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政治:《經濟生活》必記核心考點(考試專用)?必修一《經濟生活》必記核心考點?高頻考點:外匯和匯率、價格的決定與變動、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個人收入的分配、國家收入的分配、國家的宏觀調控,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經濟生活》中的新觀點:變化最大的是第十課:科學發展觀,改為新發展理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經濟建設,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記核心考點]一、“經濟措施”分析——國家、企業、個人角度(一)國家角度1.生產領域?(1)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高綜合經濟實力。??(2)運用市場經濟的兩只手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既發揮市場調節的決定性作用,又加強宏觀調控。??(3)加強法治建設和信用建設,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完善市場體系。??(4)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運用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調控經濟運行。特別是經濟手段(財政/貨幣/消費/對外政策)??(5)改革和完善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分配制度和原則、社會保障制度)。??(6)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效益。??(7)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8)時政舉措(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2.分配領域??(1)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居民收入。??(2)堅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3)堅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則,逐步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4)用財政、稅收等經濟手段加強宏觀調控,取締非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5)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快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6)在發展生產,增加國民收入的基礎上,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3.交換和消費領域??(1)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監管,依法打擊各類經濟違法犯罪。(2)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3)大力發展經濟,優化家庭消費結構,提高人民消費水平。(4)倡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提倡適度、科學、文明消費。(5)完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加強市場監管,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6)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法制觀念。4.對外經濟領域??(1)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2)加強對外貿易,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資金,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3)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雙邊貿易,反對不等價交換,倡導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4)推進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優化外貿結構,提高對外開放水平。??(5)運用關稅等經濟手段,加強對外貿易調節,促進國際收支平衡。??(6)熟悉和運用世貿規則,解決國際貿易爭端。(二)企業角度???1.企業要面向市場,掌握市場信息,優化產品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2.企業要根據國家的宏觀政策和經濟發展形勢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3.企業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創立自主品牌,形成競爭優勢。4.企業要搞好售后服務,誠信經營,實施名牌戰略,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堅持正當競爭,反對惡性競爭。5.企業必須遵循價值規律,按價值規律辦事;要自覺遵守市場交易原則,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通過兼并、聯合,把企業做大做強,發展規模經濟。???6.提高經營者和勞動者的科技水平,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7.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方式)提高勞動生產率,以較少的資源,較低的成本,生產較多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8.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增強國際競爭力。(國際競爭力)?積極利用世貿規則維護企業自身合法權益。9.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以質取勝,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拓展企業的國際生存空間;開發國內市場,改變過于依賴國外市場的狀況。???10.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三)個人角度1.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等等。個人消費品的分配;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質,享受了權利,就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要遵守社會公德,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2.勞動者(1)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國家要促進勞動者就業,完善社會保障制度)?(2)積極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努力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水平,成為創新型人才;適應國家形勢,積極進行創業。3.投資者:拓寬投資渠道,實現投資方式多元化。公民的幾種投資行為——購買股票、購買商業保險、儲蓄存款、購買債券。4.納稅者:樹立納稅人意識,自覺履行依法誠信納稅的義務,行使好監督稅收征管和使用的權利。5.補充:對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實施減稅政策能夠促進我國經擠發展的主要原因。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增強企業發展預期,促進擴大就業,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②提振實體經濟,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③提高免稅標準,能夠增加企業”獲得感”,降低小微企業的經營成本。二、“經濟意義”分析——國家、企業、個人角度1.國家(1)有助于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有助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標。?(3)有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4)有助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5)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穩定,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小康奮斗目標的實現。?(6)有助于充分發揮財政在……方面的作用(具體哪一點可根據材料)。?(7)有助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8)有助于充分發揮包括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在內的宏觀調控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作用。?(9)有助于進一步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0)有助于擴大對外經濟聯系,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實現共贏、多贏。2.企業(1)有助于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2)有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增加經濟效益。?(3)有助于企業調節生產規模、提高勞動生產率,促使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4)有助于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5)有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3.個人(1)有助于增加居民當前可支配收入和未來收入預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有助于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和發揮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3)有助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理智的消費者。(4)有助于勞動者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樹立正確的就業觀。?(5)有助于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