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10.保護土壤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配套課件(六?三制)活動準備學生準備: 收集我國土地資源現狀的資料、圖片、文字;我國水土流失原因的資料、圖片。 教師準備: 實驗器材燒杯、量筒、噴壺、土壤、草皮、水、自制土槽、直尺等。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我國土壤的現實狀況是怎樣的呢?日趨嚴重的草場沙化土壤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城市廢水和固體廢棄物使土壤惡化 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土壤利用的現狀?活動過程我國土地資源的特征 我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僅為0.001平方千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同時,我國非農業用地還在逐年增加,人均耕地面積呈減少趨勢,土地的人口壓力將越來越大。活動過程活動過程自然原因:土質疏松、裸露。降雨量集中、沖刷力強等。植被少,對地面保護性差。活動過程人為原因:植被破壞嚴重,亂砍濫伐。不合理個耕作,過度放牧。開礦以及其他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活動過程實驗物品:燒杯、量筒、噴壺、土壤、草皮、水、自制土槽。不同條件:一個木槽內放入沒有植物的土,另一個木槽內放入長滿植物的土壤。相同條件:水量、噴水高度、土層厚度、土槽的大小都一樣。水土流失對比實驗方案活動過程實驗步驟: 1.一個木槽內放入沒有植物的土,另一個木槽放入長滿植物的土壤。。2.用量筒量同樣的水倒入噴壺中。3.用噴壺分別向兩個土槽內澆水。注意事項:1.土層厚度一樣2.水流高度、流量、時間要一樣。活動過程活動過程 水、土、植物是互相依存的。植物可以保護土不被水沖走,同時也使水不致于流失,有了土和水植物才能生存。沒有植物的保護,土容易被水沖走,同時也容易使水流失;沒有土和水植物也不能生存。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愛護花草、多植樹造林、不亂砍爛伐樹木;講究衛生、不亂扔垃圾;盡量不用塑料袋、減少白色污染;不亂扔廢舊電池、合理回收廢舊電池;盡量不用一次性筷子;成立環保宣傳小組,在校內外宣傳;我的土壤保護計劃拓展活動 同學們,土地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土壤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我們要節約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同學們試著來做個實驗,“制造綠肥”來代替土壤。方法是:收集落葉、果皮、菜葉,把它們與少量土壤、水混合在一起,再放幾只蚯蚓集中在一個桶里,放置一段時間,試一試能不能制造出綠肥來。拓展活動 我國從1986年開始,每年的6月25日定為“土地日”,來提醒和動員我們每一個公民重視土地問題。 自然界形成的土地,在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獨特的作用,它是人類生產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保護土壤》教學課件.pptx 保護土壤.mp4 土壤流失.mp4 污染的土地.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