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資料第一單元《電》1、靜電存在于周圍的一切物體之中,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和非生物。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靜電。2、物質同時具有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3、帶同種電的物體靠近時會互相排斥,帶異種電的物體靠近時會互相吸引。4、使電荷流動起來形成電流,需要具備的條件是:動力(電源)和電路。電流只有在電路中才能留動。5、由電源、用電器、導線等電器元件連接而成的電流通路叫電路 。6、小燈泡的構造:?7、在下圖中各添上一根導線,使小燈泡發亮,并用紅筆畫出電流的路徑。 8、電池是一種便攜式的電源。有銅帽的一端是正極,有鋅殼的一端是負極。電從電池的一端正極流出來,從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過燈絲,再從燈泡的另一個連接點流出,回到這個電池的另一端負極。當電池的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后,就會發生短路,電池會發熱變燙,不僅小燈泡不能發光,電池也很快就會被損壞。9、要使小燈泡發亮的連接方式是:電流從電池的一端經導線流出,通過小燈泡,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小燈泡就會發光。10、日常使用的電有交流電和干電池電兩種。我們生活中的電都是靠電源提供的,如電池、發電機。11、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用V表示。發電廠發出的、通過導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220V交流電,5500V以上的高壓電也是一種交流電,這兩種電都有觸電危險。干電池里1.5 V的電是沒有觸電危險的。12、組裝一個“電路檢測器”需要的材料有:1 個小燈泡、1 節電池、3 根導線。13、如果電路出故障了,我們可以用電路檢測器來檢測出哪里出了問題。我們也可以用替換法來排除故障,使燈泡亮起來。14、像銅絲那樣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稱為導體,像導線外包著的塑料那樣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稱為絕緣體。15、我檢測到的導體有銅、鐵、鋁等金屬、不純凈的水等,我檢測到的絕緣體有?橡膠,塑料,干燥木材等。16、開關是控制電流通斷的裝置。17、電路連接有串聯和并聯兩種方法。 這是( 串聯)電路。 這是( 并聯 )電路。18、 串聯的燈泡只能一齊亮滅,并聯的燈泡可以分別控制亮滅。我們家里的照明電路通常是用并聯的方法連接的。19、如果一個電路組裝好了,小電燈卻不亮,原因可能是:小電燈壞了;電池沒電了;電線斷了;開關松了;連接點接觸不良等。20、電池和燈泡都可以串聯和并聯。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1.5V,兩節電池串聯起來的電壓就是3V,所以把電池串聯起來小燈泡會更亮些。兩節電池并聯起來,電壓還是1.5V,所以小燈泡不會太亮。21、電有不同的種類:根據電的形成可以把電分為摩擦形成的電、雷電、日常使用的電三大類;根據點的危險程度可以把電分為沒有觸電危險的電 、有觸電危險的電兩大類。22、閃電是一種大氣放電現象。23、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橡皮是否通電時,為什么要先把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一下,看看燈泡是否發光?主要是檢測電路檢測器是否能夠正常工作,如果電路檢測器不能正常工作,那么用它進行檢測所得到的結果都是錯誤的。24、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不要用濕布擦,也不能用濕手觸摸電器和開關。我們要好好保護絕緣體25、在干燥的天氣里,用塑料梳子梳頭發時,為什么頭發會隨著梳子飄起來?在干燥的天氣里,用塑料梳子梳頭發時,頭發會隨著梳子飄起來,這是因為梳子帶負電荷,頭發帶正電荷,靠近時互相吸引的緣故。26、1897年,愛迪生用電點亮了世界上第一盞電燈。27、常見的靜電現象有:打雷閃電;冬天脫毛衣;會看到火花并聽到“劈啪聲”;梳頭時頭發和梳子會相互吸引;塑料梳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紙片;冬天干燥時,兩個人相互接觸會有觸電的感覺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