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平鎮中學九年級社會·法治階段檢測試卷 姓名: 班級: 考號: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8小題,每題3分,共54分)讀某大洲輪廓圖和氣候分布示意圖,回答第1~2題。1.兩圖中信息表明,該大洲………………………………( )①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半球和低緯度帶 ②南部和北部的季節和氣候特征相反③大部分地區全年高溫,但降水差異顯著 ④氣候分布大致以赤道為界,呈南北對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對圖Ⅰ中河流①的特征判斷正確的是……………( )①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②含沙量大,有結冰期③徑流量季節變化不大 ④干流很長,支流較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下圖剪紙作品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 )A.四川盆地B.華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 D.長江三角洲4.形成上圖(第3題的圖)這種景觀的自然條件主要是…………………( )A.溝壑縱橫,降水集中 B.地勢低平,降水豐沛C.地形封閉,排水不暢 D.山河相間,降水均勻5.根據下圖中的A、B兩國疆域輪廓圖所示信息,以下關于兩國自然地理特征相同點的描述,正確的有…………………( ) ①海岸線長,多優良港灣 ②大部分地區都位于熱帶③疆域遼闊,人口密度高 ④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6.以下為某四個城市的氣候圖,下列判斷正確是…………( )A.依次是溫帶季風、熱帶草原、溫帶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B.以上四種氣候都具有多雨期與高溫期相吻合的特點C.以上四個城市的緯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④、①、③D.②氣候在亞洲沒有分布,③氣候在全球分布面積最廣讀以下四個省級行政區的輪廓圖,回答第7-8題。7.以上四個省級行政區西北地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8.關于上述四個省級行政區,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甲圖省級行政區位于東部季風區B.乙圖山脈是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C.丙圖省級行政區的名稱是河北省D.丁圖山脈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9.下列對右圖中的信息判斷正確的有 …………………( )①A是臺灣海峽,B是廣東省②海南島地勢中間高,四周低③海南島的河流流向呈放射狀④五指山位于海南省中部地區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10.公元前5世紀,古代中國與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最能代表當時東西方文明高度發展的成就是…………………………( )A.百家爭鳴 城邦民主制 B.京杭運河 羅馬法C.造紙術 “日心說” D.指南針 拉丁字母11.秦始皇、漢武帝都是我國歷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們采取的共同統治措施是………………………………………(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在長安設立太學 C.抵御匈奴,鞏固邊防 D.統一度量衡12.明、清是中國最后兩個封建王朝,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關于這兩朝的敘述符合史實的是……………( )A.都始終以北京為都城 B.農耕文明達到鼎盛C.努爾哈赤定國號“清” D.皇太極推翻了明朝13.“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農歷壬戌年),海門人民為了紀念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歷史功績,于城隍廟內建戚公祠,永奉香火。”該材料中涉及的紀年方法有……………………………( )①公元紀年 ②帝王紀年 ③年號紀年 ④干支紀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近代以來,歐美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列事件發生在同一個國家的是…………………………( )①機械師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改進了蒸汽機②1789年7月14日,人民群眾高呼“到巴士底獄去”③1792年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1804年建立帝國④1862年9月,聯邦政府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新航路開辟給中國帶來了重大影響,配備著大炮的西歐殖民者的船舶也出現在中國的海面上,并對中國發動了侵略。以下史實可以證明這一說法的是……………………( )A.葡萄牙進犯我國澳門 B.倭寇騷擾我國東南沿海地區C.沙俄侵占雅克薩地區 D.荷蘭殖民者侵占我國臺灣16.社會動蕩或變革往往會帶來思想領域的變化。下列選項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A.啟蒙運動為歐美姿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B.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掀起了向西方學習的洋務運動C.辛亥革命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D.維新變法運動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廣泛傳播17.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中國頻繁遭受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掠奪,其中割占中國領土面積最多的國家是……………………………………( )A.英國 B.法國 C.日本 D.俄國18.下列歷史事件與其歷史影響對應正確的是…………………………………( )A.工業革命,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B. 屋大維自稱元首,羅馬帝國被羅馬共和國所取代C.大化改新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D.獨立宣言發表美國脫離英國統治,實現國家獨立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46分)19.(13分)讀某大洲輪廓示意圖和甲、乙氣候圖,回答問題。(1)根據圖中信息,描述該大洲的半球位置。(4分)(2)該大洲內有許多“世界之最”。請從地形、氣候、河流三個方面各舉一例。(6分)(3)圖中A處平原廣闊,卻是人煙稀少的地區。請選用甲或乙氣候圖中的一幅,分析說明原因。(3分)20.(16分)某班開展以“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請你一起參與。步驟一:收集資料(Ⅰ)地圖類(Ⅱ)圖片類 (Ⅲ)文字類“桑哥又以總制院所統西番(即吐蕃)諸宣慰司,軍民財谷,事體甚重,宜有以崇異之,奏改為…… ——《元史·桑哥傳》“俟蕩平之后,另圖改土設流,平定之余,更宜筑關建堡,設大將旗鼓,以控制要沖,立諸司衙門而相為犄角。隨行屯田之策以足食,而財可使富,保障堅于來形;又練土著之丁以足兵,而力可使強,邊境幾無患……滇南之安,永保萬世無虞矣”。 ——劉鋌《平麓川露布》“元末置巡司,屬同安縣兼轄” ——林豪原纂 薛紹元刪補《澎湖廳志》步驟二:整理資料(1)去偽存真:收集的圖片類資料中,選出與本次探究主題不相符合的圖片 。(填字母,2分)(2)列表梳理:根據圖文材料,在表中填入適當的內容。(6分)朝代史實結論唐文成公主入藏加強了與吐蕃的友好往來元設置a 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中央政府實行了長期有效管轄清⑤ 達賴 ⑥ 明清明成祖時開始實行B改土歸流,雍正皇帝大規模推廣d 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 清⑦ 大小和卓 中央政府加強了對新疆地區的管轄⑧ 伊犁將軍 ① 保衛了東北地區的邊疆安全② 元設置c 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地區的管轄,鞏固了祖國東南的海防清③ 鄭成功 ④ 步驟三:綜合歸納(3)根據收集整理的資料,概括我國古代中央政府對少數民族實施管轄的主要方式。(4分)步驟四:學史感悟(4)通過本次探究活動,你有何感悟?請圍繞研究主題進行回答。(4分)21.(17分)在近代,清政府被迫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閱讀相關條款,回答問題。(1)根據條款,分別指出上述三個不平等條約的名稱。(6分)(2)各用一句話概括上述條款的內容,并分別說說該規定對中國社會的危害。(9分)(3)綜合上述條約,用一句話概括你對中國近代史的認識。(2分)123456789CBDB ADADC101112131415161718ACBCCADDA2020年3月九年級社會.法治 階段檢測 答案一.選擇題(54分)二、非選擇題19、11.(13分)(1)全部位于西半球;(2分)跨南半球和北半球(1分),大部分地區位于南半球(1分)。(2)【地形角度】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三者任選其一,2分)【氣候角度】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區。(2分)【河流角度】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2分)(3)A平原受甲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影響,全年高溫多雨,十分潮濕,不適于人類生存,因此人煙稀少。(3分)20.(16分)(1)B(2分)(2)a宣政院;c澎湖巡檢司; ①雅克薩之戰;②《尼布楚條約》;④臺灣府;⑥駐藏大臣( 共6分)(3)冊封、設立管理機構(派遣將軍)、和親、會盟等。(答出2種即可,4分)(4)我國自古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實行正確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國家的統一、穩定,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和繁榮。西藏、新疆、庫頁島、臺灣島等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4分,答出兩點,每點2分,言之有理即可。)21.(17分)(1)A:《辛丑條約》;B:《中英南京條約》;C:《中日馬關條約》。(6分)(2)A:清政府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反抗列強;危害: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人民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3分)B:割讓香港島;危害:中國開始喪失了領土主權(香港島開始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分)C: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危害:嚴重損害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3分)(3)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歷史;在列強的侵略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后,中國面臨的民族危機步步加深(均為課標語言)。(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3階段檢測試卷.docx 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