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種植植物【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1.通過種植一種植物的實踐,100%的學生了解植物怎樣從一粒種子形成一棵幼苗,進而長成一株成熟的植株,并開花結出新種子的全過程。2.在種植過程中,95%的學生知道在植物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哪些外部條件。過程和方法:98%的學生能夠參加中長期的科學探究活動,學習記錄植物不同時期變化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種植植物,培養100%的學生珍愛生命。2.95%的學生樂于合作學習,樂于欣賞和與他人分享合作學習中取得的成果。【教學重點】學習種植植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制定種植計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大多數植物都種植在土壤中。現在我們自己種植一種植物,你們愿意嗎? 二、探究研討: 1.師:那么究竟怎樣種植植物呢?課前同學們已經搜集了關于種植植物的資料,下面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怎樣種植植物。 2.學生分組討論。 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4.如何制定種植計劃呢? 5.學生查閱資料:如何制定種植計劃。 6.學生匯報 7.教師講解如何填寫“種植計劃表”。8.學生填寫書中的計劃表。 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作業布置】回家后做好準備工作,然后把種子種到土里。 種子萌發的條件【教學目標】1.知識方面:說出種子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空氣等條件。2.能力方面:初步培養設計并證明種子萌發需要哪些條件的對比實驗的能力。3.態度情感:激發探究種子萌發條件的興趣,培養記錄實驗過程的習慣和毅力。【教學方法】觀察、實驗法 【教學重點】說出種子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空氣等條件。【教學難點】初步感知生命的生長發育是需要一定條件的。【教學過程】一、導入1.出示兩粒菜豆的種子。(其中一粒已經萌發了)2.提問:這兩粒種子有什么不同?3.談話:這樣的種子我們就說它萌發了4.提問:怎樣使另一粒種子也萌發呢?5.談話:是否按你們所說得去做,種子就會萌發呢?(點明課題)二、探究研討猜想種子萌發的條件1.討論:你們認為種子萌發需要哪些條件?你為什么認為?2.匯報:設計證明種子萌發條件的實驗談話:在同學們設計實驗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書上王小明同學設計的實驗,看看他的實驗方案給了我們那些提示。1.分析王小明設計的實驗:(1)實驗中那些條件相同,那些條件不同?并記錄。相同條件 不同條件(2)影響實驗結果的條件有哪些?(3)他這樣實驗,能證明前面“種子萌發需要水”的猜想嗎?若不能,你認為哪些條件干擾了結論的得出?(4)我們應該怎樣控制這些條件,實驗結果才不會受影響?2.提問:通過分析王小明設計的試驗,你對設計這樣的實驗有哪些認識?3.教師小結。(強調對實驗變量的控制)4.分組設計實驗。(各小組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猜想,制訂實驗方案并將實驗方案寫在教材上)5.各小組匯報自己的實驗方案,共全班評價。6.在班級評價及教師幫助的基礎上,各小組完善設計方案。(有條件的話,可將設計方案復印,人手一份)7.實施實驗(課外進行)(1)教師提供給學生一些種子,學生也可以自己選擇當地常見的種子進行實驗。(2)學生至少選擇一個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多選更好。(3)簡單介紹教材記錄表的填寫方法。(4)鼓勵學生堅持觀察、記錄。(可用文字,也可用圖畫、照片等)(5)總結:8.學生談在本節課的收獲。9.教師再次強調設計實驗對一些因素要有所控制。(過一周,匯報、展示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并鼓勵學生去探究種子萌發是否還需要其他條件,同時將萌發的種子種到土壤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