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粵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期末知識復習提綱第一單元 生理與健康1.食物的營養成分:餃子皮由面粉制成,含義豐富的淀粉,淀粉屬于糖類。2.魚類、牛奶、雞蛋等食物富含蛋白質。3.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4.人類生存需要的營養物質來自食物,食物中含有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營養成分。 糖類和脂肪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維生素、無機鹽可調節人體機能及維持人體的正常發育;水是人體細胞組成的重要成分之一。5. 為什么吃米飯、饅頭會覺得甜? 因為口腔內的唾液使食物中的一小部分淀粉初步被分解為麥芽糖。6. 人體的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等器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臟、胰腺等器官。(P9) 食物用給消化系統被消化后,營養物質主要被小腸吸收。7. 人體通過呼吸系統與外界的空氣進行交換。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其中,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 肺泡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P11)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8. 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9. 經常運動的人肺活量會增加,可以為人體提供更多氧氣以滿足身體需求。10. 人體進行生理活動的部分廢物會以汗液的形式通過皮膚排出體外。汗液中含有水、無機鹽和尿素等物質,這些都是人體的代謝廢物。除此之外,排汗還具有調節體溫的作用。(P16)11. 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P17)人體內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腎臟。12. 腦是神經系統的主要器官,大腦是腦的主要部分,是神經系統的中樞。大腦控制著人體的運動、感覺、語言等各種功能,能幫助我們完成聽、說、讀、寫等各種活動。第二單元 遺傳與進化1. 生物繁殖的后代大都具有與上一代相似的特征,這就是生物的遺傳現象。2. 生物體的上一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大多會存在著一些差異,這就是生物的變異現象。3.化石就像記錄地球生命的一本百科全書,它顯示出地球上的物種在漫長的歷程中所發生的變化。因此,古代生物的化石是人們認識生物進化過程的一種重要證據。4.達爾文經過大量觀察調查研究,出版了《物種起源》這部巨著,提出“自然選擇”學說。自然選擇學說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適者生存、遺傳與變異。在生存競爭中,這種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就是“自然選擇”。5. 生物進化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的過程。其進化歷程如下圖所示:第三單元 機械好幫手1. 工具是能夠幫助人們完成工作的器具。工具的使用是人類進化史上重要的一步。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工具:擰螺絲——螺絲刀;剪紙——剪刀;開啤酒瓶蓋——開瓶器;釘釘子——鐵錘。2.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杠桿上有3個重要的點,分別是:動力點,阻力點和支點。(位置見課本P55右下角圖)杠桿在工作時,動力點和阻力點都圍繞著支點轉動。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叫阻力臂;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叫動力臂;動力臂>阻力臂,杠桿省力; 動力臂<阻力臂,杠桿費力。3. 為什么要制造出費力杠桿?費力杠桿雖然不省力,但能省距離。4. 像閥門手輪這樣由輪和軸組成,并且輪和軸一起旋轉的簡單機械,就是輪軸。5. 滑輪是一種簡單機械。在生活中,人們常常使用滑輪來吊起重物。6. 人們根據在提升重物時滑輪是否移動,把滑輪分為定滑輪和動滑輪兩類。 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連接方式見課本P64左圖。 動滑輪: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但能省力,連接方式見課本P64右圖。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7.省力的斜坡:長坡比短坡更省力。斜坡也是一種簡單機械,一般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的困難,稱為斜面。8.齒輪是一種能互相嚙合、有齒的機械零件,被廣泛運用于各種機器的傳動部件中。第四單元 光1.光的來源有很多,有些物體能夠自行發光,如太陽、燃燒的蠟燭、發光的電燈泡等。有些物體不能自行發光,但是能反射光,如月亮。2.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成像實驗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3.物體影子的形狀、大小和方向變化都與光源的位置有關。在盒子旁邊點燃一支蠟燭,使盒子形成一個清晰的影子。依次在盒子周圍增加蠟燭的數量,觀察并描述影子的變化,最后會發現,光源越多,影子越不清晰,這在手術臺上有所應用。(課本P82綠色框有所介紹)4. 鏡子是一種表面平整光滑、不透明,具有反射能力的物體。由于光的反射現象,我們可以在鏡子中看到物體的像。萬花筒、潛望鏡都是利用光的反射現象制作而成的物體。5. 當光線照射在物體上時,大部分物體都能反光,但不同物體的反光能力不一樣。照度計是一種常用的光學儀器,可以用來測量物體反射光的強弱,說明物體對光線的反射能力。6. 相同的物體,表面越光滑,其反射光線的能力就越強;表面越粗糙,其反射光線的能力就越弱。7. 當光線照射在物體上時,物體能反射光線,使我們看到這個物體,當沒有光線照射時,物體就不能被我們所看見了。8. 當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或水棱鏡時,光的前進方向會發生改變,把原來的白色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7種不同顏色的光。9. 被稱為“白光”的太陽光是由不同顏色的光所構成的。10.太陽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熱源,它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光和熱。11. 光不僅為我們提供光源,還為我們提供信息。從古時候的烽火臺和燈塔到現在的交通燈,都是用光來傳遞信息。12. 光污染是繼廢氣、廢水、廢渣和噪聲等污染之后出現的一種新的環境污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