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公民義務 第1課時 依法履行義務 編號:08班級: 小組: 姓名: 學習評價 【學習目標】 1.懂得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理解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知道違反義務應承擔的責任2.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能力;正確對待公民的義務,增強履行義務的能力;提升公民素養,自覺承擔對他人、社會和國家的責任3. 增強社會責任感,增強義務意識,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堅持權利義務相統一,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學習重點、難點】1.重點:權利和義務的關系。2.難點:法定義務須履行。【課前預習】(請同學們先閱讀課文P51—58,結合知識要點用紅筆勾畫本課的基本知識, 10分鐘)1、什么是公民的法定義務?2、我們應該如何履行法定義務?3、什么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 4、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其后果是什么?【探究展示】合作探討,積極展示,敢于質疑。15分鐘)現代社會是一個法治社會,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維護法律的尊嚴,是對公民的基本要求。請結合本課的相關知識,分別對下列同學的認識加以評析:(1)同學甲: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專門保護,因此我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這是我們的權利,誰也管不著。(2)同學乙:我們班周末去敬老院慰問,這不是法律要求我們做的事,我不去了。【收獲展示】請各小組派代表發言展示【課堂訓練】(獨立完成,認真推敲,積累經驗,爭取滿分10分鐘) 1.權利和義務一致性既要求公民依法維護權利,又要求公民依法履行義務。公民依法履行義務應做到( )A.法律提倡的事情積極去做,法律不容許做的一般不要做。B.法律所要求做的事情可以不做,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C.法律提倡的事情積極去做,法律不容許做的堅決不做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2.下列屬于自覺履行法律義務的是( )A.愛護公共環境 B.文明禮貌C.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D.助人為樂3.“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這說明( )A.權利和義務是對立的 B.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C.權利就是義務,義務就是權利 D.權利中有義務,義務中有權利4.我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要忠實地履行義務。忠實履行義務表現為( )①積極實施法律所提倡的有益于社會文明和進步的行為 ②法律要求做的,都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都堅決不做 ④依據當代社會道德規范的要求,自覺自愿地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 ⑤只履行法定義務,不履行道德義務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C. ②⑤ D. ①②③⑤5.中學生王軍認為:上不上學是我的權利,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讀不讀書是我自己的事,老師管不著。思考:王軍的說法是否正確?請結合本課的相關知識分析王軍的說法。學習流程 預習 組長檢查組內合作學習交流班內展示學習小結練習鞏固參考答案【課前預習】1、什么是公民的法定義務?(1)含義: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權利具有自愿性)。2、我們應該如何履行法定義務?①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如履行受教育義務、依法納稅、遵守公共秩序、保護野生動物、遵守交通規則、依法服兵役、愛護公共財產等。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3、什么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 (1)含義: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4、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其后果是什么?后果: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公民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探究展示】(1)同學甲認為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是正確的,認為未成年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錯誤的。任何人都必須守法,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和他人的利益。(2)同學乙的認識是片面的。到敬老院慰問,雖然不是法律要求我們必須履行的義務,但這是法律所鼓勵的,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是我們應該履行的道德義務。【課堂訓練】1.C 2.C 3.B 4.A 5.(1)王軍的說法不正確。(2)受教育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它不僅是我們應該享有的重要的權利,而且是我們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受教育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情。(3)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