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網絡技術應用》知識點整理:張素梅(一)因特網應用(因特網誕生于 1969 年初,前身是阿帕網,我國的四大骨干網: CERNET 、 CSTNET 、 Chinanet 、 ChinaGBN )1 、因特網服務的基本類型:遠程登錄、文件傳輸、信息瀏覽和檢索、電子公告牌系統( BBS )、電子郵件等.因特網服務通過信息交流、信息獲取、資源共享等功能來實現.2 、 FTP 的概念: FTP 是因特網文件傳輸協議 , 是FTP 服務使用的協議 .FTP 的使用:在IE 瀏覽器中進行 FTP 服務的登錄、文件的傳輸.( B/S )使用窗口式的 FTP 客戶端軟件如: CuteFTP ,登錄到一個 FTP 服務器上進行文件的傳輸.( C/S )FTP 有兩種登錄的方式:匿名登錄、以指定的用戶名和密碼進行登錄.3 、遠程登錄( Telnet )的概念:一臺計算機根據一定的協議,通過網絡連接到另外一臺計算機上去,登錄成功后,則可以與其進行交互性的信息資源共享.Telnet 的使用:在IE 瀏覽器中輸入遠程登錄的服務器的地址使用圖形用戶界面的遠程登錄工具軟件如 Cterm .4 、因特網服務分類通訊類 電子郵件、 BBS 信息類 遠程登錄、文件傳輸 檢索類 www5 、因特網的應用領域:電子商務、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網上娛樂等.6 、因特網應用的發展趨勢:1 )網格計算: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它利用網絡將大型計算機和個人計算機設備集中在一起,使計算能力大幅提升.2 )虛擬現實技術:伴隨多媒體技術發展起來的計算機新技術,它利用三維圖形生成技術、多傳感交互技術以及高分辨顯示技術,生成三維逼真的虛擬環境,供用戶研究或訓練.它融合了數字圖像處理、計算機圖形學、多媒體技術、傳感器技術等多個信息技術分支.3 )無線網絡應用技術7 、掌握與人們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因特網信息交流工具(如電子郵件、 QQ 、 MSN 、聊天室、 BBS 等)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其基本特點.8 、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恰當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網獲取所需信息、實現信息交流;體驗因特網在跨時空、跨文化交流中的優勢,分析其局限性.因特網較好地支持了人們的交流,使我們的交流變得更加廣泛、快捷和方便,但語言壁壘對網上跨文化交流有阻礙作用.9 、計算機病毒的概念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破壞計算機功能或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10 、計算機病毒的五大特征:隱蔽性、傳染性、潛伏性、可激發性、破壞性,其中傳染性是判斷一個計算機程序是否是病毒的首要條件.11 、計算機病毒傳播的途徑:軟盤、光盤、網絡.12 、網絡病毒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來自電子郵件,另一種來自于下載的文件.網絡病毒具有感染速度快、擴散面廣、難于徹底清除、破壞性大等一些新的特點.13 、如何防范計算機病毒:定期訪問 windows update 網站,下載并安裝操作系統補丁程序;購買正版殺毒軟件,安裝并定時升級,定期進行查毒、殺毒;安裝防火墻;對于一些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不要輕易打開;從網上下載文件時要謹慎;當發現網絡中有一臺計算機感染了計算機病毒應立即把它從網上切斷.14 、目前最好的防病毒軟件能做到的是:檢查計算機是否染有已知病毒并作相應處理.15 、防火墻的概念:網絡上的"防盜門",它控制著訪問網絡的權限,只允許特許用戶進出網絡.防火墻是一個或一組網絡設備,它架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網絡之間,用來加強訪問控制,免得一個網絡受到來自另一個網絡的攻擊.16 、防火墻的分類:硬件防火墻和軟件防火墻.個人計算機較多使用的是軟件防火墻,局域網使用是硬件防火墻.硬件防火墻放置的位置是在局域網對外的通道上.17 、加密、解密技術.1 )替換法是一種常用的加密方法.2 )兩種加密算法:對稱密鑰加密算法(會話密鑰加密算法)和公開密鑰加密算法(非對稱密鑰加密算法).前者是使用同一密鑰進行加密和解密的,后者是使用不同的密鑰進行加密和解密的.兩種加密算法的特點: P143 )個人密碼的設定:密碼長度最好在八位或八位以上,組成字符最好包括大小寫、數字字母或控制符,而且密碼要有規律地更換.常用的密碼破解手段:窮舉法;黑客字典法、猜測法、網絡偵聽法.18 、搜索引擎的分類、原理及特點1 )目錄型搜索引擎(如SOHU , SINA ):一般采用人工方式采集和存儲網絡信息,依靠手工為每個網站確定一個標題,并給出大概的描述,建立關鍵字索引,將其放入相應的類目體系中,形成了一個由信息鏈組成的樹狀結構,即總目錄——專題目錄——鏈接——網站,其特點是在查詢信息時,事先可以沒有特定的信息檢索目標(關鍵詞),通過瀏覽主題了解某一主題的相關資源.目錄型搜索引擎的網頁由人工精選,網頁內容豐富,學術性較強.但其數據庫的規模相對較小,收錄范圍不夠全面,更新周期較長,有時可能會造成鏈接失敗.2 )全文搜索引擎 ( 如百度 ) :全文搜索引擎由搜索器、索引器、檢索器三部分組成.全文搜索引擎的整個工作過程可以分為三步:一是搜索器在因特網中發現、搜集網頁信息、二是索引器對所搜集的信息進行提取和組織,并建立索引數據庫、三是由檢索器根據用戶輸入的查詢關鍵詞,在索引數據庫中快速檢出相關文檔,進行文檔與查詢內容的相關度比較,對檢出的結果進行排序,并將查詢結果返回給用戶.全文搜索引擎由自動索引軟件生成數據庫,所收錄的網絡資源范圍廣、速度快、更新及時,但因缺乏人工干預,準確性較差.3 )元搜索引擎(如萬緯搜索):元搜索引擎將用戶的檢索要求同時提交給多個獨立的搜索引擎,分別檢索多個數據庫,并將多個獨立搜索引擎的檢索結果進行二次加工,例如去除檢索結果中的重復信息,按照信息的匹配程度進行排序等,然后標明檢索結果的來源搜索引擎,最后將整理好的檢索結果輸出提供給用戶.元搜索引擎擴大了檢索范圍,提高檢索的全面性,但由于出現的時間短,一些搜索引擎強大的檢索功能還不能實現,元搜索通常只使用簡單、直接的搜索策略,并且檢索速度也慢.4 )掌握常用因特網信息檢索工具(如搜狐、新浪、百度、 Google 等)的網址及使用方法,能熟練使用檢索工具獲取所需信息.搜索策略:關鍵詞的組合及常用命令(空格、5 )因特網信息檢索發展趨勢:多媒體信息檢索,專業垂直搜索引擎.(二)因特網的組織與管理19 、域名的概念和域名的基本結構.1 )域名是因特網上的一臺服務器或一個網絡系統的名字,它由若干個英文字母和數字組成,并由" . "分隔成幾個部分,在因特網上沒有重復的域名.2 )域名的 組成:主機名 · 組織機構名 · 網絡名 · 頂級域名例如:新浪網其域名為 ,其中 www 是主機的名稱, sina 是組織機構名, com 是網絡名, cn 表示 " 中國的 " 地區域名.域名的頂級域名分為:通用頂級域名、國家和地區代碼頂級域名,能根據通用頂級域名判斷該網絡屬于什么樣的組織機構.3 )、域名命名的一般規則:書P31 .4 )域名的管理:①國際性的因特網組織包括因特網協會( Internet Society, 簡稱 ISOC ,網址 http://www.isoc.org/ )、因特網域名與地址管理機構(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簡稱 ICANN ,網址 http://www.icann.org/ ,中文相關網址 http://www.icann./ ),它們都是非盈利的因特網管理與服務機構.②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 CNNIC )的主要任務包括注冊服務(域名注冊、 IP 地址分配等)、目錄數據庫服務、信息服務、網站訪問流量認證等.5 )域名注冊:遵循"先申請先注冊"的原則,域名可以變更或撤銷,也可以買賣和轉讓.20 、 IP 地址及其管理1 )域名是人們為了便于記憶而采取的一種命名方式,但是在因特網中作為通信對象的計算機只有通過 IP 地址才能被識別, IP 地址才是網絡中計算機的身份標識.2 ) IP 地址的概念: IP 地址是惟一標識出主機所在的網絡及其網絡中位置的編號.3 ) IP 地址的格式: TCP/IP 協議規定,傳統的 IP 地址( IPV4 )是32 位二進制數,分為 4 個字節,每個字節 8 位,中間用小數點隔開,然后將每八位二進制數轉換成一個十進制數,十進制的取值范圍是 0~255 .4 ) IP 地址的組成:網絡標識和主機標識,網絡標識確定了該主機所在的物理網絡,主機標識確定了在某一物理地址上的一臺主機.5 ) IP 地址的分類:A 類IP 地址:第一個十進制數為網絡標識,其余三個十進制數組成主機標識.第一個十進制數的范圍為 1~126 .分配給少數大規模網絡.子網掩碼為: 255.0.0.0B 類IP 地址:前兩個十進制數為網絡標識,后兩個十進制數組成主機標識.第一個十進制數的范圍為 128~191 .分配給中等規模網絡.子網掩碼為: 255.255.0.0C 類IP 地址:前三個十進制數為網絡標識,最后一個十進制數為主機標識.第一個十進制數的范圍為 192~223 .分配給小規模的網絡,每個網絡支持的主機數最多為 254 臺.子網掩碼為: 255.255.255.0D 類IP 地址:第一個十進制數的范圍為 224~239 .E 類IP 地址:第一個十進制數的范圍為 240~255 .要能根據給你的 IP 地址判斷它屬于哪一種類型的 IP 地址.特殊的 IP 地址: 127.0.0.1 ,把該 IP 地址作為環回接口預留.6 )、 IP 地址的管理因特網地址分配機構( IANA ),負責全球 IP 地址與域名管理,全球 IP 地址的分配是按照一種分級的方式管理的.我國所分得的大多是 C 類地址.21 、如何將計算機接入因特網.1 )因特網服務組織的類型、提供的服務與服務特點:ISP (因特網服務提供商) : 主要提供因特網的接入服務.ICP (因特網內容提供商) : 提供因特網信息檢索、整理、加工等服務,如新浪、搜狐等.ASP (因特網應用服務提供商):主要為企、事業單位進行信息化建設及開展電子商務提供各種基于因特網的應用服務.2 )兩種上網方式家庭上網的三種方式: MODEM 、 ISDN (一線通)、 ADSL (寬帶接入方式)(主流)①撥號上網A 、撥號上網的必要條件:因特網服務提供者提供的帳號;用戶計算機需配置調制解調器;一條電話線路.調制解調器的作用:將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進行轉換.B 、通過電話線進行撥號上網的步驟:連接硬件設備:計算機—— RS232 電纜線—— MODEM ——電話線——電話網—— ISP —— Internet .建立撥號連接(在IE 瀏覽器屬性中新建一個撥號連接)——對該撥號連接的"屬性"進行設置,設置 TCP/IP 屬性——選擇"自動獲取 IP 地址"和"自動獲得 DNS 服務器地址"②通過局域網接入因特網.A 、必要條件:申請一個用戶 IP 地址;用戶計算機需配置一塊網卡.B 、通過局域網接入因特網的步驟:安裝網卡——連接網線——安裝網卡驅動程序——安裝必要的網絡協議——實現網絡共享3 ) IP 地址的設置( 1 )靜態分配法:前提是要有足夠的 IP 地址,給每臺計算機分配一個固定的地址,優點是易于管理,缺點是浪費 IP 地址資源.通過局域網接入因特網的 IP 地址的分配一般是靜態分配法.當IP 地址資源不夠,在局域網中可以給重要的計算機靜態分配 IP 地址,給普通上網的計算機動態分配 IP 地址.( 2 )動態分配法:把公用的 IP 地址暫時分配給用戶使用,在用戶使用完這一 IP 地址或到一定期限以后,服務器再收回這一地址.優點是實現了 IP 地址的動態分配,節約了 IP 地址資源;缺點是安全性較差.撥號上網的 IP 地址的分配是動態分配法.4 )、了解因特網協議 IPv6 的產生背景,能比較 IPv6 與IPv4 的優劣.當前在因特網上使用的 IP 地址是在 1978 年確立的協議,它由 4 段8位二進制數字構成.由于因特網協議的當時版本號為 4 ,因而稱為 IPv4 .隨著因特網的迅速發展,飛速增長的 IP 地址需求與現有地址不足的問題正逐漸成為制約因特網發展的瓶頸.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因特網工程任務組( IETF )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其中比較成熟的是 IPv6 .在IPv6 協議中,地址位數為 128 位,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地址短缺的問題,還增加了網絡層的安全機制.5 )局域網的設置( 1 )局域網中客戶機 IP 地址、子網掩碼、網關及 DNS 服務器的設置:右擊"網上鄰居"——屬性——右擊"本地連接"——屬性—— 選中" Internet 協議( TCP/IP )" ——設置屬性——設置" IP 地址"、"子網掩碼"、"網關"、" DNS 服務器地址"——確定.(網關的作用見書 P43 )( 2 )代理服務器的設置:右擊桌面上的 IE 圖標——屬性——選中"連接"選項卡——局域網設置——選中"使用代理服務器",并輸入代理服務器的 IP 地址和端口——選中"對于本地地址不使用代理服務器"——確定.代理服務器的作用.代理服務器是網上提供轉接功能的服務器.其作用有以下 3 點:①充當局域網與外部網絡連接的出口,同時將內部網絡結構的狀態對外屏蔽起來,使外部用戶不能直接訪問內部網絡.②臨時存儲大量的網上信息資源,提高了網站訪問速度.③對局域網內用戶訪問外網的權限進行一定限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