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年高考政治時政熱點版塊解讀新聞快訊 ?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中醫藥事業取得顯著成就,為增進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 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醫藥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同時也要看到,中西醫并重方針仍需全面落實,遵循中醫藥規律的治理體系亟待健全,中醫藥發展基礎和人才建設還比較薄弱,中藥材質量良莠不齊,中醫藥傳承不足、創新不夠、作用發揮不充分,迫切需要深入實施中醫藥法,采取有效措施解決以上問題,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對于堅持中西醫并重、打造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推動我國生命科學實現創新突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進文明互鑒和民心相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意見》從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大力推動中藥質量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中醫藥傳承與開放創新發展、改革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等六個方面提出了20條意見。教材鏈接知識考點鏈接一、《經濟生活知識鏈接》1.政府科學宏觀調控、加強市場監管。要加強中藥質量安全監管,改革完善中藥注冊管理,加強中藥材質量控制,大力推動中藥質量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2.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要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人才成長途徑、健全人才評價激勵機制。二、《政治生活知識鏈接》1.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中醫藥創新和發展中發揮了領導核心的作用。2.政府要轉變職能,履行好各項職能。要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加強中醫藥服務機構建設、筑牢基層中醫藥服務陣地、以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建設。三、《文化生活知識鏈接》1.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要挖掘和傳承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精髓。2.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加強名老中醫學術經驗、老藥工傳統技藝傳承,實現數字化、影像化記錄。3.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加快推進中醫藥科研和創新。4.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在交流中傳播。要推動中醫藥開放發展、推動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應利用好海外的孔子學院和中醫中心等平臺機制,加強與海外各類中醫藥團體平臺的整合,借助新媒體手段,不斷提高中醫藥國際傳播的文化認同度。四、《哲學生活知識鏈接》1.聯系具有普遍性,堅持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辯證法之聯系觀)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2.堅持全面的觀點看問題。(辯證法)中醫藥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同時也要看到,中西醫并重方針仍需全面落實,遵循中醫藥規律的治理體系亟待健全,中醫藥發展基礎和人才建設還比較薄弱,中藥材質量良莠不齊,中醫藥傳承不足、創新不夠、作用發揮不充分3.矛盾具有特殊性。(辯證法之矛盾觀)要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彰顯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的優勢、提升中醫藥特色康復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