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4牛頓第一定律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4牛頓第一定律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節 牛頓第一定律
〖要點整理〗
一.發現歷程
1.亞里士多德:(2000多年前)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經驗發現:一輛靜止在桌面上的小車,用手推車,車子才前進,停止用力,車子就停下來。因此偉大的物理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⑴ 物體運動的原因 。
2.伽利略:(400多年前)
亞里士多德以后的2000年內,動力學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直到17世紀,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揭示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內容包含的矛盾。他發現:運動的物體之所以停下來是因為受到⑵ 的緣故。
伽利略是怎樣得到這個結論的呢?
理想實驗:讓小球從一個斜面h處由靜止狀態開始滾下,小球將滾上右側斜面,如果斜面絕對光滑,并且無限長,那么
第一次:讓小球沿斜面從靜止狀態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相同的高度處。
第二次:減小右側斜面的傾角,讓小球仍從h高處滾下后,小球仍要達到同一高度,只是小球在這個斜面上通過的距離將長些。
第三次:繼續減小右側斜面的傾角……
由此推理:如果將后一斜面放平,小球將怎樣運動?
伽利略由此實驗總結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的結論。
3.笛卡爾:(與伽利略同時代)
法國科學家笛卡爾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論點,提出:如果沒有其他原因,運動的物體將繼續以同一速度沿著一條直線運動,既不會停下來,也不會偏離原來的方向。
4.牛頓:(1643--1727)
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礎上,結合他自己的研究,系統地總結了力學的知識,提出了三條運動定律,其中第一條定律就是慣性定律,又叫牛頓第一定律。
二.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不受力時,總保持⑶ 或者⑷ 。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么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三.慣性
1.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2.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別
A.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而慣性定律是物體不受力時遵循的運動規律。
B.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即不管物體受不受力、受平衡力還是非平衡力),物體受非平衡力時,慣性表現為“阻礙”運動狀態的變化。
3.慣性與力的區別
慣性 力
意義不同 物體保持原有狀態不變的性質 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性質不同 物體的屬性,物體永遠具有 物體間發生相互作用才產生,離開物體就沒有力
構成要素不同 慣性只有大小,沒有作用點和方向,沒有具體數值,沒有單位 由大小、方向、作用點構成,大小有具體數值,有單位
與物體運動狀態的關系 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即慣性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影響大小的因素 只與質量有關 力的大小與多因素有關
四.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實驗器材:斜面、小車、平直長木板、毛巾、棉布等。
實驗步驟:取一輛小車,使它三次都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處從靜止開始沿斜面運動到水平面上,如圖所示,每次水平面的表面不同,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鋪毛巾,第二次換成棉布,第三次去掉所鋪棉布,比較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的運動情況?
注意:在實驗過程中要保證除了水平面粗糙程度不同外,其它條件均相同:即
相同條件:⑸ ;
不同條件:⑹ 。
問題:為什么要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⑺ 。




分析討論填好結論和推理。(填“大”、“較大”或“小”)
表面狀況 阻力的大小 小車運動的距離
毛巾
棉布
木板
分析上表得出結論: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⑻ ,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⑼ ,速度減小的越⑽ 。如果小車不受阻力,小車將⑾ 。
上述實驗證明⑿ 的觀點是正確的。后來,⒀ 國物理學家⒁ 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條重要的物理規律: ⒂ ,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
〖例題解析〗
〖例1〗如圖所示,小車上的木塊突然向左傾倒,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
A.小車突然向左運動 B.小車突然向右運動或向左運動突然停止
C.向右運動的小車突然停下 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
分析與解答:由圖可知,木塊在小車上突然向左傾倒,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小車突然向右運動,木塊原來是靜止的,當小車突然向右運動時,木塊的底部會隨小車一起向右運動,而木塊的上部由于慣性仍保持靜止狀態,從而造成木塊向左傾倒;二是向左運動的小車突然停下,木塊原來隨小車一起向左運動,當小車突然停下時,木塊的底部會隨小車一起停下,而木塊的上部由于慣性仍向左運動,從而造成木塊向左傾倒,因此選B。
〖例2〗如圖所示,從水平勻速飛行的同一架飛機上先后落下兩顆炸彈,炸彈所受空氣阻力忽略不計,能正確反映某一時刻飛機和兩顆炸彈相對位置的選項是(   )

A.? B.? C.?D.
分析與解答:飛機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從飛機上先后投下兩顆炸彈后,炸彈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繼續向前飛行,炸彈在下落過程中,都是以原來的速度向前運動,受重力的作用,同時向下做自由落體運動,故兩顆炸彈下落時,在同一鉛垂線上,答案為B。
〖例3〗小雨同學通過繩子拉著一石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假設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則該石塊將(  )
A.做勻速直線運動 B.繼續做勻速圓周運動 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運動
分析與解答: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當物體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時消失時,則物體就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當石塊離開桌面時,將以那一時刻的速度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故選A。
〖鞏固基礎〗
1.[2015綿陽]今年5月,在仙海風景區舉行了綿陽建市以來最大規模的龍舟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龍舟靜止時沒有慣性,運動起來后才有慣性
B.龍舟到達終點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C.運動員不再劃龍舟,龍舟會慢慢停下來,說明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D.運動員用漿向后劃水使龍舟前進,說明物體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2015萊蕪]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處于靜止狀態 B.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時,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其慣性越大
3.[2015黃石]下列有關牛頓第一定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牛頓笫一定律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
B.牛頓第一定律是沒有事實依據憑空想象的
C.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槪括出來的一條重要規律
D.牛頓笫一定律認為物體沒有慣性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降落傘在勻速下降的過程中,受到的重力大于空氣的阻力
B.飛機在空中以很大的速度勻速水平飛行時,它受到的牽引力大于空氣的阻力
C.站在勻速上升的升降機中的人,升降機對它的支持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D.氣球靜止在空氣中,它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5.在水平桌面上,一物體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向右運動。當它離開桌面瞬間,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那么它將( )
A.沿豎直方向下落 B.做曲線運動
C.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D.無法確定運動情況
6.[2016揚州]行駛的車輛突然剎車時如圖所示,人向前傾的原因是(  )
A.車輛對人施加一個向前的力 B.車輛具有慣性 C.人受到向前推的力 D.人具有慣性
7.甲、乙兩位同學坐在靜止的列車上,在他們之間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靜止的雞蛋。列車向與甲的朝向相同的方向啟動時,乙將看到雞蛋(? )
A.向甲運動 B.向乙運動 C.靜止不動 D.在原位置轉動



第6題 第7題 第8題 第9題
8.如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每次實驗時,應使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等 B.由于慣性,小車到達水平面后繼續向前運動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車的速度減小得越快 D.實驗表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9.如圖所示,當小車在運動過程中遇到障礙物突然停止時,直立在車上的物塊就向前傾倒,這是因為( )
A.木塊具有慣性而小車不具有慣性 B.木塊上部具有慣性而下部不具有慣性
C.木塊上、下部的慣性不一樣 D.木塊具有慣性而木塊與小車之間存在摩擦
10.關于慣性現象的解釋:①行駛的汽車關閉發動機后還能行駛一段距離是因為汽車受到慣性力作用;②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③小汽車配置安全帶可以減小慣性帶來的危害;④拋出去的實心球還會在空中運行一段距離是因為實心球具有慣性,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2015成都]下列現象與慣性有關的是( )
A.小朋友喜歡看動畫片 B.投出的籃球在空中繼續向前運動
C.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D.水銀的溫度升高時體積增大
12.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是一條實驗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C.慣性定律和慣性的實質是相同的 D.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13.一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運動狀態不變,這是因為( ? )
A.物體一定沒有受到任何力??? B.物體一定受到兩個平衡力作用
C.物體所受合力一定為零??? D.物體可能受到兩個平衡力作用
14.下列現象與慣性無關的是( )
A.跳遠運動員助跑一段距離才起跳 B.舉重運動員把杠鈴舉在空中不動
C.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 D.踢出去的足球繼續向前飛行
15.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慣性現象應用的是( )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塵 B.運動員采用助跑跳遠
C.錘頭松了,將錘柄在地上撞擊幾下 D.騎自行車時為了減速捏剎車閘
16.關于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在靜止時不容易推動,所以物體在靜止時慣性大
B.物體在高速運動時不容易停下來,所以物體的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C.當物體沒有受到力作用時,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所以物體不受力時才有慣性
D.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17.關于力與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就一定運動
C.沒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就會慢慢停下來 D.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時,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18.月球表面上的g是地球表面上的1/6,同一個飛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時與在地球表面上時相比較( )
A.慣性減小為1/6,重力不變 B.慣性和重力都減小為1/6
C.慣性不變,重力減小為l/6 D.慣性和重力都不變
19.我國公安部門規定:在高速公路上,汽車駕駛員和乘客都要系上安全帶,主要是為了減輕下列哪種情況下可能造成對人身的傷害( )
A.汽車加速 B.汽車速度過快 C.緊急剎車 D.汽車突然啟動
20.慣性是造成許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為了防止由于慣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規則是( )
A.某些地段要對機動車輛限速 B.車輛快速行駛時要保持車距
C.車輛靠右側行駛 D.小型客車的駕駛員必須系安全帶
21.小蘭看到人從行駛的車上跳下來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他對這種現象的解釋:
①人的腳著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來 ②人的上半身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③人向車行駛方向摔倒 ④從行駛的車上跳下的人原來與車共同處于運動狀態
解釋這個現象的合理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22.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說話中正確的是( ) 
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  B.直接由日常經驗得到的
C.直接由實驗得到的   D.通過分析事實、概括、推理得出的
23.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在任何情況下始終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B.物體運動需要靠力來維持
C.牛頓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原因,又揭示了運動速度改變原因
D.牛頓第一定律反映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規律,即始終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4.飛機空投救災物資時要想命中目標,投擲點應選在( )
A.目標的正上方 B.目標的左、右方投擲均可
C.接近目標正上方時提前投擲即可 D.遠離目標正上方時投擲即可
25.用繩子拴住一個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圓周運動,當繩子突然斷裂,小球將( )
A.保持原來的圓周運動狀態 B.保持繩斷時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
C.小球速度減小,但保持直線運動狀態 D.以上三種都有可能
26.物體表現出慣性的現象是常見的,下列事例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 )

A.甲圖中汽車突然啟動時,人會后仰 B.乙圖中飛船返回艙落地前打開降落傘
C.丙圖中離弦的箭繼續飛行 D.丁圖中汽車撞車時,安全氣囊打開
27.[2015臺州]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我們做了如圖所示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每次實驗時,小車可以從斜面上的任何位置開始下滑
B.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C.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近
D.根據甲、乙、丙的實驗現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28.[2015株洲]練習移動射擊時,豎直安裝并固定一圓形靶,靶的水平和豎直直徑將靶面分成四個區域,如圖所示。當水平向右平行于靶面運動的汽車經過靶時,車上的運動員槍口對準靶心并立即射擊,子彈可能落在( )
A.Ⅰ區 B.Ⅱ區
C.Ⅲ區 D.Ⅳ區
29.[2017廣州)圖中小球相對于水平桌面靜止。小紅通過觀察,作出如下判斷。正確的是(  )
A.窗外另一列車相對她不動,則她坐的車一定是對地靜止的
B.窗外另一列車相對她向東行駛,則她坐的車一定對地向西行駛
C.小球突然“自動”向東滾動,則她坐的車一定向西啟動
D.小球突然“自動”滾動,則她坐的車運動狀態一定發生了改變
30.為什么汽車剎車時乘客上身容易向前傾倒?
解答:汽車剎車前,汽車上的乘客和汽車一起 ,遇到緊急情況司機緊急剎車,汽車 ,汽車上乘客的腳隨著 ,而乘客的上身,由于 ,要保持 向前運動,所以當汽車緊急剎車時,乘客的上身要向前傾倒。
31.如圖甲所示,盛有水的燒杯隨小車一起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當燒杯中的水面出現如圖乙所示的狀態時,則小車此時正在做________(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做出上述判斷的根據是水具有_________。


第31題 第32題 第33題
32.調皮的小明隨父母乘船去長島旅游,來到船上,他高興地跳了起來(如圖所示)。由于船在行進中,所以父母很擔心小明蹦起后,船走開他會落入水中,但小明蹦跳了一會兒,并沒有發生什么危險,這是因為 。
33.如圖所示,用尺子猛力將下面的棋子擊出時,上面的棋子不會飛出而是落到正下方,是由于它們具有_______;如圖所示,如果用尺子緩慢擊打下面的棋子,緊挨被擊打棋子上面的棋子會前移,是因為它受到________的作用。
34.[2016百色]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花;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如圖1所示,觀察和比較小車在毛巾表面,棉花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
⑴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速度大小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⑵實驗中是通過改變   來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的;
⑶實驗中發現: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選填“快”或“慢”);
⑷推理:本實驗中,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 ;
⑸在此基礎上,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請問:牛頓第一定律   (選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實驗得出;
⑹本實驗中小車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過程中消耗的機械能大小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⑺通過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想考如下的問題,如圖2所示,擺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擺到右側最高點C時,如果擺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則擺球將   (選填“往回擺”“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提高能力〗
1.人站在向東行駛的火車車廂的M處用力豎直向上跳起,落在車廂中M處的西邊,關于這現象能說明的問題,下列說法中最合理的是( )
A.火車的慣性比人的慣性大 B.人具有慣性,火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C.火車在做變速運動且運動速度在增大 D.火車在做變速運動且運動速度在減小
2.如圖所示,把一塊木塊立在底板光滑且平整的小車上,并隨小車沿水平桌面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遇到障礙物而停止時,車上的木塊將( )
A.立即停止運動 B.立即向前倒下
C.立即向后倒下 D.繼續向前做勻速直線運動
3.[2017蘇州]公交駕駛員進行駕駛技能比賽時,可通過“一杯水”來考驗駕駛員的行車技術。將一杯水靜置在公交車的置物臺上(如圖),司機突然剎車時,杯中水可能發生的情況是(   )
A.仍保持水平[ B.將向前溢出
C.將向后溢出 D.會溢出,但不能確定溢出方向
4.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這對跳遠運動員來說( )
A.面向西跳去最有利 B.面處東跳去最有利
C.無論向何方跳去,跳遠的效果都一樣 D.以上說法都不對
5.假如你在沿水平公路直線行駛的汽車上,做了以下實驗:用手托著一個小球突然松手(汽車地板上的A點位于松手點的正下方),則小球將( )
A.落在A點 B.落在A點的前方 C.落在A點的后方 D.都有可能
6.一個物體只在三要素完全相同的兩個力的作用下,則物體將( )
A.一定作勻速直線運動 B.一定靜止狀態 C.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D.無法判斷
7.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物體受到拉力F的作用時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這個拉力的方向是圖中的圖( )


8.一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水平向右0.4N的拉力時,做勻速直線運動。若水平拉力增大到0.6N,此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為( )
A.0.4N B.0.6N C.0 D.0.2N
9.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正在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它受到的必定不是平衡力
C.火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機車的拉力稍大于火車受到的阻力
D.物體不受到力的作用時就不會運動
10.如圖所示,在一輛表面光滑的小車上,有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小球(m1>m2)隨車一起勻速運動,當車突然停止時,如不考慮其他阻力,設車足夠長,則兩個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難以確定是否相碰,因為不知小車的運動方向
11.如圖所示(俯視圖),以速度v勻速行駛的列車車廂內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處有一小球。若車廂中的旅客突然發現小球沿圖中虛線由A向B運動,則由此可判斷列車( )
A.減速行駛,向南轉彎 B.減速行駛,向北轉彎
C.加速行駛,向南轉彎 D.加速行駛,向北轉彎



第10題 第11題 第12題 第13題 第14題
12.如圖所示,一個雜技演員騎著一輛獨輪車先沿粗糙水平面以v1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后運動到一光滑水平冰面上,仍沿原方向做勻速運動,速度為v2,比較v1和v2的大小,則有( )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無法確定
13.小剛同學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腳被石塊絆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圖甲);過了一會兒不小心腳踩到一塊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圖乙)。對這兩種情景,下列合理的解釋是(  )
A.兩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B.兩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C.前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后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D.前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后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14.如圖所示是高空中的一只熱氣球,以下有關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為使靜止的熱氣球下降,必須繼續給熱氣球中的空氣加熱
B.為使靜止的熱氣球下降,只需把熱氣球上的物體拋掉一部分
C.正在勻速下降的熱氣球,假如有一物體從熱氣球上掉下,熱氣球將立即上升
D.正在勻速下降的熱氣球,假如有一物體從熱氣球上掉下,熱氣球將先下降后上升
15.如圖所示,在變速行駛的小車上,放置著一杯水,在車頂上方懸掛一個小球,在某一瞬間車內情況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16.[2017深圳]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涉及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AB兩人在小車上靜止,A推B,兩人都后退,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乙:乒乓球能被球拍擊回,是因為乒乓球太輕沒有慣性
C.丙:如圖的過程中,摩擦力會變大
D.丁:推箱子不動,是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
17.在勻速直線行駛的敞篷車上,小明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若不計空氣阻力,則小明和地面上的小東看到小球的運動軌跡分別是下圖中的(?)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②
18.運輸液體貨物的槽車,液體上有氣泡,如圖所示,當車向右開動時,氣泡將向 運動,剎車時,氣泡將向 運動。
19.假設質量為m的冰雹從高h處下落,在下落的過程中,所受阻力大小與冰雹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數為k,則該冰雹降落可能達到的最大速度是???(可以認為冰雹下落過程中質量不變)。
20.在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中,同學們已經知道滑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與它剛滑到水平面上時的速度v0有關,與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有些同學還認為與滑塊的質量有關。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學在探究“滑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與滑塊質量是否有關”課題時所設計的實驗步驟,請你也參與進來。他們選擇的器材有:質量相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塊、鐵塊、銅塊、鋁塊各一個,斜面,木板,鉤碼若干。
(1)實驗中應控制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變。
(2)甲、乙、丙三位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分別如下,你認為符合本課題探究要求的是____同學的(填選項前的編號)。
甲:讓木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觀察并記錄木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離和木塊的質量;分別在木塊上放上數量不等的鉤碼,先后讓其從同一斜面的頂端由靜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觀察并記錄每次木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離和木塊及其上鉤碼的質量。
乙:先后讓木塊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處由靜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觀察并記錄每次木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離和木塊的質量。
丙:先后讓木塊、鐵塊、銅塊、鋁塊從同一斜面的頂端由靜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觀察并記錄它們分別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離和它們的質量。
(3)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課題要求的實驗步驟操作后得到的實驗數據,從中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
滑塊質量/g 200 250 300 350
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離/m 0.651 0.651 0.651 O.651



21.[2015溫州]“牛頓第一定律”的形成,經歷了伽利略、笛卡爾和牛頓等科學家不斷完善的過程。
⑴伽利略經過下圖所示的實驗和推理得出結論:如果沒有摩擦阻力和空氣阻力的影響,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將會一直運動下去。結合伽利略的結論寫出圖中各實驗和推理的先后順序: 。(用字母表示)

⑵笛卡爾在伽利略觀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既不停止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牛頓在他們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相對于“牛頓第一定律”,笛卡爾的觀點有什么不足? 。
22.在研究真空能否傳聲的時候,把鬧鐘放在玻璃鐘罩內,用抽氣機逐漸抽出罩內空氣,聽到鈴聲逐漸減小,實驗中無法達到絕對真空,但可以通過鈴聲的變化趨勢,推測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這種方法稱為“理想化實驗”,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曾經研究過這樣一個問題:從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拋出物體,拋出速度越大,落地點就離山腳越遠,當速度越來越大時,物體將如何運動呢?當時他無法使物體達到很大的速度,但他通過科學的推測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
⑴請你根據以上提示及牛頓當年所繪制的草圖(如圖所示)推測出這個結論: ;現代科技領域中應用這個結論制成了 。
⑵伽利略等人利用相似推理方法對力和運動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牛頓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
著名的 定律。


參考答案
〖知識整理〗
⑴維持;⑵摩擦力; ⑶勻速直線運動; ⑷靜止;⑸斜面的傾斜角度、斜面的光滑程度、小車完全相同等; ⑹水平面的光滑程度不同; ⑺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有相同的速度; ⑻大(或遠); ⑼小; ⑽慢; ⑾永遠運動下去; ⑿伽利略; ⒀英國; ⒁牛頓; ⒂物體不受力時,總保持勻速運動或靜止狀態。
〖鞏固基礎〗
1.D 2.C 3.C 4.C 5.C 6.D 7.A 8.D 9.D 10.C 11.B 12.B 13.C 14.B 15.D 16.D 17.D 18.C 19.C 20.C 21.D 22.D 23.C 24.C 25.B 26.C 27.B 28.B 29.D 30.依次:運動、停止、汽車停止而停止、慣性、原來的運動狀態;31.減速、慣性;32.水平方向上,小明與船具有相同的運動狀態,即相對靜止,所以不會落入水中; 33.慣性、摩擦力(或力);34. ⑴相等;⑵水平面的粗糙程度;⑶慢;⑷勻速直線運動;⑸不能;⑹相等;⑺靜止。?
〖提高能力〗
1.C 2.D 3.B 4.C 5.D 6.C 7.A 8.D 9.B 10.B 11.A 12.C 13.A 14.D 15.D 16.A 17.A
18.右、左;
19.
20.(1)速度、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2)甲。(3)滑塊在水平面的滑行距離與滑塊的質量無關。
21.⑴CAB;⑵不全面,沒有涉及靜止狀態。
22.⑴當速度足夠大時,物體圍繞地球飛行;人造衛星。⑵牛頓第一。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高青县| 平安县| 遂昌县| 洛阳市| 荥经县| 基隆市| 齐齐哈尔市| 乐山市| 南昌市| 福建省| 北安市| 乐山市| 固始县| 大姚县| 灵璧县| 大邑县| 新营市| 泊头市| 永泰县| 三门峡市| 南涧| 长子县| 江阴市| 瑞昌市| 蚌埠市| 丽水市| 法库县| 灵丘县| 乌拉特后旗| 龙岩市| 黄骅市| 河北省| 古蔺县| 湘乡市| 黄骅市| 镇平县| 喜德县| 中西区| 四子王旗|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