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光合作用課前一練 1、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里,葉片用碘酒處理后,沒有遮光的部分變成了藍色,這說明了葉片的這一部分生成了( D )A.蛋白質 B.脂肪 C.葡萄糖 D.淀粉2、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將綠色葉片放在暗處12小時,再將此葉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錫箔遮光。光照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汽處理葉片,結果發現葉片的曝光部分顯藍色,遮光部分顯棕色,如圖所示,該實驗可以證明( D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④光合作用能產生淀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3、如圖乙為研究光合作用相關問題的實驗裝置,用打孔器在某綠色植物的葉片上打出多個圓片,再用氣泵抽出氣體直至葉片沉入水底,然后將等量的葉圓片轉至不同濃度的NaHCO3溶液中(NaHCO3可分解能產生CO2氣體),給予一定的光照,測量每個培養器皿中葉圓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時間(見圖甲),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與NaHCO3溶液濃度的關系。(1)如果要在曲線ab段對應的NaHCO3濃度范圍內縮短葉圓片上浮的時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2)試分析解釋在c點以后葉圓片上浮所用的平均時間會隨濃度增大而變長的可能原因________。答案:(1)增強光照(2)碳酸氫鈉溶液可能使葉片脫水,光合作用受阻要點導航 一、光合作用的條件和產物1、實驗探究一:光合條件和產物—有機物(淀粉)(1)把盆栽的銀邊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晝夜。第 2 天,用 2 張大小相等的鋁箔紙在葉片綠色部分的相同位置從上下兩面蓋嚴,并用大頭針固定,然后放到陽光下照射。 (2)4 小時后,去掉鋁箔紙。將葉片摘下。 (3)把葉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水浴加熱,仔細觀察葉片和酒精的顏色變化。 (4)到葉片褪成黃白色時,取出葉片并用清水洗凈后,滴上碘液。幾分鐘后,用清水沖掉葉片上的碘液,觀察葉片的顏色是否發生變化。 (5)分析:①葉片部分用鋁箔紙蓋嚴,其余部分未蓋鋁箔紙,此處的變量是 光照 。葉片的見光部分 遇到碘液變成了藍色,而覆蓋鋁箔紙處未變藍色,這說明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 淀粉 。這也說明光合作用需要 光照 。 ②活動中使用了銀邊天竺葵,此處想要控制的變量是 葉綠素 。葉片的綠色部位變藍,而銀邊部分沒有變藍,這說明光合作用需要 葉綠素 。(6)結論:光合作用發生在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內合成淀粉等有機物 , 并把光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之中。2、實驗探究二:光合產物—氧氣(1)在一只燒杯中放入清水,將金魚藻(或其他水生綠色植物)放于水中,將漏斗蓋于金魚藻上。 (2)在漏斗上面罩上盛滿清水的試管,如圖所示。(3)將整個裝置放在陽光下。注意觀察金魚藻有無氣泡產生。這些氣泡中的氣體會收集在試管中。當試管中充滿氣體時,用大拇指在水中蓋住試管口,將試管取出。(4)將點燃的衛生香放入試管,觀察衛生香燃燒的情況。你看到的現象是 衛生香燃燒更旺 ,這說明光合作用能夠產生 氧氣。3、光合作用發生在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利用光能,在葉綠體內合成淀粉等有機物,把光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之中,同時釋放氧氣。二、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就是綠色植物在 光的作用下,利用 二氧化碳(CO2)和 水(H2O)等物質制造有機物,并釋放氧氣(O2)的過程。如下圖:2、光合作用反應式: 3、光合作用的物質和能量變化:無機物→有機物;光能→化學能4、光合作用過程與場所:在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它產生的葡萄糖經轉化后形成淀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大部分是從空氣中吸收的,水則主要是從土壤中吸收,然后運輸到葉片。葉綠體中含有的葉綠素等色素,能吸收陽光。5、光合作用的實質:(1)物質轉化方面:簡單的無機物(水、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如葡萄糖等),并釋放氧氣。(2)能量轉化方面: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里)。6、光合作用的意義:光合作用是生物界食物的來源、氧氣的來源、能量的來源。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繁榮和發展的根本保障。7、響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1)光:在一定的光照強度內,光合作用隨光照強度的增強而增強。(2)溫度: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光合作用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強;溫度過高時,光合作用隨溫度的增強而減弱。一般情況下,當溫度處于25℃-30℃時,光合作用較強。(3)二氧化碳: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隨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大而增強。(4)其他因素:水、無機鹽等也能影響光合作用的強度。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概念綠色植物在 光照 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 有機物,并釋放氧氣 的過程。活細胞內的 有機物與氧氣反應 ,最終產生 水和二氧化碳,同時 釋放能量,供生命活動的需要。場所葉綠體內活細胞內條件光照有無光照都能進行文字表達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淀粉)+氧氣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實質物質無機物 → 有機物有機物 → 無機物能量貯存 能量,光能→化學能 釋放 能量,化學能→各種形式的能聯系呼吸作用所 分解的有機物,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呼吸作用 釋放 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儲藏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兩者互相依存和對立。同步練習1. 科學家希爾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進行,曾經設計類似圖實驗。把剛采摘的且生長旺盛的樹葉搗碎,采用某種方法獲得含有葉綠體的濾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兩份直接放入A、B培養皿,第三份除去葉綠體后放入C培養皿。將三個培養皿置于同一地點,A、C培養皿接受光照,B培養皿遮光處理。一段時間后,觀察到A培養皿中產生氣泡,其中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C培養皿中未產生氣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判斷下列敘述,其中不正確的是( B ) A.培養皿A中氣泡內的氣體是氧氣B.培養皿B中無氣泡產生是因為缺乏二氧化碳C.通過比較A、C培養皿中的現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D.通過比較A、B培養皿中的現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2. 下圖中甲是驗證在有光照條件下O?2?是否由綠色植物釋放出來的裝置;乙和丙是另兩個裝置,??勺鳛榧椎膶φ諏嶒灥难b置是(?? B ) A.只有乙??? ???? B.只有丙??? ???? C.乙和丙都是??? ???? D.乙和丙都不是3. 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植物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光合作用效率的變化情況。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C )A.溫度升高,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B.溫度升高,乙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變化很小C.甲植物較適合生長在熱帶地區D.乙植物可以生長在亞熱帶地區4. 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溫室進行蔬菜種植可以提高經濟效益,但需要調節好溫室的光照、溫度、濕度和氣體以提高產品的質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確的是( B )①建造溫室大棚時使用白色的塑料薄膜,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②適當增加光照以補充冬季的陽光不足③盡量增加空氣的濕度,以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④向溫室內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氣體,以增加光合作用的強度⑤向溫室內定期施放氧氣,以降低呼吸作用的強度⑥溫室內盡量保持晝夜溫度差,不利于有機物的積累A.②④⑥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5. 如圖為植物生長的分層現象,對此現象解釋不正確的是( C ) A.分層現象是植物與環境條件相互聯系的一種形式B.決定這種現象的環境因素主要是光照C.種植玉米時,因植物分層現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農業生產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現象,合理搭配種植的品種6. 如圖中,A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晝夜中棉花植物的CO2吸收和釋放曲線,圖B是棉花葉肉細胞中葉綠體和線粒體的4種生理活動狀態,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C ) A.A圖中ac段對應著B圖中的(1)B.B圖中(4)表示植物只有呼吸作用C.B圖中(2)對應著A圖中的Oa段和cd段D.a點之前和c點之后,葉肉細胞的呼吸作用強度大于光合作用強度7. A、B兩圖表示大棚內氧氣和二氧化碳進出某蔬菜葉片的情況,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 A.白天和黑夜葉片都同時進行A圖和B圖所示的生理活動B.氧氣和二氧化碳進出葉片的門戶是氣孔C.白天大棚內適量增加CO2的含量,A圖所示的活動會加快D.黑夜適當降低溫度,B圖所示的活動會減慢8. 在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中,要對圖3-15-19中甲的葉片進行脫色處理,處理方法如圖乙所示。圖乙中大燒杯內盛放液體A,小燒杯內盛放液體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液體A、B都是清水B.液體A、B都是酒精C.液體A是清水、液體B是酒精D.液體A是酒精、液體B是清水9.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緊密相關,若如圖中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則( C )A.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B.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機物和氧氣C.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D.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機物和氧氣 10. 如圖表示榕樹葉片在24小時內二氧化碳和氧氣的進出情況,其中發生在黑暗環境中的是( D )11. 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首先把綠色植物放到暗處一晝夜,目的是________? ,用黑紙遮蓋葉片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 ________;用酒精加熱處理葉片的原因是使葉片含有的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使葉片變成 ________,經沖洗后,向葉片滴加碘液,現象是 ________,說明了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產物是________ 。 答案:讓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對照;葉綠素;黃白色;見光部分呈深藍色;遮光部分不變色;光;淀粉. 13.鐘愛生物的理想同學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設計了如圖三裝置,三裝置中植物、培養液、隔板、光照等條件完全相同.請你幫易希同學分析回答問題:(1)為使實驗結果更加準確,實驗前應該對植物進行的處理是:________?。? (2)把三盆植物放陽光下幾小時后,分別將A、B、C裝置的葉片摘下,放入熱酒精中脫色洗凈,然后均滴涂碘液再洗凈,葉片不會變藍的是________(3)實驗后發現A鐘罩和B鐘罩內壁小水珠明顯比C鐘罩內壁小水珠多,說明白天植物的________作用強于夜晚. (4)如圖是理想同學分析甲裝置中植物葉肉細胞進行生理活動的過程圖,其中甲和乙表示細胞內結構,①②③表示有關物質,則在圖中,③表示的物質是____,乙表示的生理過程是植物的______.?????答案:(1)放在黑暗處一晝夜(或暗處理)(2)B和C(缺一不可)(3)蒸騰(4)水;呼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