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20】三輪沖刺 中考歷史考點一遍過+考點闖關沖刺(原卷版+解析版) 專題十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20】三輪沖刺 中考歷史考點一遍過+考點闖關沖刺(原卷版+解析版) 專題十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備戰2020年中考歷史考點闖關沖刺
主題十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原卷版)
【考點闖關】
考點1:新文化運動
【例1】(2018?云南)與圖4相關聯的歷史事件是(  )

A.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
【例2】(201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下圖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識分子發行的雜志,最有可能刊登在這期雜志里的內容是( )

A.蔡元培倡導兼容并包 B.陳獨秀號召民主科學
C.胡適主張使用白話文 D.李大釗宣傳十月革命
【例3】(2018?揚州)陳獨秀說:“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潔、舊理論、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是指(  )
A.平等、自由 B.自由、民主 C.民主、科學 D.科學、平等
【舉一反三】
1.(2018?眉山)胡適將舊“三從四德”改為反映男女平等、自由的“男人也要三從四德”:三從,是太太外出要跟從,太太的話要聽從,太太講錯要盲從;四德(與得同音)是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發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花錢要舍得。材料所述情形有可能出現在哪一運動之中(  )
A.洋務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2.(2019·四川自貢6)以“民主”“科學”為口號的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與這場運動相關的歷史人物是( )
A.陳獨秀、蔡元培 B.李大釗、康有為 C.魯迅、魏源 D.胡適、梁啟超
3.(2018?東營)“□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其中□處應該是(  )
A.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新文化運動
考點2:五四愛國運動
【例4】(2019年湖南懷化)美麗的山東青島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經歷過一段屈辱的歷史。“還我青島”、“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國民革命運動 D.抗日救亡運動
【例5】(2019年山東德州)口號是一個時代的鮮明印記,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每個時期,都留下許多有著時代特色的口號。以下口號能反映五四運動的是( )
A.“扶清滅洋” B.“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C.“反對華北自治” D.“打倒一切,全面內戰”
【例6】(2019年福建)某同學搜集了下圖所示史料。據此推知,他探究的歷史事件是( )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北伐戰爭 D.西安事變
【舉一反三】
4.(2019年江西)“若賣國首領未誅,賣國條約未廢,亡國之禍終難幸免”;“簽字而山東亡,山東亡而全國隨之,亡國大難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視家國之亡而甘心作奴隸乎?”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北伐戰爭 D.一二·九運動
5.(2019年山東德州)口號是一個時代的鮮明印記,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每個時期,都留下許多有著時代特色的口號。以下口號能反映五四運動的是( )
A.“扶清滅洋” B.“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C.“反對華北自治” D.“打倒一切,全面內戰”
6.(2019年湖南懷化)美麗的山東青島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經歷過一段屈辱的歷史。“還我青島”、“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國民革命運動 D.抗日救亡運動
考點3: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 中共一大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例7】(2018?賀州)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這體現了新文化運動(  )
A.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 B.積極倡導文學革命
C.對傳統文化存在絕對否定偏向 D.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
【例8】(2019黔南州8)下列選項屬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響 ②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發展壯大
③北伐戰爭的勝利 ④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例9】(2018?自貢)如圖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興業路76號,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
地。它見證了(  )


A.新文化運動誕生 B.中國共產黨成立 C.人民軍隊的創建 D.國民大革命發動
【舉一反三】
7.(2018?河南)把科學和民主結合起來,作為衡量一切社會現象的價值原則,合之者則接受、信仰,反之者則摒棄、批判。在近代中國首先倡導這一“原則”的代表人物是(  )
A.魏源 B.嚴復 C.孫中山 D.陳獨秀
8.(2019遼寧營口6).“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從此有了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以上材料反映了黨的哪次重要大會的召開(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考點沖刺】
一、選擇題:
1.(2018?赤峰)下列關于新文化運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代表人物是陳獨秀、胡適等 B.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
C.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創造了條件 D.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2018?百色)陳獨秀等人“認定要建立名副其實的共和國,必須從根本上改造國民性。”為此,他們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一本刊物為主要陣地,掀起一場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這本刊物是(  )
A.《民報》 B.《申報》 C.《新青年》 D.《每周評論》
3.(2018?婁底)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高舉的旗幟是(  )
A.民主、共和 B.自強、求富 C.民主、科學 D.民族、民權、民生
4.(2019四川南充6).“女學生已經開始覺悟,抵制學校開設的“列女傳”(修身課)。在操場的樹蔭下,在宿舍里,她們常常聚在一起,爭得面紅耳赤,后來由爭論變成抗婚、逃婚,以實際行動反抗舊禮教,爭取婚姻自由。”這則材料反映的實質是( )
A維新思想開始傳播 B.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民主科學思想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 D.洋務運動興辦新式學校
5.(2018?賀州)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這體現了新文化運動(  )
A.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 B.積極倡導文學革命
C.對傳統文化存在絕對否定偏向 D.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
6.(2018?煙臺)“燈閃著,風吹著,蟋蟀叫著,我坐在床上看書。月亮出來了,風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這是末代皇帝溥儀(1906﹣1967)在17歲時寫的一首新詩。和文言文相比,這種平易通俗的文風受益于(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
7.(2018?呼和浩特)1918年,一位先進知識分子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稱俄國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紀中世界革命的先聲”。這位“先進知識分子”是(  )
A. B. C. D. 
8.(2019 山東濟寧11)“北洋軍閥統治前期,在中國滿布陰霾的天空中,響起一聲春雷,爆發了一場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猛烈抨擊封建禮教的文化啟蒙運動。”這次“運動”的主要陣地是(  )
A.《新青年》 B.《文學改良芻議》 C.《狂人日記》 D.《勞動界》
9.(2018?安徽)有學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經歷了70多年的撞擊和交匯之后,出現于20世紀第二個十年里的這一陣波潮,其潮頭已經越出了啟蒙的本義。“這一陣波潮”是指(  )
A.袁世凱獨裁 B.北伐戰爭爆發 C.新文化運動 D.黃埔軍校創立
10.(2018?濰坊)李大釗很早就接觸到馬克思主義,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評論》大力宣傳。主要是因為(  )
A.辛亥革命發生 B.民族資本主義發展 C.十月革命影響 D.學生愛國運動高漲
11.(2019·四川眉山22)右圖是《新申報》民國八年五月五日的號外,它報道了當時發生的一件重大歷史事件。該事件是( )

A.五四運動 B.一二?九運動 C.華北事變 D.辛亥革命
12.(2018?大慶)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發表《外交警報,敬告國民》一文指出“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為了挽救民族危機,在北京爆發了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這次運動是(  )
A.義和團運動 B.五四運動 C.創建黃埔軍校 D.遼沈戰役
13.(2019陜西15).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出具體的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 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表現有( )
①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②推翻北洋軍閥政府統治
③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④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8?遂寧)習近平主席指出,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下列能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是(  )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變法圖強,維新變法”
C.“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D.“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15.(2019江蘇揚州8).1919年,北京大學等校學生舉行抗議游行。他們舉臂高呼:“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這一事件是(  )
A.五四運動 B.九一八事變 C.“一二?九”運動 D.西安事變
16.(2018?長春)設置紀念日是為了銘記歷史,傳遞力量。我國的青年節是為了紀念(  )
A.五四運動 B.中共一大召開 C.南昌起義 D.抗日戰爭勝利
17.(2019廣西梧州5)下列反映五四運動的核心精神是(  )
實業救國 B.謙虛謹慎 C.愛國主義 D.艱苦創業
18.(2018?濰坊)1919年5月24日,青州舉行了由社會各界人士參加的萬人大會,各界代表歷數帝國主義罪行,一致聲極北平學生愛國運動。這表明當地的五四運動(  )
A.工人階級是主力軍 B.其產黨員起了領導作用
C.群眾基礎較為廣泛 D.運動中心開始轉向農村
19.(2018?黔南州)下列口號最能反映五四運動性質的是(  )
A.取消“二十一條” B.“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C.“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D.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20.(2019·貴州銅仁14)“弱國從來無外交,茍存天地任人嘲。尊師教誨齊天下,慈母盯哼不折腰。航艦如今嫌水淺,嫦娥不再恨天高。百年洗雪誰堪忘,多少男兒是俊豪。”此詩是紀念100年前中華大地爆發的一場偉大運動。與此相符合的是( )
A.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
B.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C.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
D.義和團運動,是中國人民郁結多年反抗列強侵略義憤的總爆發
21.(2019湖南岳陽36).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實現民族復興夢,進行了四次重大探索。下列匹配錯誤的是( )
A.洋務運動——“自強”“求富” B.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C.戊戌變法——變法圖存 D.新文化運動——實業救國
22.(2018?懷化)周恩來曾說:“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起點是(  )
A.洋務運動 B.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C.五四運動 D.辛亥革命
23.(2018?重慶)小王同學在學習筆記上對某一歷史事件做了如下記錄。據此判斷,這一歷史事件應是(  )
(1)時間:1919年。 (2)地點:北京、上海。 (3)結果: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4)意義:體現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
A.五四運動 B.中共誕生 C.北伐戰爭 D.百團大戰
24.(2019年貴州畢節5)下列選項屬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響 ②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發展壯大
③北伐戰爭的勝利 ④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5.(2018?泰州)“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這幅對聯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維新變法運動 B.五四運動 C.國民革命運動 D.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26.(2019大慶18)五四運動是一次廠大人民群眾直接參與的、毫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它標志( )
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B.中國新民主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C.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27.(2018?達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90多年前一批青少年學生為了追求民族的獨立將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下列有關五四運動的表述無誤的是(  )
A.五四運動是一次資產階級領導的愛國運動,它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B.在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學生發出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吶喊
C.五四運動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D.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
28.(2018?齊齊哈爾)1919年初,有人致電巴黎和會中國代表:“愿公等堅持到底,全國國民為公后盾這一“后盾”后來集中體現在(  )
A.戊戌變法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愛國運動 D.國民革命運動
29.(2018?梧州)“學生激揚焚賊府,商人奮起游街巷。眾工人,上陣露鋒芒,春雷響……氣軒昂,誓與列強爭抗。抖擻中華民眾志。”這首詩詞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五四愛國運動 C.國民革命運動 D.土地改革運動
30.(2018?黑龍江)“學子斗爭驚列寇,反封反帝風云涌”描述的是哪一歷史事件?(  )
A.北伐戰爭 B.五四運動 C.紅軍長征 D.秋收起義
31.(2018?蘇州)1919年,美國教育家杜威應邀訪華。7月2日,他極其興奮地在寄往美國的家書里寫道:今天的新聞就是中國代表團拒絕簽署巴黎和約。這條新聞真是太好了,都不像是真的你們想象不到,沒有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對中國而言意味著什么。這是公眾意見的勝利,一切都是由這些學校里年輕的男孩女孩們推動的。”杜威的家書表明他見證了(  )
A.戊戌變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國民大革命
32.(2018?重慶)“5日,學生請校方出面救人……19日,北京所有大專學校的學生拒絕上課…18、20、21日,日本駐華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議,要求鎮壓學生的反日活動…26日,上海2萬多學生罷課。”上述材料敘述的歷史事件應是(  )
A.五四運動 B.中國共產黨成立 C.北伐戰爭 D.西安事變
33.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因為( )
A.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 B.北京學生作為先鋒隊舉行抗議
C.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D.第一次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口號
34.(2018臨沂10.)“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他自己的黨悟得到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并且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這里的“他”是( )
陳獨秀 B.李大釗 C.董必武 D.魯迅
35.(2018?孝感)下圖中幾位人物有一個共同身份就是(  )

中國同盟會會員 B.新文化運動主將
C.五四愛國運動的領導者 D.中國共產黨黨員
36.(2018?河南)1921年李大釗指出,中國現在沒有一個真能表現民眾勢力的團體,若能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那么中國徹底的大改革將有所附托。這段話表明李大釗的主張是(  )
A.建立中國同盟會 B.成立無產階級政黨 C.創辦黃埔軍校 D.實現國共兩黨合作
37.(2018?廣安)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思想解放運動。該運動之所以說具有“劃時代意義”,主要是因為(  )
A.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B.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學,后期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C.《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D.魯迅發表《狂人日記》,抨擊“吃人”的禮教
二、材料分析題
38.(2019年山西節選)人類對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交流互鑒,推陳出新。李老師以“文明之光”為主題設計了下面的學習任務單。請你完成相關學習任務。
任務二【解放思想——傳承精神文明】
(2)下面的材料分別體現了怎樣的思想主張?概括兩場思想解放運動的共同影響。



39.(2019年江蘇蘇州)面對北洋軍閥統治下混亂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認為,必須進行文化變革和革命運動才能挽救民族危亡。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志同人本來無罪,只因為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
——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
材料二 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群眾愛國政治運動。同時,也是一場空前的社會思想解放運動,它與新文化運動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它把救亡與啟蒙相結合,形成了一種“五四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去追求進步和光明。
——摘編自章開沅、朱英主編《中國近現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文中“本志”是指《__________》(雜志)。文中“德先生”及“賽先生”分別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據材料二,指出五四運動的性質和意義。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作為青年學生應繼承發揚哪些“五四精神”?


40.(2019年黑龍江齊齊哈爾節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從歷史的軌跡中,可以把握走向光輝未來的規律。請你參與下面的探究活動。
探究一【民族新篇】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中因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運動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五四運動的歷史性質。請寫出五四運動的性質。五四運動是中國____________革命的開端。


41.(2019年湖北黃石)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同盟會會員吳玉章回憶五四運動時說:“這是真正激動人心的一頁,這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從前我們搞革命雖然也看到過一些群眾運動的場面,但是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席惹全國的雄壯浩大的聲勢。在群眾運動的沖擊震蕩下,整個中國從沉睡中復蘇了,開始煥發出青春的活力,一切反動腐朽的惡勢力都顯得那樣猥瑣渺小,搖搖欲墜。…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
——金沖及著《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1)結合所學,說明材料一中的“反動腐朽的惡勢力”主要是指哪些?并簡要分析五四運動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的原因。


42.(2019年湖南長沙)近代以來,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務是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為此,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五四運動極大促進了中國人的思想啟蒙,直接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現代化方向……中國的先進分子從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教訓中,開始認清帝國主義列強聯合壓迫中國人民的實質,開始意識到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在中國根本行不通。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開辟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摘自田克勤、張澤強《從價值覺醒到文化自信:五四運動歷史地位的新思考》
(1)哪一條約的相關內容表明材料一中“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根據材料一,分析五四時期先進知識分子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原因。


43.(2019年山東濰坊節選)誦讀紅色書信,傳承紅色力量,一封封書信穿越時空,傳遞著先輩們的執著追求和家國情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男在此為國作事,非謂有男國即不亡,乃國家育養學生,歲靡巨萬,一旦有事,學生尚不出力,更待誰人?忠孝二途,本非相悖,盡忠即所以盡孝也……今遇此事,猶不能犧牲,豈足以談愛國?
——1919年5月17日清華學子聞一多給父母的家書

(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家書反映了聞一多怎樣的家國情懷?當時進步學生提出了什么主張?



44.(2019年江蘇南京)閱讀下列示意圖,回答問題。



45.(2019年山東德州)2019年是新中國建立70周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砥礪前行,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巨大飛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嶄露新曙光】
材料一

(1)請寫出圖中會議召開的地點。材料一中“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是哪次會議?


(2019年河北)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

據英雄榜(一)和所學知識,指出李大釗、張學良和楊虎城的主張分別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間提出的。并概括這兩個重大事件發生的各自國際背景及其在維護民族利益方面各起的作用。
(2)據英雄榜(一)和問題(1),歸納以上人物的主張所體現的共同時代主題。




47.(2019年湖南長沙節選)近代以來,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務是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為此,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五四運動極大促進了中國人的思想啟蒙,直接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現代化方向……中國的先進分子從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教訓中,開始認清帝國主義列強聯合壓迫中國人民的實質,開始意識到西方
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在中國根本行不通。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開辟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摘自田克勤、張澤強《從價值覺醒到文化自信:五四運動歷史地位的新思考》
哪一條約的相關內容表明材料一中“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根據材料一,分析五四時期先進知識分子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原因。




48.(2019年安徽)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國的失敗使國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識之士如康有為、梁啟超等痛定思痛,開始探索新的救國之道。他們認為,中國要生存、要強大,應該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樣維新變法,學習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舉人在北京發動“公車上書”。
——據雷頤《走向革命:細說晚清七十年》
(1)根據材料一指出“新的救國之道”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公車上書”發生的原因。

材料二中國在巴黎和會上蒙受的屈辱阻礙了中國尋求西方模式的國家認同。五四知識界對西方的幻滅,伴隨著親蘇社會主義思潮的興起。許多中國人認為俄國革命是中國進行國家建構的唯一成功楷模。
——據徐國琦《中國與大戰》等
(2)根據材料二指出中國人的國家模式認同有何變化,并分析其影響。

(3)綜合上述材料,概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知識分子的時代使命。



49.(2019年重慶A)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抵抗外國侵略者的斗爭中,中國人民包括清政府軍隊里的愛國將士表現得很英勇,浴血搏斗,直至戰死疆場。但是,五四運動之前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斗爭還處于被動、自發的秋態,形不成整體的斗爭合力。五四運動不僅有青年學生的參與,廣大工人、商人、教師、市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相互呼應,取得了運動的初步勝利。中國人民以偉大的覺醒鑄刻了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歷史烙印。
——摘編自齊衛平《五四運動是中國人民一次偉大覺醒》
材料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促使了亞非拉人民的覺醒。戰后,以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為主要目標的民族意識得到了極大的增強,這種意識轉化為爭取民族獨立的行動,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潮。20世紀60年代末,新獨立的國家已有69個,此后增加到120多個。大批民族國家的融立,造成了帝國主義全球殖民體系的徹底崩潰,它們在國際舞臺上日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摘編自王斯德《世界通史》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與五四運動前的斗爭相比,中國人民在五四運動中的斗爭有何變化。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五四運動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進程中的地位。
(2)根據材料二,概括二戰后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高漲的原因,并指出其國際影響。
(3)綜上,談談你對民族覺醒意義的認識。




50.(2019年重慶B)閱讀以下材料后判斷:
五四運動作為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最為突出的歷史貢獻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在中國人苦苦向西方學習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暴露了資本主義的嚴重危機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固有矛盾。與此同時,巴黎和會上西方列強的所作所為,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認識到西方列強聯合壓迫中國人民的本質。正當中國人民在苦悶中摸索、在黑暗里苦斗的時候,“十月革命一聲她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
五四運動是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作為一場偉大社會革命運動、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同時又凝聚起社會各方面力量。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正是在這種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
——摘編自宋進《堅定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2019年5月7日《人民日報》》
以下表述是從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涂“A”;違背了以上材料所表達的意思,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涂“B”;是以上材料沒有涉及的,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涂“C”.
(1)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黎和會和十月革命對五四前后的中國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覺醒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沒有聯系。

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5)五四運動是一場愛國的、具有深遠思想文化意義和社會影響的革命運動。




51.(2019年湖北黃石節選)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同盟會會員吳玉章回憶五四運動時說:“這是真正激動人心的一頁,這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從前我們搞革命雖然也看到過一些群眾運動的場面,但是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席惹全國的雄壯浩大的聲勢。在群眾運動的沖擊震蕩下,整個中國從沉睡中復蘇了,開始煥發出青春的活力,一切反動腐朽的惡勢力都顯得那樣猥瑣渺小,搖搖欲墜。…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
——金沖及著《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結合所學,說明材料一中的“反動腐朽的惡勢力”主要是指哪些?并簡要分析五四運動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的原因。

52.(2019年江蘇蘇州)面對北洋軍閥統治下混亂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認為,必須進行文化變革和革命運動才能挽救民族危亡。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志同人本來無罪,只因為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
——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
材料二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群眾愛國政治運動。同時,也是一場空前的社會思想解放運動,它與新文化運動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它把救亡與啟蒙相結合,形成了一種“五四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去追求進步和光明。
——摘編自章開沅、朱英主編《中國近現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文中“本志”是指《__________》(雜志)。文中的“德先生”及“賽先生”分別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據材料二,指出五四運動的性質和意義。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作為青年學生應繼承發揚哪些“五四精神”?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備戰2020年中考歷史考點闖關沖刺
主題十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解析版)
【考點闖關】
考點1:新文化運動
【例1】(2018?云南)與圖4相關聯的歷史事件是(  )

A.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但它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絕對肯定的偏向。與題干圖4相關聯的歷史事件是新文化運動。故選:C。 
【例2】(201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下圖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識分子發行的雜志,最有可能刊登在這期雜志里的內容是( )

蔡元培倡導兼容并包 B.陳獨秀號召民主科學
C.胡適主張使用白話文 D.李大釗宣傳十月革命
【答案】B
【解析】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陳獨秀高舉“民主”和“科學”旗幟,主張通過“民主”和“科學”挽救中國危亡,故B項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
【例3】(2018?揚州)陳獨秀說:“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潔、舊理論、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是指(  )
A.平等、自由 B.自由、民主 C.民主、科學 D.科學、平等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所標舉的兩大口號,由陳獨秀首先提出。他還將它們形象地稱為“德先生”和“賽先生”。題干中文中“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是指民主、科學。故選:C。
【舉一反三】
1.(2018?眉山)胡適將舊“三從四德”改為反映男女平等、自由的“男人也要三從四德”:三從,是太太外出要跟從,太太的話要聽從,太太講錯要盲從;四德(與得同音)是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發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花錢要舍得。材料所述情形有可能出現在哪一運動之中(  )
A.洋務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據題干“胡適將舊‘三從四德’改為反映男女平等、自由的‘男人也要三從四德’”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述情形有可能出現在新文化運動之中,從1915年起,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向尊孔復古逆流展開激烈進攻。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把斗爭鋒芒指向維護封建制度的孔教。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作了條件。故選:B。
2.(2019·四川自貢6)以“民主”“科學”為口號的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與這場運動相關的歷史人物是( )
A.陳獨秀、蔡元培 B.李大釗、康有為 C.魯迅、魏源 D.胡適、梁啟超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陳獨秀、蔡元培、胡適、魯迅、李大釗等,據此可知,A 符合題意。康有為、梁啟超是維新派的代表人物,魏源是地主階級開明人士。
3.(2018?東營)“□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其中□處應該是(  )
A.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新文化運動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
考點2:五四愛國運動
【例4】(2019年湖南懷化)美麗的山東青島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經歷過一段屈辱的歷史。“還我青島”、“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國民革命運動 D.抗日救亡運動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法等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上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前發表宣言,并舉行示威游行,五四運動爆發。學生們提出“外爭主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要求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例5】(2019年山東德州)口號是一個時代的鮮明印記,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每個時期,都留下許多有著時代特色的口號。以下口號能反映五四運動的是( )
A.“扶清滅洋” B.“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C.“反對華北自治” D.“打倒一切,全面內戰”
【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激起北大學生的憤慨,1919年5月4日,北大學生打著“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開始示威游行,五四運動爆發,故B符合題意;“扶清滅洋”是義和團運動的口號,故A不合題意;“反對華北自治”是“一二九運動”的口號,故C不合題意;“打倒一切,全面內戰”與題干無關,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
【例6】(2019年福建)某同學搜集了下圖所示史料。據此推知,他探究的歷史事件是( )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北伐戰爭 D.西安事變
【答案】B
【解析】依據示意圖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探究的歷史事件是五四運動。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引發了五四運動,并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6月10日,北洋政府被迫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6月28日,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所以B項符合題意。A項發生在1915年,C項發生在1926年,D項發生在1936年。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
【舉一反三】
(2019年江西)“若賣國首領未誅,賣國條約未廢,亡國之禍終難幸免”;“簽字而山東亡,山東亡而全國隨之,亡國大難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視家國之亡而甘心作奴隸乎?”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北伐戰爭 D.一二·九運動
【答案】B
【解析】依據題干信息“簽字而山東亡,山東亡而全國隨之,亡國大難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視家國之亡而甘心作奴隸乎?”可知,此內容與五四運動有關。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激起北大學生的憤慨,1919年5月4日,北大學生打著“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外爭國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的口號,開始示威游行,五四運動爆發,故B符合題意;新文化運動、北伐戰爭、一二?九運動與題干無關,故ACD 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
5.(2019年山東德州)口號是一個時代的鮮明印記,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每個時期,都留下許多有著時代特色的口號。以下口號能反映五四運動的是( )
A.“扶清滅洋” B.“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C.“反對華北自治” D.“打倒一切,全面內戰”
【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激起北大學生的憤慨,1919年5月4日,北大學生打著“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開始示威游行,五四運動爆發,故B符合題意;“扶清滅洋”是義和團運動的口號,故A不合題意;“反對華北自治”是“一二九運動”的口號,故C不合題意;“打倒一切,全面內戰”與題干無關,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
(2019年湖南懷化)美麗的山東青島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經歷過一段屈辱的歷史。“還我青島”、“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國民革命運動 D.抗日救亡運動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法等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上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前發表宣言,并舉行示威游行,五四運動爆發。學生們提出“外爭主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要求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考點3: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 中共一大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例7】(2018?賀州)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這體現了新文化運動(  )
A.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 B.積極倡導文學革命
C.對傳統文化存在絕對否定偏向 D.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據“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可知,這體現了新文化運動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熱情歌頌十月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熱情宣傳“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為了擴大宣傳馬克思主義,1918年底,李大釗等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故選:D。
【例8】(2019黔南州8)下列選項屬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響 ②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發展壯大
③北伐戰爭的勝利 ④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北伐戰爭取得勝利是在1927年,因此③北伐戰爭的勝利不屬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①②④都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B項①②④屬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例9】(2018?自貢)如圖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興業路76號,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
地。它見證了(  )


A.新文化運動誕生 B.中國共產黨成立 C.人民軍隊的創建 D.國民大革命發動
【答案】B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了中共一大;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材料一中的“上海的興業路76號”與中共一大的召開(或者中共的成立)有關;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故選:B。
【舉一反三】
7.(2018?河南)把科學和民主結合起來,作為衡量一切社會現象的價值原則,合之者則接受、信仰,反之者則摒棄、批判。在近代中國首先倡導這一“原則”的代表人物是(  )
A.魏源 B.嚴復 C.孫中山 D.陳獨秀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把科學和民主結合起來,作為衡量一切社會現象的價值原則近代中國首先倡導這一“原則”的代表人物是陳獨秀。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并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故選:D。
8.(2019遼寧營口6).“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從此有了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以上材料反映了黨的哪次重要大會的召開(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一大的成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A選項符合題意。中共二大提出了黨的最低民主革命綱領,B選項排除。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為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C選項排除。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D選項排除。故答案為A。
【考點沖刺】
選擇題
1.(2018?赤峰)下列關于新文化運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代表人物是陳獨秀、胡適等 B.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
C.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創造了條件 D.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但它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絕對肯定的偏向。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
2.(2018?百色)陳獨秀等人“認定要建立名副其實的共和國,必須從根本上改造國民性。”為此,他們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一本刊物為主要陣地,掀起一場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這本刊物是(  )
A.《民報》 B.《申報》 C.《新青年》 D.《每周評論》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青年》。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通過對辛亥革命失敗教訓的認真思考,認定要建立名副其實的共和國,必須根本改造國民性,他們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
3.(2018?婁底)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高舉的旗幟是(  )
A.民主、共和 B.自強、求富 C.民主、科學 D.民族、民權、民生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高舉的旗幟是民主、科學。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通過對辛亥革命失敗教訓的認真思考,認定要建立名副其實的共和國,必須根本改造國民性,他們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故選:C。
4.(2019四川南充6).“女學生已經開始覺悟,抵制學校開設的“列女傳”(修身課)。在操場的樹蔭下,在宿舍里,她們常常聚在一起,爭得面紅耳赤,后來由爭論變成抗婚、逃婚,以實際行動反抗舊禮教,爭取婚姻自由。”這則材料反映的實質是( )
A維新思想開始傳播 B.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民主科學思想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 D.洋務運動興辦新式學校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新文化的主要內容及學生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傳統的貞節觀念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懷疑和抵制,這種現象是新文化運動對封建制度和綱常禮教展開猛烈批判的結果,說明了封建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已經被動搖。故選C。
5.(2018?賀州)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這體現了新文化運動(  )
A.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 B.積極倡導文學革命
C.對傳統文化存在絕對否定偏向 D.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據“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可知,這體現了新文化運動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熱情歌頌十月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熱情宣傳“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為了擴大宣傳馬克思主義,1918年底,李大釗等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故選:D。
6.(2018?煙臺)“燈閃著,風吹著,蟋蟀叫著,我坐在床上看書。月亮出來了,風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這是末代皇帝溥儀(1906﹣1967)在17歲時寫的一首新詩。和文言文相比,這種平易通俗的文風受益于(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等主張。和文言文相比,這種平易通俗的文風受益于新文化運動。故選:C。
7.(2018?呼和浩特)1918年,一位先進知識分子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稱俄國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紀中世界革命的先聲”。這位“先進知識分子”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的相關史實。1918年,先進知識分子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稱俄國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紀中世界革命的先聲”。選項A人物是李大釗。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1918年,李大釗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文章,頌揚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并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李大釗第一個舉起了社會主義的大旗。故選:A。 
8.(2019 山東濟寧11)“北洋軍閥統治前期,在中國滿布陰霾的天空中,響起一聲春雷,爆發了一場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猛烈抨擊封建禮教的文化啟蒙運動。”這次“運動”的主要陣地是(  )
A.《新青年》 B.《文學改良芻議》 C.《狂人日記》 D.《勞動界》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中“爆發了一場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猛烈抨擊封建禮教的文化啟蒙運動”,這次運動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學。A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9.(2018?安徽)有學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經歷了70多年的撞擊和交匯之后,出現于20世紀第二個十年里的這一陣波潮,其潮頭已經越出了啟蒙的本義。“這一陣波潮”是指(  )
A.袁世凱獨裁 B.北伐戰爭爆發 C.新文化運動 D.黃埔軍校創立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據“有學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經歷了70多年的撞擊和交匯之后,出現于20世紀第二個十年里的這一陣波潮,其潮頭已經越出了啟蒙的本義”可知,“這一陣波潮”是指新文化運動。1915年(20世紀第二個十年里),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故選:C。
10.(2018?濰坊)李大釗很早就接觸到馬克思主義,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評論》大力宣傳。主要是因為(  )
A.辛亥革命發生 B.民族資本主義發展 C.十月革命影響 D.學生愛國運動高漲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李大釗很早就接觸到馬克思主義,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評論》大力宣傳。主要是因為十月革命影響。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1918年,為了擴大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等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頌揚十月革命,是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故選:C。
11.(2019·四川眉山22)右圖是《新申報》民國八年五月五日的號外,它報道了當時發生的一件重大歷史事件。該事件是( )

A.五四運動 B.一二?九運動 C.華北事變 D.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依據題干內容和所學知識可知:“民國八年五月五日”指的是1919年5月5日(注意民國紀年和公元紀年的轉換),結合報道中“學生焚燒曹宅,暴打章宗祥”等內容可知:本事件是五四運動。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走上街頭,舉行集會、抗議等活動,五四運動爆發。故答案為:A。
12.(2018?大慶)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發表《外交警報,敬告國民》一文指出“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為了挽救民族危機,在北京爆發了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這次運動是(  )
A.義和團運動 B.五四運動 C.創建黃埔軍校 D.遼沈戰役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由材料中的時間“1919年”和“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可知,這反映的是五四運動,據所學知,1919年,巴黎和會上,列強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這是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故選:B。
13.(2019陜西15).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出具體的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 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表現有( )
①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②推翻北洋軍閥政府統治
③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④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這場運動是“五四運動”。依據所學知識,五四運動取得勝利的表現是: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推翻北洋政府的事件是北伐戰爭。故答案為C。
14.(2018?遂寧)習近平主席指出,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下列能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是(  )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變法圖強,維新變法”
C.“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D.“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答案】D
【解析】本題以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為切入點,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點。“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是五四運動的口號,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這次運動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起了主力軍的作用;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所以D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
15.(2019江蘇揚州8).1919年,北京大學等校學生舉行抗議游行。他們舉臂高呼:“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這一事件是(  )
A.五四運動 B.九一八事變 C.“一二?九”運動 D.西安事變
【答案】A
【解析】依據題干中的“1919年”“北京大學等校學生”“中國的土地”等關鍵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事件是五四運動。B、C、D三項的事件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發生的時間分別是1931年、1935年、1936年。故答案為:A。
16.(2018?長春)設置紀念日是為了銘記歷史,傳遞力量。我國的青年節是為了紀念(  )
A.五四運動 B.中共一大召開 C.南昌起義 D.抗日戰爭勝利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五四運動影響的有關內容。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于中國北京的一場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于中國北京的一場愛國運動。巴黎和會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消息傳來后,北京學生開展了集會、游行、罷課等活動。后來得到了各地學生以及各界的廣泛支持,演變成了全國性的罷市、罷工還有學生罷課活動,從而形成了全國規模的愛國運動,并最終迫使北洋政府拒簽和約。青年學生是運動前期的主力,故青年節與五四運動有關。故選:A。
17.(2019廣西梧州5)下列反映五四運動的核心精神是(  )
實業救國 B.謙虛謹慎 C.愛國主義 D.艱苦創業
【答案】C
【解析】根據題意并結合所學知識,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前期的主力是北京大學的學生,北京學生的愛國斗爭后來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廣泛擁護,最終演變成全國性的愛國運動,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其核心精神是愛國主義精神。故C項符合題意。
18.(2018?濰坊)1919年5月24日,青州舉行了由社會各界人士參加的萬人大會,各界代表歷數帝國主義罪行,一致聲極北平學生愛國運動。這表明當地的五四運動(  )
A.工人階級是主力軍 B.其產黨員起了領導作用
C.群眾基礎較為廣泛 D.運動中心開始轉向農村
【答案】C
【解析】本題以1919年5月24日,青州舉行了由社會各界人士參加的萬人大會為切入點,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點。依據課本知識,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分析材料可知,青州舉行了由社會各界人士參加的萬人大會,體現了五四運動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參與,表明當地的五四運動群眾基礎較為廣泛,C選項符合題意。故選:C。 
19.(2018?黔南州)下列口號最能反映五四運動性質的是(  )
A.取消“二十一條” B.“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C.“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D.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五四運動相關知識的掌握。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誓死爭回青島,體現反帝性質;取消二十一,體現反帝性質;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體現反帝性質;外爭國權,內除國賊既體現反帝性質又體現了反封建性質。故選:B。 
20.(2019·貴州銅仁14)“弱國從來無外交,茍存天地任人嘲。尊師教誨齊天下,慈母盯哼不折腰。航艦如今嫌水淺,嫦娥不再恨天高。百年洗雪誰堪忘,多少男兒是俊豪。”此詩是紀念100年前中華大地爆發的一場偉大運動。與此相符合的是( )
A.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
B.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C.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
D.義和團運動,是中國人民郁結多年反抗列強侵略義憤的總爆發
【答案】B
【解析】依據題干信息“100年前中華大地爆發的一場偉大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00年前的1919年,中華大地爆發了無數運動,它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其它三項與題干中的時間不符,故選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21.(2019湖南岳陽36).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實現民族復興夢,進行了四次重大探索。下列匹配錯誤的是( )
A.洋務運動——“自強”“求富” B.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C.戊戌變法——變法圖存 D.新文化運動——實業救國
【答案】D
【解析】國家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以“自強、求富”為口號,故A說法正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故B說法正確;戊戌變法的目的是救亡圖存,故C說法正確;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民主與科學”,“實業救國”是近代民族資產階級代表的一種先進思想。故D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22.(2018?懷化)周恩來曾說:“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起點是(  )
A.洋務運動 B.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C.五四運動 D.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本題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起點為切入點,主要考查五四運動的意義。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中國政治歷史舞臺,并發揮著重大作用,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五四運動成為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起點是五四運動。故選:C。
23.(2018?重慶)小王同學在學習筆記上對某一歷史事件做了如下記錄。據此判斷,這一歷史事件應是(  )
(1)時間:1919年。 (2)地點:北京、上海。 (3)結果: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4)意義:體現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
A.五四運動 B.中共誕生 C.北伐戰爭 D.百團大戰
【答案】A
【解析】本題以小王同學在學習筆記上對某一歷史事件做的記錄為切入點,考查五四運動。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走上街頭,舉行集會、抗議等活動,五四運動爆發。五四運動的中心首先是在北京,主力是學生,6月5日,上海工人罷工,聲援學生運動,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主力由學生轉變為工人。五四運動體現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A符合題意。故選:A。
24.(2019年貴州畢節5)下列選項屬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響 ②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發展壯大
③北伐戰爭的勝利 ④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北伐戰爭發生在1926年到1927年,因此③北伐戰爭的勝利不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①②④都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故選:C。
25.(2018?泰州)“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這幅對聯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維新變法運動 B.五四運動 C.國民革命運動 D.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反映了在學生、工人的斗爭下,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所以材料對聯反映的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史實。故選:B。
26.(2019大慶18)五四運動是一次廠大人民群眾直接參與的、毫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它標志( )
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B.中國新民主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C.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引發了中國五四運動,最先是由北京大學等校學生三千多人的游行示威開啟的。學生成為了五四運動的先鋒隊,6月3日,運動的中心轉移到上海,工人階級成為了運動的主力,廣大農民和商人也積極參與。所以五四運動與以往革命不同的——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所以它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B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27.(2018?達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90多年前一批青少年學生為了追求民族的獨立將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下列有關五四運動的表述無誤的是(  )
A.五四運動是一次資產階級領導的愛國運動,它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B.在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學生發出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吶喊
C.五四運動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D.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
【答案】C
【解析】本題以有關五四運動的表述為切入點,考查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一次無產階級領導的愛國運動,A錯誤。“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口號,B錯誤。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D錯誤。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C正確。故選:C。
28.(2018?齊齊哈爾)1919年初,有人致電巴黎和會中國代表:“愿公等堅持到底,全國國民為公后盾這一“后盾”后來集中體現在(  )
A.戊戌變法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愛國運動 D.國民革命運動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1919年,在巴黎和會上中國要求收回山東的要求遭拒絕,引起了中國大規模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即五四運動。結合材料可知這一“后盾”后來集中體現在五四愛國運動上。故選:C。
29.(2018?梧州)“學生激揚焚賊府,商人奮起游街巷。眾工人,上陣露鋒芒,春雷響……氣軒昂,誓與列強爭抗。抖擻中華民眾志。”這首詩詞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五四愛國運動 C.國民革命運動 D.土地改革運動
【答案】B
【解析】本題以“學生激揚焚賊府,商人奮起游街巷。眾工人,上陣露鋒芒,春雷響……氣軒昂,誓與列強爭抗。抖擻中華民眾志。”為切入點,考查五四運動。”詩歌反映了五四運動時期,學生怒燒趙家胡同、商人罷市、工人罷工,誓死于與列強抗爭的史實。故選:B。
30.(2018?黑龍江)“學子斗爭驚列寇,反封反帝風云涌”描述的是哪一歷史事件?(  )
A.北伐戰爭 B.五四運動 C.紅軍長征 D.秋收起義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回國內,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的學生集會游行,打出了“外爭主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合約”上簽字”等口號,雖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鎮壓,但得到了工人階級等全國人民的支持,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最終迫使政府讓步,運動取得初步的勝利。五四運動的性質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所以“學子斗爭驚列寇,反封反帝風云涌”描述的是五四運動。故選:B。
31.(2018?蘇州)1919年,美國教育家杜威應邀訪華。7月2日,他極其興奮地在寄往美國的家書里寫道:今天的新聞就是中國代表團拒絕簽署巴黎和約。這條新聞真是太好了,都不像是真的你們想象不到,沒有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對中國而言意味著什么。這是公眾意見的勝利,一切都是由這些學校里年輕的男孩女孩們推動的。”杜威的家書表明他見證了(  )
A.戊戌變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國民大革命
【答案】C
【解析】本題以1919年杜威的家書為切入點,考查五四運動。由“1919年,中國代表團拒絕簽署巴黎和約”結合所學,1919年的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中國政府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可知,杜威的家書表明他見證的是五四運動。故選:C。
32.(2018?重慶)“5日,學生請校方出面救人……19日,北京所有大專學校的學生拒絕上課…18、20、21日,日本駐華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議,要求鎮壓學生的反日活動…26日,上海2萬多學生罷課。”上述材料敘述的歷史事件應是(  )
A.五四運動 B.中國共產黨成立 C.北伐戰爭 D.西安事變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由材料“北京,學生的反日活動”結合所學,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走上街頭,舉行集會、抗議等活動,五四運動爆發。可知,A符合題意。故選:A。
33.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因為( )
A.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 B.北京學生作為先鋒隊舉行抗議
C.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D.第一次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口號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五四運動前的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五四運動后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并領導無產階級革命。因此選擇答案C。
34.(2018臨沂10.)“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他自己的黨悟得到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并且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這里的“他”是( )
陳獨秀 B.李大釗 C.董必武 D.魯迅
【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了《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勝利》和《庶民的勝利》,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故選B。
35.(2018?孝感)下圖中幾位人物有一個共同身份就是(  )

中國同盟會會員 B.新文化運動主將
C.五四愛國運動的領導者 D.中國共產黨黨員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觀察題干圖片可知,圖中幾位人物有一個共同身份就是新文化運動主將。故選:B。 
36.(2018?河南)1921年李大釗指出,中國現在沒有一個真能表現民眾勢力的團體,若能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那么中國徹底的大改革將有所附托。這段話表明李大釗的主張是(  )
A.建立中國同盟會 B.成立無產階級政黨 C.創辦黃埔軍校 D.實現國共兩黨合作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無產階級政黨的成立。據“1921年李大釗指出,中國現在沒有一個真能表現民眾勢力的團體,若能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那么中國徹底的大改革將有所附托。”可知,這段話表明李大釗的主張是成立無產階級政黨。五四運動時,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進一步傳播,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李大釗等人先后成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故選:B。 
37.(2018?廣安)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思想解放運動。該運動之所以說具有“劃時代意義”,主要是因為(  )
A.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B.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學,后期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C.《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D.魯迅發表《狂人日記》,抨擊“吃人”的禮教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1915年,進步的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前期宣傳民主科學,后期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思想解放運動。該運動之所以說具有“劃時代意義”,主要是因為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學,后期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故選:B。
二、材料分析題
38.(2019年山西節選)人類對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交流互鑒,推陳出新。李老師以“文明之光”為主題設計了下面的學習任務單。請你完成相關學習任務。
任務二【解放思想——傳承精神文明】
(2)下面的材料分別體現了怎樣的思想主張?概括兩場思想解放運動的共同影響。

【答案】(2)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新文化運動:民主、科學。
共同影響:都抨擊了封建統治,都傳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都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都推動社會進步等。
【解析】(2)依據材料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則材料體現的是文藝復興,主張是人文主義,第二則材料體現的是新文化運動,主張是民主、科學,兩場思想解放運動的共同影響是都抨擊了封建統治,傳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都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都推動社會進步等。

39.(2019年江蘇蘇州)面對北洋軍閥統治下混亂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認為,必須進行文化變革和革命運動才能挽救民族危亡。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志同人本來無罪,只因為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
——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
材料二 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群眾愛國政治運動。同時,也是一場空前的社會思想解放運動,它與新文化運動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它把救亡與啟蒙相結合,形成了一種“五四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去追求進步和光明。
——摘編自章開沅、朱英主編《中國近現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文中“本志”是指《__________》(雜志)。文中“德先生”及“賽先生”分別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據材料二,指出五四運動的性質和意義。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作為青年學生應繼承發揚哪些“五四精神”?
【答案】(1)雜志:新青年(或青年雜志)。民主、科學。
(2)性質: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政治運動和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意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提高了人民覺悟)和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精神: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解析】(1)依據材料信息“只因為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可知,此內容與新文化運動有關。文中“本志”是指《新青年》,文中的“德先生”及“賽先生”分別指民主、科學。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等進步知識分子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2)第一問,依據材料信息“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群眾愛國政治運動。同時,也是一場空前的社會思想解放運動,它與新文化運動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可知,五四運動的性質是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政治運動和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五四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提高了人民覺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五四精神的內涵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40.(2019年黑龍江齊齊哈爾節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從歷史的軌跡中,可以把握走向光輝未來的規律。請你參與下面的探究活動。
探究一【民族新篇】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中因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運動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五四運動的歷史性質。請寫出五四運動的性質。五四運動是中國____________革命的開端。
【答案】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新民主主義
【解析】根據所學和材料一中“新時代中因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運動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可知:五四運動的性質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41.(2019年湖北黃石)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同盟會會員吳玉章回憶五四運動時說:“這是真正激動人心的一頁,這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從前我們搞革命雖然也看到過一些群眾運動的場面,但是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席惹全國的雄壯浩大的聲勢。在群眾運動的沖擊震蕩下,整個中國從沉睡中復蘇了,開始煥發出青春的活力,一切反動腐朽的惡勢力都顯得那樣猥瑣渺小,搖搖欲墜。…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
——金沖及著《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1)結合所學,說明材料一中的“反動腐朽的惡勢力”主要是指哪些?并簡要分析五四運動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的原因。
【答案】(1)帝國主義(列強)和封建主義(北洋軍閥政府)。①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人民群眾的力量得到解放);②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解析】(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依據材料一中“整個中國從沉睡中復蘇了,開始煥發出青春的活力,一切反動腐朽的惡勢力都顯得那樣猥瑣渺小,搖搖欲墜。…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的信息,“反動腐朽的惡勢力”主要是指帝國主義列強和封建主義;—五四運動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這其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的原因。
42.(2019年湖南長沙)近代以來,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務是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為此,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五四運動極大促進了中國人的思想啟蒙,直接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現代化方向……中國的先進分子從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教訓中,開始認清帝國主義列強聯合壓迫中國人民的實質,開始意識到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在中國根本行不通。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開辟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摘自田克勤、張澤強《從價值覺醒到文化自信:五四運動歷史地位的新思考》
(1)哪一條約的相關內容表明材料一中“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根據材料一,分析五四時期先進知識分子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原因。
【答案】(1)條約:《凡爾賽條約》。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使他們看清了帝國主義列強的本質,意識到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在中國行不通;馬克思主義在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他們看到了曙光。
【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會上通過了《凡爾賽和約》,和約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山東問題。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根據材料“中國的先進分子從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教訓中,開始認清帝國主義列強聯合壓迫中國人民的實質,開始意識到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在中國根本行不通。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開辟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可知五四時期先進知識分子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使他們看清了帝國主義列強的本質,意識到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在中國行不通;馬克思主義在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他們看到了曙光。
43.(2019年山東濰坊節選)誦讀紅色書信,傳承紅色力量,一封封書信穿越時空,傳遞著先輩們的執著追求和家國情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男在此為國作事,非謂有男國即不亡,乃國家育養學生,歲靡巨萬,一旦有事,學生尚不出力,更待誰人?忠孝二途,本非相悖,盡忠即所以盡孝也……今遇此事,猶不能犧牲,豈足以談愛國?
——1919年5月17日清華學子聞一多給父母的家書

(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家書反映了聞一多怎樣的家國情懷?當時進步學生提出了什么主張?
【答案】(1)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情懷。主張: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還我青島;取消二十條等等。
【解析】(1)依據材料一“忠孝二途,本非相悖,盡忠即所以盡孝也……今遇此事,猶不能犧牲,豈足以談愛國”反映了聞一多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情懷;由材料的摘自“——1919年5月17日清華學子聞一多給父母的家書”可知反映的學生運動是五四運動。結合課本所學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學生匯集在天安門前揭露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行徑,發動了五四運動,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還我青島”;“取消二十條”等口號。

44.(2019年江蘇南京)閱讀下列示意圖,回答問題。

【答案】(1)①辛丑條約;②二十一條;③軍閥割據(軍閥混戰)。
(2)④短暫的春天;⑤紡織業。
(3)⑥三民主義;⑦先生;⑧敬告青年。
(4)⑨中國工人;上海。
(5)新舊并呈;走向光明。
【解析】(1)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1901年,清政府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失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1915年,袁世凱妄圖在中國復辟帝制,為了獲取日本的支持,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軍閥混戰)的動亂中。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①辛丑條約;②二十一條;③軍閥割據(軍閥混戰)。
(2)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中國民族工業得到一個發展機會,進入了“短暫的春天”。發展最快的是紡織業和面粉業。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④短暫的春天;⑤紡織業。
(3)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辛亥革命后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之以“先生”的稱呼,體現出自由平等的新風尚。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發表《敬告青年》一文,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⑥三民主義;⑦先生;⑧敬告青年。
(4)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在五四運動的推動下,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馬克思主義開始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1920年,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⑨中國工人;上海。
(5)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特點是:新舊并呈;走向光明。

45.(2019年山東德州)2019年是新中國建立70周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砥礪前行,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巨大飛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嶄露新曙光】
材料一

(1)請寫出圖中會議召開的地點。材料一中“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是哪次會議?
【答案】(1)上海。遵義會議。
【解析】(1)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46.(2019年河北)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

據英雄榜(一)和所學知識,指出李大釗、張學良和楊虎城的主張分別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間提出的。并概括這兩個重大事件發生的各自國際背景及其在維護民族利益方面各起的作用。
(2)據英雄榜(一)和問題(1),歸納以上人物的主張所體現的共同時代主題。

【答案】(1)五四運動和西安事變。國際背景:①五四運動: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②西安事變:日本制造華北危機,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作用:①五四運動:促使中國代表拒絕“巴黎和約”上簽字。②西安事變: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2)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利益。
【解析】(1)①依據所學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②依據所學可知,日本制造華北危機,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五四運動促使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西安事變促成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2)依據所學可知,李大釗、張學良和楊虎城都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利益。

47.(2019年湖南長沙節選)近代以來,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務是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為此,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五四運動極大促進了中國人的思想啟蒙,直接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現代化方向……中國的先進分子從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教訓中,開始認清帝國主義列強聯合壓迫中國人民的實質,開始意識到西方
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在中國根本行不通。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開辟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摘自田克勤、張澤強《從價值覺醒到文化自信:五四運動歷史地位的新思考》
(1)哪一條約的相關內容表明材料一中“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根據材料一,分析五四時期先進知識分子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原因。

【答案】(1)條約:《凡爾賽條約》。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使他們看清了帝國主義列強的本質,意識到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在中國行不通;馬克思主義在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他們看到了曙光。
【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會上通過了《凡爾賽和約》,和約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山東問題。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根據材料“中國的先進分子從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教訓中,開始認清帝國主義列強聯合壓迫中國人民的實質,開始意識到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在中國根本行不通。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開辟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可知五四時期先進知識分子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使他們看清了帝國主義列強的本質,意識到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在中國行不通;馬克思主義在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他們看到了曙光。

48.(2019年安徽)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國的失敗使國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識之士如康有為、梁啟超等痛定思痛,開始探索新的救國之道。他們認為,中國要生存、要強大,應該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樣維新變法,學習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舉人在北京發動“公車上書”。
——據雷頤《走向革命:細說晚清七十年》
(1)根據材料一指出“新的救國之道”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公車上書”發生的原因。

材料二:中國在巴黎和會上蒙受的屈辱阻礙了中國尋求西方模式的國家認同。五四知識界對西方的幻滅,伴隨著親蘇社會主義思潮的興起。許多中國人認為俄國革命是中國進行國家建構的唯一成功楷模。
——據徐國琦《中國與大戰》等
(2)根據材料二指出中國人的國家模式認同有何變化,并分析其影響。

(3)綜合上述材料,概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知識分子的時代使命。

【答案】(1)維新變法,學習西方。原因:甲午戰敗,《馬關條約》的簽訂。
(2)變化:西方模式到蘇俄模式。影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中國共產黨成立,民主主義革命發展等。(3)救亡圖存(思想啟蒙或民族復興等)
【解析】(1)根據“一些有識之士如康有為、梁啟超等痛定思痛,開始探索新的救國之道。”、“他們認為,中國要生存、要強大,應該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樣維新變法,學習西方”等信息可知,材料一的”新的救國之
道”是維新變法,學習西方。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梁啟超聯合各省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史稱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序幕。(2)根據材料二“中國在巴黎和會上蒙受的屈辱阻礙了中國尋求西方模式的國家認同。”、“許多中國人認為俄國革命是中國進行國家建構的唯一成功楷模。”可知,中國人的國家模式認同從西方模式到蘇俄模式。認同蘇聯模式對中國的影響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中國共產黨成立,民主主義革命發展等。

(3)綜合上述材料可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處在被西方列強入侵的民族危亡時刻,所以當時的中國知識分子的時代使命是救亡圖存(思想啟蒙或民族復興等)。

49.(2019年重慶A)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抵抗外國侵略者的斗爭中,中國人民包括清政府軍隊里的愛國將士表現得很英勇,浴血搏斗,直至戰死疆場。但是,五四運動之前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斗爭還處于被動、自發的秋態,形不成整體的斗爭合力。五四運動不僅有青年學生的參與,廣大工人、商人、教師、市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相互呼應,取得了運動的初步勝利。中國人民以偉大的覺醒鑄刻了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歷史烙印。
——摘編自齊衛平《五四運動是中國人民一次偉大覺醒》
材料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促使了亞非拉人民的覺醒。戰后,以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為主要目標的民族意識得到了極大的增強,這種意識轉化為爭取民族獨立的行動,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潮。20世紀60年代末,新獨立的國家已有69個,此后增加到120多個。大批民族國家的融立,造成了帝國主義全球殖民體系的徹底崩潰,它們在國際舞臺上日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摘編自王斯德《世界通史》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與五四運動前的斗爭相比,中國人民在五四運動中的斗爭有何變化。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五四運動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進程中的地位。

根據材料二,概括二戰后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高漲的原因,并指出其國際影響。

(3)綜上,談談你對民族覺醒意義的認識。
【答案】(1)變化:由被動、自發的狀態到積極主動的參與;由未形成整體的合力到相互配合。地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原因:亞非拉人民的覺醒,民族意識的增強。影響:造成了帝國主義全球殖民體系的徹底崩潰,民族獨立國家在國際舞臺上日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3)民族覺醒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動了革命發展,促進了民族獨立與解放。
【解析】(1)根據材料一“五四運動之前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斗爭還處于被動、自發的狀態,形不成整體的斗爭合力。五四運動不僅有青年學生的參與,廣大工人、商人、教師、市民都積板主動地參與其中,相互呼應,取得了運動的初步勝利”可知,與五四運動前的斗爭相比,中國人民在五四運動中的斗爭的變化是由被動、自發的狀態到積極主動的參與,由未形成整體的合力到相互配合。結合所學知識,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高漲的原因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促進了非洲人民的覺醒;非洲人民的力量在二戰中增強,戰后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沉重打擊了西方殖民主義勢力;亞洲民族獨立運動對非洲的影響,亞非會議的影響。其國際影響是造成了帝國主義全球殖民體系的徹底崩潰,民族獨立國家在國際舞臺上日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3)本題開放性題,言之有理即可。民族覺醒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動了革命發展,促進了民族獨立與解放。

50.(2019年重慶B)閱讀以下材料后判斷:
五四運動作為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最為突出的歷史貢獻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在中國人苦苦向西方學習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暴露了資本主義的嚴重危機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固有矛盾。與此同時,巴黎和會上西方列強的所作所為,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認識到西方列強聯合壓迫中國人民的本質。正當中國人民在苦悶中摸索、在黑暗里苦斗的時候,“十月革命一聲她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
五四運動是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作為一場偉大社會革命運動、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同時又凝聚起社會各方面力量。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正是在這種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
——摘編自宋進《堅定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2019年5月7日《人民日報》》
以下表述是從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涂“A”;違背了以上材料所表達的意思,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涂“B”;是以上材料沒有涉及的,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涂“C”.
(1)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黎和會和十月革命對五四前后的中國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覺醒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沒有聯系。

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4)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5)五四運動是一場愛國的、具有深遠思想文化意義和社會影響的革命運動。
【答案】(1)A(2)B(3)A(4)C(5)A
【解析】(1)依據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暴露了資本主義的嚴重危機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固有矛盾。與此同時,巴黎和會上西方列強的所作所為,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認識到西方列強聯合壓迫中國人民的本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黎和會和十月革命對五四前后的中國產生了重要影響。故(1)正確。
(2)依據材料“巴黎和會上西方列強的所作所為,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認識到西方列強聯合壓迫中國人民的本質”可知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覺醒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有關系,故(2)錯誤。
(3)依據材料“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正是在這種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可知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故(3)正確。(4)材料中沒有說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的歷史意義。故(4)填寫C。
(5)依據材料“五四運動是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作為一場偉大社會革命運動、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同時又凝聚起社會各方面力量”可知五四運動是一場愛國的、具有深遠思想文化意義和社會影響的革命運動。故(5)正確。

51.(2019年湖北黃石節選)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同盟會會員吳玉章回憶五四運動時說:“這是真正激動人心的一頁,這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從前我們搞革命雖然也看到過一些群眾運動的場面,但是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席惹全國的雄壯浩大的聲勢。在群眾運動的沖擊震蕩下,整個中國從沉睡中復蘇了,開始煥發出青春的活力,一切反動腐朽的惡勢力都顯得那樣猥瑣渺小,搖搖欲墜。…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
——金沖及著《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結合所學,說明材料一中的“反動腐朽的惡勢力”主要是指哪些?并簡要分析五四運動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的原因。

【答案】(1)帝國主義(列強)和封建主義(北洋軍閥政府)。①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人民群眾的力量得到解放);②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解析】(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依據材料一中“整個中國從沉睡中復蘇了,開始煥發出青春的活力,一切反動腐朽的惡勢力都顯得那樣猥瑣渺小,搖搖欲墜。…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的信息,“反動腐朽的惡勢力”主要是指帝國主義列強和封建主義;—五四運動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這其是“真正偉大的歷史轉折點”的原因。
52.(2019年江蘇蘇州)面對北洋軍閥統治下混亂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認為,必須進行文化變革和革命運動才能挽救民族危亡。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志同人本來無罪,只因為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
——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
材料二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群眾愛國政治運動。同時,也是一場空前的社會思想解放運動,它與新文化運動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它把救亡與啟蒙相結合,形成了一種“五四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去追求進步和光明。
——摘編自章開沅、朱英主編《中國近現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文中“本志”是指《__________》(雜志)。文中的“德先生”及“賽先生”分別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據材料二,指出五四運動的性質和意義。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作為青年學生應繼承發揚哪些“五四精神”?

【答案】(1)雜志:新青年(或青年雜志)。民主、科學。
(2)性質: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政治運動和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意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提高了人民覺悟)和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精神: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解析】(1)依據材料信息“只因為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 )和賽因斯(Science )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可知,此內容與新文化運動有關。文中“本志”是指《新青年》,文中的“德先生”及“賽先生”分別指民主、科學。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等進步知識分子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2)第一問,依據材料信息“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群眾愛國政治運動。同時,也是一場空前的社會思想解放運動,它與新文化運動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可知,五四運動的性質是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政治運動和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五四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提高了人民覺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五四精神的內涵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備戰2020年中考歷史考點一遍過

主題十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新文化運動開始 五四運動爆發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15年 1919年5月4日 1921年7月

考點1:新文化運動
【2011】版課標·知道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考預測】·知道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點解讀】
新 文 化 運 動 背景 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
興起標志 1915 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
大旗(口號) “民主”和“科學”,形象地稱為“德先生”和“賽先生”。
主要陣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
代表人物 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
人物與作品 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謅議》 ,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魯迅:1918 年,發表《狂人日記》 , 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內容 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提倡民主與科學;提倡文學革命,倡導白話文。
性質 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
地位 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意義 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 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局限性(不足) 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
考點2:五四愛國運動
【2011】版課標·知道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中考預測】·知道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考點解讀】
五四運 動 時間 1919年5月4月
導火線 1919 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
領導者 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進知識分子
口號 “外爭主權, 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要求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
概況 (過程) 斗爭中心 運動主力 斗爭方式
前期:北京 學生(先鋒) 集會、游行、示威、罷課、抵制日貨
后期:上海 工人(主力) 罷工、罷市
結果 取得初步勝利,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
性質 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意義 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五四精神 “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易錯警示】五四運動的口號中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的是“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考點3: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 中共一大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2011】版課標·了解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史實;了解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史實,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
【中考預測】·了解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史實;
·知道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地點,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
【考點解讀】
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 背景 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曙光,經過五四運動,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大量涌現,越來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
概況 (1)1919年,《新青年》刊載了李大釗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的介紹,隨后,全國各地建立了許多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 (2)五四運動的勝利發展,使中國先進分子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馬克思開始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
影響 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了思想準備。
中共一大 時間 1921年7月 地點 上海(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
歷史 條件 思想基礎 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
階級基礎 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
組織基礎 各地共產黨早起組織的建立
主要 代表 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代表全國50多個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等出席了會議。
內容 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權,實現共產主義,黨的當前任務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當選為中央總書記。
意義 標志著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中共 二大 時間地點 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地位評價 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成立標志 中共一大的召開(1921年7月,上海)
成立 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發展 中共二大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工人 運動 高漲 從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國掀起了第一次工人運動的高潮, 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 典型事件——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名師點撥】
陳獨秀并沒有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他之所以被選為中央局書記, 主要是因為: (1)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影響很大,名望很高。(2)他建立和領導的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為黨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
【相關圖片】

陳獨秀 蔡元培 魯迅 胡適


《青年雜志》封面 《五四運動》(繪畫) 五四運動口號 五四時期的愛國紀念章

五四運動爆發 李大釗 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海會址

【時空觀念】
主題時間 20世紀初——20世紀20年代
主題空間 (1)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上海北京(2)五四運動的中心:北京(前期)——上海(后期)
【史料學史】
1.(中華民國建立后……竊取辛亥革命果實的袁世凱,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通過對辛亥革命失敗教訓的認識,陳獨秀認為)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德謨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陳獨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
【設問】材料中陳獨秀等人認為“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這兩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側重體現史料實證
【解答】民主、科學(“德先生”、“賽先生”)
2.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贏得了民族獨立。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
【設問】寫出材料中“28年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的起止時間。
側重體現時空觀念
【解答】:1921——1949年。
美、英、法幾個大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決定犧牲中國的合法權益,先后向日本妥協,最終決定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益轉交給日本,并強迫中國無條件接受。中國作為戰勝國確蒙受了戰敗國的恥辱。???
——摘自八年級上冊教參?
【設問】材料中“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益轉交給日本”是哪次國際會議上作出的決議?(1分)該決定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該運動的性質是什么?
【解答】巴黎和會?;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家國情懷】
【民族精神】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愛國運動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該如何弘揚五四精神?
【解答】:五四運動體現了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積極創新、探索科學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的追求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自覺服務祖國和人民,無私奉獻社會;艱苦奮斗,不謝進取;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出無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





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

歷史時序


考點突破


核心素養提升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贺兰县| 杭州市| 灵川县| 西安市| 蓝山县| 延安市| 嘉鱼县| 陆丰市| 昂仁县| 兴义市| 龙口市| 江都市| 衡水市| 永德县| 台山市| 鄄城县| 新野县| 英超| 延津县| 南木林县| 罗源县| 南岸区| 巍山| 团风县| 信丰县| 察雅县| 南华县| 洱源县| 城口县| 登封市| 抚松县| 宁安市| 高淳县| 莫力| 郓城县| 兴文县| 达拉特旗| 沐川县| 房山区| 潮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