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 明治維新》導學案【學教目標】1.了解倒幕錢日本內憂外患的社會背景及倒幕運動2.知道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內容及歷史影響3.改革是清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手段,是歷史發展的。【教學重難點】重點: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及作用難點:探究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一、自主學習:初讀教材、勾劃要點、完成填空:1、19世紀中期的日本,實際權力掌握在 手中。1868年,幕府統治被推翻。1869年,明治天皇從 遷往 。明治維新使西方的 思想深入人心,各地掀起了 運動。1889年,《 》頒布標志日本確立 。明治維新后,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邁上 道路的國家。二、活動探究探究一:結合所知識及幻燈片資料分析日本明維新的背景。探究二:小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明治維新采取了哪些措施?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方面 措施 影響 探究三:中國洋務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都是在民族危機加劇的背景下,統治者向西方學習的改革運動,可兩者的結果卻不同,結合以下材料分析造成不同結果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海國圖志》無論如何都是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一架優秀的望遠鏡,但日本人如獲至寶,中國人卻嗤之以鼻。 ——美國漢學大師 費正清材料二 在歐洲的訪問讓他(大久保利通)猛醒。他醉心于德國的發展模式,提倡國家主導工業,決定全面學習德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制度和經驗。“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于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 ——李鴻章三、練習鞏固1.通過抓關鍵詞和制作學科思維導圖掌握知識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請概括出下面導圖的時代主題( )A.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B.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C.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 D.社會主義制度逐步確立2..觀察下圖,近代日本出現的這種現象,與明治維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關?( ) 明治時期的日本課堂情景 明治維新時期的教育普及率A.消除封建割據,加強中央集權 B.創辦近代企業,引進西方技術C.允許土地買賣,承認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開化,大力發展教育3. 明治維新時期,政府倡導技術自主思想,鼓勵團隊精神,建立了電氣研究所、工業試驗所、中央試驗所等14個大型研究所和各種專業研究學會12個。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政府( )A.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 B.建立本土化的科技體系C.倡導生活方式的文明開化 D.保留封建制度的殘余勢力4. .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對俄、日兩國的改革認識正確的是( )A.俄國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廢除封建農奴制 B.俄國1861年改革是徹底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C.日本的明治維新使本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 D.俄國1861年改革和明治維新都擺脫了民族危機5. 把教育放在最優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學、中學和大學,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學校體制。“近代日本出現的這種現象,與明治維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關( ) A.消除封建割據,加強中央集權 B.創辦近代企業,引進西方技術 C.允許土地買賣,承認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開化,大力發展教育6. 明治維新期間,日本政府推行“改歷”“易服”“剪發”等措施,以改變中世紀的風俗習慣,倡導西方人的生活方式。這體現的改革政策是( )A.廢藩置縣 B.殖產興業 C.文明開化 D.富國強兵7. 1868年4月,日本睦仁天皇頒布了《五條誓文》,該誓文成為明治維新的政治制領。下列關于明治維新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這次改革主要是局限于學習西方先進技術B.通過改革徹底鏟除了日本的封建制度C.改革后的日本迅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D.改革后的日本,實現了與周圍鄰國的“和平共處”8. 下表是1878年、1893年日本不同經濟類型所占比重的變化情況,引起這些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 資本主義經濟 地主經濟 個體經濟1878 約20% 約18% 約60%1893 約35%—40% 約17% 約45%A.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B.殖產興業,大力發展近代經濟C.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 D.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9. 比較是我們學習歷史和研究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與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維新顯著的不同點是( )A.取得了民族獨立 B.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C.保留了封建殘余 D.實行了自上面下的改革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諸位會深信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186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材料二 “過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國人引進(到日本)的,從此以后我們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將西洋文明帶入國內。”——1868年,一位日本官員語(1)結合材料一,說出俄國當時發生了什么重大歷史事件?該事件的性質是什么?材料二中“我們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將西洋文明帶入國內”,這句話指的是哪次改革?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歷史事件對我國當今的改革有何啟示?參考答案:一、自主學習幕府 京都 東京 自由平等 自由民權 3.憲法 君主立憲制 發展資本主二、1. 幕府的封建統治阻礙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黑船事件”加劇了日本的民族危機;社會矛盾尖銳;倒幕派的倒幕活動。2.政治上:廢藩置縣、中央集權;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引進技術、殖產興業;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教育:改革學制、新式教育;提高了國民素質生活:革除舊習、歐美生活;軍事:取消武士、實行征兵制,建立常備軍;提升了軍事實力。3.結果不同的原因:(1)明治維新通過倒幕掃除了改革的障礙,而洋務運動受到頑固守舊勢力的阻撓。(2.)明治維新以發展資本主義為目的,對封建制度進行全面沖擊,獲得成功。而洋務派是在維護封建統治的前提下,只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最終因封建統治的腐朽而失敗。三、練習鞏固1.B 2. D 3.B 4. C 5.D 6.C 7. C 8. 9.A10.(1)俄國農奴制改革(俄國1861年改革);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2)日本明治維新。(3)維護國家主權,民族團結.堅持改革開放,鼓勵發展工業,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大力發展教育,堅持科教興國戰略。(言之有理即可)近代科學的創始人現代科學之父有力證明了新天文學說經濟類型年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6張PPT)新知導入*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進一步掃清道路。1861年美國新知導入*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俄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沙皇俄國1861年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中國半殖民地程度進一步加深……中國1861年弱者的逆襲 日 本新知講解幕府的黑暗統治 幕府 幕府一詞始自古代漢語,指出征時將軍的府署。在日本,則指的是征夷大將軍(簡稱將軍)府邸。后來幕府代指將軍為首的中央政權。日本經歷三個幕府統治,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吉田就是出生于江戶(指東京)幕府的末期,德川家族世襲。從12世紀起,天皇就大權旁落,國家的大權掌握在將軍手里。新知講解天皇將軍大名(諸侯、藩主)武士新興地主、 商人農民、城市平民 只是傀儡 毫無實權新課講解關閉國鎖對外:德川幕府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同中國、荷蘭進行有限的貿易。鎖國政策造成日本與外界隔絕,也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除特許船外,嚴禁其他船只駛往外國。除特許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國外。禁止官吏在長崎碼頭直接購買外國船只貨物。 ——幕府禁令新知講解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統治阻礙了 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新知講解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要求限制王權法國資產階級:要求制定憲法,改革體制日本新興資產階級和中下級武士:強烈要求改變日本現狀新課講解 美國“黑船”第二次來到日本,吉田與友人澀木半夜2點搖著漁船摸黑出海,接近“黑船”…… 他們請求拜見“黑船”上的培理將軍,并要求佩里帶他們到美國,以學習美國,增長見識。由此可見,日本仁人志士對待外來侵略是什么態度?新知講解 日本不僅沒把培理當作侵略者,還將其作為開國的恩人來紀念。 不僅在橫須賀市建立了一座培理公園,還在當年美國黑船登陸的地方,樹立了一座紀念碑,上面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親筆手書“北米合眾國水師提督培理上陸紀念碑”。 在培理公園,每年都要舉行民間自發紀念活動——“黑船祭”。他們認為培理給日本帶來了現代文明的熊熊火種!新知講解會社機危和當時許多亞洲國家一樣,開港之后的日本迅速成為西方商品的傾銷市場和廉價原料的供應地,開港僅僅半年,日本黃金就外流了 100 萬兩,國內經濟蕭條,市場混亂,物價飛漲,民怨四起。年代 一年農民暴動平均次數1801-1810 9.81811-1820 16.61821-1830 13.31831-1840 27.91841-1850 12.91851-1860 171861-1867 19.4新課講解幕倒派面對內憂外患,一些中下級武士中的革新勢力和出身豪農豪商的志士,在尊王攘夷的口號下 ,展開了要求改革幕政 、抵御外侮的斗爭,并在人民群眾推動下,發展為武裝倒幕。新課講解倒幕運動幕倒動運 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裝在京都發動“王政復古”政變,擁立16歲的睦仁天皇親政,強令幕府將軍“辭官納地”。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撲,結束了幕府統治,改年號為“明治”。 德川慶喜率領著幕府軍對天皇軍展開了對決,德川慶喜敗走江戶。之后倒幕軍步步緊逼,最終通過鳥羽伏見之戰等完成了對幕府所有勢力的清繳。新知講解 明治天皇 富國強兵 、 殖產興業 、 文明開化新課講解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節團從橫濱港出發,前往歐美各國。使節團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這個數字幾乎是當時政府官員總數的一半。為了支撐這次龐大的出行,成立剛剛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當年財政收入的2%。在一年零十個月的時間里,他們考察了歐美12個國家。寫下了長達百卷的考察實錄——新知講解《五條誓文》(1868年4月6日)廣興會議,萬機決于公論;上下一心,大展經綸;官武一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務使人心不倦;破例來之陋習,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識于世界,大力振興皇基。新知講解合作探究一 小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明治維新采取了哪些措施?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方面 措施 影響 新知講解政治:廢藩置縣、中央集權東京京都大阪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三府七十二縣縣縣縣縣新知講解日本出現機器紡織廠鐵路投入使用建造的第一艘輪船經濟:引進技術、殖產興業新知講解 1877年, 日本東京大學成立游學之國,西洋不如東洋。——張之洞1898年 77人 1899年 143人 1900年 159人 1901年 266人 1902年 727人 1903年 1,242人 1904年 2,557人 1905年 約8,000人 到日本留學的中國人教育:改革學制、新式教育新知講解生活:革除舊習、歐美生活銀座“敲敲短發蓬松的天靈蓋,文明開化的聲音就響起來。”新知講解武士道軍事:取消武士、實行征兵制,建立常備軍。新知講解浮世繪: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頒行新知講解新知講解進步性局限性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評價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并強大起來。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新知講解合作探究二 中國洋務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都是在民族危機加劇的背景下,統治者向西方學習的改革運動,可兩者的結果卻不同,結合以下材料分析造成不同結果的原因是什么? 新知講解材料一 《海國圖志》無論如何都是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一架優秀的望遠鏡,但日本人如獲至寶,中國人卻嗤之以鼻。 ——美國漢學大師 費正清新知講解結果不同的原因:1.明治維新通過倒幕掃除了改革的障礙,而洋務運動受到頑固守舊勢力的阻撓。2.明治維新以發展資本主義為目的,對封建制度進行全面沖擊,獲得成功。而洋務派是在維護封建統治的前提下,只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最終因封建統治的腐朽而失敗。新知講解 對于中國來說,開國意味著屈辱的開始,但日本不是這樣理解的。我們認為開國是日本一個出發點,也是日本的轉折點。因為,在那以后,日本發生了很多積極的變化。 ——依田熹家 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板書設計幕府黑暗統治民族危機明治維新積極性: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局限性:改革不徹底發動甲午中日戰爭當堂訓練BB 1. 9世紀中后期,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樣板,實現本國歷史重大轉折的是( ) A.毛澤東 B.明治天皇 C.康有為 D.戈爾巴喬夫2.“……當日本在19世紀中葉開始面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威脅時,能夠以這些國家為榜樣,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走上獨立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文中的“社會變革”是指( )A.武裝倒幕 B.明治維新 C.簽訂《美日親善條約》 D.遷都東京當堂訓練3.“把教育放在最優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學、中學和大學,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學校體制。”近代日本出現的這種理象,與明治維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關?( )A.消除封建割據,加強中央集權 B.創辦近代企業,引進西方技術C.允許土地買賣,承認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開化,大力發展教育DC4 .有學者認為,日本成為文明國家是由于學習了朝鮮、中國、印度和歐洲文明。明治維新最能體現學習歐洲文明的是( )A.廢藩置縣 B.忠君尚武 C.殖產興業 D.科舉取士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04日本巖倉使節團訪問歐美.avi 第七單元第三課資本主義的擴展第四目明治維新.doc 第七單元第三課資本主義的擴展第四目明治維新.ppt 404日本巖倉使節團訪問歐美.avi 第七單元第三課資本主義的擴展第四目明治維新.doc 第七單元第三課資本主義的擴展第四目明治維新.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