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13課 東漢的興衰王莽復古稱帝漢成帝的母親、皇太后王政君有八個弟兄。二弟王曼的次子叫王莽。有些大臣吹王莽好,漢成帝就封他為新都侯,后來又拜他為大司馬,讓他掌握朝廷大權。王莽用心搜羅天下人才,遠遠近近一些知名之士都來投奔他。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公元前7年,漢成帝死了,新君即位,就是漢哀帝。漢哀帝尊王政君為太皇太后。漢哀帝即位六年也死了,王莽就立了一個只有九歲的漢平帝,讓太皇太后王政君替他臨朝,國家大事全由王莽作主。21教育網王莽掌了大權,他手下的人又請太皇太后加封他為安漢公。王莽不肯接受封號和封地,還告了病假,躺在床上不肯起來。太皇太后又封王莽為太傅,尊為安漢公,加封兩萬八千戶。王莽接受了封號,把封地退還了。21cnjy.com公元2年,中原發生了旱災和蝗災,朝廷要糧要稅還是逼得很緊,全國又騷動起來了。為了緩和老百姓對朝廷和官吏的憤恨,王莽向太皇太后建議節約糧食和布帛。王莽自己一家先吃起素來,還拿出一百萬錢,三十頃地,當作救濟災民的費用。他一帶頭,有些貴族、大臣也只好拿出一些土地和房子來。這么一來,王莽的名聲更大了。www.21-cn-jy.com第二年,漢平帝才十二歲,王莽就請太皇太后給漢平帝定親。太皇太后選定了王莽的女兒,準備明年給漢平帝完婚。王莽推讓一番后,就同意了。王莽掌握了大權,怕漢平帝的母親一家也參與朝政,就封漢平帝的母親衛姬為中山王后,叫她留在中山,不準到京都里來。過了年,十三歲的漢平帝成了親,把王莽的女兒立為皇后,王莽做了國丈。太皇太后要把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土地二萬五千六百頃賞給他,可是王莽又推辭了。王莽派王惲(yùn)等八個心腹大臣分頭到各地到處宣揚王莽不肯接受新野土地這件事情。中小地主和農民恨透了兼并土地的豪強,一聽到王莽連土地都不要,說他真是個好人。這時,泉陵侯劉慶上書給太皇太后,說:“應恢復周朝周公輔佐周成王的古例,請安漢公執行天子的職權。”21·cn·jy·com王莽就“復古”做了漢平帝的代理人。王莽派出去觀察風土人情的八個人回來了,寫了各種各樣歌頌王莽的歌謠,朝廷大臣、各地官員、平民百姓請求給王莽加封的有四十八萬多人。www-2-1-cnjy-com王莽的威望越來越高,漢平帝越發覺得王莽可怕、可恨,在背地里說些抱怨的話。王莽聽到后冒火了。一天,大臣們歡聚一堂,給漢平帝上壽。王莽親自獻上一杯毒酒,漢平帝接過來喝了,第二天就患了重病,沒幾天就死了。王莽還裝模作樣哭了一場。漢平帝死的時候才十四歲,沒有兒子,可是漢宣帝曾孫很多,王莽不選年齡大的,偏偏挑選了漢宣帝的一個玄孫(曾孫的兒子)才兩歲的劉嬰,立為皇太子,又叫孺子嬰。王莽的女兒為皇太后。漢高祖打下來的劉家的天下眼看著要落在王莽手里了。安眾侯劉崇起來反對。他的心腹張紹幫著他召集了一百多個部下,冒冒失失地進攻有幾千名士兵守著的宛城。一交戰,劉崇的兵馬就垮了,劉崇和張紹死在亂軍之中。劉崇的伯父和張紹的叔伯兄弟恐怕王莽追究,自動到長安請罪。王莽為了安定人心,把他們都免了罪。大臣們又向太皇太后建議,給安漢公的權還要大。太皇太后王政君就下了詔書,稱王莽為“假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2-1-c-n-j-y但第二年秋天,東郡太守翟(zhái)義又起兵了。他約會了皇族里的一些人,立劉信為天子,自稱“大司馬柱天大將軍”,號召天下說:“王莽毒死漢平帝,要奪劉家的天下。現在已經有了天子了,大家應當起來去征伐王莽。”劉信、翟義他們到了山陽郡(治所在今山東金鄉西北)已經有了十幾萬人馬了。21*cnjy*com警報到了長安,王莽抱著三歲的孺子嬰,日日夜夜在廟里祈禱,通告天下,說他只是代行職權,這個職權是要還給孺子嬰的。可是,王莽覺得假皇帝管不了天下,還不如做個真皇帝吧。這時就有一批人,紛紛假托天帝的命令,說“王莽是真命天子”,“漢高祖讓位給王莽”的銅箱也在高帝廟里發現了。【來源:21cnj*y.co*m】王莽這會兒不再推讓了。公元9年正月,王莽把漢朝改為新朝,自己稱為“新皇帝”,廢孺子嬰為定安公。西漢從漢高祖到漢平帝一共十二個皇帝,二百一十四年的天下到這兒就亡了。【出處:21教育名師】綠林赤眉起義王莽做了皇帝,一心要恢復古代的制度,把天下的田地改為“王田”,不準私人買賣,叫富戶把多余的田交給無田人去種,引起了豪門、地主、貴族的反對。農民受著沉重的剝削,沒有農具,沒有牲口,怎能把“王田”種好呢?結果,農業生產還不如以前。王莽只好又下一道命令:王田又可以買賣了,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弄得威信掃地人心不安。他又拉了三十萬人馬去打匈奴,為了打仗,就向老百姓征軍糧、征牲口。誰要是慢一步,就處死刑或沒收為官奴。【版權所有:21教育】老百姓鬧得沒法活,就起來反抗。西北邊境靠近匈奴一帶的百姓,捐稅和官差負擔特別重,他們首先起義了。公元17年,荊州(今湖北、湖南一帶)鬧饑荒,野菜都挖光了。新市(今湖北京山東北)有個叫王匡的,另一個叫王鳳的人,帶領好幾百農民起義,搶了官倉的糧食,占領綠林山(今湖北大洪山)。沒幾個月工夫,起義軍就有了七八千人。后人就稱他們為綠林好漢。消息到了長安,左將軍公孫祿對王莽說:“大臣當中有不少人亂劃田地,叫農民沒法耕種;不顧老百姓,加重捐稅。百姓造反,罪在官吏。只要懲辦貪官,向天下賠不是,國內就能夠安定下來。”他還要求把進攻匈奴的軍隊應當趕快撤回來,跟匈奴講和。王莽一聽,叫衛士們把公孫祿轟了出去,接著下令剿滅綠林。荊州的長官馬止召集了兩萬官兵,奔綠林而來。綠林軍跟官兵交火拼殺,越打越精神。官兵連爬帶滾,四散逃跑,死傷好幾千人。王匡、王鳳趁著機會,攻進竟陵(今湖北潛江西北)、安陸(今湖北安陸北)兩個城,打開監獄,放出囚犯;打開糧倉,把糧食分給貧民,余下的大部分都搬上了綠林山。起義軍猛增到五萬多人。想不到公元22年,綠林山發生了疫病,五萬人死了快一半。活著的人只好分成幾路離開綠林山,一路占領了南陽,一路占領了南郡(在今湖北荊州北),一路占領了平林(今湖北隨州東北)。2·1·c·n·j·y就在南方的綠林軍打擊官軍時,東方的瑯邪郡海曲縣(今山東日照西)有個公差呂育,沒依著縣官的命令去打交不出捐稅的窮哥兒們,縣令把他殺了。呂育的媽媽怒火中燒,約了一百多個窮苦農民殺了狗官。窮哥兒們跟著呂媽媽來到黃海一個小島上,瞅機會上岸打官府,砸監獄,開糧倉,名聲越來越大。沒多少日子,跟著呂媽媽的隊伍就有一萬多人。公元18年,莒(jǔ)縣又出現了首領名叫樊崇的一支農民起義軍。他們以泰山為根據地,打擊官府,也有一萬多人。后來,呂媽媽病死,手下的一萬多人都上了泰山。公元21年,王莽派大將景尚帶兵去圍剿,叫起義軍給殺了。王莽眼睛往上一翻,差點兒背過氣去。他跟太師王匡謀劃,集中兵馬,先打一頭,派太師親自出馬,率領十萬大軍去圍剿樊崇軍。樊崇他們聽到了風聲,怕打起仗來自己人不認識自己人,就叫起義的農民都在眉毛上涂上紅顏色作為記號。這支起義軍就得了個外號,叫“赤眉”。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赤眉軍立了兩條公約:第一條,殺害老百姓的定死罪;第二條,打傷老百姓的受責打。老百姓都歡迎他們。官兵來了,赤眉軍拼著命猛攻。樊崇是個大力士,槍頭“出出出”地對著太師王匡直扎。王匡拉轉馬頭就往回逃,大腿被扎了一槍,跑了。他的副手、將軍廉丹死在亂軍之中。十萬官兵,逃了太師,死了大將,亂哄哄地散了一大半,有一部分投降了,赤眉軍的人數一下子增加到十多萬人。21*cnjy*com王匡、王鳳領導綠林軍艱苦奮斗,直接推翻了王莽的復古反動政權,沉重地打擊了豪強地主的腐朽勢力,使大批奴隸、農民得到解放,緩和了土地高度集中和大批農民淪為奴隸的社會矛盾,為歷史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是,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王匡、王鳳對于混進革命隊伍內部的地主階級野心家的斗爭不夠堅決,不夠得力,使劉玄、劉秀等人得以私篡權,達到他們利用農民戰爭作為改朝換代的工具的目的,這個歷史教訓應當引以為鑒。劉秀重振漢王朝王莽的主力已經給消滅了,主要的地盤只剩下長安和洛陽兩個大城。弘農(在今河南)郡長官王憲干脆投降了漢軍,不少豪強大族也跟著王憲去打長安。他們在城里城外到處放火。王莽穿著禮服,拿著一把短刀,坐在前殿,死守著六十萬斤黃金和別的珍寶。第二天,火燒到前殿來了。大臣們扶著王莽躲到太液池里的漸臺。太陽下山時,起義軍打進了漸臺,把王莽殺了。王憲找到了玉璽,穿上王莽穿過的龍袍,戴上王莽戴過的冠冕,做起皇帝來了。【來源:21·世紀·教育·網】劉玄派來的人收了玉璽,把王憲拿來辦罪。劉玄最不放心的是劉秀。他先想個法子叫他帶人到洛陽去修宮殿,以備遷都;后來又支使他以大司馬的身份代表劉玄去安撫河北的各路人馬。劉秀到了河北,那里的算命先生王郎自封皇帝,被劉秀滅了。劉秀在河北吃了很多苦,有時連一口飯都吃不上。他聯合反王郎的武裝,又打敗了另一支銅馬起義軍,把自己的軍隊擴充到幾十萬人。這時,全國各地起義軍和豪強武裝自封皇帝的不少。其中,最主要的皇帝有:漢軍的劉玄;赤眉軍的領袖樊崇立漢宗室的一個十五歲的放牛娃劉盆子為帝;還有在成都的公孫述。劉秀有兩個心腹;一個叫馮異,原是王莽手下的一名將軍,后歸附了劉秀,他在行軍休息時總是一個人坐在大樹下,所以人稱“大樹將軍”;另一個是劉秀念太學時的同學鄧禹。這兩個人都叫劉秀自立為皇帝,統一天下。于是,公元25年,三十一歲的劉秀登基了,就是東漢的漢光武皇帝。漢光武派“大樹將軍”馮異去打洛陽的漢軍;另分三萬人馬給鄧禹去打赤眉軍。可是鄧禹帶了三萬人馬卻不去打長安。他先打上郡等三個郡,去弄牲口、糧草;讓長安的劉玄和赤眉火拼后,再去消滅這兩支起義軍。劉秀平定了燕、趙就回過頭來攻打洛陽。他打了幾個月也沒有攻下。這時,赤眉軍打著漢天子劉盆子的旗號,來征伐劉玄,打進了長安城。劉玄帶著妻子和宮女們從北門逃出去了。赤眉軍傳令劉玄趕快投降。劉玄只得向劉盆子奉上了玉璽,劉盆子封他為長沙王。劉玄完蛋后,劉秀就勸降了洛陽的漢軍。從此,他就把洛陽作為京都(洛陽在長安東邊,所以后漢也叫東漢)。21·世紀*教育網赤眉軍在長安城里把糧食吃光了。樊崇只得帶著幾十萬大軍向西流亡,不料碰到了暴風雪,凍死了不少人馬。萬不得已,他再折回長安時,鄧禹的兵馬已經進了長安。鄧禹立刻發兵去攻打,想不到打了個敗仗,連長安也丟了。漢光武帝劉秀連忙派馮異帶著一隊兵馬去代替鄧禹,并囑咐馮異說:“長安一帶老百姓已經窮到了極點,將軍這次去征伐,要是赤眉肯投降,就讓士兵都回家去種地,最要緊的是安定人心,不要隨便殺人。”馮異帶著軍隊去了。漢光武帝又給鄧禹下詔書說:“千萬別死拼。赤眉沒有糧食,一定會到東邊來的。你趕快回來。”馮異到了長安,把人馬埋伏好,就向赤眉軍下戰書。赤眉軍一上陣就中了埋伏,拼死拼活打了一天,死傷了一大半。馮異讓一些士兵也在眉毛上涂上紅顏色,打扮成赤眉的士兵,混進赤眉的隊伍。赤眉軍正進退兩難,馮異叫將士們大叫大喊:“趕快投降!投降不殺!”赤眉軍一下子軍心大亂,被解除了武裝。剩下的十幾萬赤眉軍由樊崇帶著,向東開走了。漢光武帝率領大軍布置好埋伏,等赤眉軍一過來,就把他們團團圍住。樊崇沒法走脫,派人向漢光武帝求和。漢光武帝下令讓他們投降,樊崇就帶著劉盆子去見漢光武帝,乖乖投降了。漢光武帝吩咐趕緊做飯、做菜,讓十多萬赤眉兵吃一頓好的。接著,漢光武帝把樊崇他們帶到了洛陽,送他們田地房屋,給他們官做。但沒到幾個月工夫,就拿謀反的罪名把他們殺了。推翻新朝的綠林、赤眉這兩支最大的農民起義軍,到這時候,都給漢光武帝消滅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