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第15課鋼鐵長城百萬大裁軍上世紀70年代,中國總兵力達到610萬左右,成為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1985年6月4日,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輕輕伸出的一根指頭震驚了世界—中國人民解放軍減員100萬。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鄧小平裁軍理由有兩個。首先是機構臃腫,每個軍區的領導班子“打麻將都得湊好幾桌”,官兵比例是1∶2.6。另一個理由是基于對國際形勢的判斷,短期內不會發生大的戰爭,“即使戰爭爆發,我們也要消腫”。1984年10月25日的一次會議上,鄧小平做了一個近90分鐘的講話。“從哪里講起呢,從這次國慶閱兵講起吧!這次閱兵是不錯的。”頓了片刻,他說:“但是有個缺陷,就是80歲的人來檢閱部隊,本身就是個缺陷。”鄧小平的講話觸及了對在座的人來說最敏感的問題,即軍隊高層領導老化問題。會上,鄧小平提出裁軍100萬。21cnjy.com到1985年6月,最終被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批準的方案就是撤銷武漢軍區、昆明軍區、福州軍區、烏魯木齊軍區4個大軍區。21·cn·jy·com事實證明,一次裁軍的陣痛,不但沒有削減反而提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斗力。各總部、各軍兵種、各大軍區和國防科工委機關及其直屬單位,撤并機構,人員精簡40%。將原來的11個軍區合并為7個大軍區,調整后的軍區,戰區范圍擴大,兵源充足,物質資源雄厚,戰役縱深加大,從而提高了大軍區的獨立作戰能力。較大幅度地調整各兵種的編成比例,加強了特種兵部隊。結合精簡整編,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調整配備了三總部、大軍區、軍兵種的領導班子。有人把這形象地比喻為既“消腫”,又“輸血”。調整后的三總部領導班子的人數比原來減少23.8%,大軍區領導班子的人數比原來減少一半。在平均年齡上,由原來的64.9歲下降到56.7歲,每個班子中都有40歲、50歲、60歲左右的干部,基本上形成了梯次結構年齡。知識結構也進一步改善,60%的干部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75%的干部經過院校培訓。www.21-cn-jy.com蔣道平擊落美國王牌飛行員上世紀那場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中國人的精氣神,也造就剛組建不久的中國空軍,這支羽翼未豐的雛鷹奇跡般成為令世界矚目的空中力量。最被津津樂道的莫過空戰擊落美空軍王牌飛行員的故事:一個是張積慧擊斃戴維斯,另一個是韓德彩擊落費席爾。在很長一段時間鮮為人知的是,空軍首席三料王牌飛行員約瑟夫?麥克康奈爾,也在這場戰爭中被一位年輕的中國空軍飛行員擊落。21教育網這位年輕人名叫蔣道平,1930年5月14日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1946年參加人民解放軍,先后參加了魯南、萊蕪、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戰役,1950年8月,正在浙江參加剿匪的蔣道平作為陸軍戰斗骨干被選送空軍航校學習飛行。參加抗美援朝時,蔣道平只飛過19個小時噴氣式飛機,甚至還沒來得及學習空中開炮,更沒進行過實彈打靶。而麥克康奈爾則是朝鮮空戰中一位大名鼎鼎人物,美國空軍第51聯隊16中隊有著1000多小時飛行經歷的“老鳥”,還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他總共擊落16架米格-15,是美國擊落米格飛機最高紀錄的保持者,成為朝鮮戰爭中美空軍首席三料王牌飛行員,還因此獲得杰出服務十字勛章和銀星勛章。2·1·c·n·j·y1953年4月12日7時35分,在參加飛行任務時,蔣道平忙于搜索敵情,沒注意到編隊其他飛機已經轉彎,導致自己落單。就在此時,他發現由30多架飛機組成的龐大敵機群迎面飛來。由于蔣道平和敵機機群不在同一高度,再加上當時處在薄云中,因而沒被敵機飛行員發現。蔣道平遠遠跟在敵機群后,等候機會出擊。蔣道平心里盤算著,敵機肯定不會一直往北飛,到達中朝邊境前必然要掉頭,到時候自己就切半徑截殺。果然,沒多久,敵機群最后兩架敵機開始轉彎。蔣道平一壓機頭,猛沖過去,等距離拉近后用瞄準光環套住敵僚機。當距離進入800米時,他狠狠地按下發射按鈕。狡猾的敵機嚇得趕緊做機動規避動作一溜煙逃走,蔣道平非但沒理他,還迅即用瞄準光環套住敵長機,距離600米時再次按下按鈕連續開炮,把這架F-86打得冒起黑煙。此時,航空時鐘指向7時55分,距離此次任務起飛僅20分鐘!敵長機中彈后歪歪斜斜飛向黃海,不久就看到飛行員跳傘,飛機墜入大海。蔣道平一個拉桿,升至萬米高空,安全返航。單槍匹馬面對三十多架敵機還敢發起攻擊,足以說明蔣道平的膽量;耐心尋找機會而不貿然猛沖猛打,則說明他有勇有謀。蔣道平擊落這架F-86,被當成一次簡單的戰績記載下來,出乎意料的是,那個飛行員竟是美空軍響當當的王牌——麥克康奈爾。【來源:21·世紀·教育·網】在此之前,中國空軍飛行員已擊落戴維斯和費席爾兩個美王牌飛行員。戴維斯被擊斃后飛機殘骸和身份牌被當地民眾發現并上交,費席爾被擊落后正好落在中國境內機場被當場活捉。而麥克康奈爾被擊落后,飛機掉到海里,跳傘后被美軍直升機救走,一時無從獲知其身份。直至48年后,這段塵封的歷史才的到官方的證實。21·世紀*教育網李漢首創空戰勝利中國空軍組建后,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第一次站在了戰爭的前沿。1950年12月4日,空軍正式給空一師下達作戰命令,確定28大隊進駐安東進行實戰鍛煉。12月21日,朱德總司令在劉亞樓司令員陪同下親臨遼陽機場為即將升空作戰的28大隊送行。看到敬愛的朱老總親自來為自己送行,飛行員們都十分激動,大隊長李漢代表參戰飛行員在朱總司令面前發言,他激動地走到講臺邊沖著臺下第一排飛行員們喊道:“有決心沒有?”“有!”聲音如排山倒海,朱總司令和劉司令員看著一個個英姿勃勃卻面帶稚氣的飛行員滿意地笑了。1951年1月29日,李漢首創了人民空軍擊落敵機的戰績。這天下午1點34分,志愿軍空軍雷達站發現一批美機在定州、安州上空活動,全面封鎖、襲擊安州東站和清川江大橋。空軍指揮部決定消滅這批敵機。命令剛剛下達,李漢大隊長就率領8架戰鷹,像8支利劍直射云天,向戰區沖去。李漢看著眼前的云海,這是他們入朝以來第三次出擊,前兩次均未擊落敵機,只是擊傷敵機一架,這次決不能讓敵機跑掉。戰鷹繼續向目標區飛去,耳機中傳來地面指揮員的指令:“101注意!敵機方向120度,距離80公里,高度6000米,注意搜索!”“101明白!”李漢一面大聲回答,一面思索著作戰方案…… “二中隊高度8000,一中隊高度7200,航向130度!”他執意把出擊航向選大了十度,為的是利用陽光,隱蔽接敵。兩個中隊,一前一后,保持著整齊的陣容向戰區疾進。高高低低的山峰,曲曲彎彎的河流,在機翼下一一閃過。6分鐘后,耳機里再一次響起了地面指揮員急切的聲音:“101注意!目標就在左前方!”頓時,8名飛行員的視神經一下子緊張起來,仔細巡視著機身周圍的每一個方位。“101!左前方發現敵機,高度比我們要低。”四號機孫悅昆興奮地叫了起來。 李漢定睛一看,果然在左下方出現了兩個蒼蠅似的黑點,2架……4架……8架……李漢清楚地看到了分作兩層的16架F—86殲擊機。這一次,李漢沒有忙于攻擊。幾乎在同時,美機也發現了我機,敵機迅速調轉方向迎著太陽飛去,企圖借著陽光掩護,甩掉我機。好狡猾的敵人!李漢決定將計就計,命令大隊繼續前進,把敵人讓到了我機群的右下方,以便尋找時機,打他個措手不及。“全隊注意,投掉副油箱!二中隊掩護,一中隊攻擊!”李漢見時機成熟,果斷地下達了攻擊命令。隨著攻擊命令的下達,4架戰鷹右轉120度,像4支銀箭朝著上層的8架敵機疾射而去。頓時,美國空中強盜慌了手腳,七零八落地慌忙扔掉副油箱,4架敵機掉轉機頭撲向我機。2-1-c-n-j-y敵機撲向李漢,李漢見敵機撲來,毫無懼色,一壓機頭,勇猛地迎了上去。這時,敵人另外4架飛機乘機溜到了李漢的后方,企圖偷襲。孫悅昆見李漢腹背受敵,立即率一中隊另外3架戰鷹撲了上去。李漢咬住了敵人的三號機,敵機見勢不妙,掉轉機身朝海上逃竄。李漢這時手握操縱桿,眼都瞪疼了,一推機頭,向敵機追去。敵機群發現三號機被我軍套住,立即蜂擁般地朝李漢撲來,妄圖把三號機解救出來。李漢不顧射向他的槍彈,一推油門,猛沖過去,把敵機穩穩地套進了瞄準光環。800米……600米……500米……李漢透過艙窗,已經看見了敵機飛行員緊張的神態,他猛推油門,朝敵機猛撲過去。400米……李漢猛地一按炮鈕,一下子打出了40多發炮彈,敵機一陣急劇顫動,拖著長長的黑煙,哀叫著一個跟頭栽進了大海。海面沖起幾十米的大水柱。敵指揮員惱羞成怒,命令8架敵機圍住李漢,一直在高空擔任掩護的副大隊長李憲剛,見此情景,立即帶領二中隊迎了上去,“咚咚咚”一頓重炮,打的敵人機群亂了方寸,倉皇向海上逃去。李漢率領機群追到了海上。波光粼粼,將敵機黑乎乎的影子映得十分清楚。這時,一架敵機在李漢前面正準備轉彎逃走,李漢一帶機頭,瞄準敵機尾巴就是一串炮彈直打得敵機“轟!”地一聲凌空爆炸了。平靜地海面頓時泛起了陣陣波浪。【來源:21cnj*y.co*m】 戰斗結束了,李漢率領戰友們駕駛戰鷹勝利凱旋,剛下飛機,就被鮮花和歡呼的人群淹沒了。此次空戰是年輕的人民空軍在抗美援朝作戰中首次擊落敵機,揭開了空戰之“迷”,打破了美國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為參戰的后續部隊提供了寶貴的作戰經驗。從此,朝鮮戰場上空不斷傳來戰勝美國空中強盜的捷報,從零起飛的人民空軍,很快把朝鮮半島的云端變成了英雄的天空。【出處:21教育名師】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故事錢學森,浙江杭州人,1911年12月生于上海。1934年畢業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錢學森于1935年赴美國留學,在美國一待就是20年。20年的時間可謂漫長,但錢學森他從來沒想過要在那里待一輩子。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1949年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徐徐升起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歸國之路卻并不是一條坦途。得知錢學森準備回國,美國當局用名譽、地位等挽留他,甚至還派特務監視他的一舉一動,軍方更是無理地吊銷了他參與機密研究工作的證件。美國海軍的一個高級將領金布爾說:“一個錢學森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我寧可把這個家伙槍斃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國去!”面對美方的蓄意阻撓,錢學森不僅沒有削弱回國的信心,反而更加堅定了報國的信念。在經過長達5年的努力和斗爭后,1955年10月18日,錢學森一家人終于回到闊別20年的祖國。從美國回國后,錢學森對接待他的人說:“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的,今天,我終于回來了!”回到祖國的錢學森開始了他一生中最為光輝的歷程。他迫不及待地投身到祖國的航空、國防建設之中,錢學森堅持一定要發展中國人自己的導彈、火箭,這一建議受到國家領導人重視。在國家政府的扶持下,錢學森隨后成立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版權所有:21教育】六十年代,中蘇關系迅速惡化,蘇聯將所有援華的科學家全部撤走,同時將支援中國的工業項目的合同全部撕毀。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錢學森和眾多學者一樣,吃粗干糧、睡帳篷,他們同甘共苦。雖然國外技術死死封鎖,但是錢學森的隊伍也能攻克重重難關,終于在1960年11月5日,中國發射了第一枚導彈。這個時間距離蘇聯撤走科學專家僅17天,當時在酒泉發射場的聶榮臻元帥十分激動,他說:“這是我國軍事裝備史上的轉折點!”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并在兩年之后的10月27日,完成了中國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對地導彈的發行試爆實驗和中國原子彈、導彈相結合的實踐,使我國的國防力量達到了世界尖端的位子,震驚了全世界。1965年,錢學森又向中國國務院提出了建設我國人造衛星的建議。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又步上了一個高臺階。21*cnjy*com錢學森的一生是輝煌的,作為愛國者,他花費了五年的時間沖破層層阻力回到中國;作為科學家,他在新中國一窮二白的條件下,為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中國制造的首架噴氣式戰機殲5殲擊機是用于在空中消滅敵機和其他飛航式空襲兵器的軍用飛機,又稱戰斗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曾廣泛稱為驅逐機。殲擊機的主要任務是與敵方殲擊機進行空戰,奪取制空權。其次是攔截敵方轟炸機、強擊機和巡航導彈,還可攜帶一定數量的對地攻擊武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殲擊機具有火力強、速度快、機動性好等特點,是航空兵空中作戰的主要機種,也可用于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為了國土防空和奪取戰區制空權,建國后我國開始自行研制和制造噴氣式殲擊機,我國制造的首架噴氣式殲擊機是殲5。www-2-1-cnjy-com1951年12月,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會議研究決定,要在3到5年的時間里試制成功蘇制雅克-18初級教練機,以及米格-15。后殲擊機項目改為試制更加先進的米格-17噴氣式殲擊機。1954年中國第一批飛機及其發動機試制成功,兩年以后,1956年9月8日,沈陽飛機廠試制成功中國第一種殲擊機殲-5噴氣式,即米格-17型,隨后獲批準批量生產。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成批生產噴氣殲擊機的國家之一。21*cnjy*com1956年7月19日清晨,中國制造的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殲5戰斗機在東北騰空而起,這架機身前部印有鮮紅的“中0101”字樣的銀白色殲擊機的試飛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掌握噴氣技術的國家之一。殲5戰斗機一亮相,就在東南沿海擊落美制戰機八架,其后更為中國的國土防空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