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3.3 設計的評價學習目標:1.能根據設計過程中每一階段的要求進行評價,樹立質量管理意識.2.能根據設計要求對設計過程和最終產品進行多方面的評價,并寫出設計總結報告.能在設計過程中和設計完成后,用恰當方式與他人交流設計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3.3 設計的評價(1).什么是設計的評價 設計的評價是依據一定的原則,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對設計所設計的過程及結果進行事實判斷和價值認定的活動。(2).為什么要對設計進行評價?設計中的評估可以促使設計者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強化質量管理、高質量完成設計任務,還有助于設計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思。評價對象評價者設計過程設計成果自我評價他人的評價評價要建立在事實判斷的基礎上,進行評價必須制定相應的標準。評價標準的制定應當客觀、明確,體現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評價(3).關于評價的一些說明沒有良好的設計過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設計成果.加強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是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加強質量管理、實現設計目標的關鍵.1.設計過程的評價(1)設計過程是否完備(2)分工是否合理(3)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確(4)各個環節或階段的任務是否完成(5)形成的中間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6)全過程是否有質量控制和相應的監督、改進措施評價的內容1.發現與明確問題2.制定設計方案3.制作模型或原型4.測試\評估及優化5.產品的使用和維護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應寓于設計的全過程要注意:1.各個環節或階段的主要任務和目標2.各個環節或階段之間的協調3.階段性成果的質量4.應服務于完善設計方案\促進個人發展的根本目標活動實施背景借青藏鐵路全線貫通為契機,設計一次以“我為西藏做貢獻”為題的實踐活動。活動以教材中的知識結構為主線,以課程標準為依據,以青藏鐵路的全線貫通為背景。使同學們初次嘗試技術設計的全過程。過程1:文獻法進行調查發現問題通過網絡搜集關于青藏鐵路和西藏的社會狀況、經濟狀況以及資源物產等大量信息,并進行交流。(分組進行各負其責)發現問題西藏礦產豐富,已探明的礦產達70多種,其中已探明儲量的26種礦產中,有11種的儲量分別名列中國的前五位。同時西藏又是一個缺油少煤的地區,能源缺乏。但西藏的風力資源豐富,高原地區年平均大風日數多達100—150天,最多可達200天。過程2:明確問題、提出設計要求1、針對這一特點,同學們想到了利用風力發電。并進行了可行性論證。2、為了減少技術難度,我們師生共同提出了“風力舉重機競賽方案”作為設計要求。3、為了加深同學們對技術性質的理解,提高知識產權意識。我們還設計了“模擬專利申報制度” 。風力發電機結構風力起重機結構為了減少技術難度決定設計“風力起重機”,進行提重物比賽。結構上只保留“風輪”、“變速機構”和支架。變速裝置的設計。同學們一般可以使用齒輪傳動和動滑輪的原理,從而達到省力的作用。這部分知識點是初二物理課中的內容,作為高中學生可以實現。變速裝置的原理風輪的工作原理,正是高一物理教材中受力分析部分的知識。是同學們可以達到的知識點。從而實現了學科間的整合。風輪工作原理在光滑的表面上有一斜面,小球墜落到斜面上,對斜面產生作用,使斜面滑動。旋轉分立空氣作用力風輪葉片風轉動斜面運動方向墜落的小球活動過程4:進行方案的交流與評價加強技術的交流與評價能力,營造技術的神圣殿堂,使同學們在技術的殿堂中平等的,暢所欲言。進行了一次對設計方案的交流與評價活動。活動以講演和答辯的形式完成。各組5分鐘講演設計方案,5分鐘答辯。問題由其他同學和教師共同提出,并給與評價。考慮到現場答辯有時間限制,不可能每位同學都能發表意見。為此特意設計了“設計方案的交流與評價表”(見附四)。在評價表的最后部分設有意見反饋表。將意見反饋回各組幫助改進方案。此表作為一次作業,對同學們進行過程評價。從而使所有同學都參與其中,達到了較好的效果。活動過程5:進行技術試驗填寫試驗報告試驗目的:1、檢測風輪方案的可行性2、檢測風輪的效率試驗準備:1、自制的風輪2、電風扇3、天平砝碼若干試驗步驟:1、電風扇在1米遠的地方模擬自然風2、觀察風輪能否正常轉動3、檢測風輪扇葉角度與提起重物的關系。活動過程5:進行技術試驗填寫試驗報告試驗目的:1、檢測風輪方案的可行性2、檢測風輪的效率試驗準備:1、自制的風輪2、電風扇3、天平砝碼若干試驗步驟:1、電風扇在1米遠的地方模擬自然風2、觀察風輪能否正常轉動3、檢測風輪扇葉角度與提起重物的關系。活動過程6:教師輔導完成作品本活的制作過程是教師在課堂進行輔導、學生在家制作為主的過程。教師輔導包括對設計方案、加工工藝和材料的選擇的輔導。活動過程7:比賽首先采取班級選拔賽,獲得班級第一名的組,在全班同學的幫助下對原型進行改進。再參加年級的總決賽。優勝的班級由學校授予獎狀,并對獲獎組的同學給與獎勵。同學們在組裝滑輪組活動過程8:結合教材回顧活動過程結合教材內容,列舉同學們在活動中的案例對本章的“設計的一般過程”、“設計的一般原則”、“設計的評價”以及“技術實驗及其方法”進行貫通,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活動后的總結1、這個課題,可以增加設計活動的趣味性和科學性,可以將同學們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本次活動每個學習小組都有成果,共上交作品71件。在制作過程中,同學們不同程度的接觸到了木工、金屬、塑料等材料的加工工藝。并能利用一些簡單的結構加固自己的作品。有些學生在理論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制作了一個與噴氣式飛機的發動機進氣道相類似的“集風器”(如圖1),使風力機的效率大為增加。使人難以致信的提起了800多克的砝碼,獲得第一名。第二名成績為700g、第三名成績為650g。其他同學的成績平均為350g----600g不等。從噴氣式飛機中受到的啟發可以提起800g砝碼,獲得冠軍。作品展示從噴氣式飛機中受到的啟發可以提起800g砝碼,獲得冠軍。未來的飛機設計師們作品展示從噴氣式飛機中受到的啟發可以提起800g砝碼,獲得冠軍。未來的飛機設計師們作品展示利用伸手可得的(飲料瓶、修正帶、塑料盒等)材料制作的作品水車式風力起重機作品展示木質風力起重機全金屬風力起重機2.對最終產品的評價----對設計成果的總評價兩個依據參照設計的一般原則進行評價根據事先制定的設計要求進行評價如:對一個日常用品,可從以下方面進行評價:功能、形態、效率、創新、安全、操作、性能價格比、美學因素,對社會、環境、資源的影響、市場前景等根據設計原則對某個最終產品的評價(坐標法)對書架(小凳子)的評價(坐標法)<<產品設計與開發>>中的設計評價要點產品的用戶界面質量(1)產品的特征是否向顧客有效地揭示了相應的操作 (2)產品的使用方便嗎 (3)所有的性能都安全嗎 (4)所有潛在的顧客都明確了嗎 產品的感染力(1)產品吸引人嗎 令人興奮嗎 (2)產品能顯示它自身的品質嗎 (3)看上去給人一種什么印象 (4)擁有產品能夠給顧客帶來自豪感嗎 產品的維護和修理性能(1)產品的維護方法明顯嗎 方便嗎 (2)產品的特征是否能反映出拆卸和裝配的程序 產品的資源的合理利用(1)為滿足顧客的需要,所耗費的資源合理嗎 (2)材料的選擇恰當嗎 (3)是否考慮了環境的生態的因素 閱讀:3、設計的評價與設計的交流(3)設計的交流方式(1)計的評價目的是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見、共同研討,進而完善設計方案。(2)設計的交流貫穿與設計的全過程,是設計評價的基礎。口頭交流(非正式)文本、圖表之類的交流方式(正式)技術圖樣、模型的交流方式(直觀)計算機演示、網頁的交流方式(生動、形象)在設計的交流過程中,應該提煉關鍵的技術信息,抓住他人意見和建議中的創新點,用以改正自己的設計.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