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任弼時過草地的故事那是一次夜間急行軍,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任弼時帶著一支十幾人的隊伍迅速向阿壩前行。任弼時走在最前面,他小心地穿過反動軍隊布下的鐵絲網,突然腳心一陣劇痛,落在地上再也邁不動步子。戰友提來馬燈一看,一根近0.1米長的竹簽穿過了他的右腳腳掌,腳背上還露出長長一截。21世紀21世紀教育網有21教育網受傷只是一瞬間,此后幾個月任弼時被傷腳折騰苦了。隊伍連續行軍,根本沒有機會停下來養傷。傷口化膿了,戰友便將紗布裁成窄長的細條,蘸了水穿過傷洞,來回扯動,清除里面的膿血和息肉。每拉扯一下,都伴隨了鉆心的疼痛,但有什么辦法,那是缺醫少藥環境中遏制進一步感染的惟一辦法。21·cn·jy·com21cnjy.com第二次過草地更險,任弼時一只腳邁進了鬼門關。1935年下半年,任弼時任紅四方面軍總部教導團一連指導員。大軍從阿壩向綏靖方向進發。來到黑水河時,便橋已被毀掉,南岸被敵軍占領。為保證主力部隊過河,任弼時和另外30名干部戰士趁黑夜泅水渡河。時值隆冬,水流湍急,冰冷刺骨,成功游到對岸的只有8名。接下來就是一次令南岸敵軍魂飛魄散的突襲,大部分敵軍在睡夢中被擊斃,8人很快占領了橋頭堡,大部隊順利地搭起了便橋。【來源:21·世紀·教育·網】2·1·c·n·j·y任弼時卻因此染上了重傷寒,紅軍缺醫少藥,食物的供應已經斷絕,他的病一步步惡化,常常昏迷不醒,戰友們便抬著他行軍。20天后,部隊走出草地,來到綏靖。此時任弼時長時間休克,戰友們都誤以為他已經死了,便把他放在了綏靖灘石崖下的山洞里。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他蘇醒過來,掙扎著爬向河邊喝水,十幾米的距離,任弼時竟爬了兩三個小時。當地居民郝老漢發現后將他救回了家。郝老漢對待他就像親生兒子一樣,每天熬小米粥一口一口喂他。老漢膝下只有一個女兒,便想收他為兒子。但任弼時卻一心想要回到隊伍上,他每天搬小板凳坐在大門口,希望看到隊伍上的同志。兩個月后,任弼時的病基本痊愈了,他揮淚告別了郝老漢老兩口,找到了在該地區活動的金川省委,重回革命隊伍。強渡大渡河強渡大渡河是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戰斗。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任司令員孫繼先中將,在長征中曾是紅一軍團紅一師紅一團一營營長,他親自挑選并帶領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從而在被敵人視為插翅難飛的天險防線上,打開一個缺口,為中央紅軍北上開辟了一條通道,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21世紀教育網21-cn-jy.com1936年5月,紅軍從云南皎平渡巧渡金沙江之后,準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北地區。在順利通過了大涼山的彝民區以后,紅軍的先頭部隊經過一天一夜的急行軍,趕了一百六十里路,來到了離大渡河只有十幾里的安順場地區,準備強渡大渡河。渡過大渡河是長征途中極為關鍵的事件之一。如果渡河失敗,紅軍就很可能被消滅。這種命運,在歷史上早有先例。七十多年前,太平天國由翼王石達開率領的十萬大軍,就沒能及時渡河成功,被清軍壓進大渡河邊的深山里,最后在峽谷里被清朝軍隊包圍和消滅了。www-2-1-cnjy-com同樣是山洪暴發十分頻繁的時段;同樣的行軍路線和渡河方向;同樣的渡口;同樣有幾倍的兵力在圍追堵截。歷史驚人地相似,讓蔣介石認定紅軍將是第二個石達開部隊,必定失敗。2-1-c-n-j-y21·cn·jy·com然而,蔣介石高興得太早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是不會重演歷史悲劇的。中央紅軍先遣隊紅一師第一團在通過大涼山彝族區后,冒著大雨經過70多公里的急行軍,于5月24日趕到安順場,并殲滅守敵兩個連,繳獲渡船1只,控制了渡口。5月25日,紅一團開始強渡大渡河。戰前團首長對部隊進行了政治動員,說明這次渡河,關系全軍成敗,一定要戰勝一切困難完成任務,為全軍打開一條通向勝利的道路。上午7時,第二連連長熊尚林率領17名勇士組成的渡河奮勇隊,在團機槍連和軍團炮兵營的火力掩護下,乘小船由安順場駛向對岸,一場驚心動魄的渡河戰斗開始了。勇士們乘坐小船,在船工的幫助下,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在槍林彈雨中前進,奮力拼搏,戰勝了驚濤駭浪,沖過了敵人的重重火網,終于登上對岸。敵人見紅軍沖上來了,慌了手腳,將手榴彈、滾雷像冰雹似地往下扔。智勇雙全的勇士們,利用又高又陡的臺階死角作掩護,沿臺階向上猛烈沖殺,經過激烈戰斗,擊潰守敵,終于控制了對岸渡口,鞏固了灘頭陣地,從而在敵人視為插翅難飛的天險大渡河防線上打開了一個缺口。【來源:21cnj*y.co*m】www-2-1-cnjy-com紅一團雖然渡河成功,打開了中央紅軍北進的通路。但是,大渡河水流湍急,河面太寬,不能架橋,找到的四只渡船,只有一只是好的,其余三只尚需修理。全軍幾萬人馬如果只靠這幾只小船來渡河,不知要花費多少時間,而且此時尾追之敵薛岳部已過德昌,正向大渡河晝夜趕進,情況十分緊急。中革軍委為迅速渡過大渡河,決定改向西北,爭取并控制瀘定橋渡河點。5月26日,中革軍委作出新的部署:紅一師及干部團為右縱隊,歸聶榮臻、劉伯承指揮,循大渡河左岸;林彪率紅一軍團軍團部、紅二師主力及紅五軍團為左縱隊,循大渡河右岸,均向瀘定橋疾進,協同襲取該橋。軍委縱隊及紅三、紅九軍團和紅五團隨左縱隊后跟進。21*cnjy*com2-1-c-n-j-y5月27日拂曉,左縱隊先頭部隊紅四團,在團長王開湘、政治委員楊成武率領下,在“和敵人搶時間,和敵人賽跑,堅決完成任務,拿下瀘定橋”的口號下,從安順場出發,不顧饑餓,不怕疲勞,多次擊潰川軍的攔阻,晝夜兼程向瀘定橋疾進。瀘定橋是幾百年前修成的,橋長一百多米,寬三米,十三根鐵鏈固定在兩岸的石堆中。上面捆著厚木板,構成通行的橋面。洶涌的河水好像緊貼著鐵索橋咆哮著,滔滔不絕。紅軍到達的時候,木板有一半都被抽掉了,從岸邊到河中心只剩下光溜溜的鐵鏈。 在東岸的橋頭,敵人擺著一個機關槍陣地,正對著他們,后面是由一團敵軍把守的陣地。敵人的炮火一直沒停,必須沖過去控制對岸。才能保證紅軍主力安全過河。 干部們犯了難,召開大會討論對策。最后,連以上干部大會決定:由第二連的二十二名勇士組成“奪橋突擊隊”,連長廖大珠任隊長;由第三連組成“鋪橋突擊隊”,連長王友才任隊長。全團的其他戰士在岸邊負責掩護。 21*cnjy*com一分鐘也不能耽誤,必須在敵人增援部隊到達以前拿下這座橋!中午時分,在西橋頭,二十二勇士每人手持沖鋒槍,背插馬刀,腰間纏滿手榴彈;第三連戰士們背著槍,夾著木板,等待上橋鋪路。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來源:21cnj*y.co*m】下午四點整,黃開湘下達命令“戰斗開始!”全團的司號員一起吹響沖鋒號,紅軍戰士們火力全開,壓制住川軍的炮火,戰士們高喊“殺呀、殺!”趁此機會,突擊隊員們突然沖向鐵索橋。他們把手榴彈和槍捆在背上,用兩只手交替抓住鐵鏈,搖搖晃晃地向前移動,很快就到了奔騰的河流之上。【出處:21教育名師】第一個戰士中了槍,掉到下面奔騰的水流里;第二個也掉下去了,被滾滾的河水吞沒了,接著是第三個。但是,其他戰士卻越來越接近橋中心。敵人慌了神,連槍都打不準了,大多數子彈從戰士們身邊擦過去。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勇士們越來越接近東橋頭。一個又一個,最后,一名紅軍戰士從殘存的橋板上爬過去,打開一個手榴彈,十分準確地把它扔到敵人的陣地上。敵人一下子亂了。敵人把煤油扔到橋板上,企圖用火攔住勇士們。橋板開始燃燒起來。這時,楊成武急了。他翻身沖上鐵索橋,大聲喊道:“同志們,莫怕火,沖過去就是勝利!沖呀,沖呀!”沖鋒號震天地響起來。廖大珠第一個沖進火海,緊接著,劉金山、劉梓華……勇士們一個接一個地沖進火海。帽子燒著了,就把帽子一扔。浴火重生的戰士們英勇頑強,一個又一個沖出了火海。更多的紅軍擁到鐵索上來,趕過去救火和更換橋板。橋頭堡的敵人很快被消滅了,紅軍又沖向瀘定城。沒過多久,在安順場過河的紅軍也出現了,他們從側面攻擊殘存的敵人陣地。并在后續部隊的協助下,擊敗了川軍第三十八團。敵人四散奔逃,晚上七點,紅四團徹底占領了瀘定城。隨后的幾天,中央和各軍團的領導同志都來到瀘定橋,整個紅軍興高采烈地唱著激揚的歌,跨過了大渡河。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長征路上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在長征途中,紅軍時時受敵重兵圍追堵截,卻未中過一次埋伏,在國民黨設置的重重包圍圈中都能準確找到空隙鉆出去,這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而這一指引紅軍從包圍圈突圍,打著燈籠走夜路的“燈籠”就是軍委二局。那這軍委二局是何組織呢?它就是長征中我黨的“千里眼和順風耳”,是依靠電臺偵察及時掌握了準確信息的情報機構。1929年,周恩來便在上海秘密組建無線電人員培訓班,并委托蘇聯幫助訓練了一批電臺工作人員。打入國民黨高層和特務機關內的中共中央特科人員,也智取了敵核心部門的一些密碼本,不僅以此譯出許多重要情報,也掌握了其編碼規律。www.21-cn-jy.com進入20世紀30年代,中央在蘇聯和國內培訓的電訊人員被分派到各支主力紅軍中,他們結合學到的技術和獲取的敵情,又結合實踐刻苦鉆研,終于掌握了破譯敵人密電碼的獨特方式。21*cnjy*com長征開始后,敵我雙方的軍隊都在時時運動之中。由于當時國內沒有建立有線電話網,蔣介石對國民黨軍各軍、各師下達命令主要通過無線電報發送,此刻,紅軍的電碼破譯活動達到了最高潮,敵軍的電令大多數都能截獲,破譯成功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例如紅四方面軍的電臺臺長宋侃夫,內部外號“本子”,意思是他拿到電臺收到的國民黨軍電碼,不用查對密碼本,便能心中有數地把它的內容念出來,基本上不會有差錯。除了加緊破譯敵人的密碼,當年紅軍電臺有一條基本要求:“人在密碼在,人亡密碼亡。”遇到危急關頭,首先砸電臺毀電碼。機要人員會毀掉一切機密,直至犧牲也不泄露。在中央紅軍長征時,負責電訊偵察的軍委二局提供的一個個準確情報,幫助中央紅軍擺脫了危險。一、“鐵桶計劃”泄密致使紅軍逃出危局1934年9月下旬,蔣介石在廬山秘密召開軍事會議,在第5次“圍剿”的基礎上重新調整兵力部署,制訂了一個徹底“剿滅”中央紅軍的“鐵桶計劃”。蔣介石對這份“鐵桶計劃”抱有極大期望,他非常自信地發表講話說:“剿共大業,畢其功于此役!”該計劃內容繁多,文件加起來有幾斤重。內有國民黨軍的“剿匪”總動員令、各部隊戰斗序列、兵力部署、進攻路線、作戰時限安排以及作戰圖表和蔣介石的“剿匪守則”等。每份文件上都打有“絕密”字樣,并編排了序號,所有官員必須按收件人編號簽字領取文件,保密措施十分嚴格。然而就在會議結束的當晚,“鐵桶計劃”的全部絕密材料就落到了共產黨手中。蔣介石做夢也想不到,“鐵桶計劃”如此之快就被共產黨全部掌握,更想不到送出這一“天”字號機密的人,竟是他任命不久的國民黨贛北第四行署專員兼保安司令莫雄。在中央紅軍突圍走后的第10天,按照“鐵桶計劃”推進的敵軍先后占領了寧都、長汀、會昌等地,當兵臨瑞金城下時才得知紅軍主力早已轉移。正在北平協和醫院住院的蔣介石接到報告后,氣得暴跳如雷,知道一定有人走漏消息,連假牙都顧不得戴就立馬趕回南昌查辦此事。但他直到逃往臺灣時,也沒弄清究竟是誰向共產黨提供了情報。二、協同配合的情報網在長征途中,大部隊白天行軍,電臺人員只好收起機器跟隨行動,路上無法進行工作。此時,紅四方面軍的電臺還在川陜蘇區的固定位置,于是在白天負責截收敵臺信號,并將其破譯出來。天黑后,紅一方面軍的電臺到達宿營地,紅四方面軍的電臺馬上把截獲內容發給紅一方面軍。接著,紅一方面軍的電臺在夜間工作,截收國民黨軍夜間的電報通信。一、四方面軍相隔數千里仍保持著接力式的相互配合,才確保了在長征中幾乎不間斷、無遺漏地截收敵軍的全部電報。后來紅四方面軍從四川西部長征北上,白天電臺停機行軍,又是紅一方面軍的電臺截收破譯敵軍電碼,再通知紅四方面軍的電臺。【出處:21教育名師】當中央紅軍長征時,紅六軍團有一部電臺,先后由一、四方面軍的電臺同其保持聯絡,也能分享到情報。在長江以北活動的紅二十五軍沒有電臺,中共中央到達陜北前,他們同中央聯絡要靠交通員,走一次需要幾個月,溝通信息非常困難。毛澤東到達陜北后,見到由紅二十五軍和陜北紅軍合編的紅十五軍團首長徐海東,馬上分配給他一部電臺,這樣各支主力紅軍都有了電臺,都可以保障電訊聯系并對敵實施偵察。21·世紀*教育網三、遵義會議從容召開的原因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之下,遵義會議為何還能開得如此從容,至今幾乎無人提出疑問。可以說,遵義會議的從容召開,情報工作起到了更重要、更直接的作用。據當時擔任紅軍總部作戰參謀的呂黎平回憶:“從總部二局破譯的敵人電報中得知,追擊紅軍的薛岳兵團的兩個縱隊雖然已經入貴州,但尚未渡過烏江。蔣介石圍攻遵義的部署亦尚未完成。黨中央與中革軍委立即利用這一空隙時間就地休整,擴大紅軍力量。”四、情報決定戰爭勝負遵義會議后的第一仗是土城之戰,這一仗之所以沒能打好,實在是因為情報工作出現了失誤。據楊尚昆回憶,在戰斗打響后幾小時,“彭總發現敵軍的兵力不是原先預計的4個團,而是3個旅9個團,火力很強,立刻建議軍委脫離此敵,轉向新的地區前進。”繼土城之戰的是二渡赤水后的桐遵之戰。這一仗之所以勝利,情報的準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紅軍截獲了“剿匪軍第二路軍總司令”云南省主席龍云《作戰方略》的電令,了解到敵人對紅軍包圍圈最薄弱的部分是黔北的軍閥王家烈部,因此決定回師東進殺個回馬槍。比較土城之戰和桐遵之戰,不難發現情報的準確與否往往直接決定戰斗的勝負。長征結束后,毛澤東高度評價和贊揚曾希圣和他領導的軍委二局,說:“沒有二局,紅軍長征是不可想象的。有了二局,我們就像打著燈籠走夜路。”《長征組歌》中說“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不錯,毛澤東用兵確有過人之處,但他也是以情報做基礎的。負責情報的軍委二局就是長征路上的千里眼和順風耳。長征文學作品選編金色的魚鉤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許多同志得了腸胃病。我和兩個小同志病得實在趕不上隊伍了,指導員派炊事班長照顧我們,讓我們走在后面。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因為全連數他歲數大,他對大家又特別親,大伙都叫他“老班長”。三個病號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來里路。一路上,老班長帶我們走一陣歇一陣。到了宿營地,他就到處去找野菜,和著青稞面給我們做飯。不到半個月,兩袋青稞面吃完了。饑餓威脅著我們。老班長到處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這些東西怎么行呢?老班長看我們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其實他這些天瘦得比我們還厲害呢!一天,他在一個水塘邊給我們洗衣裳,忽然看見一條魚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取出一根縫衣針,燒紅了,彎成個釣魚鉤。這天夜里,我們就吃到了新鮮的魚湯。盡管沒加佐料,可我們覺得沒有比這魚湯更鮮美的了,端起碗來吃了個精光。以后,老班長盡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營,把我們安頓好,就帶著魚鉤出去了。第二天,他總能端著熱氣騰騰的鮮魚野菜湯給我們吃。我們雖然還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可比起光吃草根野菜來畢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長自己呢,我從來沒見他吃過一點兒魚。有一次,我禁不住問他:“老班長,您怎么不吃魚啊?”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說:“吃過了。我一起鍋就吃,比你們還先吃呢。”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著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么……”老班長猛抬起頭,看見我目不轉睛地看著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著說:“我,我早就吃過了。看到碗里還沒吃干凈,扔了怪可惜的……”“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斷了他的話。老班長轉身朝兩個小同志睡覺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摟到身邊,輕聲說:“小聲點兒,小梁!咱倆是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訴別人。”“可是,你也要愛惜自己啊!”“不要緊,我身體還結實。”他抬起頭,望著夜色彌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聲音說,“指導員把你們三個人交給我,他臨走的時候說:‘他們年輕。一路上,你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無論多么艱苦,也要把他們帶出草地。’小梁,你看這草地,無邊無涯,沒個盡頭。我估計,還要二十多天才能走出去。熬過這二十多天不簡單啊!眼看你們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東西,說不定就會起不來,真有個三長兩短,我怎么去向黨報告呢?難道我能說,‘指導員,我把同志們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難出來啦’?”“可是,你總該跟我們一起吃一點兒呀!”“不行,太少啦。”他輕輕地搖搖頭,“小梁,說真的,弄點兒吃的不容易啊!有時候等了半夜,也不見魚上鉤。為了弄一點兒魚餌,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條蚯蚓……還有,我的眼睛壞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21cnjy.com我再也忍不住了,搶著說:“老班長,以后我幫你一起找,我看得見。”“不,咱們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嗎?再說,你的病也不輕,不好好休息會支持不住的。”我還堅持我的意見。老班長忽然嚴厲地說:“小梁同志,共產黨員要服從黨的分配。你的任務是堅持走路,安定兩個小同志的情緒,增強他們的信心!”望著他那十分嚴峻的臉,我一句話也說不上來,竟撲倒在他懷里哭了。第二天,老班長端來的魚湯特別少,每個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條貓魚,上面漂著一丁點兒野菜。他笑著說:“吃吧,就是少了點兒。唉!一條好大的魚已經上了鉤,又跑啦!”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兩個小同志不知道為什么,也端著碗不往嘴邊送。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了疙瘩。他說:“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們就走不出這草地。同志們,為了革命,你們必須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這句話是嚴厲的,意思只有我知道。我把碗端到嘴邊,淚珠大顆大顆地落在熱氣騰騰的魚湯里。我悄悄背轉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著魚湯。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挨了一天又一天,漸漸接近草地的邊了,我們的病卻越來越重。我還能勉強挺著走路,那兩個小同志連直起腰來的力氣也沒有了。老班長雖然瘦得只剩皮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著我們。我們就這樣扶一段,攙一段,終于走到草地邊上。遠處,重重疊疊的山峰已經看得見了。這天上午,老班長快活地說:“同志們,咱們在這兒停一下,好好弄點兒吃的,鼓一鼓勁,一口氣走出草地去。”說罷,他就拿起魚鉤找水塘去了。我們的精神特別好,四處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過節似的。但是過了好久,還不見老班長回來。我們四面尋找,最后在一個水塘旁邊找到了他,他已經昏迷不醒了。我們都著慌了。過雪山的時候有過不少這樣的例子,戰士用驚人的毅力支持著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來了。要挽救老班長,最好的辦法是讓他趕快吃些東西。我們立即分了工,我去釣魚,剩下的一個人照料老班長,一個人生火。我蹲在水邊,心里不停地念叨:“魚啊!快些來吧!這是挽救一個革命戰士的生命啊!”可是越性急,魚越不上鉤。等了好久,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蘆稈動了一下,趕緊扯起釣竿,總算釣上來一條兩三寸長的小魚。當我俯下身子,把魚湯送到老班長嘴邊的時候,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睜開眼睛,看見我端著的魚湯,頭一句話就說:“小梁,別浪費東西了。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還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老班長,你吃啊!我們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幾乎要哭出來了。“不,你們吃吧。你們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見著指導員,告訴他,我沒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看,你們都瘦得……”老班長用粗糙的手撫摸我的頭。突然間,他的手垂了下去。“老班長!老班長!”我們叫起來。但是老班長,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閉上了。我們撲在老班長身上,抽噎著,很久很久。【版權所有:21教育】擦干了眼淚,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勝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來瞻仰它。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作者信息:陸定一。江蘇省無錫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畢業于交通大學。1927年起擔任共青團中央宣傳部長、共青團駐少共國際代表。長征時,在紅軍第一方面軍“紅章”縱隊政治宣傳部工作,后任紅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長。建國后,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書記處書記、文化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七根火柴天亮的時候,雨停了。草地的氣侯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氣,忽然一陣冷風吹來,濃云像從平地上冒出來似的,霎時把天遮得嚴嚴的,接著,暴雨夾雜著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點地傾瀉下來。盧進勇從樹叢里探出頭來,四下里望了望。整個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霧里,看不見人影,聽不到人聲。被暴雨沖洗過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過似的,躺倒在爛泥里,連路也給遮沒了。天,還是陰沉沉的,偶爾還有幾顆冰雹灑落下來,打在那渾濁的綠色水面上,濺起一朵朵浪花。他苦惱地嘆了口氣。因為小腿傷口發炎,他掉隊了。兩天來,他日夜趕路,原想在今天趕上大隊的,卻又碰上了這倒霉的暴雨,耽誤了半個晚上。他咒罵著這鬼天氣,從樹叢里鉆出來,長長地伸了個懶腰。一陣涼風吹得他連打了幾個寒顫。他這才發現衣服完全濕透了。“要是有堆火烤,該多好啊!”他使勁絞著衣服,望著那順著褲腳流下的水滴想道。他也知道這是妄想——不但是現在,就在他掉隊的前一天,他們連里已經因為沒有引火的東西而只好吃生干糧了。他下意識地把手插進褲袋里,意外地,手指觸到了一點粘粘的東西。他心里一喜,連忙蹲下身,把褲袋翻過來。果然,在褲袋底部粘著一小撮青稞(kē)面粉;面粉被雨水一泡,成了稀糊了。他小心地把這些稀糊刮下來,居然有雞蛋那么大的一團。他吝惜地捏著這塊面團,心里不由得暗自慶幸:“幸虧昨天早晨沒有發現它!”已經一晝夜沒有吃東西了,這會看見了可吃的東西,更覺餓得難忍受。為了不致一口吞下去,他把面團捏成了長條。正要把它送到嘴邊,突然聽見一聲低低的叫聲:“同志——”這聲音那么微弱、低沉,就像從地底下發出來的。他略略愣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向著那聲音走去。盧進勇蹣跚地跨過兩道水溝,來到一棵小樹底下,才看清楚那個打招呼的人。他倚著樹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一汪渾濁的污水,看來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挪動了。他的臉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濕了的頭發粘貼在前額上,雨水,沿著頭發、臉頰滴滴地流著。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閉著,只有腭下的喉結在一上一下地抖動,干裂的嘴唇一張一翕地發出低低的聲音:“同志——同志——”聽見盧進勇的腳步聲,那個同志吃力地張開眼睛,掙扎了一下,似乎想坐起來,但沒有動得了。盧進勇看著這情景,眼睛里像揉進了什么,一陣酸澀。在掉隊的兩天里,他這已經是第三次看見戰友倒下來了。“一定是餓壞了!”他想,連忙搶上一步,摟住那個同志的肩膀,把那點青稞面遞到那同志的嘴邊說:“同志,快吃點吧!”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滯地望了盧進勇一眼,吃力地舉起手推開他的胳膊,嘴唇翕動了好幾下,齒縫里擠出了幾個字:“不,沒……沒用了。”盧進勇一時不知怎么好。他望著那張被寒風冷雨凍得烏青的臉,和那臉上掛著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熱水,也許他能活下去!”他抬起頭,望望那霧蒙蒙的遠處,隨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說:“走,我扶你走吧!”那同志閉著眼睛搖了搖頭,沒有回答,看來是在積攢著渾身的力量。好大一會,他忽然睜開了眼,右手指著自己的左腋窩,急急地說:“這……這里!”盧進勇惶惑地把手插進那濕漉漉的衣服。他覺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樣冰冷了,在左腋窩里,他摸出了一個硬硬的紙包,遞到那個同志的手里。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開了紙包,那是一個黨證,揭開黨證,里面并排擺著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紅紅的火柴頭聚集在一起,正壓在那朱紅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同志,你看著……”那同志向盧進勇招招手,等他湊近了,便伸開一個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撥弄著火柴,口里小聲數著:“一,二,三,四……”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卻數了很長時間。數完了,又向盧進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說:“看明白了?”“是,看明白了!”盧進勇高興地點點頭,心想:這下子可好辦了!他仿佛看見了一個通紅的火堆,他正抱著這個同志偎依在火旁……就在這一瞬間,他發現那個同志的臉色好像舒展開來,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顏色忽然不見了,發射出一種喜悅的光。那同志合攏了夾著火柴的黨證,雙手捧起,像擎著一只貯滿水的碗一樣,小心地放到盧進勇的手里,緊緊地把它連手握在一起,兩眼直直地盯著盧進勇的臉。“記住,這,這是,大家的!”他驀(mò)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用盡所有的力氣舉起手來,直指著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帶給……”話就在這里停住了。盧進勇覺得自己的臂彎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遠處的樹、近處的草、那濕漉漉的衣服、那雙緊閉的眼睛……一切都像整個草地一樣,霧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著,像一只路標,筆直地指向長征部隊前進的方向……這以后的路,盧進勇走得特別快。天黑的時候,他追上了后衛部隊。在無邊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燒起來了。在風雨、在爛泥里跌滾了幾天的戰士們,圍著這熊熊的野火談笑著,濕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層霧氣,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響著……21教育網盧進勇悄悄走到后衛連指導員的身邊。映著那閃閃跳動的火光,他用顫抖的手指打開了那個黨證,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遞到指導員的手里,同時,以一種異樣的聲調在數著:“一,二,三,四……”2·1·c·n·j·y作者信息:王愿堅(1929—1991),山東諸城人,部隊里成長起來的當代作家。他的短篇小說多取材于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斗爭生活。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長征組歌“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不是戰役,它不是勝利,它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長征卻使毛澤東及其共產黨人贏得了中國。本世紀中沒有什么比長征更令人神往和更為深遠地影響世界前途的事件了”。——美國作家哈里森·李爾伯生死與共的兄弟情如果說長征是一出恢弘史劇,過草地就是即將勝利前的英勇悲壯一幕。萬里長征兩年,紅軍戰士們三過草地,在茫茫原野上,以生命書寫忠誠堅定。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說起這,老紅軍賀文玳不禁動容:“過夜時,戰士們總是自覺地將干的草地留給年紀大的同志,濕草地則被小青年們搶著睡。”說起這,老紅軍劉天佑不禁神往:“第二次過草地,走了一夜,就地休息,大家背靠背睡著了。突然大雨滂沱,全團官兵都沒有雨具,一起淋得濕透,真是‘風雨浸衣骨更硬,官兵一致共甘苦’!”說起這,老紅軍謝元珍不禁淚涌:“有次我一腳踩進水草地,水已經沒過胸口,一位騎馬的干部伸出大手拉了一把救了一命。死里逃生,可現在都不知那干部名字……”是同志,是戰友,是兄弟。多少次,一人陷下,不斷伸來的援手又不斷陷下。老紅軍鐘明說,最難受的,就是在草地里看到東一堆西一堆的遇難戰友手手相連,實踐著“同生死共患難”的誓言。老紅軍謝光堂掉了隊獨自倒下,第二天,折返的戰友們終于找到還有一絲氣息的他,立即抱上擔架,三個人輪流抬了一路,沒有一個人想過扔下重傷的他,“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們就不會扔下你不管!”過草地第二天,一條河上游漲水,“我們的黨總支書記明知有危險,仍搶在前面探路,在被水沖走淹沒的一剎那,還拼命掙出兩句:‘水急,換……’手在水面上拼力搖擺。那是在告訴我們水急、要小心。他以自己的犧牲,換得眾人的生路……”老紅軍真房說著沉默了,大顆淚珠在眼眶中轉……死亡是近在咫尺的。老紅軍劉星當年在草地上一覺醒來站起,背靠背一夜的營長卻依然直直坐著,鼻下已沒了氣息。但紅軍戰士們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心與心貼得更緊。老紅軍羅玉琪過草地最難忘一位李副連長:“當時我們掉了隊的二三十人都躺在地上,李副連長來了,二十七八歲瘦個兒背著一個紅小鬼,一見就發火了:‘起來,這兒怎么能躺下,同志們,要咬緊牙關,一定要趕上去。’上山后,李副連長鼓動大家燒起了火,又不知去哪打了一只山羊回來,大家打牙祭,他卻悄悄躲在一邊吃野菜,被傷員發現后才拿了塊羊肝。第二天前進時,一個重傷員昏倒了,噴了好幾口冷水才蘇醒。這時,李副連長從挎包里掏出一個樹葉包,遞了過去。解開小包,那個重傷員顫抖了,里面竟是只咬去一小點的那塊羊肝……”行軍中的對決長征,幾乎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總共有十五個整天用在打大決戰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用在夜間行軍上。剩下來的一百天——其中有許多天打遭遇戰——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總長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要在一個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可說近乎奇跡。? 老紅軍王承登記得:敵人的子彈四面八方,好像山里建著無數碉堡,而通道就一條路那么寬。紅軍戰士們幾乎把手里的所有手榴彈都扔出去了。武器質量本來就差,加上受潮,扔出去五個手榴彈,只有兩個是爆炸的。翻過臘子口,王承登一腳踩下去,踏到的不是山石,而是手榴彈堆成的“小檻”,都是沒有爆炸的啞彈,足足半米厚。天險臘子口,中央紅軍出草地打過,紅四方面軍后來出草地也打過。“那一仗打得真叫慘!”老紅軍毋廣仁當時接到的命令是:一定要在兩小時內拿下這個山頭。下午1點,他們營兵分兩路,一路正面攻擊,一路迂回到敵人身后,惡戰一個半小時終于拿下。但山上的樹都在燃燒……【版權所有:21教育】老紅軍康渡當時在突擊隊,7個人一組,力奪臘子口。不過,每人只有十幾發子彈,首長又嚴格規定,因彈藥嚴重吃緊,100米內才能開槍!當晚,康老他們爬了一夜的山,終于在凌晨交上火,他那組,5位戰友壯烈犧牲。老紅軍王其仁回憶說,敵軍潰敗了,士氣低迷,過一條河時連埋在橋旁的炸彈都來不及引爆就急急忙忙逃了。而走出草地的紅軍,堅韌如鋼!老紅軍劉金國終身難忘,最后一夜宿營草地時,眼看要走出草地了,第二天軍號一響,他起身一看,背靠背的一大片戰士都安安靜靜坐著,再也沒起來……總之,紅軍長征是一部講述不完的故事。紅軍在長征途中表現出的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和堅定的信念;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使長征像一座豐碑,指引我們前進。【來源: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