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9課秦統一中國秦始皇陵墓謎案巨大陵寢神秘莫測 公元前259年中國農歷正月,一個長相并不特殊的男嬰在趙國邯鄲降生了。他,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國的創立者秦始皇。在西方人眼里他是中國的拿破侖。他十三歲就繼承了秦國國君的王位,二十二歲在故都雍城舉行了成人加冕儀式,從此正式登基“親理朝政”,開始了他一生轟轟烈烈的政治生涯。他,三十九歲出兵擊敗了山東六國最后一個諸侯國,俘虜了齊王建,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歷史大業。接著他又不失時機地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統一的法令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政權。他五十歲病死在出巡途中“沙丘平臺”(今河北巨鹿縣境),結束了短暫的一生。21教育網 家喻戶嘵的秦始皇,因完成統一大業而名垂千古,因實施暴政遭千古罵名。秦王朝只存在了十五年,他的萬世皇帝夢也就破滅了,可皇帝制度、皇帝意識影響了中國幾千年。不僅始皇帝的身世、生平、功過引人注目,連座落在驪山腳下的始皇陵也因眾多未解謎團而倍受關注。21cnjy.com 千百年來圍繞著秦陵地宮引發了許多神奇的傳說故事。《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曾以三十萬人盜掘秦陵。在挖掘過程中,突然一只金雁從墓中飛出,這只神奇的飛雁一直朝南飛去。斗轉星移過了幾百年,三國時期,寶鼎元年,有人送只金雁給名曰張善的官吏,他立即從金雁上的文字判斷此物出自始皇陵……這類神奇的傳說更是給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www.21-cn-jy.com 坐落在驪山腳下的那座小山包就是秦始皇的墳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宮。封土北側有寢殿禮儀建筑群、飼官建筑群,封土外有兩道長10千米的內外城垣,封土周圍及東、西、南、北側分布著數百座地下陪葬坑,秦始皇陵園封土、地宮、內外城垣形制及其禮儀建筑和布局都不同于先秦任何一座國君陵園。這座帝陵陵寢規?;趾辍⒃O計奇特,其陵園工程之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第一位記錄秦始皇陵的是史學大師司馬遷。他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留下160個字的記錄?!妒酚洝酚涊d始皇陵“墳高五十余丈?!币援敃r的尺值折算其高度在115米左右。1961年當地文管本測量的高度為43米。筆者1982年在8383部隊工程兵戰士的協助下,對陵墓封土再次進行了測量,測得結果是墳高55.05米。后來航空測量的海拔高度也與之相近??梢妰汕в嗄陙淼乃亮魇В馔粮叨缺仍瓉硐陆盗硕种欢唷7馔恋走厼殚L方形。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占地面積近25萬平方米。2·1·c·n·j·y 陵園工程的修建伴隨著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當他13歲剛剛登上秦王寶座時,陵園工程也隨之開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創。早在戰國時期諸候國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風。如趙肅侯“十五年起壽陵”(《史記·趙世家》)。還有平山縣中山國王陵墓也是生前營造的。秦始皇只不過是把國君生前造陵的時間提前到即位初期。陵園工程的修建直至秦始皇臨死時還未竣工。二世皇帝繼位,接著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縱觀陵園工程,前后可分為三個施工階段。自秦王即位開始到統一全國的26年為陵園工程的初期階段。這一階段先后展開了陵園工程的設計和主體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園的規模和基本格局。從統一全國到秦始皇三十五年,這9年當為陵園工程的大規模修建時期?!妒酚洝酚涊d:“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余萬。”經過數10萬人9年多大規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園主體工程。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歷時3年多是工程的最后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從事陵園的收尾工程與覆土工作。盡管陵墓工程歷時三十七八年之久,整個工程最后仍然沒有竣工。當年爆發了一次波瀾壯闊的農民大起義。起義軍領袖陳勝、吳廣的部下周文率兵打到了距陵園不足數千米的戲水附近(今臨潼縣新豐鎮附近)。面臨大軍壓境、威逼咸陽之勢,秦二世這位未經風雨考驗的新皇帝驚惶失措,情急之下召來群臣商討對策,他一副喪魂落魄的樣子,向群臣發出了“為之奈何”的哀求。一陣沉寂之后,少府令章邯建議:“盜已至,眾疆,今發兵近縣不及矣,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斌@魂未定的二世皇帝當即迎合,拍板決定由章邯直接率領修陵大軍回擊周文起義軍。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園工程不得不中止。【來源:21·世紀·教育·網】 秦陵工程設計者不僅精心選擇了一處風水寶地,對陵園總體布局的設計更是頗具匠心。 秦始皇陵園以高大的封冢為中心,封冢外有兩道回字形夯土城垣,外城垣四面各置一門。東門位于封土正中的東西軸線上,門闕規模最大。內城除北墻開兩門外,其余三面各開一門。尤其內城南門的闕門遺址至今仍屹立于封冢之南,蔚為壯觀。21·世紀*教育網 幾千年過去了,秦陵那座高大如山的封冢仍然屹立于驪山腳下,當年那長達10千米的內外夯土城垣早已殘缺不全?,F在能看到的只有內城西墻殘存的一段城墻。那一座座宏偉的地面建筑早在兩千多年前就遭到項羽的焚燒,在殘存的廢墟上,考古工作者發現了陵寢建筑群遺址,規模宏大,集中分布于封土北側、內城西半部。在封土西北的內外城垣之間還發現一處地面建筑群。據清理的三組房屋建筑基址來看似為飼官建筑。飼官建筑遺址的南北兩側還有幾組尚未發掘的地面建筑,其規模也相當可觀。21·cn·jy·com 20世紀60年代之前,所有關于秦始皇陵的推測只能停留在文獻記載與傳聞的基礎上。1974年3月29日,當下河大隊西楊村生產隊的幾位農民一镢頭驚醒了沉睡的兵馬俑之時,它們立刻震驚了世界。這一驚人的發現,也撩起了秦陵神秘面紗的一角。 當年無論是打井的農民還是參與勘探試掘的考古人員誰也想不到兵馬俑坑會有那么大的規模。當一號俑坑全面勘探試掘不久,又在一號坑北側20米處發現二號兵馬俑坑、三號兵馬俑坑和一座甲字形大墓。單就兵馬俑陪葬坑而言,它占地達20,000多平方米,有真人真馬相仿的陶俑馬8,000余件,青銅兵器數十萬件。這件規模宏大的陪葬坑不僅在中國,甚至在世界陵寢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www-2-1-cnjy-com 此后20余年來秦始皇陵園考古發現接連不斷,陵園東側發現了百余座馬廄陪葬坑,17座陪葬墓。陵園西側發現了31座珍禽異獸陪葬坑,一座曲尺形馬廄陪葬坑和61座小型墓坑。10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木車馬則位于地宮之西,原封土之下。近年來又在始皇陵北發現了一座較大的動物陪葬坑,在東內外城垣之間發現了鎧甲坑、百戲俑坑……陵園地上地下精心設計、安置的這一切不正是一個理想的地下王國嗎?秦始皇筑長城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王朝。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廢分封、建郡縣,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的改革。秦始皇還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御匈奴、筑長城了。 秦統一后,對秦統治形成威脅的主要是北方的匈奴。北方的匈奴趁著燕、趙衰落的時候,一步步地往南侵略,連河南大片的土地也給奪去了。以前各國的長城,是各國為了自己的防御,各自在本國形勢險要的地方修筑起來的。齊、楚、魏、燕、趙和中山等國都興筑了長城。為了加強北方的防御,秦始皇又征伐了幾十萬民夫把原來燕國、趙國和秦國北邊的長城連起來,又造了不少新的城墻,從臨洮到遼東筑成一道萬里長城。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北伐匈奴,把河套地區收回來,編成四十四個縣,把內地的囚犯大批地送到那邊去開荒。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完成統一后修筑的長城,只是將秦和原趙、燕共三國建造在北邊的長城連貫成一條。今天的六千三百公里長的長城,是經過漢朝以后歷代修筑過的?!?br/>《史記·蒙恬列轉》載:“秦已并天廣,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于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于外十余年?!? 根據歷史記載及近些年來的考古發現,秦始皇所筑長城,基本上是在燕北長城,趙武靈王所筑趙北長城及秦昭王所筑長城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的修復,并將原來燕、趙、秦長城不相連接的空隙之地補筑上城墻,使起臨洮至遼東的整個長城防線聯貫為一。 秦始皇長城大致為:西起于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向北至臨洮縣,由臨洮縣經定西縣南境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由固原向東北方向經甘肅省環縣,陜西省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后折向北至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黃河以北的長城則由陰山山脈西段的狼山,向東直插大青山北麓,繼續向東經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縣境。由尚義向東北經河北省張北、圍場諸縣,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向東南,終止于朝鮮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處。秦始皇在大修長城的同時,下令將戰國時期各諸侯用以割據自衛所筑的長城全部拆毀。 自春秋戰國以來,各諸侯國都修筑過長城,但其長度少則數百里,多亦不過二、三千里,只有秦始皇是所筑長城逾萬里之上,自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2-1-c-n-j-y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