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信息與信息技術 練習題一、選擇題1.某醫院的多名醫生和護士,在為一名垂危病人做手術時,通過一些醫療監視設備時了解病人的心電圖、血壓等情況,從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我們知道,信息的特征有:①載體依附性;②價值性;③時效性;④共享性。在這個事例中,體現了信息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下面對信息的特征的理解,錯誤的是()。A.“增兵減灶”引出信息有傳遞性和可偽性特征B.天氣預報、情報等引出信息有時效性C.信息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3.“ 信息技術”的英文簡稱是()。A.EC B.IT C.DB D.GUI4.以下()不是信息。A.通知:今天下午高一年級與高二年級舉行籃球賽B.全班期中考試成績表C.2004 年 12 月 23 日的“廣州日報”報紙D.教育部公布“ 2005 年全國高考改革方案”5.“我有一種思想,你也有一種思想,大家彼此交換,我們就有兩種思想甚至更多”這體現了什么?()A.物物交換 B.信息的時效性 C.信息的價值性 D.信息的共享性6.案例:張三拿了一張 1998 年廣州市的舊地圖去找廣州的某個地方,結果費了很多時間還是沒有找到。這個案例說明了信息的()。A.傳遞性 B.時效性 C.價值相對性 D.真偽性7.不屬于信息的主要特征是 ()。A.有載體依附性 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C.可傳遞、共享 D.可增值、具有時效性8.現代社會中,人們把 () 稱為人類不可缺少的資源。A.信息、物質、知識 B.信息、能量、知識C.物質、能量、知識 D.信息、物質、能量9.下列屬于信息的是()。A.電腦 B.VCD 光盤 C.報紙 D.CCTV1 播出的新聞10.人類經歷的五次信息技術革命依次為:語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使用和計算機的普及應用及其與通信技術的結合。A.火的使用 B.指南針的使用 C.印刷技術的應用 D.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11.劉磊計劃今天與好友到郊外野營,他從報紙上獲知天氣情況良好,于是他們出發了。不料,中午時分狂風暴雨大作,于是他們埋怨天氣預報不準確。當他回到家里再拿出報紙核實,原來那是幾天前的報紙。經分析,由于劉磊對信息的()特征沒有做出慎重的判斷,以致野營不能順利進行。A.共享性 B.價值性 C.時效性 D.載體依附性12.小華從書上看到大象的圖片,他想知道大象有多高,爸爸就帶他去動物園看大象,小華對大象有了一個印象,這是()信息源。A.文獻型 B.口頭型 C.電子型 D.實物型13.()首次打破了信息存儲和傳遞的時間、空間的限制。A.印刷術的發明 B.甲骨文的發明 C.電話、電視的發明和普及 D.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14.全球定位系統(實現準確的方位信息,實現導彈的精確制導)、天氣預報分別體現了信息的()()基本特征。A.載體依附性 B.價值性 C.時效性 D.共享性15.信息技術是實現信息的()等功能的技術。A.獲取 B.傳遞 C.交流 D.利用16.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是()。A.大眾化、人性化 B.微型化 C.網絡化、巨型化 D.多媒體化17.下面各項分別應用到哪項新的技術。電子寵物 ( )、語音輸入法 ( )、Office 助手 ( )A.虛擬現實技術 B.智能代理技術 C.語音技術18.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是()。A.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 B.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C.越來越高的性能價格比 D.越來越昂貴的價格19.2005 年 8 月 27 日,江津市兩名女中學生上網被騙外地成人質,江津警方趕赴貴州,終將兩少女安全解救。從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是由于交友不慎造成的結果,因此,我們在上網的時候應該:()。①不要把自己的真實住所輕易告訴網友;②不能把自己的家庭和經濟情況告訴網友;③不要輕信網友的情況;不要與網友輕易會面;④網絡太復雜、太不安全,不應該上網。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0.計算機預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是()。A.定期對計算機重新安裝系統B.不要把 U 盤和有病毒的 U 盤放在一起C.不準往計算機中拷貝軟件D.給計算機安裝上防病毒的軟件二、判斷題小明把自己買的正版軟件放在網上供別人下載,這種行為是合法的。()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D 2、C 3、B 4、C 5、D 6、B 7、B 8、D 9、D 10、C11、C 12、D 13、D14、B、 C15、A、 B、 C、 D16、A17、A、 C、 B( 不能顛倒順序 )18、A、 B、 C19、C20、D二、判斷題參考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