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16張PPT。評析區(qū)域的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水文土壤自然資源等自然要素 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社會生產生活環(huán)境)人口、民族、衣、食、住、行、文化、娛樂、風俗習慣等主要包括:經濟活動(農業(yè)生產、工業(yè)生產、商業(yè)、交通、旅游等)關注區(qū)域的人文特色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第五單元 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知識點一 臺灣的位置和自然環(huán)境 1.臺灣的位置(1)臺灣的位置: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西隔臺灣海峽與________省相望,東臨________,北瀕東海,南瀕________,處于亞歐大陸和________連接地帶。(2)范圍:主體是________,此外還有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眾多小島。(3)地理位置重要性:地理位置獨特,在我國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和交通作用。 福建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太平洋南海太平洋臺灣島 2.臺灣的自然環(huán)境(1)氣候:臺灣省大部分屬于___________氣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區(qū)屬于________氣候。氣溫較高,降水豐沛,臺灣降水最多的地方為火燒寮。(2)地形特征:以________、丘陵為主,平原少,地勢東________西________。(3)主要山脈:有中央山、雪山、阿里山等。臺灣最高的山為玉山。 亞熱帶季風 熱帶季風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山地 高 低 (4)河湖:河流眾多,水量豐富,河流大多自東向西流,受地形的影響,河流短小,落差大,水能豐富。臺灣最長的河流為濁水溪;臺灣最大的湖泊(旅游景點)為________。 日月潭 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 知識點二 臺灣的特色“天然植物園”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臺北高雄 西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 知識點三 游歷臺灣1.臺灣的自然風光:日月潭、阿里山等。2.臺灣的歷史古跡:淡水港、赤崁樓與安平古堡。3.臺灣島各地的人口、交通、工業(yè)等方面的__________不同,城鄉(xiāng)特色鮮明。人文環(huán)境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重點整合1.臺灣氣候與農業(yè)臺灣屬于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暖熱濕潤;東西部氣候差異大,東部地處臺灣山脈的迎風坡,降水多;西部處于臺灣山脈的背風坡,降水少。臺灣東部是山地,氣候垂直差異明顯。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2.臺灣地形、氣候、河流與植被之間的關系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3.臺灣人口、城市、工業(yè)分布特點臺灣島的人口、大城市和工業(yè)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qū),因為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著名的海港,開發(fā)歷史悠久。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小試身手目前,由于臺灣當局拒不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海峽兩岸關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臺灣與大陸的經貿關系也不順暢。(1)臺灣城市中,沁透著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流淌著臺灣與祖國大陸的血肉親情的古城叫什么?(2)由于經貿關系不暢,臺灣與大陸的哪些經濟活動肯定會受到影響?請列舉幾項。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答案】 (1)臺南。(2)如臺灣賣到大陸的農產品、水果等明顯減少;大陸到臺灣旅游的人數(shù)減少;等等。 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臺灣是中國神圣的領土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圣領土,在中國古代文獻里,被稱為“蓬萊”、“貸輿”、“員嶠”、“瀛洲”、“島夷”、“夷州”、“琉求”等。從三國時代開始,便逐漸開拓、經營臺灣,到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正式建立行省。 1992年月10月大陸協(xié)會和臺灣的海基會在香港商淡中就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并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這一共識被稱作“九二共識”。 2005年3月14日上午,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草案)》。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全中國13億人民共同決定。走進臺灣臺灣的位置和自然條件位置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相對位置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水文臺灣的特色主要特產主要資源臺灣的美稱主要城市(城鄉(xiāng)特色)游歷臺灣考察自然風光探尋歷史文化嘗遍美味小吃綜合探究五 走進臺灣土壤自然資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