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下科學第四單元“地球的運知識點姓名 : 班級:1、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說)。他認為地球是(球體)、(地球)處于宇宙中心靜止不動、 (太陽)圍著地球轉。2、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他的著作有《天體運行論》。他認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運動)的,每( 24)小時自轉一周,太陽是(不動)的,(地球)圍著太陽轉。3、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4、日心說發表 300 年后,(傅科)利用(傅科擺)證明了地球在自轉。(“傅科擺”)擺動后,地面的刻度盤會與擺的擺動方向發生偏移,證明(地球在自轉)。5、(天體的東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轉)而發生的現象。6、地球自轉的方向與天體的東升西落(相反)。地球自轉方向:(逆時針)或(自西向東)。7、(地球的自轉方向) 決定了不同地區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 (東邊早)西邊晚。8、不同地區所處的(經度差)決定了地區之間的(時差)。9、人們以(地球經線)為標準,將地球分為( 24 個時區)。將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經線,定為( 0 度經線)。從 0度經線向東 180 度屬東經,向西 180 度屬西經。經線每隔( 15 度 )為(一個時區),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就相差 1 小時。10、北極星不動的秘密:地球圍繞地軸轉動,北極星正好處在地軸的延長線上,地軸始終傾斜著指向北極星,這就是北極星相對“不動”的秘密。11、從(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測出(地軸是傾斜的)。12、公轉就是地球圍繞著 (太陽)轉動;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是(一年)。13、(恒星的周年視差)證明地球確實在圍繞太陽(公轉)。14、在圍繞某一物體(公轉)時,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會觀察到遠近不同的物體存在(視覺位置差異)。15、(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16、(極晝和極夜現象)與(地球公轉)、 (自轉)和(地軸傾斜)有關。17、(地軸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響(極晝極夜)發生的地區范圍。18、北極星為什么“不動”?答:地球是圍繞著一個假想的軸在轉動,稱為地軸。北極星就處在地軸的延長線上。地球轉動時,地軸始終傾斜著指向北極星,這就是北極星“不動”的秘密。19、為什么一年有四季?因為地球在公轉過程中, 由于地軸的傾斜, 導致陽光有規律性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區,因此氣溫也有規律地變化,就形成了四季。20、地球的運動主要有兩種形式: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方式 繞地軸轉 繞太陽轉動方向 自西向東(逆時針) 自西向東(逆時針)周期 24小時 一年判斷地球運動的依據自轉依據:傅科擺、北 極星不動的現象、衛星觀測 等公轉依據:恒星的周年視差、不同季節同一時間天空中星座的位置的移動、衛星觀測等。地球運動產生的 :晝夜交替、 四季變化、極晝極夜現象等自然現象21、在地球上看到晝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現, 我們可以提出這樣的幾種假說: 1、(地球不動,太陽圍著地球轉)。 2、(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 3、(太陽不動,地球自轉)。 4、(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自轉)。22、地球是圍繞著(地軸)進行轉動的,因為夜晚看天空北極星是不動的,它在地軸的北部延長線上。23、天空中的星星圍繞北極星 (順時針)運動,北極星相對“不動”,是因為地球(自轉)的結果。24、地球公轉的證據是:一、人們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時間觀察天空中的星座時發現,天空中星座的位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東)向(西)移動,如北斗七星。二、人們在觀察遠近不同的星星時產生的視覺上的相對位置差異,即(恒星的周年視差),也能證明地球在公轉。我們在地球上觀看兩顆遠近不同的星星時,不同的季節兩顆星之間的相對距離和位置發生了變化。25、怎樣證明地球在公轉?答: 1、人們在不同夜晚的統一時間觀察星座是發現,天空中星座的位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由東向西移動,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說明地球在公轉。26、人們在觀察遠近不同的星星是產生的視覺上的相對位置差異——恒星周年視差,也證明地球在繞太陽公轉。27、現在,人們通過太空望遠鏡、人造衛星等,能直接觀察到地球確實在圍繞太陽公轉。28、陽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區氣溫的不同。29、極晝和極夜是怎么形成的?答: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由于地軸傾斜大約 23 度,導致陽光有規律的直射或斜射南半球或北半球,形成了南極和北極的極晝或極夜現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