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2課民族大團結 (課件44張PPT+教案+導學案+練習+視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2課民族大團結 (課件44張PPT+教案+導學案+練習+視頻)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型
新授課
課題
第12課《民族大團結》
年級
八年級
主備人
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
【學習目標】
1.知道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的政策及少數民族如何跨入社會主義2.理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榮的意義3.了解民族工作的成就【學習重點】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學習難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由來及意義
【課堂教學流程】
【學案自學
梳理知識】任務一:結合教材,完成自學檢測試題,識記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西部大開發的內容的基本史實。(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含義:在__國家__
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__區域自治__
。2.地位:是我國的一項
基本
政治制度。3.法律依據:1949年通過的《共同綱領》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確定下來。后來,被載入
憲法
。198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頒布實施。4.5個民族自治區:目前,全國已經建立___內蒙古____、新疆、___廣西____、寧夏、西藏5個民族自治區。5.意義: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對維護_民族團結__、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
共同繁榮
發展奠定了基礎。(二)共同繁榮發展1.背景:新中國成立前,由于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國各民族發展_很不平衡__
,很多少數民族的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2.舉措及成效:(1)政治上:進行了一系列的
民主
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廢除了剝削和壓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邁進了
社會主義
社會。(2)經濟上:國家采取許多
優惠
政策,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3)文化上:國家重視
少數民族文化
的保護與發展,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4)戰略上:20世紀末,中央決定進行__西部大開發__,為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歷史機遇。(5)重要表現:2006年,
青藏鐵路
全線通車,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促進了青海、西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任務二:【合作探究】1.列舉我國古代漢、唐、清朝與邊疆少數民族的典型事件,采取的民族政策,并從歷史傳統、經濟文化、政治方面歸納總結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原因是什么?2.閱讀教材,小組合作探究: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的過程如何?3.合作探究:將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寫入法律說明了什么?憲法的哪一內容屬于實施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4.識讀《民族區域自治示意圖》,說出我國設立的自治區域有哪些,三級機構分別是什么?5.
結合教材材料研讀,分析當今社會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意義。6.閱讀教材,分析歸納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實行什么民族政策?其原因是什么?7.閱讀教材說出我國為了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采取的什么政策,具體措施有哪些?并通過觀看視頻:西部大開發,說說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意義。8.談一談作為中學生的你們能為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如何與少數民族同學相處?
【精講點撥
總結歸納】任務三:【動動手】動手制作本課知識結構圖。【檢測提升
鞏固新知】李克強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大對民族地區發展支持力度。少數民族的發展基于我國實行的一項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A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協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社會保障制度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探究進一步推進新疆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工作。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把民族團結作為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貫穿到新疆工作各個方面。下列屬于我國民族政策的是(
A
)①民族平等政策
②民族團結政策
③民族區域自治政策
④“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政策
⑤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政策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3.什么戰略的實施使我國西部地區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
B
)A.科教興國
B.西部大開發
C.人才強國
D.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4.為了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縮小東西部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擴大內需,黨中央實行(
B
)A.可持續發展戰略
B.西部大開發戰略
C.計劃生育政策
D.搞活經濟政策5.(2016·淄博中考)為了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我國實行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
C
)A.按勞分配制度
B.社會主義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一國兩制”6.2017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以下有關民族區域自治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D
)A.有利于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內部事務B.對祖國統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C.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D.五個省級自治區以外其他地區沒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7.下列不屬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是(
D
)A.管理本民族事務
B.當地民族當家做主C.在本地設置自治機關
D.對其他民族抱有歧視8.下列內容中,關于少數民族在該管理區域內擁有的權利以及所要遵守的義務說法不正確的是(
B
)A.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
B.干涉其他民族的事務
C.行使自治權
D.跟隨黨中央領導10.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的會議文件是(
C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課后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第12課 民族大團結
通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認識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意義。
目標1:掌握我國實行的民族政策,了解我國為實行民族政策而采取的措施;
目標2:掌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及其作用;
目標3:明確我國是如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的;
目標4:了解民族知識,關心民族問題,尊重少數民族是青少年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的表現;
目標5:通過回顧知識、動手建構知識體系,培養綜合歸納的歷史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以及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
教學難點: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采取的措施。
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
導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人民結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我們要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
共同繁榮發展。我國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民族政策。那么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情況又是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2課《民族大團結》。
(二)自我研學 生成新知
【自學識記】【自學識記】結合教材,完成自學檢測試題,識記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西部大開發的內容的基本史實;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標導學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結合教材,學生討論回答: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我國民族問題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中國共產黨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為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2.小組合作探究:列舉我國古代漢、唐、清朝與邊疆少數民族的典型事件,采取的民族政策,并從歷史傳統、經濟文化、政治方面歸納總結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1)漢、唐、清朝與邊疆少數民族采取的民族政策:
友好交往:
①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加強了和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
②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數民族尊稱了
天可汗;唐和吐蕃關系友好。(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等。)
管轄:
①西漢設西域都護,是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開始。
②元朝時中央設宣政院,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
朝的正式行政區。
③清朝在新疆設伊犁將軍;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設置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管西藏。
(2)歸納總結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原因:
3.學生閱讀教材,歸納總結: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
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大小,設立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區域和自治機關。在自治區域內,由當地民族當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內部事務,行使自治權。
(教師指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
4.閱讀教材,小組合作探究: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的過程如何?
5.教師展示:民族區域自治示意圖
同學們識讀《民族區域自治示意圖》,說出我國設立的自治區域有哪些,三級機構分別是什么?
(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1947年,根據黨中央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方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這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為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目前,全國已經建立了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5個民族自治區,30個民族自治州,100多個民族自治縣(旗),70%以上的少數民族人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
6..教師總結: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充分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對維護國家統一和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標導學二:共同繁榮發展
1.閱讀教材,分析歸納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實行什么民族政策?其原因是什么?

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政策;

新中國成立前,由于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國各民族發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數民族的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
2.閱讀教材說出我國為了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采取了具體措施有哪些?
提示:
(1)改造: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因地制宜,進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少數民族人民邁進了社會主義社會;
3.教師強調:對少數民族地區因地制宜地進行政治改革是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前提。
那么,黨和政府為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采取了哪些政策?
提示:
(2)經濟援助:采取許多優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員,還通過技術、資金、物資等多種方式,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①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繁榮發展.
a.(提示擴展:對西藏財政補貼;在稅收上從輕從簡;對經濟社會發展項目加大投資力度;外貿上放寬擴大開放;在國際援助方面對西藏實行傾斜;對農區實行土地歸戶使用,自主經營;牧區實行牲畜歸戶,私有私養,自主經營政策等)
b.援藏干部——孔繁森
C.技術、資金、物資:工程援藏;教育援藏;人才援藏等。
②各民族也根據本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發揮自身優勢,發展經濟,取得了很大成就。
(提示:西藏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旅游業、藏醫藥業、高原特色生物產業和綠色食品業、農畜產品加工業和民族手工業、礦業、建筑建材業,讓高原經濟雄起世界屋脊)
③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4.教師過渡:各民族共同繁榮包括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繁榮,那么黨和政府是如何對
待少數民族文化的?
提示:
(3)文化保護: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a.國家按照自愿的原則,幫助侗族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創制了文字,為這些民族的文化傳承創造了條件。
b.國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保護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
c.國家還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了少數民族古籍文獻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
意義:這些措施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5.教師講述: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我國東部地區發展較好,現階段我國在繼續加快東
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
不失時機地對西部實施了什么戰略?
(提示:西部大開發戰略)
6.結合視頻和課本內容總結,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實行有何重大意義 有何重大成就
學生閱讀材料,討論得出:
(1)西部大開發范圍:西部大開發戰略覆蓋了5個民族自治區、27個民族自治州和83個民族自治縣,還有3個民族自治州參照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
(2)意義:西部大開發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加快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歷史機遇。西部大開發以來,在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等方面建設了一大批項目,極大地帶動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3)成就: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促進了青海,西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擴展: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將水引入黔中地區十多個縣市的49個鄉鎮,解決這些地區的農業、工業、生活、城市等用水用電問題。)
我國是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關系。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共同繁榮的政策合乎國情,順乎民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關系必將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教學反思:
本節課利用視頻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好奇心。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通過材料探究和問題討論等,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從學生的認識背景出發,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圖片和圖表,幫助學生將理論問題具體化理解,全面多角度思考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上準確記憶和掌握本課的基礎知識,加深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認識。此外,
對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以及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措施,
不僅要督促學生記憶,也要在課上讓同學們加深理解。整節課充分發揮了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優勢,學生學習積極主動,學生學習效率高,較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視頻導入:播放視頻素材——中國民族區域自治60年取得巨大成就。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4張PPT)
第12課《民族大團結》
部編版
八下
播放視頻素材——中國民族區域自治60年取得巨大成就
新知導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人民結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我們要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
共同繁榮發展。我國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民族政策。那么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情況又是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2課《民族大團結》。
新知導入
目標1:掌握我國實行的民族政策,了解我國為實行民族政策而采取的措施;
目標2:掌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及其作用;
目標3:明確我國是如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的;
目標4:了解民族知識,關心民族問題,尊重少數民族是青少年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的表現;
目標5:通過回顧知識、動手建構知識體系,培養綜合歸納的歷史思維能力。
學習目標
【自學識記】結合教材,完成自學檢測試題,識記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西部大開發的內容的基本史實;
自主學習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原因
我國民族問題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中國共產黨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為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新知講解
列舉我國歷史上各民族進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中央政權如何管轄少數民族地區的?
合作探究
1.友好交往:
(1)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加強了和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
(2)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數民族尊稱了
天可汗;唐和吐蕃關系友好。(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等。)
2.管轄:
(1)西漢設西域都護,是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開始。
(2)元朝時中央設宣政院,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
朝的正式行政區。
(3)
清朝在新疆設伊犁將軍;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設置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管西藏。
從歷史傳統、經濟文化、政治方面歸納總結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歷史傳統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符合中國國情和歷史傳統。
經濟文化
長期以來各民族在經濟、文化上形成了取長補短、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民族關系。
合作探究


近代以來,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敵、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斗爭中,建立了休戚與共的關系,在根本利益上一致。
現實特點
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存在較大差異。
合作探究
前提
核心
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大小,設立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區域和自治機關。在自治區域內,由當地民族當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內部事務,行使自治權。
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
新知講解
1949年
《共同綱領》中,把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確定下來
1954年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被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8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
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的過程: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將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寫入法律說明了什么?憲法的哪一內容屬于實施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
①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成為我國的一項政策和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
的部分。
合作探究
新疆維吾爾
自治區
1955年10月1日
寧夏回族自治區
1958年10月25日
內蒙古自治區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區
1965年9月9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3月5日
識讀《民族區域自治示意圖》,說出我國設立的自治區域有哪些,三級機構分別是什么?
自治區域分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三級
目前,全國已經建立了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5民族自治區,30個民族自治州,100多個民族自治縣(旗),70%以上的少數民族人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

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這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
結合教材材料研讀,分析當今社會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意義。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一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材料研讀
合作探究
共同繁榮發展
閱讀教材,分析歸納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實行什么民族政策?其原因是什么?

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政策;

新中國成立前,由于歷史和地理的原因,
我國各民族發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數民族
的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
新知講解
云南地區
的佤族、
景頗族等
少數民族
仍保留著
原始時代
的生活方

新知講解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
四川
涼山
地區
的彝
族處
在奴
隸社
會階

藏族
人民
生活
在農
奴制
的壓
迫之

新知講解
1.閱讀教材說出我國為了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采取了具體措施有哪些?
舊制度下的西藏農奴
1
改造: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因地制宜,進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少數民族人民邁進了社會主義社會;
具體措施
封建地主經濟占統治地位
處于封建農奴制
處于奴隸制
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殘余
有三十多個民族,當時有3000多萬人口;
約400萬人口
100萬人口
當時有60萬人口
經過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新中國成立時,少數民族有四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
新知講解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1)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繁榮發展
2
經濟援助:采取許多優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員,還通過技術、資金、物資等多種方式,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優惠政策
對西藏財政補貼;在稅收上從輕從簡;對經濟社會發展項目加大投資力度;外貿上放寬擴大開放;在國際援助方面對西藏實行傾斜;對農區實行土地歸戶使用,自主經營;牧區實行牲畜歸戶,私有私養,自主經營政策等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東聊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18歲參軍,在部隊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后,他先當工人,后被提拔為國家干部。1979年,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到西藏工作。1993年,孔繁森進藏工作期滿,但他繼續留在西藏,擔任了阿里地委書記。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他犧牲后,江總書記總書記于1995年4月29日親筆題詞“向孔繁森同志學習”。
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
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
是愛人民。
援藏干部——孔繁森
技術、資金、物資
工程援藏 
青藏鐵路
國家電網
安居工程
技術、資金、物資
人才援藏 
(2)各民族也根據本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發揮自身優勢,發展經濟,取得了很大成就。
西藏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旅游業、藏醫藥業、高原特色生物產業和綠色食品業、農畜產品加工業和民族手工業、礦業、建筑建材業,讓高原經濟雄起世界屋脊
(3)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3
文化保護: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表現
左上起蒙古字,藏文,維吾爾文,壯文
(1)國家按照自愿的原則,幫助侗族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創制了文字,為這些民族的文化傳承創造了條件。
(2)國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保護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
表現
布達拉宮大修工程
工程總投資7億元以上
工程期限:1989—2009年
表現
(3)國家還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了少數民族古籍文獻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
意義
這些措施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獨龍江畔的獨龍族新居
佤族木鼓舞
國家對少數民族古籍文獻的整理工作也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蒙古族史詩《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它們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
相關史事
4
西部大開發
觀看視頻,說說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原因?
西部大開發范圍
西部大開發戰略覆蓋了5個民族自治區、27個民族自治州和83個民族自治縣,還有3個民族自治州參照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
觀看視頻,說說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意義?
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加快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歷史機遇,極大地帶動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意義
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
青藏鐵路是當今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重點工程
作用: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促進了青海、西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全線總里程達1142公里。
穿越凍土里程最長:
   穿越連續凍土里程達550公里。
創高原鐵路最高時速:
   凍土地段時速將達到100公里。
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
   風火山隧道海拔5010米
海拔最高的火車站:
   唐古拉車站海拔達5068米
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橋:
   青藏鐵路第一長橋達11.7公里。
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
   昆侖山隧道全長1686米。
青藏鐵路世界之

知識拓展
談一談作為中學生的你們如何與少數民族同學相處?
相互關心、相互幫助,了解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少數民族同學的生活習慣。
在民族節日時,向他們表示祝賀
合作探究
我國是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關系。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共同繁榮的政策合乎國情,順乎民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關系必將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
1.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由我國民族關系的歷史
和現實情況決定的,其具體表現是(

①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關系
③我國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④我國歷史上少數民族曾長期享有自治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新知講解
2.新中國成立后,少數民族進入了一個歷史的
新時代,“新”的主要表現是( 
 )
①進行民主改革,廢除剝削和壓迫制度
②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
③實現了自己當家做主的愿望 
④開始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3.新中國成立后,少數民族進入了一個歷史的新時代,“新”的主要表現是( 
 )
①進行民主改革,廢除剝削和壓迫制度
②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
③實現了自己當家做主的愿望 
④開始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道拉基》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阿詩瑪》
《翻身農奴把歌唱》
藏族
朝鮮族
維吾爾族
蒙古族
彝族
《掀起你的蓋頭來》
4.將少數民族歌曲與它所屬的少數民族連接起來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第12課《民族大團結》同步訓練
(解析版)
一、選擇題:
1.(2019年四川內江)閱讀下圖,在圖中文字所標注地區,我國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社會主義制度
【答案】C
【解析】依據圖片中紅色區域可知都是少數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我國在這些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進行管理,C符合題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的政治制度,主要是行使人民民當家作主的制度,A不符合題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1978年針對農村實行的體制改革,B不符合題意;社會主義制度屬于社會性質的制度,D不符合題意。故選C。
2.什么戰略的實施使我國西部地區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


A. 科教興國
B. 西部大開發
C. 人才強國
D.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各民族共同發展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11課民族團結,第二子目各民族共同發展的內容中:“中央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地區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據此可知,故選B。AC選項是我國實施的基本國策。D選項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地區的戰略。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導少數民族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方式是(
)
A.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B.
進行三大改革
C.
實行贖買政策
D.
進行民主改革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導少數民族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方式是進行民主改革。如西藏地區通過民主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翻身當家做了主人,進入社會主義階段。D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D。
4..據悉,按照“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國家高速公路聯網新疆內路段將全面實現高速化,基本實現14個地州市及新疆兵團師部以高速公路連接。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
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
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C.
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D.
體現各民族間團結互助
【答案】C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按照“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國家高速公路聯網新疆內路段將全面實現高速化,基本實現14個地州市及新疆兵團師部以高速公路連接。這樣做有利于新疆的公路建設,有利于新疆地區交通運輸等方面的發展,從而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C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C。
5.(2019年湖南張家界)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對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區域自治
B.共同繁榮發展
C.西部大開發
D.尊重宗教信仰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據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民族互助的原則,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對祖國統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6.1949年,中國共產黨提出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建議;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綱要》公布實施;1954年,《綱要》的內容被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一過程反映出(

A.
各地區的少數民族基本實現自治
B.
少數民族地區跨入到了社會主義社會
C.
民族區域自治成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D.
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案】C
【解析】據“1949年,中國共產黨提出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的建議;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綱要》公布實施;1954年,《綱要》的內容被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可知,這一過程反映出民族區域自治成為一項基本國策。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據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民族互助的原則,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對祖國統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
7.為了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縮小東西部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擴大內需,黨中央實行(

A.
可持續發展戰略
B.
西部大開發戰略
C.
放寬政策
D.
搞活經濟政策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的民族關系,新中國成立后,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了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和西部大開發戰略,所以答案是B。
8.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是(
)
A.
區域內的人口和面積
B.
當地民族當家做主
C.
走社會主義道路
D.
在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下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我國少數民族眾多,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根據我國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在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D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D。
【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前提”是解題的關鍵,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根據我國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
9.歌曲《愛我中華》譜寫了56個民族交融相處,生生不息,共同鑄造中華民族輝煌的歷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實行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和興盛?(

A.
政治協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
一國兩制
D.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內容可知,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后為解決民族團結問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故此題選擇D。
10.(2019年甘肅天水)“……對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的,可在報經上級機關批準后,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材料體現了我國實行(

A.“一國兩制”方針政策
B.依法治國的政策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經濟特區優惠政策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故C符合題意。題意是說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國兩制”方針政策是祖國統一的方針、依法治國的政策是治國方略、經濟特區優惠政策是為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故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
11.“目前,全國已經建立了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5個民族自治區,30個民族自治州,100多個民族自治縣(旗)。”這說明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
)。
A.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
政治協商制度
C.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
“一國兩制”
【答案】C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為了解決民族問題而制定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國已建立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和許多自治州、自治縣等。民族區域自治對祖國統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12.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已建立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和許多自治州、自治縣等,對這一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較早作出明確規定的是(
)
A.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C.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法律問題。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任何一項法律法規的制定都要以憲法為依據,我國建立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和許多自治州、自治縣等,這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它的制定也要依據憲法,這一制度從新中國成立之時就已經形成,當然是依據最早的一部憲法,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是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故答案選A。
13.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于自治區域來說,這一制度有助于(
)
①因地制宜,發展本地事業 ②消除民族差別,實現民族融合 ③在統一主權下自主行使地方自治權 ④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政府為解決民族問題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是指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由少數民族人民當家做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內部事務。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于自治區域來說,這一制度有助于因地制宜,發展本地事業,在統一主權下自主行使地方自治權,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①③④符合題意。我國是在尊重各民族差別的前提下,實現民族融合,②排除。故選B。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下列對此解讀不正確的是(
)
A.
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
各少數民族自治區的所有事務都完全由本民族做主
C.
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
D.
民族自治區域是我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
【答案】B
【解析】我國少數民族眾多,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根據我國以漢族為主體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民族自治區域是我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各少數民族自治區的所有事務都完全由本民族做主表述錯誤,B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
點睛:抓住題干關鍵“不正確的”是解題的關鍵,各少數民族自治區的所有事務都完全由本民族做主表述錯誤。
15.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來碩果累累;內蒙古自治區的生產總值比成立之初增長了642倍;鐵路運營總里程已增加到1.35萬公里,居全國首位……這主要得益于(  )
①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
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
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依據題干信息:“內蒙古自治區的生產總值比成立之初增長了642倍;鐵路運營總里程已增加到1.35萬公里,居全國首位”可知,這主要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國兩制”是針對港澳臺提出的促進祖國統一的方針,③排除。仔細審查①②④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
16.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施重大意義在于(
)
①體現民族平等 
②體現民族團結 
③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④維護祖國統一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我國少數民族眾多,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根據我國以漢族為主體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這是對多民族國家民族政策模式的發展創新,是獨特的“中國經驗”。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施體現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對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維護祖國統一奠定了基礎。仔細審查①②③④符合題意,故此題選D。
17.
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實現的是(

A.
祖國統一
B.
民族平等
C.
民族團結
D.
共同富裕
【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據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民族互助的原則,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制度的實行保障了少數民族平等管理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所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實現的是民族平等,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
18.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下列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
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B.
在所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
C.
實施的前提是國家的統一領導
D.
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的政治權利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理解能力。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主要實施于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并非所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施的前提是國家的統一領導,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的政治權利。故答案選B。
19.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我國先后成立了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A.
內蒙古
B.
寧夏和廣西
C.
西藏
D.
新疆
【答案】A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成立,A選項符合題意;195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B選項不符合題意;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C選項不符合題意;1955年10月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成立,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
20.小明同學為班會準備了如圖所示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項中較適合作為本次班會主題的是(

A.
朋友遍天下
B.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C.
科教興國
D.
“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
【答案】B
【解析】依據小明同學為班會準備的“紀念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的郵票”“出席全國人大會議的少數民族代表”“青藏鐵路開通”“《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教育問題考察報告》”等方面的素材可知,較適合作為本次班會主題的是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共同締造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繁榮昌盛的前提和保證。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問題,制定和實施了保障各民族平等權利的方針政策、措施。故B符合題意;ACD與題干素材不符,故選B。
二、綜合題:
21.(2019年海南節選)“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承載著人們對祖國的美好祝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讀”國旗】
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面的紅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征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星用黃色是為著在紅地上顯出光明,黃色較白色明亮美麗,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這是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在形式上也顯得緊湊美觀。
——《關于國旗國歌和年號》《人民日報》1949年11月15日
(2)各族人民大團結,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源泉。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我國為此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意義。
【答案】(2)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意義: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或者保障了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當家做主的自治權利);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有利于把國家的發展同少數民族的發展結合起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
【解析】(2)根據所學和材料二可知:為實現各族人民大團結,我國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它意義重大,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保障了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當家做主的自治權利;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于把國家的發展同少數民族的發展結合起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22.閱讀材料,完成習題。
材料一
材料二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平等一員。要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認真落實中央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繼續實施興邊富民行動。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3月5日)
(1)材料一地圖所示戰略是中央何時作出的重大決定?指出這一戰略覆蓋了哪些地區?它對國家的發展有怎樣的意義?
(2)材料二中“要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答案】(1)20世紀末。地區:西部大開發的范圍覆蓋了5個自治區、27個自治州和83個自治縣(旗),還有3個民族自治州參照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意義:加快西部發展,加強東西部的聯系,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
(2)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干部;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等。
【解析】
(1)根據材料一“西部大開發”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末,中共中央決定進行西部大開發。西部大開發的范圍覆蓋了5個自治區、27個自治州和83個自治縣(旗),還有3個民族自治州參照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西部大開發政策加快了西部的發展,加強了東西部的聯系,實現了各民族共同繁榮。
(2)根據材料二“……要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認真落實中央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繼續實施興邊富民行動。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可知,要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必須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干部;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等。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要熟悉新中國的民族政策。新中國成立后,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此基礎上又制定了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政策,20世紀末又進行西部大開發。這些措施都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加強了民族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會歌
材料二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材料三“加快開發西部地區,是全國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大思路……西部地域廣闊,自然資源豐富,有很大的潛力,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加快開發西部地區,必須充分考慮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
——江澤民
(1)根據材料一,你能說出我國是由多少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嗎?
(2)材料二中提到的“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你知道我國有哪幾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嗎?
材料三中提到“加快開發西部地區,是全國發展的一個大戰略”,這個戰略通常被稱為“什么戰略”?實施這一戰略說明什么問題?
(4)結合上述材料,你能簡單說說“民族團結”的含義嗎?
【答案】
(1)56個民族。
(2)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
(3)“西部大開發戰略”。說明國家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4)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和互助、聯合的關系,以及各民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國家的發展繁榮。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
【解析】
(1)依據材料信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可知,我國有56個民族;
(2)依據所學可知,我國有5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
(3)第一問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加快開發西部地區,是全國發展的一個大戰略”,這個戰略通常被稱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說明國家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4)依據所學可知,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和互助、聯合的關系,以及各民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國家的發展繁榮。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第12課《民族大團結》同步訓練
(原卷版)
一、選擇題:
1.(2019年四川內江)閱讀下圖,在圖中文字所標注地區,我國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社會主義制度
2.什么戰略的實施使我國西部地區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


A. 科教興國
B. 西部大開發
C. 人才強國
D.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導少數民族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方式是(
)
A.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B.
進行三大改革
C.
實行贖買政策
D.
進行民主改革
4..據悉,按照“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國家高速公路聯網新疆內路段將全面實現高速化,基本實現14個地州市及新疆兵團師部以高速公路連接。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
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
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C.
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D.
體現各民族間團結互助
5.(2019年湖南張家界)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對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區域自治
B.共同繁榮發展
C.西部大開發
D.尊重宗教信仰
6.1949年,中國共產黨提出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建議;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綱要》公布實施;1954年,《綱要》的內容被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一過程反映出(

A.
各地區的少數民族基本實現自治
B.
少數民族地區跨入到了社會主義社會
C.
民族區域自治成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D.
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7.為了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縮小東西部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擴大內需,黨中央實行(

A.
可持續發展戰略
B.
西部大開發戰略
C.
放寬政策
D.
搞活經濟政策
8.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是(
)
A.
區域內的人口和面積
B.
當地民族當家做主
C.
走社會主義道路
D.
在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下
9.歌曲《愛我中華》譜寫了56個民族交融相處,生生不息,共同鑄造中華民族輝煌的歷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實行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和興盛?(

A.
政治協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
一國兩制
D.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0.(2019年甘肅天水)“……對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的,可在報經上級機關批準后,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材料體現了我國實行(

A.“一國兩制”方針政策
B.依法治國的政策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經濟特區優惠政策
11.“目前,全國已經建立了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5個民族自治區,30個民族自治州,100多個民族自治縣(旗)。”這說明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
)。
A.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
政治協商制度
C.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
“一國兩制”
12.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已建立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和許多自治州、自治縣等,對這一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較早作出明確規定的是(
)
A.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C.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13.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于自治區域來說,這一制度有助于(
)
①因地制宜,發展本地事業 ②消除民族差別,實現民族融合 ③在統一主權下自主行使地方自治權 ④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下列對此解讀不正確的是(
)
A.
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
各少數民族自治區的所有事務都完全由本民族做主
C.
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
D.
民族自治區域是我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
15.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來碩果累累;內蒙古自治區的生產總值比成立之初增長了642倍;鐵路運營總里程已增加到1.35萬公里,居全國首位……這主要得益于(  )
①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
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
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施重大意義在于(
)
①體現民族平等 
②體現民族團結 
③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④維護祖國統一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7.
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實現的是(

A.
祖國統一
B.
民族平等
C.
民族團結
D.
共同富裕
18.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下列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
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B.
在所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
C.
實施的前提是國家的統一領導
D.
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的政治權利
19.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我國先后成立了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A.
內蒙古
B.
寧夏和廣西
C.
西藏
D.
新疆
20.小明同學為班會準備了如圖所示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項中較適合作為本次班會主題的是(

A.
朋友遍天下
B.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C.
科教興國
D.
“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
二、綜合題:
21.(2019年海南節選)“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承載著人們對祖國的美好祝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讀”國旗】
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面的紅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征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星用黃色是為著在紅地上顯出光明,黃色較白色明亮美麗,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這是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在形式上也顯得緊湊美觀。
——《關于國旗國歌和年號》《人民日報》1949年11月15日
(2)各族人民大團結,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源泉。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我國為此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意義。
22.閱讀材料,完成習題。
材料一
材料二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平等一員。要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認真落實中央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繼續實施興邊富民行動。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3月5日)
(1)材料一地圖所示戰略是中央何時作出的重大決定?指出這一戰略覆蓋了哪些地區?它對國家的發展有怎樣的意義?
(2)材料二中“要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會歌
材料二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材料三“加快開發西部地區,是全國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大思路……西部地域廣闊,自然資源豐富,有很大的潛力,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加快開發西部地區,必須充分考慮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
——江澤民
(1)根據材料一,你能說出我國是由多少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嗎?
(2)材料二中提到的“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你知道我國有哪幾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嗎?
材料三中提到“加快開發西部地區,是全國發展的一個大戰略”,這個戰略通常被稱為“什么戰略”?實施這一戰略說明什么問題?
(4)結合上述材料,你能簡單說說“民族團結”的含義嗎?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居县| 绥滨县| 西贡区| 南投市| 武邑县| 金华市| 武平县| 锦屏县| 高尔夫| 江山市| 佛冈县| 瑞金市| 南投县| 宜兰市| 资中县| 监利县| 晋城| 武城县| 巴楚县| 桓台县| 通山县| 离岛区| 安国市| 铜陵市| 舞阳县| 许昌市| 平湖市| 铁力市| 开鲁县| 三门县| 寿阳县| 彩票| 丰都县| 临邑县| 陈巴尔虎旗| 江陵县| 石楼县| 芜湖市| 栾川县| 古丈县|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