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宇宙》第1課《地球的衛星——月球》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諸多方面與地球不同。過程與方法:1.能利用多種渠道搜集有關月球的信息。2.按照科學探究的要求進行信息交流、討論,并且整理有關的信息。 情感、態度、價值觀:1.知道對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嘗試對信息的可信度進行判斷是必要的。2.知道科學的進步需要永無止境的科學探索精神。3.發展對宇宙天文探索的興趣。【教學重點】搜集整理月球的資料,根據資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教學難點】按照科學探究的要求進行信息交流、討論和整理。【教學準備】學生準備:課前收集有關月球的信息。小組材料:各種方法的卡片。教師準備:有關月球的視頻和相關資料。【教學過程】一、引入:觀看視頻師播放視頻:靜夜思。師:月球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星球。古人對月球的探索都體現在了詩詞、神話故事里里,你還能說一說描寫月球的詩詞和故事嗎?生簡單地講述(預測):《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故事。生背誦古詩(預測):《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蹄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嫦娥》(李商隱):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從軍行》(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師:從這些詩詞和故事中,可見人們自古以來都非常關注這顆星球,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地球的衛星——月球》。師板書課題。二、描述人類對月球的探索1.探索月球的工具和手段的變化師依次出示古人觀月記錄、伽利略和他的望遠鏡、無人月球探測飛行器以及人類登上月球的圖片,提出問題:在探索月球的歷程中,人類觀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發生了哪些變化?生(預測):古人因為沒有先進的觀察工具,只能用肉眼觀察。伽利略發明制作了望遠鏡之后,人們開始用望遠鏡來觀察月球了。當人們不滿足于這些工具的觀察時,又向太空發射了無人探測飛行器來觀察月球。地球上觀察月球已經滿足不了人們對月球探知的欲望,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人登上月球的地球人,并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個足跡。(板書:肉眼觀察→天文望遠鏡→探測飛行器→登月考察。)2.討論交流(1)從這些工具和手段的發展變化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2)對于這些工具,有沒有要補充的,向大家來說說看。(3)我們國家自2004年,正式開展月球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88%E7%90%83?/?30767" \t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6%8E%A2%E6%9C%88%E5%B7%A5%E7%A8%8B?/?_blank?)探測工程,并命名為“嫦娥工程”。誰能簡單地來說一說我國的探月工程嗎?(師播放視頻引導)(預設:2007年10月24日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在南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嫦娥一號獲取了月球表面三維立體影像,2009年3月1日它以撞擊月球的方式結束了工作使命。2010年10月1日我國第二顆探月衛星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2011年8月25日它受控準確進入日地L2點環繞軌道并實現150萬公里遠距離測控通信。2013年12月2日我國第三顆探月衛星嫦娥三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當月14日它成功軟著陸于月球雨海西北部,實現我國首次天體軟著陸,創造了史上在月工作最長紀錄。嫦娥四號于2018年12月份發射,實施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任務;嫦娥四號月球車在功能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將首次在月球表面開展能量中性原子探測任務。)(4)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對于月球的認識是怎樣發展的?(預設:人類探索月球的工具越來越先進;人類勘探月球的數據越來越精確;人類了解月球的奧秘越來越多;但是人類對月球的疑惑也越來越多。)三、制作我的“月球卡”師:課前同學們收集了很多有關月球的信息。(師出示整理信息的方法引導學生整理收集到的月球信息:月球的運動、月球的基本數據、月球的地形特點、人類登月故事)我們利用這些方法進行交流和分類整理我們收集的信息,制作“月球卡”。“月球卡”方法:月球的運動信息來源: “月球卡”方法:月球的基本數據信息來源:“月球卡”方法:月球的地形特點信息來源:“月球卡”方法:人類登月故事信息來源:小組合作:制作“月球卡”。交流“月球卡”:“月球卡”方法:月球的運動我知道月球運動是這樣的:圍繞地球逆時針方向運行。信息來源:教師適當補充:逆時針方向——自西向東。“月球卡”方法:有關月球的基本數據 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 月球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 月球體積大約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 月球引力大約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我還知道:信息來源:教師適當補充資料:在月球上跳躍有多危險?美國宇航員不信邪,差點一命嗚呼 (?《地球的衛星——月球》課件和教學設計?/?在月球上跳躍有多危險?美國宇航員不信邪,差點一命嗚呼.docx?)。“月球卡”方法:月球的地形特點 月球的地形地貌:有許多環形山。信息來源:“月球卡”方法:人類登月故事 “我邁出了一小步,但人類邁出了一大步”。——阿姆斯特朗人類留在月球上的第一個足跡。信息來源:四、拓展課后用更多的分類方法繼續整理信息,制作更多的“月球卡”。教師適當引導:1.月球表面白晝溫差300多℃;2.月球上看地球和地球上看月球不一樣等。(資料:從月球上看地球會怎樣?為什么有人說會感到恐懼? (?《地球的衛星——月球》課件和教學設計?/?從月球上看地球會怎樣?為什么有人說會感到恐懼?.docx?))五、板書設計 地球的衛星——月球對月球的探索歷程:肉眼觀察→天文望遠鏡→探測飛行器→登月考察制作月球卡:月球的運動、有關月球的基本數據、月球的地形特點、人類登月故事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1張PPT)科學教科版 六年級下引入:觀看視頻古人對月球的“探索”都體現在了詩詞和神話故事里,你還能說一說描寫月球的詩詞和故事嗎?地球的衛星——月球描述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古人觀月記錄在探索月球的歷程中,人類觀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發生了哪些變化?肉眼觀察伽利略和他的望遠鏡在探索月球的歷程中,人類觀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發生了哪些變化?天文望遠鏡觀察無人月球探測飛行器在探索月球的歷程中,人類觀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發生了哪些變化?探測飛行器觀察人類登上月球在探索月球的歷程中,人類觀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發生了哪些變化?登月考察阿姆斯特朗 肉眼觀察 天文望遠鏡 探測飛行器 登月考察1.從這些工具和手段的發展變化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2.對于這些工具,有沒有要補充的,向大家來說說看。3.我們國家自2004年,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并命名為“嫦娥工程”。誰能簡單地來說一說我國的探月工程嗎?4.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對于月球的認識是怎樣發展的?討論交流:制作我的“月球卡”“月球卡” 方法:月球的運動 信息來源: “月球卡” 方法:月球的基本數據 信息來源: “月球卡” 方法:月球的地形特點 信息來源: “月球卡” 方法:人類登月故事 信息來源: 小組合作,把課前收集的資料分類整理(分類方法:月球的運動、月球的基本數據、月球的地形特點、人類登月故事),制作成一張張“月球卡”。交流我的“月球卡”“月球卡” 方法:月球的運動 信息來源: 我知道月球的運動是這樣的:圍繞地球逆時針方向運行。自西向東西東交流我的“月球卡”“月球卡” 方法:月球的基本數據 信息來源: 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 月球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月球體積大約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 月球引力大約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我還知道:交流我的“月球卡”“月球卡” 方法:月球的地形特點 信息來源: 月球的地形地貌:有許多環形山。交流我的“月球卡”“月球卡” 方法:人類登月故事 信息來源: “我邁出了一小步,但人類邁出了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人類留在月球上的第一個足跡。課后繼續制作我的“月球卡”“月球卡” 方法: 信息來源: 由于月球上沒有大氣,再加上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可降低到零下183℃。這些數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溫度。用射電觀測可以測定月面土壤中的溫度,而且所用的射電波的波長愈長,愈能探測到月面土壤中較深處的溫度。這種測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較深處的溫度很少變化,這正是由于月面物質導熱率低造成的。 地球上看月球 月球上看地球鞏固練習1.選擇題。 (1)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是( )。A.太陽 B.月球 C.金星 D.北極星 (2)我國自主研制并發射的首個月球探測器是( )。 A.嫦娥一號 B.神舟六號 C.天宮一號 D.阿波羅 11 號 (3)在月球上留下人類第一個足跡的宇航員是( )。A.嫦娥 B.楊利偉 C.阿波羅 D.阿姆斯特朗 B A D鞏固練習(4)月球圍繞地球沿( )的方向運動。 A.順時針 B.逆時針 C.自東向西 D.自左向右 (5)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用自制望遠鏡觀察月球的科學家是( )。 A.張衡 B.托勒密 C.哥白尼 D.伽利略 (6)月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直徑的( )。 A.四分之一B.六分之一 C.四倍D.六倍 B D A 自西向東鞏固練習2. 閱讀下面的資料,請從資料中摘錄有關月球的數據。 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4401 千米,約為地球赤道周長的 10 倍。月球的軌道呈橢圓形,近地點平均距離為 363300 千米,遠地點平均距離為 405500 千米。月球直徑為 3476 千米,約為地球直徑的四分之一。月球物質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 3.34 克,相當于地球密度的五分之三。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六分之一。月球上的逃逸速度約為每秒2.4 千米,為地球上逃逸速度的五分之一左右。項目 地月平均距離 近地點平均距離 遠地點平均距離 月球直徑 月球物質的平均密度 月球上的逃逸速度 數據 384401千米 363300 千米 405500 千米 3476千米 每立方厘米 3.34克 每秒2.4 千米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從月球上看地球會怎樣?為什么有人說會感到恐懼?從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么有人說會感到恐懼?雖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但是我能理解這種恐懼,因為我會有。其實很小的時候,在晚上一個人在樓頂看星星的時候,我就常常感到恐懼,那個時候,天空是黑的,當沒有月亮的時候,天特別的黑。那時經常停電,當停電的時候,天空更是黑得可怕,而天上的星星很亮很亮,這本來是很漂亮的,但有一次當我凝視著天上那個碩大的北斗,忽然就有一種莫名的恐懼,那種恐懼我現在還記得……那北斗實在太形象了,在空曠的夜空中顯得巨大無比……自從那次以后每當我一個人在樓頂看星星的時候都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現在,天不再漆黑,總是被地面燈光映照得灰朦灰朦的,有些方向還被霓虹燈照得紅紅的,一點也不像夜空。現在要看清北斗星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要很努力才能找到。我其實已經好久沒有被天上的星座嚇到了,但每次一個人上樓頂還是會感到莫名的恐懼。因此我很能理解在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么會感到恐懼,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像我一樣在小時候被天上的星座嚇到過,但多數人類會對黑暗有與生俱來的恐懼,在月球上,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天空永遠是漆黑的。至于為什么會產生恐懼?我想除了因為黑暗,最主要的就是那種孤獨和無助感吧,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個人眺望著漆黑的夜空,離你最近的一個人在你眼前38萬公里外的那個藍色星球上,想想都不寒而栗……撇開孤獨感和黑暗不談,在月球上看地球其實跟在地球上看月球是不太一樣的,首先是視覺大小上不一樣。月球的直徑約3476公里,而地球的直徑則是12756公里,比月球大了3.66倍,在同樣的距離上(地月距離)看,相當于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比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視直徑大了3.66倍,視面積則大了差不多13.5倍!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跟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對比大概是下圖這樣。在月平線上看起來真的挺恐怖的……另一方面,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率只有9%左右,地球的反射率則達到36%以上,意味著同樣視面積下,月球上看地球的亮度是地球上看月球的亮度的4倍,乘上視面積的差異,月球上看地球的總光度將比地球上看月球大54倍左右!亮瞎了有木有?由于地球反照的太陽光如此明亮,其實在月球黑暗(照不到太陽)的地方,是可以被地球反射的太陽光照亮的。因此在彎彎的新月的時候,在月牙上我們經常能看到模糊的圓形月球。但與地球上不同,明亮的地球并沒有得到空氣的散射,因為月球上壓根沒什么空氣,因此無論地球多明亮,天空依然是漆黑的。對于這樣的環境,你會不會感到恐懼呢?還是會盡情欣賞那無與倫比的美景?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地球的衛星——月球》課后練習1.選擇題。 (1)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是( )。A.太陽 B.月球 C.金星 D.北極星 (2)我國自主研制并發射的首個月球探測器是( )。 A.嫦娥一號 B.神舟六號 C.天宮一號 D.阿波羅 11 號 (3)在月球上留下人類第一個足跡的宇航員是( )。A.嫦娥 B.楊利偉 C.阿波羅 D.阿姆斯特朗 (4)月球圍繞地球沿( )的方向運動。 A.順時針 B.逆時針 C.自東向西 D.自左向右 (5)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用自制望遠鏡觀察月球的科學家是( )。 A.張衡 B.托勒密 C.哥白尼 D.伽利略 (6)月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直徑的( )。 A.四分之一B.六分之一 C.四倍D.六倍2. 閱讀下面的資料,請從資料中摘錄有關月球的數據。 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4401 千米,約為地球赤道周長的 10 倍。月球的軌道呈橢圓形,近地點平均距離為 363300 千米,遠地點平均距離為 405500 千米。月球直徑為 3476 千米,約為地球直徑的四分之一。月球物質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 3.34 克,相當于地球密度的五分之三。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六分之一。月球上的逃逸速度約為每秒2.4 千米,為地球上逃逸速度的五分之一左右。項目 地月 平均距離 近地點 平均距離 遠地點 平均距離 月球直徑 月球物質的平均密度 月球上的逃逸速度數據 《地球的衛星——月球》課后練習參考答案1.選擇題。 (1)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是( B )。A.太陽 B.月球 C.金星 D.北極星 (2)我國自主研制并發射的首個月球探測器是( A )。 A.嫦娥一號 B.神舟六號 C.天宮一號 D.阿波羅 11 號 (3)在月球上留下人類第一個足跡的宇航員是( D )。A.嫦娥 B.楊利偉 C.阿波羅 D.阿姆斯特朗 (4)月球圍繞地球沿( B )的方向運動。 A.順時針 B.逆時針 (自西向東)C.自東向西 D.自左向右 (5)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用自制望遠鏡觀察月球的科學家是( D )。 A.張衡 B.托勒密 C.哥白尼 D.伽利略 (6)月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直徑的( A )。 A.四分之一B.六分之一 C.四倍D.六倍2. 閱讀下面的資料,請從資料中摘錄有關月球的數據。 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4401 千米,約為地球赤道周長的 10 倍。月球的軌道呈橢圓形,近地點平均距離為 363300 千米,遠地點平均距離為 405500 千米。月球直徑為 3476 千米,約為地球直徑的四分之一。月球物質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 3.34 克,相當于地球密度的五分之三。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六分之一。月球上的逃逸速度約為每秒2.4 千米,為地球上逃逸速度的五分之一左右。項目 地月 平均距離 近地點 平均距離 遠地點 平均距離 月球直徑 月球物質的平均密度 月球上的逃逸速度數據 384401 千米 363300 千米 405500 千米 3476千米 每立方厘米 3.34克 每秒2.4 千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在月球上跳躍有多危險?美國宇航員不信邪,差點一命嗚呼在距離地球38萬公里外有著一個人類無比向往的世界,這里比起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安靜,卻處處充滿著危險,然而,自古以來,它就是人類想要登陸的地方,它在中國古代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名為“月宮”。月宮也稱作是月球,這顆幾乎沒有生命的星球上布滿了灰燼一般的土壤,盡管月球沒有一棵樹也看不見一個生物的蹤影,但仍然有科學家相信,月球是存在過生命的。而為了對月球進行探索,上個世紀60年代末,美國阿波羅11號就成功登陸了月球的表面,在此次登陸中,宇航員不僅成功收集了月球的土壤,而且還在月球表面進行了各類科學實驗,可謂是收獲頗豐。不過,雖然在地面上的人都渴望能有一次登陸月面的幾乎,但對于當時成功登陸月球的阿波羅號成員而言,登月的回憶不全是美好的,更多是讓人感到驚心動魄。在外太空陌生的環境當中,任何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能讓宇航員一命呼嗚,最近,阿波羅16號宇航員查理·杜克在接受采訪時回想起當年的登月故事,故事中,一次看似平凡的月球“跳躍”,卻幾乎奪走了他的生命。盡管月球是地球的鄰居,但很遺憾,這顆星球既沒有水也沒有空氣,宇航員走出飛船外需要身著上百斤重的宇航服,而這也使得宇航員被裹成了一只嚴嚴實實的“粽子”。83歲的查理·杜克在最近的紐約會議上回想起了人生中最可怕的一刻,由于在阿波羅16號執行任務期間,地球上的人類正在慕尼黑舉辦奧運會。于是宇航員理查靈機一動,心想不如自己也在月球上來一場“跳高比賽”,而由于月球的重力僅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這位宇航員深信,自己將會是人類史上創下最高跳高記錄的人。但是,理查也忘記了,他身上背負著自己相同重量的宇航服以及生命維持器,而在理查奮力一跳后,他的身體也向后仰翻了一個大跟斗。這場跳躍令理查終身難忘,因為如果宇航服上的生命維持不幸被毀,那么等待他的將會是何種悲慘命運,結局可想而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地球的衛星——月球.pptx 《地球的衛星——月球》教學設計.doc 從月球上看地球會怎樣?為什么有人說會感到恐懼?.docx 古詩動畫《靜夜思》中國風水墨動畫-1.靜夜思(李白)(Av60701404,P1).mp4 在月球上跳躍有多危險?美國宇航員不信邪,差點一命嗚呼.docx 盤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探月工程改寫中國航天史-1.盤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探月工程改寫中國航天史(Av29562083,P1).mp4 課后練習.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