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歷史故事新講】第4課 洋務運動 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歷史故事新講】第4課 洋務運動 素材

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
第4課 洋務運動
李鴻章小故事
李鴻章(1823-1901),本名章桐,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作為淮軍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
李鴻章是很有才氣的,可堪大用,但李鴻章毛病也是蠻多的,他是優點杰出、缺點突出的那類人才。李鴻章的缺點是,有一股傲氣,還有一股不叫流氓氣,最少也算是流里流氣之氣。這氣李鴻章一直攜帶著的,比如他對下屬,不太尊重,每提升一人,先要將這人訓一頓,說的話很難聽,辱罵不斷。提你一把,踢你一腳,關懷人卻以侮辱人的方式進行。
李鴻章曾在曾國藩手下當幕僚,沒幾天,自以為技已精、學已成,師傅那點學問全學到了手,便要謝本師了,自己當老板去。李鴻章離開湘軍,另組淮軍,卻是屢戰屢敗,一點建樹也無,反是把自己那點力量耗光了,無奈要回到師傅身邊來回爐,一個多月里,李鴻章屢屢求見,曾國藩屢屢拒之,李求多少次,曾就拒多少次。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曾國藩拒絕次數,自然比李鴻章的求見次數要少一次,不然,歷史上也就沒有曾李師徒佳話,李鴻章也難成操盤手,掌握歷史走向了。曾國藩拒絕李鴻章,并不是耍領導脾氣,拉架子,而是在琢玉。玉不琢不成器,李鴻章的傲氣不打壓打壓,修理修理,那還能成大器?
李鴻章這點流氣去當名士,很合適,越流氣越像名士,名士素來要靠流氣來撐起,但要來從政,卻是致命的。流氓去流氓政府,或許可行,只有流氓政府才容得下流氓啊!曾國藩卻不能容許流氣存在。曾國藩工作很認真,生活也很嚴肅,他有個八字訣——“早、掃、考、寶、書、蔬、魚、豬”,其中這個早,就是早起、早飯,每天都定時吃早飯。嚴格的作息時間,哪是懶散如李鴻章者受得了的?李鴻章愛懶睡,天天睡到太陽照屁股,還舍不得起床。曾國藩開早飯了,李鴻章還只管呼呼大睡。曾國藩打發人去喊了幾次:“李鴻章,曾師傅喊你快去吃早飯。”李鴻章應了聲好,翻轉身,又睡回籠覺去了。曾國藩在那等,不動筷子,等啊等,等了很久,李鴻章姍姍來遲。這頓飯,曾國藩不吃了,他把筷子一拍桌上,慢騰騰說了一句:“少荃,此間唯一誠字。”臉也來,相也來,語雖輕,落意重。讓李鴻章知道:從政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名士聚餐,不是混混間耍流氓。21教育網
李鴻章從吃飯一事感受到了做人要嚴謹,更感受到了作風的威嚴。只是他這流氣不是一下子能改掉的。李鴻章后來權柄在握,依然殘存著流氣,列強環伺,李鴻章主持外交,曾經去問計于曾國藩。師傅先問徒弟:“外交乃國之大事,你準備使甚手法?”李鴻章答道:“門生也沒有打什么主意。我想,與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此倭要咱中華一塊土,我先應著好好好;彼熊要咱中華開放一口港,我先應著要得要得,然后呢,我找個借口,翻過來。”曾國藩聽了,臉若冰霜,對李鴻章說:“少荃,你把國家信譽透支了,那以后哪國還信任你?依我看來,還是用一個誠字,誠能動物,我想洋人亦同此人情。圣人言忠信可行于蠻貊,這斷不會有錯的。現在既沒有實在力量,盡你如何虛強造作,他是看得明明白白,都是不中用的。不如老老實實,推誠相見,與他平情說理;雖不能占到便宜,也或不至過于吃虧。無論如何,我的信用身份,總是站得住的。腳踏實地,蹉跌亦不至過遠,想來比痞子腔總靠得住一點。”21cnjy.com
曾國藩把李鴻章當可造之才,卻也是嚴格要求。并不因為李鴻章是其得意門生,是其心腹,而放任他,而包庇他。也因此,李鴻章終成大器。成大器了,悟出了師傅一片苦心,曾國藩逝世后,李鴻章寫過一副挽聯:“師事近三十年,薪盡火傳,筑室忝為門生長;威名震九萬里,內安外攘,曠世難逢天下才。”曾國藩與李鴻章相交,一直以嚴師面目出現,李鴻章不反感,反感激:“在營中時,我老師總要等我輩大家同時吃飯;飯罷后,即圍坐談論,證經論史,娓娓不倦,都是于學問經濟有益實用的話。吃一頓飯,勝過上一回課。”
孫中山與洋務運動
中國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當他于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夕的1894年6月北上,提出《上李鴻章書》時,年方28歲,其政治思想正在由改良向革命演變。他在上書中,對洋務運動贊賞與批評同時并舉,最后并賦予殷切期望。他贊賞洋務派敢于沖破“成例”的束縛和“群議”的阻撓,倡導洋務運動,“勵精圖治” “勤求政理”,“育才則有同文、方言各館,水師、武備諸學堂;裕財源則辟煤金之礦,立紡織制造之局;興商務則招商輪船、開平鐵路,已先后輝映”;“快艦、飛車、電郵、火械,昔日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今亦已有之”。由于自己看到“國家奮籌富強之術,月異日新,不遺余力,骎骎乎將與歐洲并駕矣”,因而“逖聽歡呼,聞風鼓舞”。在這里,孫中山所說的,應該不是一般的阿諛奉迎之詞,而是反映了當時一個愛國青年對洋務新政的看法。他批評洋務運動“仿效西法”,雖取得顯著成就,但終因“舍本圖末”,“徒襲人之皮毛,而未顧己之命脈”,所以“猶不能與歐洲頡頏”。他明確提出:“竊嘗深維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于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我國家欲恢擴宏圖,勤求遠略,仿行西法,以籌自強,而不急于此者,徒維堅船利炮之是務,是舍本而圖末也。”他提出以上四大改革綱領,意在拓展洋務領域,推進洋務運動,認為“今年以來,一切新政次第施行,雖所謂四大之綱不能齊舉,然而為之以漸,其發軔于斯乎?”對洋務運動期望之殷切,溢于言表。21·cn·jy·com
左宗棠棋逢對手
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歡下棋,而且棋藝高超很少碰到對手。
左宗棠在西征新疆途中,有一次微服出巡,在蘭州街上看到一個擺棋陣的老人,其招牌上醒目地寫著幾個大字:天下第一棋手,他覺得老人實在是過于狂妄,于是立刻上前挑戰。
沒有想到,老人不堪一擊連連敗北,原來只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
左宗棠春風得意,命老人趕緊把那塊招牌砸了,不得再夜郎自大丟人現眼了!
光陰似箭,當左宗棠從新疆平亂回來的時候,看到老人依然如故,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照舊懸在那里,心里很不高興,決心狠狠地教訓教訓不自量力的老頭子!
左宗棠又跑去和老人下棋,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這次自己竟被殺得落花流水,三戰三敗,難有招架之力。
他不服,第二天又去再戰,然而敗得更慘。
他很無奈,驚訝地問老人:“為什么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你的棋藝竟能進步如此地快?”
老人微笑著回答:大人雖是微服出巡,但我已得知你是左公,而且即將出征,所以存心讓你贏,讓你信心百倍地去建立大功,如今你已凱旋歸來,我便無所顧忌,也就不必過于謙讓了。www.21-cn-jy.com
真是山外青山樓外樓,能人后面有能人,左宗棠聽后,心服口服深感慚愧。
左宗棠抬棺出征
收復天山南北兩路后,只剩下伊犁仍被俄國占據。俄國原本聲稱“代清朝占領伊犁”,一旦清軍收復北疆就立即歸還。但在西征軍平定南疆后,俄國仍拒絕交還伊犁。1878年10月,清政府派吏部侍郎崇厚為全權大使,赴俄國交涉,索還伊犁。?2·1·c·n·j·y
盡管左宗棠對清政府靠外交談判索還伊犁有些看法,但也無力改變朝廷的主意。崇厚是個膽小平庸的人,在俄國的恐嚇下,他竟然擅自和俄國簽訂了《里瓦幾亞條約》。按照條約,俄國雖然交還伊犁,但割去霍爾果斯河以西、特克斯河流域等戰略要地,使得伊犁以西、以南險要盡失。?www-2-1-cnjy-com
消息傳來,全國嘩然,紛紛要求處斬崇厚,廢除條約。西北前線的將士們群情激奮,劉錦棠認為:“非決戰陣,別無善策。”左宗棠在奏章中憤怒地說:“武事不竟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由于左宗棠和前線將士的決心,也因為全國上下的堅決反對,朝廷在崇厚回國后,將他交刑部治罪,定為“斬監候”。1880年2月,清廷派曾國藩的兒子、駐英法大使曾紀澤前往俄國重新訂約,同時命左宗棠統籌新疆南北的戰守事宜。左宗棠調兵遣將,定下了兵分三路,武力收復伊犁的策略。?2-1-c-n-j-y
?此時,左宗棠已是68歲高齡,經略西北已經10多年。雖然他精力旺盛,但多年戎馬,身體畢竟不堪重負。由于水土不服,他全身長滿風濕疹子,奇癢不止,夜里難以入睡。左宗棠本來就有咳血的毛病,在西北越來越重,有時候早上起床時,吐血不止。他甚至擔心自己的身體出不了玉門關。但他很明白,要索回伊犁,自己必須出關遠征。一旦談判破裂,和俄國的戰事恐怕一兩年內難以結束,自己即便出了玉門關,能否活著回來就不好說了。?
1880年5月26日,左宗棠率領親兵1000余人離開了肅州大本營,向新疆哈密進發。抱病出征的左宗棠命人抬了一口空棺材,跟在自己身后,表明戰死疆場的決心。這位年近古稀的老將為收復國土抬棺出征的壯舉,不但極大地激勵了將士們的士氣,更令無數后人感動落淚。?21*cnjy*com
3天后,左宗棠到達玉門關。他不僅不覺得寒苦,反而興致很高地說,自己雖然比不了年輕人,但這次為國效命,“孤憤填膺,誠不知老之將至!”?【出處:21教育名師】
與此同時,曾紀澤也抵達圣彼得堡,開始與俄國談判。俄國在談判中雖然蠻橫無理,幾次恐嚇曾紀澤要開戰。但是得知清軍在前線調動頻繁,左宗棠又抬著棺材到了新疆,俄國也不敢貿然動武,伊犁前線一時處于相持狀態。?【版權所有:21教育】
然而左宗棠沒有想到的是,正當自己決意一戰時,朝廷卻動搖了。俄國在中國西北和東北增兵,使得清政府慌了手腳。加上李鴻章請來英國人游說,清政府連忙召開緊急會議,商討伊犁問題。當時,力主收復新疆的文祥去世,李鴻章的意見占了上風,同時英、法、美等西方國家又對清政府嚴懲崇厚一事提出抗議,清政府動搖了。?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1880年8月,朝廷的詔書送到了左宗棠手中,調他赴京任職。而當時,左宗棠掌握的情報顯示,俄國前一年遇到災荒,又剛剛結束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戰爭,國內很困難,不可能全力對付中國,增兵只是虛張聲勢。左宗棠氣憤至極,因為收復伊犁的理想可謂功虧一簣!但他又無可奈何,在給兒子的信里,他感嘆說,朝廷里的人不了解情況,卻混淆國事,“為之奈何”。?
雖然不能不走,但左宗棠推薦劉錦棠督辦新疆軍務,堅持以武力作為談判的后盾,“先之以議論,決之以戰陣”。左宗棠即使回京,也把不明就里的俄國人嚇出了一身冷汗。在得知清政府召左宗棠回京后,俄國代理外交大臣格爾斯急忙找到曾紀澤,問道:“聽說左宗棠現已進京,可能會挑起全面戰爭,是不是這樣?”曾紀澤模棱兩可地表示,自己還不知道這個消息。格爾斯趕緊說:“中俄兩國要是為小事打起來,實在不合情理。”?
1881年2月24日,以左宗棠在新疆的布防為后盾,經過曾紀澤據理力爭,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中俄伊犁條約》。這一條約雖然依舊是不平等條約,但相比崇厚所簽的條約,中國爭取回部分主權和領土。曾紀澤與俄國簽約的當天,左宗棠正好抵達北京。雖然左宗棠全復疆土的愿望沒有實現,但他確實為收回伊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左宗棠收復新疆
同治四年(1865年),清朝經過鴉片戰爭已病入膏肓,氣息奄奄,“日之將夕,悲風驟起”。軍隊腐敗,災害頻發,貪官橫行,民變四起。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中亞浩罕汗國(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軍事頭目阿古柏在英國支持下,率兵侵入南疆,建立“哲德莎爾”偽政權,進而占領天山南北廣大地區,實行殖民統治。清政府忙于鎮壓內地人民起義,無暇西顧。1871年,俄國又乘機出兵占領時為新疆軍政中心的伊犁地區,加緊與英國爭奪中國西北邊陲。至此,清王朝已徹底喪失了對新疆的管轄權,實際上,大清王朝的版圖上已經喪失了160萬平方公里土地。與此同時,中國東南、西南和南部邊疆也面臨列強侵略威脅,邊疆危機日益嚴重。21*cnjy*com
當此國家垂危之際,朝廷出現了兩個聲音:“塞防”和“海防”。以直隸總督李鴻章為首的“海防”派主張放棄新疆,專心眼前的“海防”, 堅決反對出兵收復新疆,李鴻章認為,新疆就是失去了,于朝廷也沒有什么大的損失,就算是收回新疆了,也不過是多了幾千里的無用不毛之地,反而增加了朝廷的負擔。以陜甘總督左宗棠為主的“塞防”派則高瞻遠矚,則主張收復新疆,以從根本上鞏固整體國防,徹底恢復國家元氣。
左宗棠人生經歷之復雜,迥異于常人。1812年,他出生在湖南省湘陰縣一個貧寒家庭。父親是個默默無聞的秀才,以教書為生,左宗棠是他最小的兒子。幼時的左宗棠身體孱弱,在兩三歲時險些夭折。成年后,他的仕途也很不順利,在中了湖南省的舉人之后,他三次赴京會試,均未考中。心高氣傲的左宗棠打算再不踏進官場,終生做個農夫。但不知為何,左宗棠的祖父總是堅信,“此子異日必能昌大吾門”。
后來,左宗棠的才華引起了一些大人物的注意,著名學者賀長齡、兩江總督陶澍及其女婿胡林翼都與左宗棠交情很深。1849年,林則徐途經長沙,指名要見在家耕讀的年輕舉人左宗棠。那時左宗棠已經不打算考科舉了,正在研究邊疆地理。有人說他不務正業,他卻不為所動,認為成大事的人不僅要讀經典,更要有真本事。知道這個情況后,林則徐把自己擔任陜甘總督時在新疆整理的資料和地圖全送給了左宗棠,并說:“將來東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屬。”一年后,林則徐病重,他讓兒子代寫遺書,向咸豐皇帝推薦“絕世奇才”左宗棠。左宗棠就此進入皇帝的視線。后成為晚清軍事家、政治家,官至閩浙總督、陜甘總督、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光緒元年(1875年),新疆局勢嚴重惡化,此時的左宗棠已經63歲了,該是解甲歸田、頤養天年的時候了。然而作為軍事統帥,他不顧自己年老體弱,毅然投入一場拯救新疆山河的偉大斗爭。【來源:21cnj*y.co*m】
沒有風,沒有月,沒有人送行,左宗棠是在一天夜里獨立出京,這次慈禧太后被他說服,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他去蘭州做出征的準備。左宗棠制定了“緩進速戰”“先北后南”的作戰方針。“緩進”就是要用一年半的時間籌措軍餉,積草屯糧,調集軍隊,操練將士,創造好出戰必勝的一切條件;“速決”是考慮到國庫空虛,軍餉難籌,力了緊縮軍費開支,減輕人民負擔,大軍一旦出發,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速戰速決,力爭在一年半左右獲取全勝,盡早收兵。經過不懈努力,左宗棠籌集了四千多萬斤糧食,足可供7萬大軍食用一年。還集中了5000輛大車,5500匹騾馬,29000峰駱駝。
不過,從河西運糧到阿古柏占據的烏魯木齊路程是850公里,運費差不多是糧食原價的20倍,每年僅運費一項就得多支出200萬兩白銀以上,更何況阿古柏的巢穴喀什遠在1800公里之外。然而,當時的清政府囊中羞澀,拿不出西征的軍費來。左宗棠沒有辦法,只好借外債,而且是高利貸,那也得借,左宗棠知道如果不借,軍隊就無法出關,就無法收復新疆。最后,左宗棠借外債500萬兩,朝廷出300萬兩,海關出200萬,湊了1000萬兩銀子的軍費。
經過一年多的積極備戰, 1876年3月16日,左宗棠離開蘭州揮師西進。部隊主力是劉錦棠帶領的老牌湘軍,其中絕大多數是南方人。他們跋山涉水來到西北,本已水土不服,又聽說要去條件更苦的新疆,很多官兵出現畏戰情緒,不敢打先鋒。敢做先鋒的只有在陜北招降的董福祥部隊。但湘軍畢竟是主力,董福祥也在觀望湘軍的反應。
左宗棠和劉錦棠秘密商議之后,定下了一條計策。左宗棠在前往肅州的途中,路過董福祥部隊駐地。突然,一名老兵從隊伍中跑到左宗棠轎前,大聲呼喊,誰也拉不走。左宗棠當這人是瘋子,毫不理會,但官兵們聽到老兵的話,無不驚駭。老兵喊的是:“我是老統領派來的,老統領要出關打先鋒!大家吃飽了,隨老統領去打新疆!”
“老統領”說的是劉松山。劉錦棠率領的湘軍本是劉松山的部下,劉松山戰死后,劉錦棠接任,被稱為“少統領”。湘軍老兵們突然聽到老統領英靈下凡,還要帶隊去打新疆,原本畏戰的士兵都變得熱血沸騰。劉錦棠故意找到那個老兵的長官,問是怎么回事,對方說:“這人平時好好的,在營里五年了,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劉錦棠又故意問那老兵,老兵說:“那陣子忽然感到一陣冷風,老統領就來了,讓我說那些話,后來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消息就此在西征軍中傳開:老統領知道左帥要西征新疆,就先來了肅州,讓少統領率兵出關殺敵。左宗棠當即命令全軍設祭,祭奠劉松山,還寫信給留守蘭州的人,若有其事地說:“忠壯(劉松山謚號)歿后,遇有大戰,必先示夢其部曲。忠義之靈,固常在也。”
這出老統領顯靈的大戲,正是左宗棠和劉錦棠為激勵士氣刻意安排的。當時,上至貴族、將帥,下至士兵、百姓,都有濃重的迷信思想。借士兵們對老統領的崇敬,激勵他們的士氣,是左宗棠無奈中想出的妙招。
1876年4月7日,左宗棠抵達肅州,指揮各軍入疆。西征軍先到哈密,隨后翻過天山,穿過戈壁,逼近烏魯木齊。
天山北路被阿古柏侵占后,原來陜西回軍的首領白彥虎逃至新疆,投靠阿古柏,背叛了國家和民族。此時,他正代阿古柏占據烏魯木齊。1876年8月,劉錦棠部從阜康出發,進逼烏魯木齊東北的古牧地。阜康到古牧地的路程一百余里,有兩條道路可選:大道平坦,卻要經過50里荒無人煙的戈壁;小路途徑黃田,水源充足。白彥虎故意放出黃田有重兵把守的消息,希望西征軍走大道進戈壁,自己好偷襲。
劉錦棠將計就計,派人佯裝走大道,實際上悄然走黃田。白彥虎正準備偷襲,卻被突然殺來的西征軍反偷襲。黃田叛軍一觸即潰,西征軍乘勢追擊,1876年8月17日,歷時5晝夜的狂攻,西征軍用德制的后膛炮攻破古牧地城池,以傷亡600人的代價殲敵6000余人。
第二天,劉錦棠率兵長驅大進,直搗烏魯木齊。阿古柏聽到烏魯木齊危急,急忙派兵增援,但還沒到烏魯木齊,就聽說城池失守,白彥虎倉惶逃往南疆。西征軍3個月就收復了北疆。【來源:21·世紀·教育·網】
阿古柏的軍隊丟失北疆之后,阿古柏企圖借天山天險,靠著英國的支持死守南疆。1877年4月,休整了一冬天的西征軍主力悄然從烏魯木齊出發,直奔達坂城。南下之前,左宗棠再次申明紀律,嚴禁殺掠,對于依附敵人的各族同胞,只要真心反正,一律寬待。
達坂城是通往南疆必經之路,其得失關乎全局。4月17日,西征軍包圍達坂城,卻苦攻不下。就在這時,城內的維吾爾族群眾冒死送出情報,說城內守軍準備棄城而逃。西征軍得到情報,堅定了攻城決心。19日夜,西征軍攻下達坂城,阿古柏心腹愛伊德爾胡里等1200余人被活捉。劉錦棠把俘獲的敵人押赴肅州大營,但對被脅迫附敵的各族同胞一律發放衣物糧食,送回原籍。幾天后,劉錦棠進抵托克遜。托克遜城中的維吾爾族同胞冒險出城報信:“敵人聽到達坂城失守,惶恐至極,正在各處燒殺劫掠,準備逃跑。希望官軍速進,解救百姓。”劉錦棠當即下令西征軍進攻托克遜,敵人望風而逃。
托克遜之戰后,南疆門戶大開,阿古柏精銳部隊折損大半,他感到十分驚恐。維吾爾族同胞對阿古柏的殘暴統治早已深惡痛絕,聽說西征軍要來了,相互轉告,準備配合。阿古柏知道大勢已去,日夜哭泣,最終服毒自殺。阿古柏死后,他的兒子相互爭斗,西征軍則繼續掃蕩殘敵。
1877年10月,劉錦棠大軍進攻庫爾勒,白彥虎掘開開都河,妄圖阻止大軍前行。當地蒙古族老百姓主動給西征軍當向導,找到開都河的淺灘處,西征軍順利渡河。劉錦棠大軍進入庫爾勒城后,發現已是一座空城,糧草供給斷絕,又是當地維吾爾老百姓帶西征軍找到了白彥虎藏糧的地點。白彥虎向阿克蘇逃亡,結果城內百姓緊閉城門,不許其入城。但等到劉錦棠大軍一到,百姓立即夾道歡迎。1878年1月,西征軍收復和闐,盤踞新疆12年之久的阿古柏匪幫終于被全殲,除伊犁以外的新疆終于回到了祖國懷抱。
縱觀左宗棠收復新疆過程,他大膽卻心細,豪放而多情,他是在完成一個必須完成的事業,不給自己半點犯錯的機會。一個平凡的人,堅持自己的夢想,最終成就國家的大業,這份忠誠與執著,在歷史的關鍵處煥發出了最奪目的光芒。
曾紀澤談判收回伊犁
  左宗棠收復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區,但伊犁這個新疆的西部重鎮卻還被沙皇俄國霸占著。原來,阿古柏入侵新疆以后,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了伊犁。清政府多次要求他們歸還伊犁,沙俄總是尋找借口,賴著不走。
但是,左宗棠指揮清軍,連戰連勝,不用兩年就收復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區,形勢的發展變得對清廷有利。于是,公元1878年7月清廷派崇厚為特命全權大臣,去俄國同沙皇交涉伊犁問題。
崇厚十分昏庸無知,他以為只要收回伊犁就什么都解決了,結果在俄國官員的威脅和欺騙之下,他擅自簽訂了一個出賣國家利益的《里瓦幾亞條約》。條約規定割讓伊犁以南和以西的大片土地,清朝向俄國賠款五百萬盧布,俄國商人到新疆和蒙古等地經商全部免稅,允許俄國經新疆到天津、漢口和西安陸路通商;而換回來的,只是一座三面被俄國包圍的空城伊犁。
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回國內,激起了全國民眾的無比憤怒。清廷內部也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以李鴻章為代表的主和派怕與俄國人打仗,主張妥協,接受這一條約;而以左宗棠為代表的主戰派堅決不同意,要求修改崇厚與俄國簽訂的條約,把失去的主權收回來,同時做好開戰的準備,萬一談判失敗,就在戰場上與俄國決出個勝負。左宗棠說到做到,積極備戰。他分兵三路,向伊犁進軍。不久,他自己帶著一口棺材從肅州(今甘肅酒泉)出發,表示不收復伊犁,決不活著回到關內。
在全國民眾的一片抗議聲和愛國官員的堅決要求下,西太后不得不把崇厚撤職,交給刑部嚴加懲處,不久又派曾紀澤兼任駐俄公使,去俄國與沙皇政府重新談判。
曾紀澤是曾國藩的大兒子,公元1878年擔任駐英、法公使。這次接受新的任務后,他馬上整理行裝,前往俄國。曾紀澤心中很清楚,此次談判難度很大,他要打交道的是一個異常貪婪蠻橫的國家。但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他會毫不猶豫,全力以赴。
1880年8月,曾紀澤到達俄國首都圣彼得堡。接待他的是俄國外交大臣格爾斯和駐中國公使布策,兩人一開始非常霸道,對曾紀澤說:“兩國全權大臣已經簽訂好了條約,沒有什么可以修改的了。”曾紀澤冷靜地回答:“因為中國的使臣崇厚失職,違背了朝廷的旨意,所以這個條約理應酌情進行修改。”格爾斯和布策又說:“崇厚是頭等全權大臣,你是二等出使大臣,又無全權,怎么能夠修改崇厚與我們簽訂的條約呢?”曾紀澤針鋒相對:“我既然是駐俄公使,就有權同你們談判修改條約的事。”格爾斯和布策被頂得無話可說,只好同意與曾紀澤談判。
曾紀澤便把需要修改的地方一條條列出,送到俄國外交部。格爾斯看后暴跳如雷:“這不是把前面所訂的條約全部推翻了嗎?”格爾斯故意拖時間,不作答復。曾紀澤就派人去催。格爾斯也派了人來回答說,俄國沙皇已經向清朝廷提出最后警告,假如不批準以前簽訂的條約,就只能用大炮來發言了。曾紀澤毫不退縮,鎮定自若地回答:“如果兩國間不幸發生戰爭,中國用兵向俄國索還土地,那就什么地方都可以索取,決不只限于一個伊犁。”來人被說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灰溜溜地退了回去。幾天后,格爾斯和布策又蠻橫地向曾紀澤提出:“我們守衛伊犁的軍費總共為一千二百萬元,中國必須予以賠償。”曾紀澤冷笑道:“雙方還沒有打仗,哪里跑出來的軍費?”格爾斯和布策說:“如果你們不答應,俄羅斯只好開戰了。”曾紀澤不客氣地回敬道:“一旦打起仗來,誰勝誰敗還不一定呢。大清如果獲勝了,那俄國也必須賠償我們軍費。”
在半年多的時間里,雙方唇槍舌劍,激烈交鋒。曾紀澤據理力爭,終于迫使俄國政府修改條約,除了將伊犁歸還中國外,沙俄又交還了伊犁南面的一大片領土。但是,清朝政府的賠款卻增加到了九百萬盧布。
  多少回桌前舌戰,多少次心血激蕩,多少封加急電報,又多少個不眠之夜,曾紀澤本來體質羸弱,經過長時間的操勞熬煎,他身體透支多多,面容消瘦。但在最后條約簽字畫押之日(西歷1881年2月24日,陰歷正月二十六日)仍然器宇軒昂,神采煥發出現在簽字臺前。當時格爾斯舉杯祝賀時對曾紀澤說了幾句欽佩的話:
  “您是我接觸過的外交官里最具智慧又最難對付的,我曾經恨過您,但為有您這樣的談判對手而自豪。”格爾斯的話大概不是一般應酬和虛偽,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21·世紀*教育網
曾紀澤赴俄交涉收回伊犁這段歷史已經過去一百130年了,他作為一個弱國外交官,面對氣勢洶洶的洋人,敢于挺起脊梁說“不”,敢于跟他們面對面“叫板”,實屬難能可貴,他身上所展現出來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至今仍啟迪著后人,激勵著后人。
曾紀澤
李鴻章與“唐胥鐵路”
李鴻章58歲的時候,這一年的11月8日,從唐山到胥各莊(今豐南區),開通了一條9.7公里長的“唐胥鐵路”。不要小看這條鐵路,這是中國第一條國人自己鋪設的鐵路(英國人設計)。為了這條10公里都不到的鐵路,李鴻章可謂是費盡心機。
早在19世紀40年代,鐵路其實就已傳進了中國。但是一方面,清朝視“鐵路”為洪水猛獸,會動了祖宗的根基,另一方面,造鐵路需要大量財力人力,正好也可以作為一個拒之門外的借口。
1876年,英國人自己出資造的中國第一條營運的鐵路“吳淞鐵路”,撞死了一個行人,正好被清政府抓住了由頭,花28萬兩白銀贖回了這條鐵路,然后一段一段,拆除殆盡。而李鴻章卻看到了,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鐵路對未來中國的意義。所以,他冒了一個大風險:為了運煤,他主謀建造了那條“唐胥鐵路”,然后上報朝廷的時候,他只是匯報造了一條“供馬車通行的快速路”。
鐵路建成之日,火車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跑了一個來回,觀者無不興奮雀躍,但“紙保不住火”,很快又引起了朝廷的惶恐:
“機車直駛,震動東陵,且噴出黑煙,有傷禾稼”。東陵是什么地方?是清朝列祖列宗的陵墓所在之地啊。盡管東陵離鐵路還有近百公里遠,但慈禧太后勒令必須停止。
于是,唐胥鐵路就上演了世界鐵路史上最經典的畫面:由騾馬拖著的火車機頭,在標準化的鐵軌上面蹣跚前行。
這可笑的一幕,直到中法戰爭爆發,需要鐵路大量運煤之后才消失。
但這也是李鴻章對抗朝廷中頑固派的方式:你有一百種方式阻撓,我就有一百種方式變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滨海县| 友谊县| 疏勒县| 汾西县| 临汾市| 化隆| 临颍县| 深州市| 榆中县| 霸州市| 绿春县| 电白县| 池州市| 保德县| 金秀| 新野县| 东丰县| 盖州市| 曲水县| 牡丹江市| 阜康市| 通州区| 石台县| 怀化市| 略阳县| 平遥县| 嘉荫县| 苏尼特右旗| 神木县| 景东| 包头市| 马公市| 晴隆县| 若尔盖县| 宝丰县| 平武县| 石景山区| 金阳县| 岗巴县|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