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探究燃燒之謎【學習目標】1.獨立設計簡單的控制變量的探究性實驗,學會記錄并做簡單的分析。利用控制變量的實驗設計認識燃燒需要的條件,進行防火安全教育。2.培養學生尊重證據,善于反思的科學態度。【學習重難點】1.重點:通過分析、綜合,理解燃燒的三個條件。2.難點:運用燃燒的條件,理解滅火的方法。【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一)火災發生的原因自主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問題。我國大興安嶺北部的原始林區1987年5月6日發生森林大火。過火林地面積超過100萬公頃,盡管數萬軍民奮力撲救,但由于火勢較大,火點較多,大火還是蔓延了近一個月,給國家造成了數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2003年1月6日下午,某地發生一起山林火災,火勢迅猛,短時內已有400多棵杉樹及數百千克稻草被燒毀,幸虧撲救及時,火很快被撲滅。火災過后,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大片漆黑的山石和根根焦糊的樹樁。思考:(學生思考交流,老師指導。)1.這兩起火災發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森林火災為什么燒毀了成片的樹木、花草,燒死了各種野生動物,卻留下了山石?3.根據已學知識,結合對起火原因的猜想,說一說燃燒需要什么條件。(二)探究燃燒的條件1.所有的物品都可以燃燒嗎?請用紙片、煤、火柴梗、布條、石頭等材料設計對比實驗,驗證燃燒需要的條件,把過程記錄在“小科學家記錄本”上。2.沒有氧氣能燃燒嗎?請自主設計實驗,驗證你的猜想。3.燃燒需要高溫嗎?請通過下列實驗證明你的猜想。4.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燃燒需要什么條件?(三)科學自助餐1.自主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問題。在我國,國家明令禁止學校、機關和其他社會團體組織中小學生參加撲滅火災的行動。作為一名小學生,遇到火災應該怎么辦呢?一旦發生火災,就要立即打火警電話“119”報警,打電話時要沉著。電話接通后,要向火警中心講清失火地點、火勢大小,以及失火的范圍,同時還要準確回答對方提出的問題。樓房發生火災時,要保持沉著冷靜。千萬不要盲目亂跑、跳樓。不要鉆入床底或躲進頂棚,否則可能會窒息。要明確自己所在的位置和走向,如果火勢尚不太猛,可以穿上浸濕的不易燃燒的衣服或裹上浸濕的毯子,用濕毛巾捂住鼻子,降低姿勢或爬行逃生。如果火是從門外進來的,或者無路可逃時,就趴在窗戶旁邊或遠離著火的地方,等待消防員到來。思考:發生火災時應該怎樣滅火?為什么?(四)拓展活動自制“滅火器”可在盛有汽水的汽水瓶口接通一根皮管,然后搖動汽水瓶,就能產生二氧化碳。這樣,一個簡單的“滅火器”就制成了。試一試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