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綜合探究七英國曼徹斯特,工業革命的故鄉,世界上第一座工業化城市。城市名片 愛瑪住在英國的曼徹斯特,這里原來只是一個小鎮,愛瑪一家以務農為生。 工業革命開始后農田里有了打谷機、割草機、收割機以及化肥,生產方式發生了變革。 曼城的紡織業迅速發展,除了紡織廠以外,還建起了煤氣廠、印刷廠等,小鎮上高聳的煙囪處處可見,農田越來越少。 為了生存,愛瑪的爸爸和許多農民一起離開了農田,到工廠去當工人。與此同時,英國的農業人口比重、各大產業比重都發生著巨變。思考:這些變化說明包括曼城在內的英國正經歷著什么?1.工業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漸超過農業,占據主要地位2.工業的發展為農業提供生產工具和化肥農藥,推動農業的發展3.工人日益增多,工人數量逐漸超過農民。上述變化被稱為工業化 隨著工廠的日益增多,愛瑪發現自己的家鄉曼徹斯特已經從一個小鎮逐漸成長為大型城市。小鎮大型城市思考:這個變化說明曼城正經歷著什么過程? 這個變化與工業化又有著怎樣的關系? 帶著問題觀看視頻(三)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關系? 父親微薄的工資難以維持愛瑪一家的生計,十歲的弟弟布魯克進了紡織廠,清理機器下面掛上的細小棉絨。一天下來,他身上沾滿了棉花纖維,哮喘病和過度疲勞讓弟弟瘦弱不堪。 愛瑪一家五口擠在狹小貧民窟里,每30幢住滿人的房子才有一個廁所。居住的擁擠和衛生狀況的惡化,導致傷寒、霍亂等疾病經常發生。工廠的鐵爐煙霧不斷,在煤煙的侵蝕下,建筑物都變成了黑磚。工廠直接將生產過程中的污水排進艾爾克河中,河水黝黑、發臭,里面充滿了污泥和廢棄物。思考:請結合資料并閱讀83頁教材,小組討論工業化、城市化給曼城和愛瑪一家帶來了什么影響?(四)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弊端 愛瑪在商店里看到了琳瑯滿目的食品:巧克力、果醬、茶葉、肉罐頭等;聽到了許多新鮮事,例如倫敦水晶宮博覽會上展出了洗衣機;街頭賣的報紙里報道著婦女運動和小學義務教育的普及;城里出現了電影院和咖啡館,姐姐黛西穿著簡樸實用的服裝進了工廠當女工… … 《共產黨宣言》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1835年,托克維爾這樣描述曼徹斯特:從這污穢的陰溝里泛出了人類最偉大的工業溪流,肥沃了整個世界;從這骯臟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純正的金子。文明在這里創造了奇跡。思考:請結合以下資料并閱讀84-85頁教材,小組討論工業化還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了什么影響?衣食1851年,倫敦水晶宮博覽會上,洗衣機第一次展出 婦女加入了勞動者的隊伍,掀起了爭取平等權利的斗爭。1910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得以確立。婦女要求參政婦女地位歐美的義務教育看報 19世紀后半期,歐美國家紛紛調整教育政策,工業文明發達的英國、法國等,率先實行了小學義務教育制,人們的整體文化水平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教育曼徹斯特的ABC電影院咖啡館休閑娛樂(五)工業化的利----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思考: 回望曼徹斯特的發展歷史,我們感到工業化和城市化是把雙刃劍,人們應該理性科學面對工業文明未來。 紹興市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的推進時期,請結合所學知識和以下資料說一說如何應對紹興在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問題? 19世紀曼徹斯特環境污染問題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會的強烈抗議。 1847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河道法令》 1848年頒布第一部改善工業城鎮環境《公共衛生法》1855年成立首都工務委員會,全面負責英國的房屋和供水、排水系統的建設與管理。1865年和1868年,議會兩次建立皇家調查委員會,對全國的環境污染進行調查。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的還有包括工人階級在內的社會各個群體的不懈努力。 英國通過近100年左右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工業革命時期造成的城市環境問題得到了有效的治理。資料卡我的倡議:國家完善法律、嚴格執法 國家做好城市規劃,加強城市管理、美化城市政府合理進行產業布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政府成立機構組織加強環境管理、加大投入企業要技術革新,淘汰重污染、高能耗生產線……公民樹立保護環境資源的意識公民積極與破壞環境等違法行為作斗爭…… 蒸汽和汗水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歷史的齒輪永不停歇。讓我們重溫曼徹斯特的發展之路,感悟工業時代的變遷,理性面對工業文明的未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