維一一進行試驗,使燈泡的壽命延長至1000小時。1882年,第一批實用燈泡問世,不久即進入千家萬戶。這種竹絲電燈繼續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美國人庫利奇發明鎢絲燈,鎢絲燈從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仔細觀察下面電器元件的結構玻璃泡燈 絲金屬架連接點連接點銅帽正極(+)鋅筒負極(-)動手連一連,并將點亮的電路畫在記錄單上“點亮小燈泡” 活動流程 1.小組嘗試連接電路,確定小燈泡“亮”起來后,記錄員及時地將這種連接方式畫下來,然后再去發現更多種連接……注意分工合作,及時記錄! 2.找規律,小燈泡與電池怎樣連接才能發光? 3.回憶小燈泡不能發光的電路連接,有時間的話可畫在記錄單反面。 4.聽到音樂聲停止活動,整理材料。輕聲交流人人動手及時記錄小燈泡的兩個連接點和燈絲之間的連接通路中的電流流動示意圖調查家中使用的電器家中有哪些常用電器?有哪些電器是用電池作電源的?家中每個月的最高用電量是多少?最低用電量是多少?我們能提出家庭節約用電的建議嗎?課后小結課后習題1.分析下面三種電路連接,然后在括號內分別填入“通路”“斷路”“短路”。短路通路斷路短路 和 斷路通路課后習題2. 上圖電池上的符號“+”表示( )。A.南極 B.正極 C.負極3.下仔細觀察上圖中的小燈泡示意圖,小燈泡發光的部位是( )。A.燈絲 B.金屬架 C.玻璃泡BA課后習題4. 電路中電流的路徑是( )。A.從電池正極出發回到電池負極B.從電池負極出發回到電池正極C.沒有固定方向A點亮小燈泡【教材簡析】通過第1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如果電荷能持續地向一個方向流動,就會產生電流;電路是由電源、用電器、導線、電器元件等連接而成的電流通路這幾個知識點。本節課要求學生用一根導線和一節電池使小燈泡亮起來。第一部分:小燈泡的構造。在引導學生了解小燈泡結構的基礎上,再提供一根導線、一節電池、一個小燈泡,學生嘗試用這些材料點亮小燈泡,并分析電流在小燈泡內是怎樣流動的。第二部分:讓小燈泡發光。教科書出示了四種不同連接方式的圖,教師引導學生連一連,并讓學生說說哪種連接能使小燈泡發光,哪種連接不能使小燈泡發光及原因,從而引出短路、斷路等概念。第三部分:課后延伸。組織學生調查家中的電器和用電情況,同時滲透節約用電、安全用電的意識,激發研究電的興趣。【學情分析】對四年級的學生而言,點亮小燈泡似乎不是一件難事,但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換言之,學生用同樣的三種材料進行電路連接,無法真正理解通路中小燈泡會亮的原因和電流流經的路線,也不明白為什么斷路中的小燈泡不能亮,更不明白電池正負極直接相連就會發生短路的原因。【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只有電流流過燈絲,小燈泡才會發光。2.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3.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4.電池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就會發生短路。科學探究目標1.會連接簡單電路。2.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象。3.能夠從“亮”與“不亮”的電路圖中尋找規律,從而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科學態度目標1.體驗對電路連接進行有目的的、細致的觀察樂趣。2.滲透根據裝置圖做出大膽想象與推測的意識。3.激發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初步了解“電”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難點】重點:電路形成通路,電流從燈絲中流過,小燈泡才會發光。難點:從各種電路圖中尋找“亮”與“不亮” 的規律,指導閉合電路中的電流流向。【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電池、小燈泡圖片等小組:小燈泡1只,1.5 V的干電池1節,導線1根,實驗記錄單1張。【教學過程】一、聚焦:認識器材,揭示課題(預設5分鐘)[材料準備:每組1個小燈泡,用于演示的1節電池和1根導線]1.介紹愛迪生發明燈泡,揭示課題。出示多媒體課件上愛迪生的照片和文字介紹,引出課題:這堂課我們就來點亮小燈泡。(板書課題)2.了解小燈泡的結構。小組觀察小燈泡,說說小燈泡的結構,教師結合課件上的圖示進行梳理小結。強調其中一個連接點與金屬螺紋相連接,整個金屬螺紋都可視作是這個連接點。用簡圖表示豎直和橫放的小燈泡,教師在黑板上演示,學生書空。3.了解電池的結構。出示1節電池(課件上出示照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發現的信息。在學生表述的基礎上,教師引導“銅帽”“鋅筒”“正極”“負極”等科學規范的稱謂。用簡圖表示電池,教師在黑板上演示,學生書空。4.出示導線,明確任務。提問:看到電池和小燈泡,你一定很想——點亮小燈泡。靠這兩樣材料就能點亮小燈泡嗎?出示兩端去掉了一截塑料外皮的導線,強調每組只給1根導線。二、探索:組裝電路,完成記錄(預設15分鐘) [材料準備:每組1節電池、1個小燈泡、1根導線,活動記錄單]1.課件出示活動流程,學生了解活動的大致步驟。2.學生分為兩人一組,先嘗試連接一個電路,確定小燈泡亮起來后,記錄員及時地將這種連接方式畫下來,然后再去發現更多種連接。3.學生活動過程中,教師隨機將“亮”與“不亮”的幾種典型連接圖呈現到黑板上。(重要提示:連接圖最理想的呈現方式是用事先剪好的磁貼紙,也可以用手工畫簡圖的方式呈現,但比較費時。)三、研討:分類呈現,系統分析(預設19分鐘)[材料準備:燈尾部分剖開的小燈泡(教師課前可用墻紙刀將小燈泡的金屬螺紋部分豎直剖開,操作過程中不要傷到金屬架和玻璃泡,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1.設問:同樣材料,為什么左邊的連接能亮,右邊的連接不能亮?或者說,對比左邊和右邊的電路連接圖,小燈泡與電池怎樣連接才能發光?啟發:小燈泡上都有幾個連接點,它們和電池是怎樣連接的?(預設:有兩個連接點,一個點直接連接到電池一極上,另一個點通過導線連接到電池的另一極上。)引導規律:將小燈泡的兩個連接點和電池的正負極相連才有可能亮起來。2.提問:小燈泡亮起來其實就是它燈絲在發光!那么我們推測這兩個連接點和燈絲應該是怎樣連接的?出示燈尾部分剖開的小燈泡,同時在課件上呈現放大的照片(預設:兩個連接點通過金屬架和燈絲兩端相連。)3.出示課件中的電路連接圖,教師追問:小燈泡亮起來時,燈絲其實和什么相連?(預設:燈絲和電池的正負極相連。)繼續追問:打破沙鍋問到底,這樣的連接為什么就能亮起來呢?電池中有什么?(預設:電池中有電,這樣的連接形成了一個通路,就會有電流經過燈絲。板書通路:電流通過燈絲,小燈泡發光。)教師補充:科學家還規定了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正極出發回到負極。說說課件中電路連接的電是怎樣流動的?學生回答后,再動畫演示,然后繼續讓學生說說剩下三個通路中電是怎樣流動的,教師隨機添加紅色的箭頭表示電流方向。4.引導學生分析右側板書“不亮”的電路連接圖(教師有意識地先讓學生分析“斷路”)。學生發現電流從正極出發后在某一個地方斷開了,沒有回到負極,這時燈絲中沒有電流流過,小燈泡就不能亮。小結這種情況稱之為斷路(板書)。5.引導學生分析右側板書“短路”的電路連接圖,學生發現電流不經過用電器,直接從電池的正極流向負極,小燈泡就不能亮,這種情況叫做短路(板書)。設問:這時候電路中有電流嗎?為什么?(預設:有,而且相當大!)教師補充:短路時,電池和導線在一瞬間會發熱變燙,不僅小燈泡不能發光,電池也很快會被損壞。這還是小意思了,因為這種電池的電只有1.5V,家里用的是220V,這樣的電若是發生短路,則更加可怕,有可能會引發火災。還有,這樣的電足以引發觸電事故、致人死亡,所以不能用它來做我們的實驗。四、拓展:課后調查,引向生活(預設1分鐘)播放課件圖片和文字,布置課后調查。【板書設計】點亮小燈泡 (亮(四種典型的電路連接圖)) (不亮(部分短路和部分斷路電路連接置圖)) (斷路短路)通路:電流通過燈絲小燈泡發光【活動手冊使用說明】四下年級還沒有配套的活動手冊,這里附上自己設計的活動記錄單一份。《點亮小燈泡》活動記錄單能使小燈泡發光的裝置圖 請思考:1.找規律,小燈泡與電池怎樣連接才能發光?2.回憶小燈泡不能發光的電路連接,有時間的話可畫在記錄單反面。【作業設計】2-3題,以選擇為主,其他形式也行。1.分析下面三種電路連接,然后在括號內分別填入“通路”“斷路”“短路”。 (( )) (( )) (( ))2. 上圖電池上的符號“+”表示( )。A.南極 B.正極 C.負極3.下仔細觀察上圖中的小燈泡示意圖,小燈泡發光的部位是( )。A.燈絲 B.金屬架 C.玻璃泡4. 電路中電流的路徑是( )。A.從電池正極出發回到電池負極B.從電池負極出發回到電池正極C.沒有固定方向【教學反思】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如果電荷能持續地向一個方向流動,就會產生電流;電路是由電源、用電器、導線、電器元件等連接而成的電流通路這幾個知識點。所以本節課會進一步要求學生用一根導線和一節電池使小燈泡亮起來。對四年級的學生而言,點亮小燈泡似乎不是一件難事,但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換言之,學生用同樣的三種材料進行電路連接,無法真正理解通路中小燈泡會亮的原因和電流流經的路線,也不明白為什么斷路中的小燈泡不能亮,更不明白電池正負極直接相連就會發生短路的原因。組織學生調查家中的電器和用電情況,同時滲透節約用電、安全用電的意識,激發研究電的興趣。【后附電池和小燈泡的底稿,可網購磁性打印紙打印裁剪,小燈泡的尾部可做成活動式暗箱,先用螺紋蓋住,觀察講解內部結構后可手動移去】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點亮小燈泡》活動記錄單.docx 四下1-2《點亮小燈泡》+習題附答案.pptx 四下1-2《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教學反思.docx 視頻:讓電荷流動起來.avi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