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靜止和運動》【教學內容】青島版六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9課。【教學目標】1.理解參照物的的含義,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參照物,學會描述物體的運動與靜止狀態,知道運動和靜止具有相對性。2.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3.能培養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的習慣;能意識到科學探究需要尊重證據,并愿意合作與交流。【教學重點】理解參照物的含義,正確描述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狀態,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參照物,并能描述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狀態,知道運動和靜止具有相對性。【教學準備】學生準備:課本、橡皮、文具盒等學具若干個。教師準備:教學課件及的視頻資料。【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請同學們仔細觀看錄像(播放錄像:校園內學生活動錄像)。師問:你們都看到了什么?仔細觀察畫面中的各種事物,判斷該情景中哪些物體是運動的,哪些物體是靜止的。(學生觀察圖片,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預設1.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判斷出運動的物體和靜止的物體,并充分肯定學生的意見,但需要說明科學上對運動和靜止有自己的定義。師小結:對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我們該如何判斷呢?又如何描述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靜止和運動”。板書課題。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1.運動的定義。教師講述:剛才我們也通過大屏幕看到了一些運動與靜止的物體。接著我們再來觀察一些生活中運動的物體,請同學們找出他們的共同點。出示課件:飛奔的汽車,行駛的輪船等。學生欣賞課件,討論:運動的物體有什么共同點?(引導學生說出相對地面汽車的位置發生了變化,相對于海面或云朵輪船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師讓生拿一個凳子在教室的走道走一次。師:現在這位同學運動了嗎?你為什么說他運動了?指名匯報。師:如果老師說他沒有運動,有沒有同學同意老師的觀點?想想老師為什么會這么說?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后匯報師小結:看他手中的凳子,剛才他在凳子的左面,跑完了他還在凳子的左面,所以我說他沒有運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什么是運動,如何來判斷物體的運動呢。(課件出示運動和靜止的定義)老師請學生繼續思考是相對于什么物體來說他還沒有運動?(指導生說出相對于衣服,相對于鞋子、凳子等。)2.參照物師:剛才你們說這名同學相對于地面,講桌是運動的,我說他相對于凳子,衣物和鞋子是靜止的,科學家給這些相對的東西起了個名字叫參照物,就是用來參考對照的物體。(課件出示參照物的定義)。3.小組合作利用手邊的學具設計一個模擬實驗,進一步體驗并描述運動與靜止。1.制定實驗方案。談話:要設計怎樣的實驗來證明呢?教師指定實驗材料(課桌、課本、尺子、鋼筆帽等身邊文具)根據這些實驗器材設計實驗證明我們的猜想,可以嗎?下面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看哪個小組最先拿出方案。2.匯報實驗方案。教師及時引導,讓學生說說本組的實驗方案。方案:在課桌上緩緩推動書本,書本上放上一塊橡皮和文具盒,使橡皮與書本或文具盒的相對位置不發生變化。3.探究實驗。在實驗前讓學生相互補充各組實驗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地方,老師再進行及時總結提出要求:(1)小組成員要相互配合,分工明確,認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員及時填寫好實驗記錄單。探究:靜止和運動物體實驗單我的方法 研究物體 所選參照物 我的發現 學生分組,根據探究內容進行實驗,教師觀察指導。小組整理自己的探究與收獲,填寫實驗報告并準備匯報交流。師提示:先確定研究對象與參照物,再判斷哪些物體是運動的,哪些物體是靜止的。預設1.大部分學生通過實驗基本能發現物體之間的位置變化,做出正確的判斷,教師適時指導學習較吃力的小組,引導他們盡快通過實驗來明確靜止和運動的相對性。三、匯報交流,評價質疑1.匯報交流實驗結果。教師談話:通過觀察、動手實驗你有什么發現?如何判斷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呢? 小組匯報。預設以橡皮為參照物,書本是靜止的,課桌和旁邊的同學都是運動的;以課桌為參照物,書本和橡皮都是運動的,桌旁的同學是靜止……引導學生理解:通過以上的交流,同學們都已經明白了描述物體的靜止或運動狀態時,首先需要選好參照物;所選的參照物不同,則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的情況就可能不同。2.描述身邊物體的靜止和運動。指名匯報幾個生活中運動和靜止的例子,.另找學生來與匯報的同學交流看法。(師提示:不準重復別人說過的例子)教師概括:判斷物體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選擇參照物的重要性。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參照物、運動和靜止相對性這一本課重點知識的理解。3.引導學生思考:世界上有絕對靜止的物體嗎?小組交流匯報。教師小結:我們居住的地球在自傳的同時,還在圍繞太陽公轉,因此,地球上所有的物體都是運動的,世間沒有不運動的物體,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師課件演示地球運動圖片)四、總結概括,抽象提升1.談話:靜止和運動在科學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很多幫助。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靜止和運動又有了哪些理解?還有哪些收獲?趕快交流一下吧。2.學生自由回答。3.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自己在本節課中的的收獲。課件出示: ?靜止和運動1. 運動: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在改變,則稱物體是運動的。2.參照物:研究物體運動時,被取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3. 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某個參照物而言的。4. 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1)分小組自由選擇練習。師:這兒有三個場景,請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其中的一個,描述這個里面各個物體的狀態,注意描述時要選好參照物。課件出示多個情景(游人乘坐過車山;商場內乘坐電梯上下樓;小船在河里順流而下;……)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師總結:通過剛才的討論,同學們都已經明白了描述物體的靜止或運動狀態時,首先需要選好一個參照物;所選的參照物不同,則物體和運動和靜止的情況就可能不同。(2)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紅星照我去戰斗》主題曲。教師提問:剛才我們所聽的歌曲中有兩句歌詞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邊走?!边@兩句歌詞是運動和靜止相對性的最好寫照。請大家先判斷哪個物體是我們需要研究的物體,然后判斷第一句是以什么為參照物,第二句又是以什么為參照物。生討論交流。(3)空中抓子彈(師課件出示)誰聽說過一個類似的故事,二戰中,一名飛行員在空中抓到了一顆子彈,他為什么能輕易抓到子彈?學生討論匯報。師明確兩個速度相同的物體是相對靜止的,所以飛行員能抓到子彈。(4)空中加油機(課件出示空中加油機。)師:我們再來看一個物體運動狀態在生活中應用的例子,這是飛機在空中加油,為什么飛機可以實現在空中加油呢? 教師巡視,對于學生的想法給予肯定。總結:運動和靜止無時無刻不伴隨著我們,課下請同學們查閱資料,繼續探究!板書設計:9.靜止和運動 改變 運動 絕對的 研究物與參照物的的位置 不改變 靜止 相對的【使用說明】1.教學反思。(1)重視理論與探究活動相結合。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在認知的基礎上,學習科學理論,并通過探究活動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最后再將理論靈活應用到生活中,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測量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態度。(3)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各個教學階段,都本著以生為本,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猜想,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保持和激勵學生對科學現象的好奇心。2.使用建議。教學具的選擇不一定按教案準備,可充分發揮身邊的活動做教學資源,既有助于學生理解新知,又能培養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科學的意識。3.需破解的問題。教學本課空中抓子彈和空中加油機時,學生理解物體之間 的相對靜止可能有些困難,如何設計身邊的活動降低這兩道題目的理解。PAGE 6(共14張PPT)靜止和運動哪些是運動的? 物體位置的變化叫運動。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在改變,則稱物體是運動的。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改變,則稱物體是靜止的。被取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一切物體都在運動。靜止和運動1. 運動: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在改變,則稱物體是運動的。2.參照物:研究物體運動時,被取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3. 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某個參照物而言的。4. 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 …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 前有一句歌詞“小小竹排江 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一句以—————為參照物,后一句以——————為參照物。青山竹排“手抓子彈”的奧秘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法國飛行員在2000米高空飛行時,發現身邊似乎有一條“小蟲”在蠕動著,他抓來一看,令他大吃一驚,竟是一顆德國制造的子彈。兩機保持了————————的運動狀態相對靜止9/靜止和運動生活中,哪些物體是靜止的?哪些物體是運動的?我們所說的物體的運動,是指這一物體相對于另一物體來說,它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正在行駛的車內,誰是靜止的?誰的位置發生了變化?A31426●做個模擬實驗吧要想描述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必須先確定一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定的物體叫參照物我們來描述靜止和運動可要選好參照物喲1地球月球太陽查閱資料,了解同步衛星的運行情況2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六年級上冊1-3靜止與運動.doc 六年級上冊1-3靜止與運動.ppt 史上最酷課間活動.wmv 李雙江-紅星照我去戰斗.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