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4.給動物建個“家”教科版一下《動物》單元一、聚焦 為了繼續觀察蝸牛,我們來給蝸牛建個“家”。二、探索蝸牛的“家”應該是什么樣的?我的生活需要什么?你是不是在這些地方找到蝸牛的?回憶:什么地方,什么時候更容易找到蝸牛?蝸牛的“家”(班級記錄表)能讓蝸牛四處爬 空間不要太小有吃的東西 菜葉等要保持潮濕 噴水能讓蝸牛生活又不讓它爬 出去 帶孔蓋子放在背陰處……想一想,并畫一個蝸牛的“家”動手給蝸牛建個“家”安靜觀察三、研討:爬過的痕跡進食時嘴巴的動作我們有哪些有趣的發現?四、拓展課后小結Learn課后習題1.蝸牛生活在( )的地方。A.陰暗潮濕 B.明亮干燥 C.陰暗干燥 A課后習題2.下列食物中,我們用( )去喂養蝸牛。A.米飯 B.青菜葉 C.豬肉B感謝聆聽~WandererWojciech DziadoszE!IMMM不能被陽光直射。爭把蝸牛放在菜葉上,觀察蝸牛怎樣吃菜葉。128087200100%VID20171105211244mp450%75%100%區控畫音字1856退出全屏01:00/01:586口島拓展活動ba tang qiao qiao fang zai ma yi mian qe ma yi zhao dao ta de把糖悄悄放在螞蟻面前跟著螞蟻找到它的“家科學學生話動手劫年級(下助)m1uan cha●教學反思經過前一課的學習,學生對蝸牛的身體構造、運動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自然產生了飼養蝸牛的想法。那么飼養蝸牛,需要準備什么?有些什么要求?蝸牛怎么生活?這些問題會在學生的腦海里迅速形成。本課聚焦板塊明確指出建個“家”是為了進一步更細致地觀察蝸牛,加深對動物的認識。但由于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他們對于這些認識是比較粗淺和零碎的,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親自給蝸牛建個“家”,親自飼養觀察蝸牛,正向遷移,集體梳理,串聯起對蝸牛的整體認知。一是通過“家”“生活需要”等擬人的表述方式,引導學生將人的生活需求作為參考,更好地從動物的需要出發思考蝸牛的需要,討論“蝸牛的家應該是什么樣的”,收集學生對蝸牛生活環境的原有認知。二是通過親自給蝸牛建個“家”,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蝸牛的生活習性,發現一些關于蝸牛的趣事。通過“蝸牛生活需要什么?”“我們有哪些有趣的發現”兩個問題的討論,知道蝸牛要生活在適宜的棲息地中,并在棲息地進行各種生命活動。讓學生通過給蝸牛建個“家”,觀察蝸牛在“家”中的生活,知道蝸牛要生活在適宜的棲息地中,并在棲息地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知道動物必須生活在適宜的環境中,并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觀察蝸牛的生命活動。學生能夠對蝸牛進行細致的觀察,并獲取更多信息,初步體會動物的生存與環境息息相關,體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4.給動物建個“家”【教材簡析】要更多地觀察蝸牛的生活習性,就需要飼養蝸牛,給蝸牛建個“家”,這實際上是給蝸牛營造一個棲息地。通過建“家”養蝸牛,促進學生繼續觀察蝸牛,了解蝸牛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本課聚焦板塊明確指出建個“家”是為了進一步更細致地觀察蝸牛,加深對動物的認識。通過“家”“生活需要”等擬人的表述方式,引導學生將人的生活需求作為參考,更好地從動物的需要出發思考蝸牛的需要。【學情分析】經過前一課的學習,學生對蝸牛的身體構造、運動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自然產生了飼養蝸牛的想法。那么飼養蝸牛,需要準備什么?有些什么要求?蝸牛怎么生活?這些問題會在學生的腦海里迅速形成。但由于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他們對于這些認識是比較粗淺和零碎的,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親自給蝸牛建個“家”,親自飼養觀察蝸牛,正向遷移,集體梳理,串聯起對蝸牛的整體認知。【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學生通過給蝸牛建個“家”,觀察蝸牛在“家”中的生活,知道蝸牛要生活在適宜的棲息地中,并在棲息地進行各種生命活動。2.學生知道動物必須生活在適宜的環境中。科學探究目標1.學生能夠較長時間飼養一種動物,并持續觀察動物的活動。2.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觀察蝸牛的生命活動。科學態度目標學生能夠對蝸牛進行細致的觀察,并獲取更多信息。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學生初步體會動物的生存與環境息息相關,體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教學重難點】重點:嘗試用集體的智慧不斷修正方案給蝸牛建一個“家”。難點:持續觀察蝸牛的活動,了解其生活習性,特別關注它是如何吃食物的。【教學準備】學生探究準備:2-3個挨餓的蝸牛、菜葉、石英沙、泥土、飼養箱或帶氣孔的透明塑料盒、放大鏡教師教學準備:與學生相同的材料、課件、評價表【教學過程】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3分鐘)[材料準備:蝸牛]1.前一節課,我們與蝸牛成為了好朋友,誰能說說它有什么特點?2.我們已經發現了蝸牛的這么多特點,為了繼續觀察蝸牛,我們來給蝸牛建個“家”吧!3.揭示課題:給動物建個“家”二、探索:蝸牛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預設20分鐘) [材料準備:學生活動手冊、帶氣孔的透明塑料盒、、沙、水、菜葉、蝸牛]1.提問:蝸牛的“家”應該是什么樣的呢?別急,我們需要了解蝸牛的生活需要什么。2.出示圖片,提問:你是不是在這些地方找到蝸牛的呢?請你回憶一下,什么地方,什么時候更容易找到蝸牛?(預設學生的回答:有吃的,有泥土,有伙伴,有水……)3.進一步討論我們給蝸牛建的“家”應該是怎樣的?4.全班討論,形成班級記錄表。(預設學生的回答:能讓蝸牛四處爬;有吃的東西;要保持潮濕;能讓蝸牛生活又不讓它爬出去……)5.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為蝸牛能在我們建的“家”里舒舒服服地生活,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議。接下來我們就來做一個設計師,幫助小蝸牛設計一個“家”吧!設計的時候,我們可要充分考慮蝸牛的需要哦!可以用數字標出建“家”的順序。6.學生在活動手冊上設計蝸牛的“家”,并用數字標出建“家”的順序。7.展示自己的設計圖,相互評判并完善自己的設計。8.小結:我們都是優秀的設計師,充分考慮了蝸牛對環境的要求?,F在就讓我們按自己完善后的設計,給蝸牛建一個“家”吧!建好后,可以將蝸牛輕輕地搬到新“家”,看看它能不能在新“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9.分發材料(帶氣孔的透明塑料盒、沙、水、菜葉、蝸牛、放大鏡等),按要求給蝸牛建一個“家”。教師巡視指導,適時提供幫助,引導學生觀察蝸牛在新“家”里的生活。三、探索:蝸牛的生活習性(預設15分鐘)[材料準備:建好的蝸牛的“家”、放大鏡、記錄單]1.看一看:蝸牛在新“家”里生活的好嗎?它在家里干什么?(預設學生的回答:排泄、吃菜葉、睡覺、運動、交流……)2.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蝸牛是怎樣吃菜葉的?3.播放視頻:蝸牛吃菜葉。4.用手勢來模仿蝸牛吃菜葉的樣子。5.我們還有哪些有趣的發現?(預設學生的回答:爬過的地方有痕跡,觸角伸來伸去等)根據需要出示相關圖片。四、拓展:(預設2分鐘)[材料準備:活動手冊]1.自然界的小動物,都有自己的“家”。下課以后,大家可以做個有心人,去找找小動物的家,注意安全!2.根據活動手冊P11“拓展活動”的要求,找找螞蟻的家。【板書設計】4.給動物建個“家”【活動手冊使用說明】1.活動手冊中的第一部分“想一想,并畫一個蝸牛的‘家’”,可以讓學生在充分討論、整合想法,完成班級記錄表后進行。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提示學生要盡量從蝸牛的生活需要出發給蝸牛設計一個“家”,可以采用圖片加文字序號的方式表示建“家”的順序。2.活動手冊中的第二部分“觀察螞蟻進食并找到它的‘家’”,教師需要激發學生觀察興趣,特別要強調課外活動中的安全問題。也可以讓學生找找鼠婦、蚯蚓的“家”。【作業設計】見練習題練習題1.蝸牛生活在( )的地方。A.陰暗潮濕 B.明亮干燥 C.陰暗干燥 2.下列食物中,我們用( )去喂養蝸牛。A.米飯 B.青菜葉 C.豬肉3.判斷:蝸牛需要呼吸,在給蝸牛建“家”的時候,不要把蓋子蓋上。 ( )參考答案:1. A2. B3. ?蝸牛的“家”(班級記錄表) 日期: 月 日 能讓蝸牛四處爬 有吃的東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一下2-4《給動物建個“家”》授課課件含習題附答案.pptx 一下2-4《給動物建個“家”》教學反思.docx 一下2-4《給動物建個“家”》教學設計+板書設計.docx 一下2-4《給動物建個“家”》練習題附答案.docx 蝸牛的“家”(班級記錄表).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