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月球和月相一、月球1、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圍繞地球運動,是地球的衛星。月球是除地球以外留下人類足跡的第一個天體。2、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首次用天文望遠鏡觀察了月球。3、蘇聯“月球3號”拍攝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的照片。4、美國“阿波羅11號”實現人類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人5、人類對月球的探索經歷了“肉眼觀察-天文望遠鏡-探測飛行器-登月考察”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圍繞地球逆時針運行,即自西向東運行。7、月球的公轉周期是27天,自轉周期也是27天,因此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8、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 四分之一 月球的質量是地球的 八十一分之一 月球的體積是地球的 四十九分之一 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 六分之一月球的晝夜溫差很大9、月球表面主要地形有環形山和月海 月球本身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 月球沒有大氣層,處于一種高度的真空狀態,連聲音都無法傳播 月球上沒有水,沒有生命存在月相變化1、月相: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2、月相形成的原因:月球本身不發光,不透明,太陽照亮月球的某一側面。由于月球反射太陽光,因此無論轉到相對地球的什么位置,總是對著太陽的一面明亮,而背著太陽的一面黑暗。因此,在不同的時期,因為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球亮面大小的不同而出現了不同的月相。3、畫月相時要注意,月相明暗相接的圓弧半徑應稍大于圓的半徑。4、月相變化規律: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至滿月下半月:由圓到缺,亮面在左側,亮面面積逐漸減小,直至新月5、月相變化是有規律的,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因此看到的月相亮面的大小、方向也不同。6、每天在同一時間觀察月相,會發現月相在天空中的位置隨時間的推移逐漸偏東。 練習:1、月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 ,體積大約是地球的 ,質量大約是地球的 ,引力大約是地球的 。2、月球圍繞地球 時針運行。3、自古以來,人們就不斷地改進觀測工具去探索和認識月球 ( )4、世界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是哥白尼發明的。 ( )5、為什么宇航員在月球上走路是一蹦一跳的? 6、月球是一個 、 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 的光。7、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 上看到月球被 照亮的部分,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因此看到的月相亮面的大小、方向也不同。8、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 。9、月相的規律性與月球和太陽、地球的相對位置變化有密切關系( )5、月相的周期變化很早就被人們認識到了。我國的陰歷日期變化就是基本符合月相變化的。 ( )6、農歷上半月月亮的亮面在( )A右側 B左側 C正上方7、在模擬月相變化的實驗過程中,我們觀察到的“月球”亮面大小一樣嗎?亮面朝向一樣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