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導學案課 題第七課《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學習目標1.在顯微鏡下觀察水中活著的微生物,用圖文方式記錄它們的形態和行為特征;2.發現微生物的生物特征;對照資料識別微生物的種類。3.發展對微生物進行研究的興趣;培養微生物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意識。學習重點在顯微鏡下觀察水中的微生物,用圖文方式記錄它們的形態和行為。學習難點發現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學具準備學生顯微鏡、水中的微生物(主要是草履蟲);滴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吸水紙、脫脂棉、記錄單。學習過程(一)新知自主探究任務一微生物的培養與玻片標本的制作方法。學生活動觀察課本17頁,說一說微生物的培養方法。觀察課本17頁,概括玻片標本的制作方法。注意:由于微生物運動迅速,不便于觀察,我們可以先在載玻片上放少量( ),控制微生物的運動。也可以用( )在蓋玻片的邊緣吸走多余的水分。老師點撥1.我們可以通過干草培養微生物。2.微生物玻片標本的制作方法:任務二觀察微生物運動,思考微生物的特征。學生活動1.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時我會解決問題:(1)為什么從目鏡中看到黑乎乎的?(2)從目鏡中看到模糊的影像怎么辦?(3)我們可以如何移動玻片標本?2.觀察微生物運動,思考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的生物特征:對環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能生長、繁殖......老師點撥A、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B、在水中生活著很多形態各異的微生物。C、微生物具有的生物特征。(二)當堂檢測一、填空。1、我們還可以利用( )培養微小生物。魚缸里的水變綠的原因是( )的結果。2、我知道的微生物有( )、( )、( )等。3、( )是生命體最基本的功能單位,生物的( )、( )、排泄、發育等生命活動都是通過它進行的。 二、判斷1、我們喝的桶裝水是經過凈化處理的,因此里面沒有微生物。 ( )2、微生物是一種生物,因此也會新陳代謝。( )3、我們可以利用干草來培養微生物。 ( )4、制作微生物玻片標本時,我們可以通過吸走多余的水分來控制微生物的運動。( )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許多微小生物。( )三、連線(三)我的問題困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