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1-2.5微粒的模型與符號 導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1-2.5微粒的模型與符號 導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下月考期中考培優復習-2.1-2.5-精講精練-答案
一、知識梳理
(一)、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概念關系

(二)、元素與原子、原子與同位素原子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1、元素、原子、同位素原子關系比較
元素 原子 同位素原子
定義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類原子互為同位素原子。
區別 (1)只講種類,不講個數。(2)用于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如水由氫和氧組成(3)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不變,存在形態可能會變(化合態和游離態) (1)既講種類,又論個數。(2)用于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如銅由銅原子構成;也描述分子的構成,如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3)化學變化中,由于得失電子,其電子層結構可能改變,但原子核不變。 表示方法(以氫為例):
聯系 元素是同一類原子(互為同位素的原子)的總稱;原子是體現元素性質的最小微粒。
原子、離子、分子的涵義及相互關系:









項目 原子 離子 分子
概念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陰離子 陽離子 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是指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數量關系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帶電情況 中性(不顯電性) 帶負電 帶正電 不顯電性
穩定性 性質一般較活潑(稀有氣體原子除外)。金屬原子易失去電子,非金屬原子易得到電子。 性質一般比較穩定
表達方法 均為微觀粒子,既可講個數,又可種類。
相互轉化(聯系) 原子不可分,但原子可以轉變為離子。陽離子 原子 陰離子 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分為原子,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可結合成分子。
組成 物質 金屬單質:Mg等;稀有氣體:He等;少數非金屬單質:C、Si等 離子化合物:NaC1等…… 非金屬單質:O2、H2等……
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原子的體積很小,原子半徑一般在10-10m數量級,而原子的質量一般在10-26kg的數量級。不同種類的原子質量不同,體積也不同。

4、原子結構模型的發展過程
原子結構模型演變歷史:(1)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提出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2)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認為物質由原子構成,原子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毀滅, 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割;(3)19世紀末,科學家湯姆生發現原子中存在電子,并于1904年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結構模型;(4)1911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提出帶核的原子結構模型;(5)1913年,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提出了原子軌道模型;(6)1926年,科學家又提出了原子結構的量子力學模型。現在人們可以近似認為,多電子原子中,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
(1)道爾頓原子模型——實心球模型(從現在的觀點看都不正確)
(2)湯姆生原子模型——西瓜模型(湯姆生發現原子中有電子,帶負電)
(3)盧瑟福原子模型——核式結構模型(α粒子散射實驗:原子核的存在)
(4)玻爾原子模型——分層模型(電子能量不同,分布在不同的軌道中)
(5)電子云模型
5、原子結構模型


在原子中:
(1)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
(2)中子數不一定等于質子數。
(3)原子內可以沒有中子。
(4)電子的質量在整個原子質量中所占的比例極小,中子的質量和質子質量相近,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原子核的體積僅為整個原子的幾百萬億分之一。
(三)、熟記常見的元素符號及其表示的意義
1、元素的定義:
科學上把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核電荷數為 8的原子的總稱。到 2012 年為止,總共有 118 種元素被發現,其中 94 種是存在于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大于 83(即鉍之后的元素)都是不穩定,并會進行放射衰變。
世界上大部分物質只是由幾十種常見元素組成。例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氧和碳兩種元素組成的;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都是由氧和氮兩種元素組成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是由氧和硫組成的。僅由碳、氫、氧三種元素就能構成許許多多種物質!人造元素是通過核反應制得的。
一部分人造元素和天然元素具有放射性。放射性元素對人體有害,但利用放射性可以治療一些疾病,如“放療”治癌癥,也可以進行滅菌和消毒,如輻照食品。
2、物質的分類

3、元素存在的狀態:自然界中組成物質的元素通常以兩種狀態形式存在,其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成為化合態,以單質形式存在的狀態成為游離態。
4、物質、元素、分子、原子間的關系: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從微觀角度分析,物質是由分子、原子和離子等微粒構成的。從宏觀分析,物質又是由元素組成的。

例如: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有三種說法(以二氧化碳為例):
(1)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每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2 個氧原子和 1 個碳原子構成的。
由原子(或離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如汞、食鹽),有兩種說法:
(1)汞是由汞元素組成的,食鹽是由鈉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的;
(2)汞是由汞原子構成的,食鹽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5、元素的分布: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下列是地殼、空氣、人體、海水中主要元素按質量分數排列順序:
(1)地殼中:O%>Si%>Al%>Fe%>Ca%
(2)空氣中:N%>O%
(3)人體中:O%>C%>H%
(4)海水中:O%>H%>Cl%
6、元素符號的表示方法:元素符號是國際上統一采用的符號,通常用該元素的拉丁文的 第一個字母大寫 來表示,當兩種元素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則再附上一個小寫字母作為該元素符號,以示區別。
元素名稱 氫 氦 鋰 鈹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鈉 鎂 鋁 硅 磷
核電荷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元素符號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元素名稱 硫 氯 氬 鉀 鈣 錳 鐵 銅 鋅 銀 碘 鋇 金 汞 鉛
核電荷數 16 17 18 19 20 25 26 29 30 47 53 56 79 80 82
元素符號 S Cl Ar K Ca Mn Fe Cu Zn Ag I Ba Au Hg Pb

7、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元素符號一般表示:(1)表示一種元素(宏觀);(2)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微觀);(3)某些時候可以表示某種物質((宏觀,指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
8、元素周期表
(1)元素名稱:在元素周期表中每個小格分四層,元素名稱在第二層,黑色字體,大多數元素的名稱是由形聲字構成,氣態非金屬的名稱有氣字頭,固態非金屬的名稱有石頭旁,液態非金屬用三點水旁(溴),液態金屬用水字底(汞),金屬的名稱都有金字旁,個別的元素的名稱不是形聲字,例如:氮不讀“炎”音。
(2)元素分類:
①按元素所在的族分類: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第VIII族元素、0族元素
②按元素周期表分類:金屬、非金屬

(3)元素周期表
①將化學元素依照某種特有數值從小到大順序依次排成一行,并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依照某種特有數值從小到大排成一列所形成的表格叫元素周期表。
②元素周期表中特有數值:原子序數和相對原子質量。
③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數值是相對原子質量,現行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數值是原子序數。
(4)元素周期表的結構:由7行和18列構成,其中每一行為一個周期,從左到右第8、9、10列合起來為VIII族,其余每一列為一族,所以元素周期表由7個周期和16個族構成。
(5)周期的定義: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依照核電荷數由小到大的順序從左往右排成一行形成一個周期。周期序數=電子層數。除了第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按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排列。
(6)族的定義: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依照核電荷數由小到大的順序排成一列形成一族(注意:VIII族是3列)。同族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
①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長周期元素構成的族(稀有氣體除外另有名稱)。
②副族:完全由長周期元素構成的族(第8、9、10列元素除外另有名稱)。
③VIII族:第8、9、10列元素構成的族。
④0族:稀有氣體構成的元素族。
(7)原子結構結構與對應單質或化合物性質的關系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隨著核電荷數增大,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引力越來越弱,最外層電子越來越易失去,表現為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二、典例剖析
題型一:物質的微觀粒子模型
1、下列關于分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
A. 分子是在不斷運動著的 B.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唯一粒子
C.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唯一微粒 D. 物質都是由分子緊密排列聚集而成
2、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原子是組成一切物質的微粒 B.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C. 原子的質量比分子的質量小 D.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種微粒
3、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B )
A.氧氣 B.金剛石 C.氯酸鉀 D.碘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C )
A.碳原子 B.氧原子 C.二氧化碳分子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C )
A.二氧化碳 B.高錳酸鉀 C.空氣 D.水
6、夏天一場雷雨后,空氣特別清新,這是因為大氣中的少量氧氣在雷電的作用下變成了臭氧,轉變過程如圖中模型所示(可表示為:3O2==2O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該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B. O2和O3都是分子
C. O2和O3的性質相同 D. O2和O3是同種物質
7、用線把物質與構成物質的粒子連接起來。
金屬鈉 原子 分子
氯氣 分子
干冰(固態二氧化碳) 分子 原子
硅 原子
稀有氣體 原子
硫酸銅晶體 離子 離子
氯化鈉 離子
8、關于離子和原子的關系說法錯誤的是( D )
A. 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故從電性上看,原子不顯電性,而離子顯電性
B. 離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的
C. 從結構上看,原子中核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而在離子中兩個數不相等
D. 鈉離子和鈉原子的質子數相同,但它們不屬于同種元素

題型二:原子結構模型
1、在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金屬箔時,發現小部分α粒子發生偏轉,極少的α粒子甚至像碰到硬盒似的反彈回來,大部分α粒子卻能通過原子,已知α粒子帶正電,這一實驗不能說明的是( B )
A. 原子核極其微小
B. 原子核質量比電子大得多
C. 原子并不是一個實心球體,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D. α粒子發生偏轉是因為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2、絕大多數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D )
A. 質子、中子、電子 B. 質子、電子 C. 中子、電子 D. 質子、中子
3、根據下列原子結構示意圖判斷,化學性質最穩定的是( C )






4、1934年,盧瑟福等科學家通過核反應發現氫的同位素原子——氚。氚可用“”表示(其中“l”表示核電荷數),氚原子的模型如圖所示,圖中“●”表示的粒子是( B )
原子核 B. 質子 C. 中子 D. 核外電子
5、下列關于Na、Na+兩種粒子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A )
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Na+比Na穩定 ④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⑤質子數相等.
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6、填寫下表
原子種類 核電荷數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
氫-1 1 1 0 1
碳-12 6 6 6 6
磷-31 15 15 16 15
硫 16 16 16 16
鎂 12 12 12 12

7、在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原子核、陽離子、陰離子這些粒子中:
(1)能直接構成物質的粒子有 分子、原子 。 (2)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有 分子、原子 。
(3)顯示電中性的粒子有 分子、原子、中子 。(4)帶正電荷的粒子有 質子、原子核、陽離子 。
(5)帶負電荷的粒子有 電子、陰離子 。 (6)質量最小的粒子有 電子 。
(7)參加化學反應時,一定發生變化的粒子有 分子 。
(8)在同一原子里數目相等的有 質子、電子 。
8、在研究原子結構的歷史進程中,盧瑟福揭開了原子世界一個又一個的奧秘。
(1)1911年,盧瑟福等人進行了α粒子(α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核)散射實驗,用一些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發現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而極少數α粒子居然被彈了回來。根據實驗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C 。
A.多數α粒子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核的體積很小
B.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角度偏轉,說明原子核帶負電
C.極少數α粒子發生反彈,說明原子核的質量很大
(2)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轟擊氮原子,結果氮原子中有種微粒被打了出來,而α粒子卻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從現代觀點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選填“質子”、“中子”或“電子”)。
題型三:元素和同位素
1、氕、氘、氚三種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 A )
A. 同占一個位置 B. 占三個位置 C. 不占位置 D. 只有氕占位置
2、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一定相同的是( A )
A. 質子數 B. 電子數 C. 質量 D. 核外電子數
3、有三種原子,A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和8個中子,B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和9個中子,C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A和B是同種原子 B. B和C核外電子數有可能相等
C. A和B是同種元素,且互為同位素原子 D. A和B核電荷數不同
4、有水(H2O)、雙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的氫原子)三種物質,從物質組成的角度看,這三種物質所含的元素共有 2 種;從化學性質的角度看, 雙氧水 與水的化學性質有較大的差異。
5、下列關于物質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BD )
A. 二氧化碳是由一個碳原子、兩個氧原子組成的
B. 每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兩個氧原子構成的
C. 二氧化碳是由一個碳元素、兩個氧元素構成的
D.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6、雙氧水 H2O2 是隱形眼鏡洗液的主要成分,下列關于雙氧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它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它由兩個氫元素和兩個氧元素組成
C.它由兩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 D.它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7、賓館飯店中配備的小牙膏大多是假冒偽劣產品,不法分子用工業滑石粉(主要成分是 3MgO?4SiO2?H2O)作為填充劑,長期使用導致口腔潰瘍和牙齦出血,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滑石粉分子是由3個 MgO分子、4個 SiO2 分子和一個H2O 分子組成
B.滑石粉分子是由 Mg、Si、O、H 四種元素組成
C.滑石粉屬于氧化物
D.滑石粉屬于混合物
8、據有關資料介紹,兒童缺鈣會得佝僂病,成年人缺鈣會得軟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鈣,它對皮膚傷口處血液的凝固也起到重要作用,這里的“鈣”是指( B )
A. 鈣單質 B. 鈣元素 C. 鈣原子 D. 鈣離子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①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也就是金屬鋁
②人體中只含有非金屬元素,沒有金屬元素
③人體中氫,氧元素含量很高,這與水占人體質量的 2/3 以上有關
④地殼中非金屬元素的總含量大于金屬元素,種類少于金屬元素
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題型四:物質的分類
1、下列物質中,前一種是單質,后一種是混合物的是( C )
A. 鐵,冰水混合物 B. 水,氧氣 C. 水銀,空氣 D. 木炭,二氧化碳
2、在下圖所示的表示氣體微粒物的示意圖中,“○”、“●”分別表示兩種不同質子數的原子
(1)表示純凈物的是 ABC ;
(2)表示單質的是 AC ;
(3)表示化合物的是 B ;
(4)表示混合物的是 D ;

3、經實驗測定,某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下列推斷中正確的是( D )
A. 該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B. 該物質一定是單質
C. 該物質一定是混合物 D. 該物質一定不是化合物
4、下列對有關物質的分類不正確的是( B )
選項 物質 分類 不同類物質
A 干冰、白酒、加碘鹽、食醋 混合物 干冰
B CaO、H2O、P2O5、K2CO3 氧化物 H2O
C HgO、NaOH、KCl、P4(白磷) 化合物 P4(白磷)
D 甲烷、乙醇、硝酸鉀、葡萄糖 有機物 硝酸鉀
5、下列物質,前一種是單質,后一種是混合物的是( C )
A.鐵,冰水混合物 B.水,氧氣
C.水銀,空氣 D.不銹鋼,干冰
6、下列各組物質按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分類正確的是( B )
A.空氣、糖水、一氧化碳、鐵粉 B.空氣、水、金剛石、硝酸鉀
C.空氣、氮氣、氫氣、澄清石灰水 D.空氣、礦泉水、紅磷、高錳酸鉀

7、以下對于物質分類的關系正確的是( D )

A. 圖一中A表示混合物B表示化合物 B. 圖二中A表示化合物B表示單質
C. 圖三中A表示氧化物B表示純凈物 D. 圖四中A表示純凈物B表示單質C表示氧化物
8、現有①四氧化三鐵,②空氣,③鐵粉,④氯酸鉀,⑤液態氧,⑥碘鹽,⑦堿式碳酸銅,⑧海水,⑨硫磺,⑩干冰等物質,其中屬于混合物的是_②⑥⑧_(填序號,下同);純凈物是_①③④⑤⑦⑨⑩_;單質是_③⑤⑨_;化合物是_①④⑦⑩_;屬于氧化物的是_①⑩_。
題型五:元素符號及其意義
1、下列各組元素中,元素符號的小寫字母相同的一組是( )
A.鈉、鎂、鋁 B.氮、氖、汞 C.鎂、銀、汞 D.錳、銅、鈉
2、下列元素名稱或符號書寫上有錯誤,請改正:
①猛MN 錳Mn ;②鈣CA Ca ;③綠CL Cl ;④鎂Ma Mg ;⑤鈉Ne Na ;⑥汞HG Hg 。
3、說出下列符號各表示什么意義?
①2N 2個氮原子 ; ②Fe 鐵/鐵元素/一個鐵原子 ;
③K 鉀/鉀元素/一個鉀原子 ; ④3Ca 3個鈣原子 。
4、下列符號所表示的元素全部為金屬元素的是( B )
A.O、H、Cl B.Al、Fe、Zn C.H、P、Si D.Hg、N、Au
5、下列符號所表示的微粒中,不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C )
A.H2 B.O2 C.H D.H2O
6、下列符號:2N、N 2、H2O、2CO、SO2 中,數字“2”的意義能用來表示分子個數的有( B )
A.2 個 B.1 個 C.4 個 D.5 個
題型六:元素周期表
1、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數,可以推斷出原子的( )
①質子數 ②中子數 ③核外電子數 ④核電荷數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下表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磷原子的核電荷數x= 15 。
(2)表中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元素是 Ar 。
(3)在化學反應中,每個鋁原子失去 3 個電子形成鋁離子。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處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核電電子層數相同,都為3層 。
3、下圖中的①、②分別是氟元素、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別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你回答:


(1)氟原子的核電荷數為 _9_,鈣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40.08_;
(2)X= _8_;
(3)A、B、C、D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_BC_(填序號);
(4)A粒子的化學性質與B、C、D中哪一種粒子的化學性質相似__B_(填序號).
4、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原子序數是_13_。
(2)分析上表規律,可推知,表中X為_16S_。
(3)表示的是(寫粒子符號)_K+_。
(4)寫出核外電子數為10的三種不同電性的粒子符號: F-,Ne,Na+ 。







A B C D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下月考期中考培優復習-2.1-2.5-精講精練
一、知識梳理
(一)、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概念關系

(二)、元素與原子、原子與同位素原子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1、元素、原子、同位素原子關系比較
元素 原子 同位素原子
定義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類原子互為同位素原子。
區別 (1)只講種類,不講個數。(2)用于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如水由氫和氧組成(3)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不變,存在形態可能會變(化合態和游離態) (1)既講種類,又論個數。(2)用于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如銅由銅原子構成;也描述分子的構成,如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3)化學變化中,由于得失電子,其電子層結構可能改變,但原子核不變。 表示方法(以氫為例):
聯系 元素是同一類原子(互為同位素的原子)的總稱;原子是體現元素性質的最小微粒。
原子、離子、分子的涵義及相互關系:









項目 原子 離子 分子
概念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陰離子 陽離子 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是指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數量關系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帶電情況 中性(不顯電性) 帶負電 帶正電 不顯電性
穩定性 性質一般較活潑(稀有氣體原子除外)。金屬原子易失去電子,非金屬原子易得到電子。 性質一般比較穩定
表達方法 均為微觀粒子,既可講個數,又可種類。
相互轉化(聯系) 原子不可分,但原子可以轉變為離子。陽離子 原子 陰離子 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分為原子,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可結合成分子。
組成 物質 金屬單質:Mg等;稀有氣體:He等;少數非金屬單質:C、Si等 離子化合物:NaC1等…… 非金屬單質:O2、H2等……
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原子的體積很小,原子半徑一般在10-10m數量級,而原子的質量一般在10-26kg的數量級。不同種類的原子質量不同,體積也不同。

4、原子結構模型的發展過程
原子結構模型演變歷史:(1)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提出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2)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認為物質由原子構成,原子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毀滅, 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割;(3)19世紀末,科學家湯姆生發現原子中存在電子,并于1904年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結構模型;(4)1911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提出帶核的原子結構模型;(5)1913年,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提出了原子軌道模型;(6)1926年,科學家又提出了原子結構的量子力學模型。現在人們可以近似認為,多電子原子中,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
(1)道爾頓原子模型——實心球模型(從現在的觀點看都不正確)
(2)湯姆生原子模型——西瓜模型(湯姆生發現原子中有電子,帶負電)
(3)盧瑟福原子模型——核式結構模型(α粒子散射實驗:原子核的存在)
(4)玻爾原子模型——分層模型(電子能量不同,分布在不同的軌道中)
(5)電子云模型
5、原子結構模型


在原子中:
(1)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
(2)中子數不一定等于質子數。
(3)原子內可以沒有中子。
(4)電子的質量在整個原子質量中所占的比例極小,中子的質量和質子質量相近,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原子核的體積僅為整個原子的幾百萬億分之一。
(三)、熟記常見的元素符號及其表示的意義
1、元素的定義:
科學上把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核電荷數為 8的原子的總稱。到 2012 年為止,總共有 118 種元素被發現,其中 94 種是存在于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大于 83(即鉍之后的元素)都是不穩定,并會進行放射衰變。
世界上大部分物質只是由幾十種常見元素組成。例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氧和碳兩種元素組成的;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都是由氧和氮兩種元素組成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是由氧和硫組成的。僅由碳、氫、氧三種元素就能構成許許多多種物質!人造元素是通過核反應制得的。
一部分人造元素和天然元素具有放射性。放射性元素對人體有害,但利用放射性可以治療一些疾病,如“放療”治癌癥,也可以進行滅菌和消毒,如輻照食品。
2、物質的分類

3、元素存在的狀態:自然界中組成物質的元素通常以兩種狀態形式存在,其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成為化合態,以單質形式存在的狀態成為游離態。
4、物質、元素、分子、原子間的關系: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從微觀角度分析,物質是由分子、原子和離子等微粒構成的。從宏觀分析,物質又是由元素組成的。

例如: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有三種說法(以二氧化碳為例):
(1)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每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2 個氧原子和 1 個碳原子構成的。
由原子(或離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如汞、食鹽),有兩種說法:
(1)汞是由汞元素組成的,食鹽是由鈉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的;
(2)汞是由汞原子構成的,食鹽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5、元素的分布: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下列是地殼、空氣、人體、海水中主要元素按質量分數排列順序:
(1)地殼中:O%>Si%>Al%>Fe%>Ca%
(2)空氣中:N%>O%
(3)人體中:O%>C%>H%
(4)海水中:O%>H%>Cl%
6、元素符號的表示方法:元素符號是國際上統一采用的符號,通常用該元素的拉丁文的 第一個字母大寫 來表示,當兩種元素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則再附上一個小寫字母作為該元素符號,以示區別。
元素名稱 氫 氦 鋰 鈹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鈉 鎂 鋁 硅 磷
核電荷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元素符號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元素名稱 硫 氯 氬 鉀 鈣 錳 鐵 銅 鋅 銀 碘 鋇 金 汞 鉛
核電荷數 16 17 18 19 20 25 26 29 30 47 53 56 79 80 82
元素符號 S Cl Ar K Ca Mn Fe Cu Zn Ag I Ba Au Hg Pb

7、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元素符號一般表示:(1)表示一種元素(宏觀);(2)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微觀);(3)某些時候可以表示某種物質((宏觀,指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
8、元素周期表
(1)元素名稱:在元素周期表中每個小格分四層,元素名稱在第二層,黑色字體,大多數元素的名稱是由形聲字構成,氣態非金屬的名稱有氣字頭,固態非金屬的名稱有石頭旁,液態非金屬用三點水旁(溴),液態金屬用水字底(汞),金屬的名稱都有金字旁,個別的元素的名稱不是形聲字,例如:氮不讀“炎”音。
(2)元素分類:
①按元素所在的族分類: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第VIII族元素、0族元素
②按元素周期表分類:金屬、非金屬

(3)元素周期表
①將化學元素依照某種特有數值從小到大順序依次排成一行,并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依照某種特有數值從小到大排成一列所形成的表格叫元素周期表。
②元素周期表中特有數值:原子序數和相對原子質量。
③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數值是相對原子質量,現行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數值是原子序數。
(4)元素周期表的結構:由7行和18列構成,其中每一行為一個周期,從左到右第8、9、10列合起來為VIII族,其余每一列為一族,所以元素周期表由7個周期和16個族構成。
(5)周期的定義: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依照核電荷數由小到大的順序從左往右排成一行形成一個周期。周期序數=電子層數。除了第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按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排列。
(6)族的定義: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依照核電荷數由小到大的順序排成一列形成一族(注意:VIII族是3列)。同族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
①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長周期元素構成的族(稀有氣體除外另有名稱)。
②副族:完全由長周期元素構成的族(第8、9、10列元素除外另有名稱)。
③VIII族:第8、9、10列元素構成的族。
④0族:稀有氣體構成的元素族。
(7)原子結構結構與對應單質或化合物性質的關系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隨著核電荷數增大,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引力越來越弱,最外層電子越來越易失去,表現為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二、典例剖析
題型一:物質的微觀粒子模型
1、下列關于分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分子是在不斷運動著的 B.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唯一粒子
C.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唯一微粒 D. 物質都是由分子緊密排列聚集而成
2、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原子是組成一切物質的微粒 B.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C. 原子的質量比分子的質量小 D.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種微粒
3、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
A.氧氣 B.金剛石 C.氯酸鉀 D.碘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
A.碳原子 B.氧原子 C.二氧化碳分子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碳 B.高錳酸鉀 C.空氣 D.水
6、夏天一場雷雨后,空氣特別清新,這是因為大氣中的少量氧氣在雷電的作用下變成了臭氧,轉變過程如圖中模型所示(可表示為:3O2==2O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該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B. O2和O3都是分子
C. O2和O3的性質相同 D. O2和O3是同種物質
7、用線把物質與構成物質的粒子連接起來。
金屬鈉 分子
氯氣
干冰(固態二氧化碳) 原子

稀有氣體
硫酸銅晶體 離子
氯化鈉
8、關于離子和原子的關系說法錯誤的是( )
A. 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故從電性上看,原子不顯電性,而離子顯電性
B. 離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的
C. 從結構上看,原子中核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而在離子中兩個數不相等
D. 鈉離子和鈉原子的質子數相同,但它們不屬于同種元素

題型二:原子結構模型
1、在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金屬箔時,發現小部分α粒子發生偏轉,極少的α粒子甚至像碰到硬盒似的反彈回來,大部分α粒子卻能通過原子,已知α粒子帶正電,這一實驗不能說明的是( )
A. 原子核極其微小
B. 原子核質量比電子大得多
C. 原子并不是一個實心球體,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D. α粒子發生偏轉是因為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2、絕大多數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A. 質子、中子、電子 B. 質子、電子 C. 中子、電子 D. 質子、中子
3、根據下列原子結構示意圖判斷,化學性質最穩定的是( )






4、1934年,盧瑟福等科學家通過核反應發現氫的同位素原子——氚。氚可用“”表示(其中“l”表示核電荷數),氚原子的模型如圖所示,圖中“●”表示的粒子是( )
原子核 B. 質子 C. 中子 D. 核外電子
5、下列關于Na、Na+兩種粒子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Na+比Na穩定 ④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⑤質子數相等.
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6、填寫下表
原子種類 核電荷數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
氫-1 1 0
碳-12 6 6
磷-31 15 16
硫 16 16
鎂 12 12

7、在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原子核、陽離子、陰離子這些粒子中:
(1)能直接構成物質的粒子有 。 (2)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有 。
(3)顯示電中性的粒子有 。 (4)帶正電荷的粒子有 。
(5)帶負電荷的粒子有 。 (6)質量最小的粒子有 。
(7)參加化學反應時,一定發生變化的粒子有 。
(8)在同一原子里數目相等的有 。
8、在研究原子結構的歷史進程中,盧瑟福揭開了原子世界一個又一個的奧秘。
(1)1911年,盧瑟福等人進行了α粒子(α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核)散射實驗,用一些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發現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而極少數α粒子居然被彈了回來。根據實驗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多數α粒子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核的體積很小
B.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角度偏轉,說明原子核帶負電
C.極少數α粒子發生反彈,說明原子核的質量很大
(2)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轟擊氮原子,結果氮原子中有種微粒被打了出來,而α粒子卻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從現代觀點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選填“質子”、“中子”或“電子”)。
題型三:元素和同位素
1、氕、氘、氚三種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 )
A. 同占一個位置 B. 占三個位置 C. 不占位置 D. 只有氕占位置
2、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一定相同的是( )
A. 質子數 B. 電子數 C. 質量 D. 核外電子數
3、有三種原子,A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和8個中子,B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和9個中子,C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和B是同種原子 B. B和C核外電子數有可能相等
C. A和B是同種元素,且互為同位素原子 D. A和B核電荷數不同
4、有水(H2O)、雙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的氫原子)三種物質,從物質組成的角度看,這三種物質所含的元素共有 種;從化學性質的角度看, 與水的化學性質有較大的差異。
5、下列關于物質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由一個碳原子、兩個氧原子組成的
B. 每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兩個氧原子構成的
C. 二氧化碳是由一個碳元素、兩個氧元素構成的
D.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6、雙氧水 H2O2 是隱形眼鏡洗液的主要成分,下列關于雙氧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它由兩個氫元素和兩個氧元素組成
C.它由兩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 D.它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7、賓館飯店中配備的小牙膏大多是假冒偽劣產品,不法分子用工業滑石粉(主要成分是 3MgO?4SiO2?H2O)作為填充劑,長期使用導致口腔潰瘍和牙齦出血,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滑石粉分子是由3個 MgO分子、4個 SiO2 分子和一個H2O 分子組成
B.滑石粉分子是由 Mg、Si、O、H 四種元素組成
C.滑石粉屬于氧化物
D.滑石粉屬于混合物
8、據有關資料介紹,兒童缺鈣會得佝僂病,成年人缺鈣會得軟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鈣,它對皮膚傷口處血液的凝固也起到重要作用,這里的“鈣”是指( )
A. 鈣單質 B. 鈣元素 C. 鈣原子 D. 鈣離子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也就是金屬鋁
②人體中只含有非金屬元素,沒有金屬元素
③人體中氫,氧元素含量很高,這與水占人體質量的 2/3 以上有關
④地殼中非金屬元素的總含量大于金屬元素,種類少于金屬元素
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題型四:物質的分類
1、下列物質中,前一種是單質,后一種是混合物的是( )
A. 鐵,冰水混合物 B. 水,氧氣 C. 水銀,空氣 D. 木炭,二氧化碳
2、在下圖所示的表示氣體微粒物的示意圖中,“○”、“●”分別表示兩種不同質子數的原子
(1)表示純凈物的是 ;
(2)表示單質的是 ;
(3)表示化合物的是 ;
(4)表示混合物的是 ;
3、經實驗測定,某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下列推斷中正確的是( )
A. 該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B. 該物質一定是單質 C. 該物質一定是混合物 D. 該物質一定不是化合物
4、下列對有關物質的分類不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 分類 不同類物質
A 干冰、白酒、加碘鹽、食醋 混合物 干冰
B CaO、H2O、P2O5、K2CO3 氧化物 H2O
C HgO、NaOH、KCl、P4(白磷) 化合物 P4(白磷)
D 甲烷、乙醇、硝酸鉀、葡萄糖 有機物 硝酸鉀
5、下列物質,前一種是單質,后一種是混合物的是( )
A.鐵,冰水混合物 B.水,氧氣
C.水銀,空氣 D.不銹鋼,干冰
6、下列各組物質按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分類正確的是( )
A.空氣、糖水、一氧化碳、鐵粉 B.空氣、水、金剛石、硝酸鉀
C.空氣、氮氣、氫氣、澄清石灰水 D.空氣、礦泉水、紅磷、高錳酸鉀
7、以下對于物質分類的關系正確的是( )

A. 圖一中A表示混合物B表示化合物 B. 圖二中A表示化合物B表示單質
C. 圖三中A表示氧化物B表示純凈物 D. 圖四中A表示純凈物B表示單質C表示氧化物
8、現有①四氧化三鐵,②空氣,③鐵粉,④氯酸鉀,⑤液態氧,⑥碘鹽,⑦堿式碳酸銅,⑧海水,⑨硫磺,⑩干冰等物質,其中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號,下同);純凈物是______;單質是______;化合物是______;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題型五:元素符號及其意義
1、下列各組元素中,元素符號的小寫字母相同的一組是( )
A.鈉、鎂、鋁 B.氮、氖、汞 C.鎂、銀、汞 D.錳、銅、鈉
2、下列元素名稱或符號書寫上有錯誤,請改正:
①猛MN ;②鈣CA ;③綠CL ;④鎂Ma ;⑤鈉Ne ;⑥汞HG 。
3、說出下列符號各表示什么意義?
①2N ; ②Fe ;
③K ; ④3Ca 。
4、下列符號所表示的元素全部為金屬元素的是( )
A.O、H、Cl B.Al、Fe、Zn C.H、P、Si D.Hg、N、Au
5、下列符號所表示的微粒中,不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
A.H2 B.O2 C.H D.H2O
6、下列符號:2N、N 2、H2O、2CO、SO2 中,數字“2”的意義能用來表示分子個數的有( )
A.2 個 B.1 個 C.4 個 D.5 個
題型六:元素周期表
1、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數,可以推斷出原子的( )
①質子數 ②中子數 ③核外電子數 ④核電荷數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下表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磷原子的核電荷數x= 。
(2)表中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元素是 。
(3)在化學反應中,每個鋁原子失去 個電子形成鋁離子。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處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3、下圖中的①、②分別是氟元素、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別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你回答:

(1)氟原子的核電荷數為 _____________,鈣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_____;
(2)X= __________;
(3)A、B、C、D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4)A粒子的化學性質與B、C、D中哪一種粒子的化學性質相似____________(填序號).
4、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原子序數是________。
(2)分析上表規律,可推知,表中X為________。
(3)表示的是(寫粒子符號)________。
(4)寫出核外電子數為10的三種不同電性的粒子符號: 。




A B C D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山区| 邵东县| 响水县| 泰来县| 东辽县| 六安市| 马关县| 合作市| 仙居县| 根河市| 淮南市| 兴化市| 台北县| 葵青区| 贺州市| 遵化市| 大理市| 平昌县| 漳浦县| 石楼县| 银川市| 分宜县| 驻马店市| 民县| 珠海市| 普兰店市| 德安县| 古丈县| 防城港市| 彰化市| 石首市| 紫金县| 花垣县| 钦州市| 横峰县| 昆山市| 慈利县| 枣强县| 遂川县| 柯坪县| 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