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中考鎖分】第13講:歐姆定律(PPT+學案+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中考鎖分】第13講:歐姆定律(PPT+學案+試卷)

資源簡介

(共29張PPT)
第十二講 電路探秘
中考一輪復習 浙江專版
考點透視
考點 考試要求
1.解釋歐姆定律的內容和數學表達式 b
2.應用歐姆定律解決簡單的電學問題(不超過兩個電阻的電路) c
3.利用歐姆定律分析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c
思維導圖
考點突破
知識點1:動態電路分析
例1:明在研究并聯電路電流特點時,根據如圖所示電路圖連接好電路,并閉合開關S和S1。當他再閉合開關S2時,電流表示數變化正確的是(電源電壓不變)(  )
A.A1示數變大 B.A1示數變小
C.A示數變大 D.A示數變小
【解析】并聯電阻中各支路電路互不影響,干路中的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因此再閉合S2,并不影響R1這條支路上的電流,即A1示數不變 ,排除A、B選項,A2電流表開始有示數,干路中的電流表A示數由I=I1變成I=I1+I2,即變大,排除D,故選C。
【答案】C
考點突破
知識點1:動態電路分析
變式訓練
1.如圖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當旋鈕式變阻器觸片順時針轉動時(  )
A. 變阻器電阻增大
B. 電流表示數減小
C. 小燈泡亮度增大
D. 變阻器兩端電壓增大
考點突破
知識點1:動態電路分析
【解析】由題圖可知,當旋鈕式變阻器觸片順時針轉動時,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A錯誤;由于電路為變阻器與小燈泡的串聯電路,電壓表測小燈泡兩端電壓,電流表測電路電流,所以當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小時,電流表示數增大,小燈泡亮度增大,B錯誤,C正確;由串聯電路分壓規律可得當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小時,其兩端的電壓減小,D錯誤,故選C。
【答案】C
知識點2:歐姆定律相關計算
例2:如圖所示,R1=10歐姆,電流表A1示數為0.5安培,電源電壓為10伏特。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R1與R2并聯
B. R2阻值為20歐姆
C. R1兩端電壓為10伏特
D. 電流表?的示數為1.0安培
考點突破
考點突破
知識點2:歐姆定律相關計算
【解析】由電路圖可知,R1、R2并聯,電流表 測干路電流,電流表 測R2支路的電流,故A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因為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所以U1=U2=U=10 V,故C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因為I=U/R,所以R2=U/I2=10 V/0.5 A=20 Ω,故B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I1=U/R1=10 V/10 Ω=1 A,因為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所以電流表 的示數I=I1+I2=1 A+0.5 A=1.5 A,故D選項不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
【答案】D
考點突破
知識點2:歐姆定律相關計算
變式訓練
1.如圖甲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不變,R1、R2是定值電阻,R1=10 Ω。閉合開關S,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當R1由于某種原因開路時,電流表的示數變為0.10 A。
(1)圖乙中電流表的示數為______A。
(2)求定值電阻R2的阻值。
考點突破
知識點2:歐姆定律相關計算
【解析】(1)電流表選的量程是0~0.6 A,分度值為0.02 A,所以讀數為0.40 A.
(2)解:R1、R2并聯,當R1開路時,電流表測的是R2的電流;則電路正常工作時,通過R1的電流為I1=I-I2=0.40 A-0.10 A=0.30 A
U=U1=I1R1=0.30 A×10 Ω=3.0 V
R2的阻值R2=U2/I2=U/I2=3.0 V/0.10 A=30 Ω
【答案】0.40 30Ω
考點突破
知識點2:歐姆定律相關計算
例3:圖甲是一個電子拉力計原理圖。硬質彈簧右端和金屬滑片P固定在一起(P 與R1間的摩擦不計)。電壓表量程為 0~3 V, ab是一根長為 6 cm 的均勻電阻絲,阻值 R1=30 Ω,電源電壓U=6 V。

(1)要保證電壓表能正常工作,電路中R0至少應為__________。
(2)當拉環不受拉力時,滑片P處于a端,閉合開關后電壓表的讀數為__________V。
(3)已知該彈簧伸長的長度ΔL與所受拉力 F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若 R0=45 Ω,通過計算說明,開關S閉合后,當電壓表指針指在 0.8 V 處,作用在拉環上水平向右的拉力為多大?此拉力器的量程為多少?
考點突破
知識點2:歐姆定律相關計算
【解析】(1)電源電壓U=6 V,電壓表量程為0~3 V,為了不超過電壓表的量程,根據串聯電路電阻分壓原理,電阻R0 至少分到 3 V 的電壓,所以電阻R0至少為30 Ω;(2)當拉環不受拉力時,滑片P處于a端,電壓表所測的部分是導線,電阻為零,所以閉合開關后電壓表的示數為零。
【答案】(1)30 Ω (2)0 (3)解:電路中的電流I=U/(R0+R1)=6 V/(45 Ω+30 Ω)=0.08 A
電壓表所測的電阻為 RaP=UaP/I=0.8 V/0.08 A=10 Ω,由LaP/6 cm=10 Ω/30 Ω 解得 LaP=2 cm,根據圖像得F=200 N,已知R0=45 Ω,根據串聯電路分壓原理,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最大為2.4 V小于電壓表量程,所以滑動變阻器可以滑到b點,此時彈簧伸長的長度為6 cm,根據圖像得量程為0~600 N。
考點突破
知識點2:歐姆定律相關計算
變式訓練
1.圖甲為熱敏電阻的R-t圖像,圖乙為用此熱敏電阻R和繼電器組成的恒溫箱的簡單溫控電路。繼電器線圈的電阻為150歐。當線圈中電流大于或等于28毫安時,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為繼電器線圈供電的電池的電壓為6伏,圖中“電源”是恒溫箱加熱器的電源。
(1)從圖甲中可得50 ℃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____歐。
(2)恒溫箱的加熱器應接在A、B端還是C、D端?
(3)若恒溫箱內的溫度達到100 ℃時,通過計算分析恒溫箱加熱器是否處于工作狀態?
(4)若在原控制電路中,串聯接入一個可變電阻,當該電阻增大時,所控制的恒溫箱內的最高溫度將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考點突破
知識點2:歐姆定律相關計算
【解析】(1)從圖像甲中可得50 ℃時,熱敏電阻R的阻值為90 Ω;(2)在溫度過低時,由圖像甲知熱敏電阻R阻值很大,電路中的電流很小,電磁鐵磁性很弱無法吸下銜鐵,動觸點K與上觸點接通,此時恒溫箱加熱器需要工作來調節溫度。所以應該把恒溫箱加熱器連接在上觸點所在的電路中,即A、B端;(4)在電壓一定時,增大控制電路的電阻,會使控制電路中的電流減小,銜鐵無法被吸下,導致工作電路一直處于工作狀態,所以只有在溫度更高時,才能使熱敏電阻變小,控制電路中電流變大,吸下銜鐵從而使工作電路停止工作。所以,恒溫箱加熱器的最高溫度將變大。
考點突破
知識點2:歐姆定律相關計算
【答案】(1)90 (2)A、B端
(3)解:當恒溫箱溫度為100 ℃時,由題圖甲可知熱敏電阻R=50 Ω。此時控制電路中的電流I=U/R總=6 V/(50 Ω+150 Ω)=0.03 A=30 mA,大于28 mA。所以銜鐵會被吸下,恒溫箱加熱器處于不工作狀態。
(4)變大
考點突破
知識點3: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例4:為了研究小燈泡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小明選擇額定電壓為2.5伏的小燈泡、電壓為4伏的電源以及其他相關器材按圖甲連接電路,進行實驗。




(1)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觀察到____________時,可以判斷此時小燈泡正常發光。
考點突破
知識點3: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例4:(2)在實驗過程中,小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從A端開始移動,直到燈泡正常發光,在此過程中測得小燈泡電流和電壓的幾組數據,并正確畫出曲線a,如圖乙所示。該實驗中小明選擇的滑動變阻器可能是________。
A. 滑動變阻器R1(20歐,3安)
B. 滑動變阻器R2(50歐,2安)
C. 滑動變阻器R3 (2 000歐,0.25安)
(3)小明在圖乙中還畫出了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曲線b,老師據圖指出該曲線是錯誤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點3: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考點突破
【解析】(1)小燈泡正常發光,其兩端電壓等于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由圖甲可知,電壓表測小燈泡兩端電壓,故當電壓表示數為 2.5 V 時,小燈泡正常發光;(2)由圖乙曲線a可知,通過小燈泡的電流IL=0.1 A時,其兩端電壓UL=0.5 V。又由圖甲可知,小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串聯,根據串并聯電路特點及歐姆定律知:此時滑動變阻器的電阻為:R=(U-ULI)/L=(4 V-0.5 V)/0.1 A=35 Ω,由此可知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大于35歐;由圖乙曲線a還可以知道通過小燈泡L的電流會達到0.3 A,小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串聯,故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也會達到0.3 A;分析滑動變阻器R1、R2、R3可知,小明選擇的滑動變阻器可能是R2,故選B;
知識點3: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考點突破
(3)小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串聯,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值,當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值等于小燈泡L的電阻值時,小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的電流、兩端電壓相等,即為曲線a、b的交點,其電壓之和應等于電源電壓,但題圖乙中曲線兩交點處小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之和大于電源電壓,故曲線b錯誤。
【答案】(1)電壓表示數為2.5伏 (2)B (3)小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兩者電壓之和應等于4伏,而圖中曲線b與a交點處,電壓之和大于4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考點突破
知識點3: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變式訓練
1.為了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的關系,小晨設計了圖甲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恒為6 V,R1是定值電阻,R2是滑動變阻器。
(1)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P,發現兩電表示數始終如圖乙所示,原因是將滑動變阻器的________(填字母)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
(2)改正錯誤后,小晨繼續實驗,將有關實驗數據標記在圖丙上。分析圖丙可知,他所選擇的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________(選填字母)。
A. 10 Ω 2 A B. 25 Ω 2 A C. 50 Ω 0.5 A
(3)圖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大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點3: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考點突破
【解析】(1)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電流表示數不變,說明滑動變阻器同側接線柱接入電路;根據圖乙可知,電壓表的量程為0~15 V,分度值為0.5 V,示數為6 V,等于電源電壓,因此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零,即滑動變阻器的接線柱CD接入了電路;(2)根據題圖丙可知,電路中的最小電流為 0.2 A,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為1 V;由串聯電路分壓規律和歐姆定律可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大阻值R=U滑/I最小=(6 V-1 V)/0.2 A=25 Ω,故選B;(3)根據題圖丙可知,陰影部分面積等于電流與電壓的乘積,即表示該時刻R1的電功率為 0.2 W。
【答案】(1)CD (2)B (3)此時R1的電功率為0.2 W
考點突破
知識點4: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導體的電阻
例5:某興趣小組用二節新干電池,規格為“10 Ω 1.5 A”的滑動變阻器等器材,來測導體電阻。請分析回答:



圖1 圖2
(1)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當滑片移到C點時,發現兩表才有示數,示數分別為2 V、0.2 A。根據以上信息思考該電路的連接方式,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按該連接方式,將圖1電路連接完整。
實驗序號 電壓/V 電流/A
1 2.0 0.20
2 2.5 ______
3 2.8 0.28
考點突破
知識點4: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導體的電阻
(2)繼續調節滑動變阻器進行測量,測得數據如表所示。第二次測量時電流表示數如圖2所示,據圖把表中所缺數據填寫完整。
(3)該實驗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小組同學用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變)和阻值為 5 Ω、10 Ω、20 Ω的三個定值電阻繼續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要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那么電阻兩端電壓最小能控制到________V。
考點突破
知識點4: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導體的電阻
【解析】(1)根據實物圖,電壓表測量的是電阻R兩端的電壓,在實驗過程中滑動變阻器向右滑動,而開始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部分阻值最大,所以電源正極接滑動變阻器的A端,如答圖所示;(2)根據題干中第一次電壓表、電流表記錄的讀數分別為2 V、0.2 A,即電流表小量程接入電路中,因此第二次電流表的讀數為0.24 A;(3)定值電阻的阻值基本不變,因此多次測量對應不同的電壓值和電流值,計算電阻取平均值,可以減少實驗誤差;
考點突破
知識點4: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導體的電阻
(4)根據題干(1)滑動變阻器移動到C點時,兩表才有讀數,即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部分的阻值為R變=(U-U′)/I=(3 V-2 V)/0.2 A=5 Ω,即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在5 Ω~10 Ω之間時,電阻絲斷路,滑動變阻器的有效電阻最大值為5 Ω,即當定值電阻選20 Ω時,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5 Ω,此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值為能控制的最小電壓值,即為U定=I′R′=3 V(20 Ω+5 Ω)×20 Ω=2.4 V。
【答案】 (1)如答圖所示
(2)0.24 (3)取平均值為了減小實驗誤差 (4)2.4 
考點突破
知識點4: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導體的電阻
變式訓練
1.小科連接好如圖所示電路,閉合開關,按一定操作來測量“小燈泡的電阻”,獲得實驗數據如下表:




(1)表中第2次實驗時,小燈泡電阻為____歐;
實驗次數 1 2 3 4
電壓U/伏 2.5 2.0 1.5 1.0
電流I/安 0.22 0.20 0.17 0.13
電阻R/歐 11.36 ? 8.82 7.69
考點突破
知識點4: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導體的電阻
變式訓練
(2)將表中電流、電壓數據轉換為I-U圖像,正確的是________;



(3)小科發現第3、4兩次實驗小燈泡不發光,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小君按小科的方法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小燈泡不發光,電流表指針不偏轉,電壓表指針偏轉。若此電路只有一處故障,你認為該故障是______________。
考點突破
知識點4: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導體的電阻
【解析】(1)根據歐姆定律I=U/R,即第2次實驗時,電燈泡的電阻為RL=UL/IL=2.0 V/0.20 A=10 Ω;(2)根據表中的數據,燈泡兩端的電壓減小,通過燈泡的電流也減小,但不成正比,即選擇A;(3)燈的亮度由實際功率決定,實際功率越小,燈越暗,即第3、4兩次實驗小燈泡不發光,原因是燈泡的實際功率太小;(4)電流表指針不偏轉,電壓表指針偏轉:電壓表有示數說明有電流通過電壓表,電流表無示數說明電路中電阻過大,幾乎無電流通過,導致電阻過大的原因是電壓表直接串聯進電路,測的是電源電壓,因此判斷小燈泡斷路。
【答案】(1)10 (2)A (3)小燈泡的實際功率太小 (4)小燈泡斷路
感謝欣賞



第13講 歐姆定律

一、選擇題
1.(邵陽)“節能減排,從我做起”。芳芳同學養成了隨手斷開家中暫時可以不用的用電器的習慣。當她斷開一個用電器后,家庭電路中會變大的物理量是( )
A.總電流 B.總電壓 C.總電阻 D.總功率
2.(營口)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只閉合開關S1時,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I1、U1,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I2、U2,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I2=I1、U2<U1 B.I2>I1、U2=U1 C.I2>I1、U2>U1 D.I2<I1、U2<U1

3.(天水)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1=10 Ω。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到最右端b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 A;移動滑片P到最左端a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2 A。則電源電壓和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別為( )
A.6 V 20 Ω B.12 V 20 Ω C.6 V 10 Ω D.12 V 10 Ω
4.(常州)如圖所示的電路中,R1=10Ω,R2=30Ω。閉合開關S,電壓表V1與V2的示數之比是( )
A.1∶3 B.3∶1 C.3∶4 D.4∶3

5.(鄂州)如圖所示,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電路圖,電源電壓保持3 V不變,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10 Ω 1 A”。實驗中,先在a、b兩點間接入5 Ω的電阻,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 V,讀出并記錄下此時電流表的示數。接著需要更換a、b間的電阻再進行兩次實驗,為了保證實驗的進行,應選擇下列的哪兩個電阻( )
A.10 Ω和40 Ω B.20 Ω和30 Ω C.10 Ω和20 Ω D.30 Ω和40 Ω
6.(蘭州)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均不變,R0為定值電阻,R為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動變阻器,利用下列電路圖能夠測出待測電阻Rx阻值的是( )
A. B.C. D.

7.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3 V且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R標有“1 A 15 Ω”的字樣。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時,閉合開關S,通過燈泡的電流為0.4 A,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電路安全工作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左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時燈泡變亮
B.滑片P在最右端時干路中的電流是0.9A
C.R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化范圍是5Ω-15Ω
D.電路總電阻的最大值為5 Ω
二、填空題
8.(襄陽)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把電流表連入電路時,必須使電流從   接線柱流入。每次更換電阻后,在調節滑動變阻器的同時,應觀察   表,使其示數保持不變。
9.(西寧)近期,西寧市創城行動中,交警在檢查酒駕時,首先通過嗅覺感知其是否飲酒,交警能聞到酒精味是因為   ,然后通過酒精檢測儀定量檢測。該儀器原理可以簡化成如圖所示電路,其中R0為定值電阻,R為氣敏電阻,當酒精氣體濃度增大時,R的阻值減小。若駕駛員飲酒,酒精檢測儀上電壓表的示數將   (選填“變大”或“變小”)。

10.如圖,電源電壓5 V,R1=5Ω,R2=10Ω,當閉合開關后,兩電表有示數且保持穩定,則甲電表的示數為   ,乙電表的示數為   。
三、實驗探究題
11.(麗水)小科連接好如圖1所示電路,閉合開關,按一定操作來測量“小燈泡的電阻”,獲得實驗數據如表:
實驗次數 1 2 3 4
電壓U/伏 2.5 2.0 1.5 1.0
電流I/安 0.22 0.20 0.17 0.13
電阻R/歐 11.36 ? 8.82 7.69
(1)表中第2次實驗時,小燈泡電阻為   歐;
(2)將表中電流、電壓數據轉換為I-U圖像(圖2),正確的是   ;
(3)小科發現第3、4兩次實驗小燈泡不發光,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4)小君按小科的方法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小燈泡不發光,電流表指針不偏轉,電壓表指針偏轉。若此電路只有一處故障,你認為該故障是   。

12.(金華)某興趣小組用二節新干電池,規格為“10Ω 1.5A”的滑動變阻器等器材,來測導體電阻。請分析回答:

(1)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當滑片移到C點時,發現兩表才有示數,示數分別為2 V、0.2 A。根據以上信息思考該電路的連接方式,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按該連接方式,將圖1電路連接完整。
提示:電源正極接A接線柱
(2)繼續調節滑動變阻器進行測量,測得數據如表所示,第二次測量時電流表示數如圖2所示,據圖把表中所缺數據填寫完整。
實驗序號 電壓/V 電流/A
1 2.0 0.20
2 2.5
3 2.8 0.28
(3)該實驗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
(4)該小組同學用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變)和阻值為5Ω、10Ω、20Ω的三個定值電阻繼續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要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那么電阻兩端電壓最小能控制到 V。
13.(臺州)小柯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已知電源電壓為6V且保持不變,實驗所用電阻R的阻值分別為5Ω、10Ω、20Ω,滑動變阻器的規格為“30Ω 2A”。
(1)請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畫在下邊框內。

實驗次數 U=2V(電壓一定)
電阻(歐) 電流(安)
1
2
3
(2)小柯將5Ω的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為2V,讀出相應的電流值記錄在表格中;然后更換電阻重復上述實驗。當接入20Ω的電阻時,發現無論怎樣調節滑動變阻器,電壓表示數都無法達到2V,其原因是   。
(3)小柯用圖乙所示電路測未知電阻Rx的阻值,圖中R0為定值電阻。他先將導線a端接到電流表“-”接線柱上,電流表示數為I1,然后將導線a端接到電流表“3”接線柱上,電流表示數為I2,則Rx的阻值為   (用I1、I2、R0表示)。
四、計算題
13.物理興趣小組設計了一個便攜式水深測量裝置,它主要由探頭A和控制盒B構成,它們之間用有絕緣皮的細導線形成回路,如圖甲所示,其中探頭A是一個高為0.1 m,重為5 N的圓柱體,它的底部是一個壓敏電阻R(與水的接觸面涂有絕緣漆),工作時,底部始終與水平面相平,壓敏電阻R的阻值隨表面所受壓力F的大小變化如圖乙所示,A與B間的電路連接關系如圖丙所示,其中電源電壓恒為4.5 V,小組同學將該裝置帶到游泳池,進行相關的測量研究。(導線重力與體積均不計,g取10 N/kg)求:


(1)當把探頭A剛好全部浸沒到池水中時,探頭A底部受到的壓力為1 N,探頭A的底面積為多少?
(2)用手拉住導線,將探頭A緩慢下降到池水中某一深度(探頭A不接觸池底),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3 A,探頭A底部所在處水的深度h為多少?
(3)用手拉住導線,將探頭A下降到水深為2.6 m的水平池底(但不與池底密合),且導線處于完全松弛狀態,此時電流表的示數是多少?
























參考答案
1.C;2.C;3.A;4.C;5.C;6.D;7.D;
8.正;電壓。
9.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或擴散現象);變大。
10.1A;5 V。
11. (1)10;
(2)A;
(3)小燈泡的實際功率太小;
(4)小燈泡斷路。
12.(1)如圖所示: (2)0.24A;(3)減小實驗的誤差;(4)2.4。

13.(1) 表格如圖:
實驗次數 U=2V(電壓一定)
電阻(歐) 電流(安)
1
2
3
(2)要使電阻兩端的電壓表達到2V,變阻器電阻至少40Ω或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過小,不能分擔4V電壓;
(3) I2R0/(I1-I2)
13.解:(1)p=ρ水gh=1×103 kg/m3×10 N/kg×0.1 m=1000 Pa;S===1.0×10-3 m2;
(2)R===15Ω,由圖可知,F′=15 N,p′===1.5×104 Pa,
由p=ρgh可得,探頭A底部所在處水的深度:
h′===1.5 m;
(3)將探頭A下降到水深為2.6 m的水平池底,A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ρ水gh″=1×103 kg/m3×10 N/kg×2.6 m=2.6×104 Pa,A底部受到水產生的壓力:F水壓=p″S=2.6×104 Pa×1.0×10-3 m2=26 N,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探頭A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Sh=1×103 kg/m3×10 N/kg×1.0×10-3 m2×0.1 m=1 N,
因探頭A處于靜止狀態(且繩子拉力為0),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則F支持+F浮=GA,
所以,池底部對A的支持力:
F支持=GA-F浮=5 N-1 N=4 N,
則壓敏電阻底部受到的壓力:
F=F支持+F水壓=4 N+26 N=30 N,由圖乙知,此時壓敏電阻的阻值為10Ω,
由歐姆定律可得,電流表示數:
I′===0.45 A。




13





第13講 歐姆定律

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
1.解釋歐姆定律的內容和數學表達式 選擇、填空 2~4分
2.應用歐姆定律解決簡單的電學問題(不超過兩個電阻的電路)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3.利用歐姆定律分析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一、歐姆定律
1.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得出了電流、電壓跟電阻的關系: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與該段導體兩端的______成正比, 與該段導體的________成反比,這個實驗結論叫作歐姆定律,表達式為________。變形式:求電壓U= ;求電阻R= 。
2.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實驗目的:探究一段電路中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1)研究同一段導體中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之間的關系:
①根據如圖所示,連接實驗電路。在連接電路前,先考慮選擇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選擇。
連接時要注意電流流入電表的正確方向,開關處于________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處于________________ 。
②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同時注意觀察電壓表使它的讀數由小到大。每讀一次電壓值,同時讀取相應的電流表的讀數,并記錄數據。
③分析記錄的數據,可得到結論:同一段導體中(電阻一定),電流與電壓成__________。
(2)研究相同電壓下不同導體中電流與它的電阻之間的關系:
①實驗電路中,采用不同阻值的電阻時,使電阻兩端的電壓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觀察通過電阻的電流。
②每一次更換不同阻值的電阻時,先要斷開________,接上電阻,閉合開關,適當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電阻兩端的電壓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電流表讀數,并記錄。
③分析記錄的數據,可得到結論:在相同電壓下,不同導體中的電流與它的電阻成_______。
分析1、2兩次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歐姆定律實驗中,研究電流與它兩端電壓之間的關系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導體兩端的電壓;研究電流與導體電阻之間的關系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保持導體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
二、實驗:伏安法測電阻
1.實驗器材(電源、導線、開關、定值電阻、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
2.實驗原理 __________
3.電路圖(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
(1)連接電路時,開關處于______狀態。
(2)滑動變阻器,滑片P應處于端____(選填“A”或“B”)。
(3)電流表量程應該選擇______A。

4.電路故障
(1)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時,發現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則發生這種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若將電流表和電壓表位置互換,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數據
實驗次數 U/V I/A R平均值
1 1.6 0.16
2 2
3 2.4 0.24
6. 表格數據分析
(1)第二次實驗中,電流表的示數如丙圖所示,此時的電流為_______A。
(2)實驗中所測導體R的平均值為_____Ω。
(3)根據實驗數據繪制電阻R的I-U圖像。
(4)當R兩端的電壓為6 V時,通過R的電流為_____A;當R兩端的電壓為0 V時,R的阻值為_____Ω。
7. 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更換元件
如果用以上裝置,去測量額定電壓為2.5 V的小燈泡電阻,測得以下數據:
實驗次數 1 2 3 4
電壓/V 1.0 1.5 2.0 2.5
電流/A 0.12 0.18 0.24 0.28
(1) 請你繪出小燈泡的I-U圖像;
(2)根據圖像可知,小燈泡的阻值是_______(選填“不變”或“變化”)的,影響其變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3)分析數據可知,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越高,小燈泡的電阻越_____;
(4)在求小燈泡電阻時_____(選填“能”或“不能”)求其平均值;
(5)在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6)小燈泡在額定電壓2.5 V時的電阻是_____Ω,如果將2個相同規格的小燈泡串聯在4 V的電路中,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______A。

三、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特點
1.串聯、并聯電路的特點
類型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
電路圖
電流 I=I1=I2 I=I1+I2
電壓 U=U1+U2 U=U1=U2
電阻 R=R1+R2 =+
比例分配 =,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即:串聯、分壓、正比 =,電流的分配與電阻成反比,即:并聯、分流、反比

參考答案

一、歐姆定律
1.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得出了電流、電壓跟電阻的關系: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與該段導體兩端的__電壓_成正比, 與該段導體的__電阻__成反比,這個實驗結論叫作歐姆定律,表達式為_I=U/R_。變形式:求電壓U= IR ;求電阻R= R=U/I 。
2.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實驗目的:探究一段電路中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1)研究同一段導體中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之間的關系:
①根據如圖所示,連接實驗電路。在連接電路前,先考慮選擇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選擇。
連接時要注意電流流入電表的正確方向,開關處于__斷開__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處于____最大阻值處__ 。
②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同時注意觀察電壓表使它的讀數由小到大。每讀一次電壓值,同時讀取相應的電流表的讀數,并記錄數據。
③分析記錄的數據,可得到結論:同一段導體中(電阻一定),電流與電壓成__正比___。
(2)研究相同電壓下不同導體中電流與它的電阻之間的關系:
①實驗電路中,采用不同阻值的電阻時,使電阻兩端的電壓__保持不變_,然后觀察通過電阻的電流。
②每一次更換不同阻值的電阻時,先要斷開__開關__,接上電阻,閉合開關,適當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電阻兩端的電壓__保持不變__,觀察電流表讀數,并記錄。
③分析記錄的數據,可得到結論:在相同電壓下,不同導體中的電流與它的電阻成_成反比_。
分析1、2兩次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__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與該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_________。
3.在歐姆定律實驗中,研究電流與它兩端電壓之間的關系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導體兩端的電壓;研究電流與導體電阻之間的關系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保持導體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
二、實驗:伏安法測電阻
1.實驗器材(電源、導線、開關、定值電阻、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
2.實驗原理 __R=U/I ___
3.電路圖(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
(1)連接電路時,開關處于_斷開_狀態。
(2)滑動變阻器,滑片P應處于端_B_(選填“A”或“B”)。
(3)電流表量程應該選擇__0.6__A。

4.電路故障
(1)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時,發現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則發生這種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電阻R發生斷路___。
(2)實驗中若將電流表和電壓表位置互換,出現的現象是__電壓表示數接近電源電壓,電流表無示數___。
5.實驗數據
實驗次數 U/V I/A R平均值
1 1.6 0.16
2 2
3 2.4 0.24
6. 表格數據分析
(1)第二次實驗中,電流表的示數如丙圖所示,此時的電流為__0.2_A。
(2)實驗中所測導體R的平均值為_10__Ω。
(3)根據實驗數據繪制電阻R的I-U圖像。
(4)當R兩端的電壓為6 V時,通過R的電流為_0.6__A;當R兩端的電壓為0 V時,R的阻值為_10__Ω。
7. 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
(1)____保護電路____
(2)__調節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____
8. 更換元件
如果用以上裝置,去測量額定電壓為2.5 V的小燈泡電阻,測得以下數據:
實驗次數 1 2 3 4
電壓/V 1.0 1.5 2.0 2.5
電流/A 0.12 0.18 0.24 0.28
(2) 請你繪出小燈泡的I-U圖像;
(2)根據圖像可知,小燈泡的阻值是__變化_(選填“不變”或“變化”)的,影響其變化的主要因素是_溫度_;
(3)分析數據可知,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越高,小燈泡的電阻越__大_;
(4)在求小燈泡電阻時_不能_(選填“能”或“不能”)求其平均值;
(5)在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尋找普遍規律__;
(6)小燈泡在額定電壓2.5 V時的電阻是_8.9_Ω,如果將2個相同規格的小燈泡串聯在4 V的電路中,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__0.24__A。
三、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特點
1.串聯、并聯電路的特點
類型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
電路圖
電流 I=I1=I2 I=I1+I2
電壓 U=U1+U2 U=U1=U2
電阻 R=R1+R2 =+
比例分配 =,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即:串聯、分壓、正比 =,電流的分配與電阻成反比,即:并聯、分流、反比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牙克石市| 桐柏县| 阜阳市| 酉阳| 涞源县| 荔浦县| 娄烦县| 辽阳市| 西和县| 曲阳县| 昆山市| 辽阳县| 镇赉县| 石屏县| 宣汉县| 清丰县| 昌黎县| 柘城县| 肃宁县| 安化县| 会东县| 龙江县| 蓝田县| 浙江省| 内黄县| 普定县| 景洪市| 平乡县| 东宁县| 高邮市| 扎鲁特旗| 无锡市| 根河市| 南宫市| 丽江市| 会昌县| 钟山县| 岐山县| 台东市| 保亭| 天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