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 第五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15世紀——“文藝復興世紀”16世紀——“宗教改革世紀”18世紀——“啟蒙世紀”19世紀——?“科學的世紀”3.19世紀中期,完善了熱能轉化為機械動力的理論,為內燃機的發明奠定了基礎。1.西歐各國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大力鼓勵科學研究。2.大學成為科學研究的重鎮。 以大學為中心,形成了專門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群體,他們有穩定的科研經費來源和工資收入,還發行期刊,組織學會,進行學術交流。“科學的世紀” 19世紀后半期,科學研究的氛圍非常濃,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技術發明層出不窮,涌現了許多重要人物和科技成果。發明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發明者 時間 國別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重大的科技發明:發電機電動機電燈內燃機 汽車飛機有線電報有線電話無線電報初識第二次工業革命1885發明 發明者 時間 國別 19世紀中期發電機西門子1866德國電動機格拉姆1870比利時電燈愛迪生1879美國內燃機卡爾·本茨等19世紀后期1885德國飛機萊特兄弟1903美國有線電報莫爾斯美國有線電話貝爾19世紀晚期美國無線電報馬可尼19世紀晚期意大利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9世紀后半期 (19世紀70年代開始)19世紀后期,美國和德國后來居上,率先實現電氣化,工業發展的勢頭超過了英國。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重大的科技發明:汽車再識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的廣泛使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和使用新通訊手段的發明電氣時代閱讀表格,你能獲取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哪些信息?最突出的特點電力作為一種新能源,比蒸汽動力具有哪些優點? 功率高、污染小、應用范圍大、使用便利。1900年巴黎世博會電器宮夜景圖三、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感悟第二次工業革命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產生了以紡織工業、機器制造業、鐵路運輸業和煤炭工業等為主的工業群。第二次工業革命一方面帶動了一個新工業群的出現,如電力工業、電器工業、化學工業、石油工業、汽車工業等;另一方面 也使舊的工業部門由于生產技術的改造而得到飛躍發展,鋼鐵工業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這不僅是一個量的增長,而且是質的突變。因為重工業的發展使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結構發生了變化,它們開始由輕工業為主導轉化為重工業為主導,基本上實現了工業化,并為其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世界史》 以上材料說明什么問題?1 工業部門:電力工業、石油工業以及化學工業等新的工業部門紛紛興起,并開始在工業中占據主導地位。2 生產方式: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工廠不斷改進經營管理方式,流水線生產成為一種趨勢。 一方面簡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對勞動者的技術要求,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流水線作業連續不斷運轉,強制工人快速操作,增加了勞動強度,不利于工人健康。第二次工業革命前后世界石油產量第二次工業革命前后世界生鐵產量以上材料說明什么問題?3 生產力: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使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 “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說自然而然地走到壟斷。因為幾十個大型企業彼此之間容易達成協定;另一方面,正是企業的規模巨大造成了競爭的困難,產生了壟斷的趨勢。” ——列寧以上材料說明什么問題?4 壟斷組織: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隨之而來的資本帝國主義加快了對外擴張的步伐,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比較兩次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進入時代 開始時期 主要特點 主要技術發明成果 工業發展領先國家 主要工業門類 共同影響 啟示 早期階段(蒸汽時代)新階段(電氣時代)18世紀60年代19世紀70年代蒸汽機的改進和普遍使用電力的廣泛應用珍妮機、蒸汽機、蒸汽機車電動機、電燈、汽車、飛機、電話英國美國、德國紡織業、機器制造業、冶金業、采礦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電力工業、鋼鐵工業、化學工業、石油工業、汽車工業都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水平,促進了經濟迅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進步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們要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培養創新精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發明主要憑技工的經驗;第二次則具有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最大區別)謝謝! 再見1866年,德國西門子根據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發電機,到19世紀70年代,經過不斷完善的發電機進入生產領域,電力開始作為動力帶動機器。發電機法拉第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找到了打開電能寶庫大門的鑰匙.1870年,比利時格拉姆根據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現象制成電動機。“打開電氣時代的領袖”,把“電”的福音傳播到人間的天使。 發明數量多:正式注冊的有1300種著名發明有:電燈、蓄電池、留聲機 、電影放映機 、攝影機…… 他最偉大的發明:電燈(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絲燈泡)他在紐約創建了美國第一座火 力發電廠。1879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被譽為發明大王; 19世紀后期德國-卡爾·本茨:內燃機發明者之一,1885年試制汽車成功,成為德國奔馳汽車公司的創始人,被稱為“汽車鼻祖”。此后,汽車經過不斷改進,成為大眾化的交通工具。 汽車的演變 1903年年底,美國的萊特兄弟制成飛機并試飛成功,使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變為現實。 19世紀中期,美國人莫爾斯首次試拍有線電報成功,為近代電訊事業發展打下基礎。 19世紀晚期,定居美國的蘇格蘭人貝爾研制有線電話成功。19世紀晚期,意大利人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