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默寫1、列舉一戰后亞洲殖民地人民抗爭的史實兩個。2、一戰后印度和土耳其爭取民族獨立的方式有何不同?3、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和主要問題。4、《九國公約》的內容。華盛頓——締造了美國林肯——拯救了美國羅斯福——使美國獲得新生課程標準:知道經濟大危機, 了解羅斯福“新政”, 理解國家干預政策對西方經濟影響。1、找出經濟危機爆發的時間、國家,你能分析經濟危機的特點以及產生的影響嗎?2、羅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新政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思考羅斯福有哪些智慧(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危機將至收入不均,貧富差距大現象二:到1929年,占美國人口1%的富人擁有國民財富的三分之一。最富家庭的平均收入相當于最窮家庭的630倍。1920—1929年美國工廠生產率增長55%,而工人工資僅增長2%。現象一:20年代初,股票投機成風。人們不但把自己的積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銀行貸款購買股票。連學生都成為證券市場的主顧。據說當時有60萬英國人購買了美國股票 ,丘吉爾就是其中一員。現象三:20世紀20年代前期,美國經濟迅猛發展,工業生產居世界首位。1924年—1928年美國的工業生產總值增長69%。1929年美國工業生產總值占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一半。股票投機猖獗盲目生產,生產過剩 1929年10月24日,是紐約華爾街人的噩夢。股市大崩潰,證券持有人的損失高達260億美元。從開盤的第一分鐘到一小時以后,有13個著名的股票分析師跳樓。隨著股票市場的崩潰,美國經濟隨即陷入毀滅性的災難之中,可怕的連鎖反應很快發生:瘋狂擠兌、銀行倒閉、工廠關門。一場巨大的災難,迅速蔓延全美國,進而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時間:地點:爆發標志: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紐約股票價格暴跌美國危機爆發 (20世紀30年代初)俄國(蘇聯)在紐約有個貿易機構……登廣告招募6000名熟練技工,報名應聘的竟達10萬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學家、……教員、牙科醫生等。 ——威廉·曼徹斯特《光榮與夢想》 1933年與1929年相比,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了1/3以上,資本主義世界貿易總額縮減了2/3。經濟危機帶來了什么?銀行破產、股市崩潰生產下降,貿易縮減 夜里敲門乞討的,可能是幾個月前或一年前在銀行簽發過你的貸款,或者在你所讀的報紙上寫過社論,或者是某家大地產公司的副經理。 ——《紐約時報》工廠倒閉,工人失業? 1930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對890種商品提高征稅的法案。由美國挑起的關稅戰,激起了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恐懼和憤慨。……這就形成激烈的關稅戰、市場戰、貨幣戰。……在彼此對抗的集團中,德日意這三個占有地盤較小、資源相對不足的帝國主義國家顯出不利地位。他們一方面竭力擺脫對其他國家的依賴,另一方面則宣揚對外擴張理論。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矛盾激化、政局動蕩持續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破壞性特別大我,作為下一屆總統的競選者,正在為我的誓言付出行動。我將為你們帶來“新政”與自信。我所要建立的政府將是一個強有力的巨人,它將擁有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 ——1932年羅斯福競選演說我國今后100年往哪里走,關鍵在于恪守美國傳統,而不是亂搞什么新花樣。聯邦政府不能成為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參加者。 ——1932年胡佛競選演說1.金融方面----大危機發端于金融領域,銀行紛紛倒閉,金融業處于休克狀態,千百萬美國人的多年積蓄蕩然無存。到1933年初,美國已經有5500家銀行倒閉,有900萬儲戶失去了自己的存款。就在羅斯福宣誓就職的前一天,已有32個州的銀行全部關閉,整個金融系統癱瘓,人們手拿支票,卻無法兌現。羅斯福新政的內容(措施) 新政措施: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大力整頓銀行,使銀行的信用得以恢復。(首要措施) 作用:①恢復金融秩序,恢復人們對銀行的信心。 ②為工農業生產恢復提供了保障。應對危機2.工業方面---盲目生產,惡性競爭加劇了生產相對過剩,勞動者和資本家關系緊張,工業生產水平大幅下降,大量工廠倒閉。新政措施: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中心措施) 制定“公平競爭法規”---防止生產過剩。 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緩和階級矛盾作用:促進企業復興藍鷹標志3.農業方面---農產品過剩,美國為維持產品價格,銷毀產品,把大量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大量的農產品被銷毀或當燃料燒掉。新政措施:通過《農業調整法》,限制產量,穩定農產品價格作用:促進農業復蘇。大危機中境況最慘的還是農業,農產品大量滯銷,農民負債累累,農產品價格已跌到歷史最低點,豬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賣不到一元錢。 4.解決失業問題--據《幸福》雜志估計,美國有28℅的人口沒有任何收入,許多人活活餓死,活著的人處境也非常悲慘。紐約一家救濟機構的負責人告訴當時的紐約市長:“到我們這里來的人中,至少有75%的人只想要一件事,那就是工作;他們最后才會選擇接受慈善施舍。” ——James T. Patterson. “我們不僅要使失業者的肉體免受饑寒,而且還要維護他們的自尊心,他們的自力更生的意志,他們的勇氣與決心。”——《羅斯福選集》新政措施:以工代賑。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作用: ①緩解失業壓力刺激消費,穩定社會②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③培養自力更生精神,維護自尊5.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一個政府如果對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顧,不能為壯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輕人注入工業體系之中,聽任無保障的陰影籠罩每個家庭,那就不是一個能夠存在下去,或是應該存在下去的政府。” ——羅斯福新政措施:通過《社會保障法》,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應急的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家庭。作用:社會穩定,恢復對資本主義制度的信心。①美國經濟緩慢復蘇,工業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改善。(緩解危機)②增強了美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資本主義制度得到鞏固,使美國避免在危機形勢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深遠影響)“資本主義經過他(羅斯福)的手術,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變得比過去更強壯,并取得新的生命。”——[美]羅伯特·舍伍德:《羅斯福與霍普金斯》P114對世界:③開創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供了先例,二戰后為資本主義國家普遍采用,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深遠影響。“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新政”開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市場規律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干預這只“看得見的手”聯合起來,共同影響經濟,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時得以發揮。 “二戰后,英國、法國、聯邦德國和日本等,雖然發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預都是這些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共同之處”。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 局限性: 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羅斯福新政能否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由此可見,羅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啟示:根據國情制定恰當的政策,將市場調節和國家干預結合,深化改革,關注民生。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核心:《全國工業復興法》特點:國家干預經濟前提目的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感受羅斯福的智慧和魅力發表演說,穩定人心 這個偉大的國家將堅持下去,并將獲得新生和繁榮。因此,首先請允許我表明自己的堅定信念,即我們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羅斯福總統就職演說“我向你們保證,我向自己保證,要給美國人民尋求一個新的政策。……(這個)國家需要大膽、堅持不懈的試驗,”他說,“最重要的是進行試驗。” ——[美]喬治·布朗·廷德爾:《美國史》 有學者認為:羅斯福"能用家常的、然而是動人的語言表達普通人的希望與意向。""能夠認識和理解多數人民的愿望;還具有藐視強大特權勢力,并為爭取社會經濟正義立法而斗爭的勇氣。“ ——(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頓 《一九〇〇年以來的美國史》寫出羅斯福首次贏得總統大選時,美國面臨的最大問題。用一句話概括這位"學者"認為羅斯福贏得大選的原因。寫出羅斯福執政后,滿足人們愿望的新政舉措。 (3分)1、“從1920年到1929年,美國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上升了2成,而工廠中工人的生產率卻猛增了65%。同時,農民的實際收入也在減少。”這一現象帶來的直接后果是( ) A.生產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業 B.爆發了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C.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總統 D.美國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2、羅斯福曾說:“我們美國正在打一場偉大而成功的戰爭。這不僅是一種反對匱乏、貧窮與經濟不景氣的戰爭,而且是一種爭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戰爭。”材料中的“這場戰爭”( )A.引發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政局動蕩 B.鞏固和發展了資本主義制度C.刺激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3、(2008連云港第八題)羅斯福總統為使“幸福日子又來到”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A.整頓金融,恢復銀行信用??? ? B.調整農業,壓縮農業產量C.興辦公共工程,以工代賑??? ? D.實施《全國工業復興法》4、(2014·連云港)34.“我曾修過一條鐵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給我一角錢嗎?……我曾建過一座塔樓,如今它已竣---兄弟,能給我一角錢嗎?”這首流行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當時美國 A.興建基礎設施 B.乞討風氣時尚 C.出現經濟危機 D.社會道德淪喪(2017年連云港市中考題第37題)體驗是提升史學素養的重要方法。概括下列史料中羅斯福倡導的精神內涵,指出當時美國人恐懼的主要原因,寫出此后羅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3分) 首先讓我明確地說,我堅決相信,我們唯一引為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一種無名的、喪失理智的、毫無道理的畏懼心理,能把我們搞癱瘓,什么事也辦不成,使我們無法由退卻轉為進取。羅斯福洪亮的聲音通過廣播網響遍了水深火熱的美國大地。 ——威廉·曼徹斯特《光榮與夢想》克服恐懼心理;經濟危機;《全國工業復興法》、恢復農業、興辦公共工程1、經濟危機時間、概況:1929--1933年,首先在美國爆發。影響:激化了資本主義世界之間固有的矛盾,引起了德意日等國的政治危機,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2、羅斯福新政時間:1933年, 目的:救治經濟危機。 手段(特點):國家干預經濟 措施:A.整頓金融業,恢復銀灰信用。 B.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通過 《全國工業復興法》 C.調整農業 ,保護農產品價格 D.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解決就業問題的措施) E. 在社會福利方面,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進行社會救濟,穩定社會秩序。核心:調整工業,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生產過剩。(藍鷹運動)影響: 積極:經濟開始復蘇,生活得到改善,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消極:“新政”沒有從根本上變革資本主義制度,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矛盾。考點整理20世紀成功的三大改革各有何特點?這三大改革在經濟調整方面有何共同之處?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①當時在經濟上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困境。②探討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③都是對生產關系的調整。④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相結合⑤都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克服了經濟困境)。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國家干預經濟中國改革開放蘇俄新經濟政策美國羅斯福新政啟示:經濟建設一定要從國情出發;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實事求是;要勇于探索和創新。 特點 相同點 19世紀中期:20世紀20、30年代:20世紀40年代: 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美國 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法西斯侵略威脅——組成世界發法西斯聯盟,協同行動,打敗法西斯。南北分裂——通過戰爭(南北戰爭),廢除黑人奴隸制,維護國家統一。經濟危機——實行羅斯福新政,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3課羅斯福新政.ppt 經濟危機與羅斯福新政(超清)截取視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