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1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概述2005.9.12主要內容 基本概念研究對象、內容和方法功能類型§1.1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基本概念一、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含義測量的含義與要素教育測量的含義與特點教育評價的概念§1.1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基本概念一、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含義1 .測量的含義與要素:測量即:根據某些法則與程序用數字對事物在量上的規定性予以確定和描述的活動測量的要素測量的三要素(參照點、單位、量具)參照點:為測定事物的量,事先確定的計量起點絕對零點:計量起點在內容絲毫不存在一點量相對零點:共同約定的零點作為測量的起點(不存在倍數關系)單位:實施測量必須有統一的單位具有明確的意義,即:大家對同一個單位的理解一致測量過程中單位“距離”的不變性,即:單位的實際價值處處相同量具:測量工具具有準確性具備操作的簡約性教育測量工具:試卷 測試題 重視命題的研究量表:根據測量目的所設計的測試項目和賦值規則一、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含義2 .教育測量的含義與特點:教育測量即:針對學校教育影響下學生各個方面的發展側重從量的規定性上予以確定和描述的過程特點:間接性和推斷性測量對象的模糊性和測量誤差的不可避免性量表的多樣性,結果具有相對抽象性一、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含義3 .教育評價的概念:(P6 )評價泛指衡量、判斷人物或事物的價值教育評價即:……根據一定的標準(教育目標的達成與否)運用可行的方法(測量、非測量、系統收集資料信息的方法)對教育的要素、過程和效果(教育計劃、課程、學習結果、教育現象、教學活動、教育目標或程序)進行價值評判的活動(為學生發展、教育決策等)價值與教育價值客體的某種效用性或“積極作用”,“好”、“壞”,“善”、“惡”等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美學等社會科學中廣泛使用的價值概念哲學意義上的一般價值概念:客體本身具有的屬性同主體的需要之間的一種特定的關系教育價值:作為客體的教育現象的屬性與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的需要之間的一種特定的關系,對這種關系的不同認識和評價構成了人們的教育價值觀在教育系統內部結構中在社會大系統中第一個層次第二個層次教育與社會之間 的價值關系教育與個體 發展之間的 價值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 的價值關系如:政治價值、經濟價值、倫理道德價值、文化歷史價值等教育價值教師、學生與 教育情境、教 育媒體之間的 價值關系如:生存價值、完善價值、創造與享受的價值等一定條件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互為主客體人是價值主體,情境、物為價值客體一、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含義4.教育評價的含義:進行教育評價的基準: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教育價值觀 教育評價標準和制度 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價值在于教育實踐對社會和個體發展的積極作用方法科學可行決定價值判斷的科學性與準確性的因素:評價觀、評價方法評價方法: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標準的確定、信息的收集與處理、評價的組織與實施評價對象的拓寬以往:學生的學業成就目前:包括教育活動各個要素的方方面面,從教育背景、投入、過程、效果等各方面的人和物各有關的活動與現象§1.1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基本概念二、相關概念辨析——在下次課的活動中完成1 .教育測量與教育評價2 .教育評價與教育評估3 .教育評價與教學評價4 .教育評價與教育統計5 .教育科學研究與教育評價6 .教育測量與教育測驗7 .測驗與考試§1.2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研究對象、內容與意義一、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研究對象1.教育活動中的核心對象每個學生(教育評價最重要的對象)2.教育活動教學的評價、學校例行活動的評價、班會及學生會活動的評價3 .直接規定教育活動內容、方式的教學計劃、教師4 .潛在影響每個學生成長發展的學校的社會文化背景學生集體、包括教師在內的班級、教師集體、學校的整體狀況5 .學校物質的社會的環境條件基本設施、校址及校舍、周圍的社會環境6 .以學校為構成要素的范圍更廣的教育體制教育行政體制、學校教育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和職能§1.2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研究對象、內容與意義二、研究內容實踐中涉及的主要工作:編制測量工具、制定評價標準采用科學方法,搜集、整理、處理和分析教育評價信息推斷結論,提出建議,寫成評價報告,供決策者參考主要研究內容:教育評價的基礎理論,以指導教育評價實踐具體的實施方法,即評價中可操作性的技術一些具體工作的評價問題,如:網絡教學的評價、教學課件的教學效果等§1.2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研究對象、內容與意義三、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研究方法一般研究方法哲學方法專門研究方法編制測量、評價工具的方法組織實施的方法資料收集、加工處理的方法…1234§1.2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研究對象、方法與意義四、教育測量與評價的意義——學科地位和作用測量與評價基本理論研究發展研究國際教育評估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Educational Assessment,簡稱IAEA)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簡稱IEA)§1.2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研究對象、方法與意義四、教育測量與評價的意義——學科地位和作用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系統中的作用(教育效果、影響效果的諸因素)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測量與評價的改革作為突破口教育改革呼喚教育測量與評價更加科學化教育測量與評價是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正確評價學生的發展是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外教師教育普遍開設此類課程§1.3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主要類型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分類按評價范圍:宏觀(教育全領域)、中觀(學校層面)、微觀(學生發展)按評價方法:定量、定性按評價功能:診斷性、形成性、總結(終結)性按評價主體:自我、他人按評價內容的復合程度:單項、綜合按評價參照的標準:相對(基準在被評價群體內部產生)、絕對(基準在被評價群體外部產生)、個體內差異按測量與評價的內容分:智力、能力傾向、成就、人格自適應評價……討論有人認為,用相對位置或相對分數來描述與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不符合素質教育的思想。這樣,相對參照測量與評價的方法,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中還有存在的價值么?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形成4人小組、小組成員的認識(8分鐘)討論形成一份小組意見(5分鐘左右)班內交流(10分鐘)§1.4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主要功能一、實現教育判斷的功能1. 測量評定的功能客觀評定評價對象,對評價對象給出具體的評定2. 事實判斷的功能對評價對象的某種屬性、行為表現作出基于事實的判斷3. 價值判斷的功能把事實判斷的結果同外部的價值體系或價值標準相聯系,對評價對象作出價值分析、價值判斷和價值描述4. 問題診斷的功能5. 區分選拔的功能§1.4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主要功能二、改進教師教學的功能1. 了解學生的起點行為因材施教的前提2. 作為改進教學的參考根據測量與評價的結果,教師可以明了自己在教學上的缺失,判斷教材的可用性,判斷教學方法的有效性3. 作為補救教與學的依據4. 確保教學目標的達到§1.4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主要功能三、改進學生學習的功能1. 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短期學習目標、明確所要學習的內容、提供有關學習進步的反饋信息2. 幫助學生的記憶和促進遷移3. 促進學生的自我評價§1.4 教育測量與評價的主要功能四、行使教育管理的功能1. 對教師的管理教師資格評定教師教學藝術水平的評定教師管理水平的評定教師個性的評定2. 對目標的管理評價目標與評價指標體系的引導,可為學校指明辦學方向,為教師學生指明教/學目標3. 對過程的管理全面掌握各種情況,及時發現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下次活動的準備形成學習小組(每組最多四人)每個小組選擇一個名詞(即選定了一個角色):教育測量、教育測驗、教育評價、教育評估、教育統計、教育科學研究、考試針對選定的名詞,課下準備以下內容:概念特征/特點作用思考并提出一至兩個問題:相互間有何聯系、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